书城教材教辅中国地理
11041900000011

第11章 经济发展

第一节 农业

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繁殖,通过人工培养和养殖来获得农产品的一个生产部门。狭义的农业指种植业或耕作业,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和饲料作物的生产。广义的农业包含农(耕作业)、林、牧、副、渔五大产业。农业是人类生存和进行各种生产的先决条件,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中国农业历史悠久,传统农业经验丰富,栽培品种繁多,在历史上对世界农业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中国南方的水稻栽培、黄河流域的谷子栽培都是世界上最早的。中国又是大豆的原产地、栽桑养蚕和栽培茶树的故乡。目前,中国是世界上生产粮食、棉花最多的国家。根据《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全国粮食产量53082万吨,棉花产量640万吨。谷物、肉类、棉花、花生、油菜籽、茶叶等产品的产量已稳居世界第一位。甘蔗、大豆分别居第三、四位。与此同时,蔬菜、水果、茶叶、花卉等园艺产品快速发展,不仅满足了国内生活需求,而且出口创汇额逐年增加,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增长点。

一、中国农业发展的条件

农业生产与发展的条件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中国具有发展农业的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同时也存在着不利的方面。

(一)自然条件

(1)气候条件。中国国土共跨8个温度带,各温度带的热量条件不同,其适宜耕种的农作物种类及熟制差别很大。除青藏高原外,中国大部分地区处于中、低纬度地带,光热条件比较优越。同时,因受夏季风的影响,夏季普遍高温,雨量充沛。雨热同期的气候条件,有利于作物的生长,水稻、棉花的种植北界为世界最北,暖温带及以南地区农作物均可复种。

受季风影响,中国降水量与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南方有余而北方不足,且年际变化大。水热资源的分布不均,给农业带来重大影响。东南部地区雨量充沛,雨热同期,极有利于植物生长,全国90%以上的耕地和森林分布在东南部地区。西北部地区降水不足,大部分是草原和荒漠,农业必须依靠灌溉,这就限制了农林业的发展。由于降水时间分配不均,旱涝威胁交替出现。此外,冬季寒潮降温面积大,春秋低温也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冰雹、干热风及沿海地区的台风等,对部分地区的农业也有重大影响。

(2)地形条件。中国土地类型多样,有利于农、林、牧、副、渔业的全面发展。但由于山地多(占2/3),平地少,人均耕地面积少,这使中国农业尤其是种植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山地自然条件的多样性,要求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利用方式,方可发挥其生产潜力。

(3)耕地。经过长期的精耕细作之后,耕地的质量比较好,但由于农垦历史悠久,耕地后备资源为数不多,且主要分布在黑龙江、新疆等边远地区,垦殖费用较高。

(4)生物资源。生物资源种属繁多,品种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利用不尽合理,许多地方生态平衡受到破坏。

(二)社会经济条件

中国农业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充足、巨大的城乡农产品消费市场、悠久的农业发展历史和农业经营的传统技术、初具规模的工业基础和各级农业科技体系、较为发达的全国交通运输网和国家长期以来一直重视发展农业的传统都是中国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但由于中国尚处于发展中国家阶段,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农业科技水平较低,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各地农业的发展还很不平衡,这些都制约着中国农业的发展。

由于各地区在农垦历史先后、民族生活习惯、人口密度、工业交通城市分布及不同时期国民经济需要等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的差别,往往在相同的或相似的自然条件下会出现不同的农业特点。如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农垦历史已超过3000年,而东北北部、内蒙古东部等地区则不过一两百年甚至只有几十年,两地农业生产集约程度差别显著。藏族、蒙古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等都是长期从事畜牧业的民族,而汉族、维吾尔族、回族等则长期习惯以种植业为主。这些民族的不同分布区,基本上也就是牧区和农区的所在地。朝鲜族擅长种植水稻,东北地区的水稻分布区过去往往就是朝鲜族分布区。人口密度影响农业劳动力的保证程度和农产品的需要程度,从而影响土地利用集约程度和作物布局。全国粮食单产最高的地区,往往为人口最稠密地区,这同劳动力充裕、精耕细作有关。但粮食商品率的高低,则不仅同粮食单产有关,更重要的是同人均耕地面积、当地粮食自给需要量的大小有关。因此,人均耕地最多的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最高。至于一些不便长途运输的作物如甘蔗、甜菜及蔬菜、园艺、奶牛饲养等的分布,则和加工工业、交通条件、城市分布发生直接联系。

二、主要农作物的生产和分布

(一)粮食作物

粮食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资料,是农业的基础,是中国农业结构中的绝对主导部门。中国粮食作物的种类繁多,可分为稻谷、小麦和杂粮三大类。杂粮是指除稻谷、小麦以外所有粮食作物的总称,包括玉米、高粱、谷子、豆类、薯类等。

(1)水稻。水稻是中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热量和水分条件较好的地区,如中国的秦岭—淮河以南的地区。中国水稻生产布局日趋集中,初步形成东北、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三大优势产区。

(2)小麦。中国是世界上小麦总产量最高、消费量最大的国家。小麦种植面积占中国粮食作物总面积的22%左右,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20%以上,是中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和重要的商品粮、战略储备粮品种。小麦属于温带性作物,适应性较强,能耐一定程度的干旱,因此,小麦在中国分布很广,除高寒山区外,各地农村的旱地几乎都有小麦的分布。根据自然资源条件和小麦产业发展特点,可将中国主要小麦产区划分为黄淮海、长江中下游、西南、西北和东北5个优势区。春小麦主要分布在中国长城以北的地区,如东北平原;冬小麦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南,华北平原是主要产区。

中国水稻分布区

中国小麦分布区

新中国成立60周年种植业发展成就

1949年以来,中国粮食生产先后登上了3000亿斤、4000亿斤、5000亿斤、6000亿斤、7000亿斤、8000亿斤、9000亿斤、10000亿斤八个台阶。近几年来,中央明确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作出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基本判断,制定了“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采取了更直接、更有力、更有效的支农惠农政策,促进了粮食生产的迅速发展。2004-2008年粮食连续五年增产。2008年全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04千克,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比1949年增加195千克,增长近1倍。粮食总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基本解决了13亿人的吃饭问题。

粮食作物生产实现了由单纯依靠扩大面积增加总产向稳定面积、依靠科技提高单产的重大转变。粮食作物面积占整个农作物种植面积的比重由1949年的88.5%下降到2008年的68.3%。全国粮食、棉花、油料、糖料的人均占有量由1949年的297.7千克、2.2千克、4.2千克和6千克,提高到2008年的404.1千克、5.7千克、22.6千克和102.6千克,分别提高了35.7%、1.6倍、4.4倍和16.1倍。品种结构和产品质量进一步优化。

2008年四大粮食作物品种综合优质率达到64.8%,其中水稻优质率达到74.2%、小麦优质率达到67.9%、玉米优质率达到50.9%、大豆优质率达到71.7%。蔬菜生产基地、设施蔬菜特别是节能日光温室的迅速发展,交通运输状况的改善和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的实施,使中国冬春和夏秋淡季蔬菜消费基本实现了周年均衡供应,满足了人们多样化消费需求。

——人民网(新农村频道),2009年8月11日

(二)经济作物

经济作物又称技术作物、工业原料作物,主要指具有某种特定经济用途的农作物。经济作物包括纤维原料(如棉花、麻类作物)、油料(如花生、油菜籽)、糖料(如甘蔗、甜菜)、饮料作物(如茶叶)及水果、烟草、特种经济作物等。广义的经济作物还包括蔬菜、瓜果、花卉等园艺作物。经济作物不仅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还是轻工业的主要原料。由于经济作物的用途广泛,加之生产经济作物的技术要求高,投入劳动相对较多,因此,经济作物的商品价值较高。人们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销售,布局必须考虑技术水平、劳动力、特殊地域、交通及销售市场等因素。

1.棉花

棉花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作物。棉花喜温、好光、生长期长,中国80%以上的棉田分布在黄河与长江中下游平原。

中国三个主要棉区各有特色:黄河流域地势平坦,日照充足;长江流域由于湿度大、日照弱,棉花质量不如黄河流域棉区,但区内技术水平较高,纺织业发达,交通运输便利,促进了棉花生产的发展;西北内陆地域辽阔、地势复杂,具有典型的大陆性气候特点,雨水少,光照足,虫害轻,棉花质量好,是中国重要的长绒棉产区。2009年度全国棉花种植面积为8665.67万亩,其中长江流域棉区1508.73万亩、黄河流域棉区2620.87万亩、西北内陆棉区2639.14万亩。新疆棉花连续8年在总产、单产、人均占有量、外调量等方面居全国首位。

中国棉花分布区

2.油料作物

花生是中国最主要的油料作物,花生亩产量、产油值与创造经济价值等各项指标皆是油料作物中最高的。花生喜温、耐旱,可在较瘠薄的沙土、红壤中生长,在中国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广大地区都有种植,但以山东半岛最为集中,是中国著名的优质花生生产基地。

油菜是中国第二大油料作物。油菜对自然条件的适应性很强,分布广泛。以长江流域为主的广大南方地区,是全国最大的油菜籽产区,其中又以长江中游最为集中,其种植面积、产量占长江沿岸产区的一半以上,其中湖北省还是全国最大的油菜籽产地。

3.甘蔗和甜菜

甘蔗和甜菜是中国两种主要的糖料作物。甘蔗具有喜高温、需水量大、生长期长的特点。主要分布于中国北纬24°以南的高温多雨地区。广东、广西和云南是最重要的甘蔗糖主产区,其产糖量约占全国甘蔗糖产量的95%。甜菜喜温凉气候,具有耐寒、耐旱、耐盐碱等特性,主要分布于北纬40°以北地区。新疆、黑龙江、内蒙古是中国甜菜的三大产区。

三、中国三大区域的农牧业生产概况

中国自然条件的差别很大,农业生产情况也很不相同。从农业生产的角度来看,全国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不同地区,即东部季风区、西北内陆区和青藏高原区。三大地区内部,不同地带又有差异。

(一)东部季风区

东部季风区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区,全国人口和绝大部分耕地都集中于这里。有九大商品粮基地,如黑吉两省的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苏皖两省北部的江淮地区,江浙两省和上海市的太湖平原,江西省的鄱阳湖平原,湖北省的江汉平原,湖南省的洞庭湖平原,四川省的成都平原,广东省的珠江三角洲。五大商品棉基地中的四个——江汉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江淮平原主要分布在本区。中国糖料、油料、淡水鱼的生产基地以及猪、鸡、鸭等饲养基地也多在本区。中国三大林区——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南方林区也主要分布在本区。

在东部季风区,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灌溉多用水浇形式。东北三省一般一年一熟,农作物有春小麦、玉米、高粱、大豆、甜菜等。黄河中下游地区一般是两年三熟,农作物有冬小麦、玉米、高粱、棉花、花生、烟草等。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水稻在农作物中占有重要地位,玉米、甘薯、棉花、油菜的种植面积也很广。耕作制度一般是一年两熟到三熟。海南岛和云南南部是橡胶等热带作物的基地,耕作制度为一年三熟。

中国主要商品粮、商品棉基地

1.三江平原;2.松嫩平原;3.成都平原;4.江汉平原;

5.洞庭湖平原;6.鄱阳湖平原;7.太湖平原;8.江淮地区;9.珠江三角洲

A。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B。江淮平原;C。江汉平原;D。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E。新疆

(二)西北内陆区

是指大兴安岭以西,黄土高原、祁连山—昆仑山以北的广大地区,全年的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气候干燥,属于半干旱和干旱区。

本区草原辽阔。如内蒙古的呼伦贝尔盟、锡林郭勒盟高草密生,是优良的天然牧场。在新疆北部,特别是阿尔泰山南坡和伊犁河谷,由于湿度条件较好,许多地方呈现为草原景观,畜牧业也很发达。

本区农田主要依靠灌溉,农作物有小麦、水稻、谷子、马铃薯、棉花、甜菜、胡麻等,多一年一熟。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新疆天山南麓、北麓和昆仑山北麓的绿洲是新疆的粮食产区。塔里木盆地和吐鲁番盆地以产长绒棉著称。河套平原是甜菜产区。

(三)青藏高原区

本区地势高,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耕地多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柴达木盆地,农作物以耐寒的青稞和小麦为主,一年一熟。小麦的生长期长,单位面积产量高。

本区草原辽阔,但大部分为高寒草原,牧草低矮,适宜养殖耐寒的牦牛和藏绵羊。青海省的青海湖畔和四川省的阿坝地区,海拔较低,气候比较湿润,有良好的草场,可以建设为商品羊和商品牛基地。

内蒙古、新疆、西藏和青海被称为中国的四大牧区。

第二节 工业

工业是指采集原料并在工厂中生产成产品的工作和过程。工业可分为重工业和轻工业,前者是指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生产资料的工业,后者指生产消费资料的工业部门。工业活动是人类主要的经济活动之一,它不仅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生产必需的原材料、能源、技术装备,也为广大人民生活创造丰富多样的生活资料,在中国国民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

新中国成立后,在工业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工业生产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许多工业产品的产值已跃居世界前列;建成了独立的、门类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工业分布发生了明显变化,东多西少、东重西轻的局面正在改变;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

中国主要工业城市分布图

一、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工业分布是工业生产的空间组织形式。工业建设必须进行工业布局,研究影响工业地区分布的因素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使工业做到合理布局,生产收到最大效益,并达到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目的。

(一)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

(1)自然资源。工业的主要成本之一是原料的成本,工业产品最终要通过销售以实现其价值,这就决定了原料地与市场是工厂选址的两个主要区位因素。矿产资源是工业特别是传统工业发展和布局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条件,矿产资源的地理分布直接影响工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如石油开采造就了大庆、玉门、克拉玛依等工业发展,鞍山、包头、攀枝花的钢铁工业是在铁矿石产地发展起来的。水资源关系到第一、二、三产业的方方面面,是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重要资源和条件。

从整个工业发展进程来看,原料地对工厂区位的影响是逐渐减弱的。由于技术进步,工业所用原料的范围越来越广,可替代的原料越来越多。随着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原料的运输越来越方便。在原料地对工厂区位的影响减弱的同时,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吸引力正在加强。虽然原料地对工厂区位的吸引力在减弱,但由于原料在生产成本中占一定比重,它仍是不可忽略的工厂区位因素。

(2)自然条件。工业企业选择厂址和布局,要求占用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土地,因此,地表的各自然要素——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等是工业生产发展和布局的必需基础和环境。

(二)技术条件

技术条件对工业生产和布局有重要影响,是制约工业布局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原有资源的利用广度和深度逐步向新领域发展,新资源也不断被发现,使工业布局随之从原来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的束缚中进一步解放出来。

技术进步使缺少原料、能源的地区、国家有发展原材料加工工业的可能。特别是大型远洋船只的建造和陆路交通的改善,使区际、国家间甚至洲际间的大量原料、能源运输变得十分便捷和经济,形成了工业布局的一种特有的地域类型——沿海型。

高技术工业的发展导致技术密集型工业布局的涌现。随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到来,产业集约化、高技术产业和尖端技术工业相继出现。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设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1985年7月中国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即深圳科技工业园建立,1988年建立的中关村科技园区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区位选择,首要因素是智力基础、工业基础和政策环境。

如果说传统工业布局是以“硬资源”(指矿产原料、能源资源等)为其重要基础,那么新兴工业布局则以“软要素”(指科学技术、信息等优势)为其重要支柱。

(三)经济条件

经济条件主要是指农业、运输业、商业、公用事业等,他们对工业布局有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农业是工业(主要是轻工业)的主要原料来源,不仅为工业提供原料、粮食、劳动力,广大农村还为城乡工业提供市场,因而农业的布局也影响着工业布局,促进城市发展和城乡结合。

商业担负着产品生产过程继续的职能,并创造和追加一部分价值,也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考察工业项目建设区域的商业经营基础条件时,除了应了解商业基础设施和发展水平,所在区域的人们的商品观念、竞争意识外,还应研究原料、燃料、装备等的来源渠道、产品(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销售渠道、国内市场容量与范围、外向型经济的国际市场商情等。

交通运输对工厂区位的选择、企业的地理分布和空间结构、工业区域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区位分析把运输作为最重要的区位因素。由于运输是联系原料地、工厂和市场的纽带,从减少生产费用、提高经济效益着眼,工业布局要考虑如何接近原料产地、燃料产地和消费市场,以节省运输费用,降低生产成本。交通运输业对于高度专业化与协作的工业发展和布局,也是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之一。中国由于领土广阔,交通运输还不够发达,呈现运输密集型经济。

(四)社会条件

一个地区的人口、劳动力、文化素质、民族状况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消费水平等,会对工业布局产生深刻影响。

作为工业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中国人口众多,就大部分地区来说,劳动力资源是丰富或比较丰富的,消费市场也有巨大潜力。但由于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对地区工业的发展有不同的影响:在人口密度大的地区,适宜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以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并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而在人口密度小的地区,如果其他条件合适,则需要较多地发展技术密集型工业,以较多的物化劳动代替活劳动。人口地区分布的不平衡,不仅表现在数量上,也表现在素质上。一般来说,中国人口密度大的地区,往往也是开发较早、经济文化较发达的地区,人口文化素质高、劳动技能好。这一点也影响着地区工业的发展。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工业发展的资源条件并不好,但工业经济效益较高,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劳动者的文化素质较高,科技力量比较雄厚,熟练工人较多,经营管理水平较高。相反,川、云、贵、陕、甘、宁、青等地,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投资相当多,就职工的技术装备看,并不次于沿海地区,甚至还高于沿海一些地区,但工业经济效益较差。原因之一,是劳动者的文化素质较差,建设和管理现代化工业的经验较少。人口地区分布在数量上的不平衡和在素质上的不平衡,对工业布局产生了相反的作用:数量上的不平衡,要求人口密度小的地区多发展一些技术密集型工业,而素质上的不平衡,又使得这些地区发展技术密集型工业受到技术因素的制约。因此,从长远看,中国既要通过人口有计划地移动,使人口的移动同工业的扩散相适应,更要进行技术的转移,调整科技文教事业的布局,加快人口稀少地区科技文教事业的发展步伐,同时从量和质两方面,改善人口分布不平衡的状况,从而为调整工业布局、协调各地区间生产发展比例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

工业布局既要注意经济效益,同时也要注意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如果环境严重污染,生态平衡被破坏,经济效益最终也就丧失。所以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不仅厂址选择要合适,要注意使工厂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和河流上游;排放大量烟尘和有害气体的工厂,不要布置在城镇和其他居住区盛行风向的上风地带,以避免污染城镇的水源和大气;而且要把环境保护作为一个重要因素与其他因素结合起来综合考虑。

(五)政府调控

政府行使宏观调控职能,不同性质国家其权威功能是不相同的。近年来中国制定了产业政策和地域政策,特别是中央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对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将产生重要和深远的影响。此外,在分析和评价社会因素对工业布局的影响和作用时,还必须考虑工业布局的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社会效益。

在生产力发展不同的社会阶段,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影响工业分布的主导因素是不一样的。因此,在研究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制订工业布局方案时,要因时、因地、因工业部门制宜,从实际出发,将经济、政治、国防、社会等方面的需要和自然条件,统一起来研究,以选择切实可行的最佳方案。

二、中国主要工业基地和工业地带

工业基地是工业生产比较发达和相对集中的城市或地区。中国有许多工业基地,重要的有四个,它们是沪宁杭、京津唐、辽中南、珠江三角洲。

中国主要工业基地分布图

(一)主要工业基地

1.沪宁杭工业基地

沪宁杭工业基地是中国现代工业的鼻祖,以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上海为主要中心,包括苏州、无锡、常州、杭州、南京等工业中心在内,是中国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技术水平和效益最高的综合性大型工业基地。

本区是凭借得天独厚的交通位置发展起来的。本区地处沿海中段和长江口,既可通过海运与东北、华北、华南乃至海外往来,又可通过内河航运与占全国1/5陆地面积、1/3人口的长江流域内各省市相沟通,还可通过铁路与中、西部地带的各省市相联系,经济影响几乎遍及全国。

本区的工农业生产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是中国经济实力最强的经济核心区,其面积仅占全国的1%,人口占全国的6%,国内生产总值却占全国的15%,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方面,本区自然条件好,农业基础好,是全国闻名的高产稳产农业区,总体农业生产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0%~50%;另一方面,本区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有纺织、化纤、电气、电子、机械、化学、黑色冶炼及压延加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金属制品、食品、服装加工等多种行业,很多行业在全国总产量中占很大比重。此外,微电子与电子信息、精细化工、新材料、生物工程、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产业已经具有一定基础。

目前本区的发展也存在着不少待解决的问题:土地资源紧缺,区域环境质量下降,能源和原材料不足等。因此,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是向高精尖方向发展,使结构轻型化,同时也需要注重环境保护。

2.京津唐工业基地

京津唐工业基地是以北京、天津、唐山为中心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轻重工业都较发达,是全国第二大综合性工业基地。

本区地理区位优越,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带的北部,是中国北方地区的海上门户,与日本、朝鲜和韩国等联系便捷,拥有“亚欧大陆桥”东端的天津港、大连港,是中国华北、东北的经济核心区。腹地范围广大,几乎包括半个中国。本区自然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拥有探明储量占全国40%的铁矿石和石油资源,以及大面积的沿海滩涂。

本区农业生产稳固发达,基础工业实力强大,工业体系门类齐全,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工业密集区。本区文化科技发达,人力资源素质较高,研究开发潜力巨大。全国1/4的高等院校、1/4的研究与开发机构及情报文件机构、17%的国有企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都集中在本区,尤其是京津地区是全国知识最密集的区域,能够提供经济发展所需的各类高级人才。

本区经济发展所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城市人口过于密集和可用淡水严重不足。今后要发展节水型生态农业,发挥交通发达、科技人才集中和铁矿、石油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发展资源型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3.辽中南工业基地

辽中南工业基地以沈阳和大连为中心,包括鞍山、本溪、抚顺、辽阳等工业城市,是中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本区位于渤海湾北环和黄海的西北岸,海岸线长2100千米。区内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便利的交通和良好的工业基础为发展重工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其中鞍山—本溪的钢铁工业、沈阳的机械工业、大连的造船工业和石油加工工业、辽阳的化学工业等一批工业企业,都是国家重工业的骨干。

但本区环境污染严重、结构老化、管理落后。今后,应优化产业结构,引进先进技术,适当限制耗能大、当地又缺乏资源的工业。

4.珠江三角洲轻工业基地

珠江三角洲轻工业基地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中心,包括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各城镇,在引进港台和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的优势下,发展了以出口为主的多种加工工业和制造业等,成为全国最大的轻工业基地和重要的新兴电子工业基地,成为全球电子工业品的最大出口基地之一。

本区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同香港、澳门毗邻,靠近东南亚,地理位置相当优越。区内平原广阔、河流纵横,是中国人口、城镇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这样的区位条件使本区得以发挥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的优势,就近接受港澳产业的扩散,利用港澳贸易渠道转口大量出口商品,参加广泛的国际分工。

本区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耕地大量减少,造成了水土资源的紧张;同时基础农业受到明显削弱,生态环境问题也不容乐观。因此,珠江三角洲在今后的发展中,可进一步与港澳进行分工协作,互相补充。在改造、提高现有的家电、电子、轻纺、医药等支柱工业,发展新的支柱产业的同时,要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加大农业投入,为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除了上述4个主要工业基地以外,纵观全国工业的分布,有三个比较明显的工业集中地带。

(二)工业地带

(1)东部沿海工业地带。东部沿海工业地带包括沿海的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沿海开放城市(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和经济开放区(辽东半岛、长江三角洲、福建沿海、珠江三角洲、广西沿海)。这里是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地带。这个地带拥有总吞吐能力达3亿吨以上的众多港口,有通达国内外许多地区和国家的海运航线,是中国引进外资和技术、发展外向型企业和对外贸易的重要地带。上述中国的4个主要工业基地也都分布在沿海地带。

深圳经济特区

深圳位于广东的沿海地区,东临大鹏湾,西连珠江口,南与香港仅一河之隔,三面环海,自然环境优美。深圳地处珠江三角洲前沿,是连接香港和中国内地的纽带和桥梁,是华南沿海重要的交通枢纽,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服务、外贸出口、海洋运输、创意文化等多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深圳在中国的制度创新、扩大开放等方面承担着试验和示范的重要使命。

1980年5月,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经济特区正式成立。

在特区建立之前,深圳是一个极其落后的边陲小镇,工业基础极为薄弱,基本上是封闭的乡镇工业。特区建立后,深圳抓住与香港仅一河之隔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外引内联,积极兴办“三资”工业企业,外向型工业生产体系逐渐形成,工业生产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如今,不仅一座座现代化高楼拔地而起,而且已经形成了由电气化铁路、高速公路、深水港、国际机场联成一体的陆海空交通网和能通往世界各地的邮电、电讯信息网,一个现代化的城市正在形成。深圳的腾飞,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美国人称誉深圳为“一夜崛起之城”。

现在,深圳特区已从原先的“优惠型”特区跨向“功能型”特区,并向着多功能、综合发展的自由贸易港迈进。深圳已成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是中国内地经济效益最好的城市之一,人均GDP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2008年,深圳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7806.54亿元,增长1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51.82亿元,增长17.6%;进出口总额2999.5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3%,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深圳经济总量相当于国内的一个中等省份,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四位。

(2)长江沿岸工业地带。上述沪宁杭工业基地,既位于沿海地带,又在长江下游的入海处。由南京溯江而上,有以武汉为中心的钢铁、轻纺等工业基地;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电力、钢铁等工业基地;以贵州乌江水电站为中心的矿业基地;以攀枝花为中心的钢铁基地;以西昌为中心的火箭发射基地;湘赣地区多种有色金属工业等。这个地带是中国工农业发达、人口众多、矿产和水力资源丰富、水运条件得天独厚、由沿海深入内地、综合性强的一个地带。这个地带将逐步向拥有水电、有色冶金、化工、钢铁、轻纺、机械、电子等多种工业的方向发展。随着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发展,作为长江经济龙头的上海必将带动整个长江沿岸工业的发展。跨世纪的三峡工程将会为长江沿岸经济的腾飞提供更为优越的条件。

(3)陇海—兰新沿线工业地带。陇海—兰新沿线工业地带东起连云港,向西拥有徐州煤炭工业、郑州轻纺工业、洛阳机械工业、西安飞机制造等工业、兰州石油化工、新疆境内的石油工业等基地。兰新铁路西段已与中亚铁路接轨,成为第二亚欧大陆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西欧通向亚洲、太平洋地区最近便的陆上通道,工业发展的前景广阔。

第三节 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业是存在于流通领域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其产品就是旅客或货物被运输的距离。交通运输通过各种交通工具(如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和运输线路(公路、铁路、水路等),使运输对象(货物或旅客)发生空间位置的变化。在当今市场经济、商品经济的社会中,交通运输起着经济“先行官”的作用,是联系生产与消费、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的桥梁,是地区与地区之间联系的纽带。

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现代化的运输方式包括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运输。各类运输方式具有不同的技术经济性能和优缺点,达到要求的程度也有明显差异。自20世纪50年代起,人们开始重视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性及其综合发展和合理利用问题,运费低、速度快、连续性强、灵活性高成为合理安排运输的基本要求。

各种运输方式的经济技术特征和优缺点

运输方式

基建投资线路运具

运量运价速度连续性灵活性劳动

生产率

铁路运输51232133

公路运输44443215

海洋运输12114451

内河运输33325542

航空运输25551324

注:表中数字表示某指标的优劣次序,效益最高为1,最低为5.

(一)铁路运输

铁路运输具有运载量大、速度快、长途运输成本较低、受季节影响比较小、有一定连续性等优点。但是,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成本高。一般来说,铁路运输适合大宗货物的长途运输和旅客的长途旅行。目前,铁路运输是中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客、货运量都最大。

(二)公路运输

公路运输是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陆路运输方式。公路运输对各种自然条件的适应性强,具有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等优点,可以深入到农村、厂矿甚至车间中,实现“从门到门”的运输。公路运输的主要缺点是运量小、能耗多、成本高。它更适合小批量的货物运输和短途运输。

(三)水路运输

水路运输既有悠久的历史,又是现代交通运输的重要部门。水路运输分为内河(湖)运输和海洋运输,海洋运输又可分为沿海运输和远洋运输。水路运输是最经济的运输方式(海运价格只有铁路的八分之一),且具有运量大、投资少等优点。但水运的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的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因此,它适合于对时间要求不高的大宗笨重货物的远距离运输。目前,海运是国际大宗货物往来的主要方式。

(四)航空运输

航空运输的速度快,运输效率高。作为目前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具有特殊的作用。它的优点是速度快、灵活性强、基建投资少、客运能力大。主要缺点是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且飞机造价高,受自然条件影响大,技术要求最严格。因此,空运只适于客运和小批量的邮件、贵重物品、鲜活物品、急需物品的运输。

(五)管道运输

管道运输是一种新型而经济的运输方式。它利用钢管主要运送石油、天然气,也可运输粉末状或颗粒状的固体,如煤、铁矿砂等。用管道运输货物,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而且可以昼夜不停地运输,运量很大。管道运输的缺点是要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不能兼营客运。

总之,各种运输方式各有优势,同时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受某些条件的限制。因此,发展交通运输,应注意合理安排其内部各种方式的比例关系,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取长补短,协调发展。人们在进行运输活动时,应本着“多、快、好、省”的原则,根据运输对象的特点和运输要求,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和运输线路。由于不同地区之间,人们交往和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交通运输方式正朝着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二、中国主要交通运输线路的分布

交通运输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受到高度重视。目前,中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形成,交通运输能力不断增强,运输生产持续快速增长,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交通运输技术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交通运输业为整个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交通运输业跨越式发展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旧中国交通运输业非常落后,发展十分缓慢,装备破旧,民间运输工具主要以畜力车和木帆船等为主,广大内地普遍处于十分封闭的状态。当时,全国仅有8.07万千米的公路,其中铺有路面的仅占40%;铁路营业里程仅2.18万千米,全部是蒸汽机车;内河航道7.36万千米,其中水深1米以上的航道仅2.42万千米;民航线路1.13万千米,仅有12架小型飞机、12条短程航线和30多个只能起降小型飞机的简易机场。全国主要运输方式客运总量仅为13695万人,货运总量仅为16097万吨,约有一半的货运量是由人力和畜力车及木帆船完成的。建国初期,中国的交通运输网络布局极不合理,铁路、公路集中于东部沿海和东北地区,而占全国国土面积56%的西南、西北地区,铁路和公路里程仅占全国的5.5%和24.3%。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将加快交通运输发展作为优先发展的战略目标,实现了交通基础设施规模总量的快速增长。交通运输设施网络里程从1949年的18.74万千米发展到1978年的123.51万千米,2008年已经达到473.18万千米(不含村道),分别是1978年的3.8倍,1949年的25.2倍,其中,2008年公路里程为200.92万千米(不含村道),是1949年的24.9倍;铁路里程7.97万千米,是1949年的3.7倍;管道输油气里程从1958年的0.02万千米增加到2008年的5.83万千米,增加了291.7倍;2008年规模以上港口生产用码头泊位12773个,比1978年增加12018个,其中沿海万吨级以上泊位1076个,增加943个;民航航线里程从1949年的1.13万千米增加到2008年的246.18万千米,民用机场2008年达到152个,比1950年增加116个。

(一)中国的铁路运输

目前,中国内地已经形成了连通各地的铁路网。铁路网骨架已铺至全国的东西南北,各省、自治区的省会及直辖市都有铁路与首都北京相连接,不少地区还增修复线和电气化铁路,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的全国铁路网。2008年铁路营业里程达到7.97万千米,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目前,中国交通运输中起骨干作用的高标准、高质量、大能力的“八纵八横”铁路主通道已建成,“四纵两横”的提速网络也已形成,覆盖了全国大部分地区和主要城市。

(1)南北交通的中枢京广线。从北京南下经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直达广州。沿途纵贯六省市,跨越五大流域,途经华北平原、两湖平原、江南丘陵,穿越南岭山地,连接珠江三角洲,沿线人口稠密、物产富饶、经济发达、城镇密布、运输十分繁忙。

(2)东、西沿海地区交通大动脉京沪线。京沪线始于北京,经天津、济南、徐州、南京直抵中国的最大城市上海。贯穿京、津、沪三个直辖市和冀、鲁、苏、皖四省,跨越四大水系,连接华北平原、江淮平原和长江三角洲。京沪线沿线地势低平、人口稠密、城镇众多、煤炭资源丰富、经济发达,是全国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

(3)纵贯南北的第二大交通中枢北同蒲—太焦—焦柳。全线北起山西大同,经太原、焦作、枝城达柳州,基本上与京广线平行。经过五省(区),跨越三大流域,纵贯黄土高原、豫西山地、江汉平原、湘西山地和两广丘陵。沿线盛产粮、棉、油、烟叶等农副产品及煤、有色金属等矿产,该线对改善中国铁路布局,提高晋煤外运能力,分流京广运量,都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铁路分布

(4)纵贯南北的第三大交通中枢京九线。京九线始于北京,从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湖北、江西、广东直抵香港九龙。沿线跨越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五大水系,纵贯华北平原、鄱阳湖平原、大别山、井冈山、两广丘陵。沿线地区不仅是中国粮棉油等农副产品的重要产区,也是矿产资源、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区。该线对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繁荣,都有重要作用。

(5)纵贯西南地区的南北干线宝成—成昆线。北起宝鸡,翻越秦岭、大巴山,穿越川西平原,飞越岷江,横跨金沙江,到达昆明,沿途多崇山峻岭、急流险滩,有许多“地下铁路、空中车站”。成昆铁路桥、隧道总长度占线路总长度的40%,工程之艰巨为世界铁路建筑史上所罕见。沿线是中国特产丰富的多民族聚居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铁路的建成促进了西南地区的经济建设,加强了民族团结,也是连接西北地区的重要通道。

(6)横贯中原和西北的大动脉陇海—兰新线。东起黄海之滨的连云港,经郑州、西安、兰州进抵乌鲁木齐,途经六省区,横贯黄淮平原、豫中平原、关中平原、黄土高原,穿过河西走廊、吐鲁番盆地,翻越天山山脉到达北疆,全长3652千米,是中国最长的一条铁路干线,沿途经过中国许多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沿线有丰富的煤炭、石油等矿产和棉花、畜产品等。这条铁路的修建,对于沟通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和正在发展的西北地区的经济联系,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和旅游事业发展,巩固边防有重大意义。另外由此铁路西行经中亚地区可直抵波罗的海沿岸及大西洋沿岸,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一条“亚欧大陆桥”,是中国通往中亚、中东、欧洲的捷径,对发展中国外贸事业、加速沿边开放将起到重要作用。

(7)京包—包兰线。京包线自北京西行经包头至兰州。该线东起北京,越冀北山地,跨张北高原、内蒙古高原,过河套平原、宁夏平原至兰州,连接六省(市、区),沟通华北和西北。沿线煤、铁、池盐、磷矿等资源丰富,又分布着中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和商品粮基地。西运货物主要有钢铁、机械、木材等;东运货物以煤炭、矿石、畜产品为主。该线对促进华北和西北经济联系,分担陇海线运输压力,建设少数民族地区以及巩固边防都有着重要意义。

(8)横贯江南的东西干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这是一条与陇海线和长江航线平行的密切联系东西部的铁路主干线,对加快赣、湘、贵、滇的经济建设有重要意义。全线东起上海,经浙、赣、湘、黔、滇等六省市,连接长江三角洲、江南丘陵和云贵高原,是横贯江南的东西大动脉。该线东段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西段煤、铁等资源丰富。

(9)自成体系的东北铁路网主干线哈大、滨洲—滨绥线。东北铁路网以哈尔滨、沈阳为中心,由哈大、滨洲—滨绥线相接构成“丁”字形骨架,连接全区70多条干支线,独具一格,自成体系。哈大线联结东北三省主要的工业中心、政治中心和最大海港,通过重要的农业区和人口密集地带,是中国通运能力最强、客货量最大的主干线之一,成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滨洲—滨绥线,西起满洲里,经哈尔滨至绥芬河,两端都与俄罗斯的铁路接轨,是一条重要的国际铁路线,沿途特产极为丰富。

(10)沟通关内外的干线京沈线、京通线。京沈线南起北京,经天津、秦皇岛出山海关,沿辽西走廊到沈阳,沿途是中国重要城市以及煤炭、钢铁、机械、石油等生产基地集中的地区,是中国客货运密度最大的铁路干线之一,也是联系关内外的最主要通道。京通线自北京郊区昌平,经内蒙古赤峰至通辽,是晋煤出关和东北木材外运的重要铁路,也是沟通华北和东北的第二条铁路干线,对减轻京沈线的运输压力和促进内蒙古东部的经济开发有很重要的意义。

中国高铁发展纪实:5年走完国际上40年历程

2009年12月26日9时,武汉、长沙、广州三地同时首发中国国产时速350千米和谐号高速列车。至此,经过4年半的建设,这条世界上一次建成最长、运营时速最高的武广高速铁路正式投入运营。

这是中国人创造的“等式”:5年=40年;3小时=11小时;1种=4种……5年,走完国际上40年高速铁路发展历程;3小时,跑完武广间曾需要11个小时的路途;集世界最先进的4种技术,中国人创造出独一无二的中国高铁品牌。

从引进时速200千米高速列车技术,到自主开发时速350千米、380千米“和谐号”动车组;从京津城际铁路、武广高铁运营,到京沪高铁即将开通,中国迅疾跨入引领世界的“高铁时代”!

据了解,武广高铁是目前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快的高速铁路,也是京广高速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线路纵跨湖北、湖南、广东三省,运营里程1069千米,全线桥梁里程几乎占到线路总里程的一半。这条线路不仅可以满足人们便捷出行的需要,还极大地释放了既有京广线的货运压力,为“泛珠三角”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活力。

2009年中国投产铁路新线达5600千米,铁路营业里程达到8.6万千米,居世界第二位。到2012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1万千米,其中高速铁路里程达1.3万千米,发达完善的铁路网初具规模,铁路运输瓶颈制约基本缓解。

铁路枢纽是指在两条或两条以上的铁路线交汇处,由若干个车站、线路及一系列设备组成的运输生产综合体。铁路网就是由众多的大大小小性质不同的铁路枢纽和铁路线组成的。中国铁路枢纽众多,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和西安是全国六大枢纽性的客运中心。

火车的车次

各个运输系统有各自运行的班次和时间。铁路客运车次是成对编排的,有来和去两个方向。中国铁路客运系统,由北京为起点开出的列车编为单次,驶向北京的列车编为双次。其他铁路线始发站的列车,向远离北京方向开去的也是单次(如广深线从广州站开出的为单次);反之,驶向北京的列车都是双次。我们乘坐火车,一定要注意车次,学会使用火车客运时刻表。

(二)中国的公路运输

公路是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基础,也是人们最普遍使用的交通运输方式。目前,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均有国道相通,全国基本上实现了县县通公路。其中,通往西藏自治区的川藏公路(成都—拉萨)、青藏公路(格尔木—拉萨)、新藏公路(叶城—普兰)、滇藏公路(下关—芒康)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西藏经济的发展。

中国国道

中国的国道包括重要的国际公路、国防公路,连接首都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首府的公路,连接各大经济中心、港站枢纽、商品生产基地和战略要地的公路。国道采用数字编号,分为四种编号方式,第一类是放射状的,这些公路排序都是“1”字开头;第二类是南北向的,以“2”字开头;第三类是东西向的,以“3”字开头,第四类是“五纵七横”主干线,以“0”字开头。

目前中国公路总里程、高速公路总里程均位居世界第二位。由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公路组成的“五纵七横”公路运输大通道主骨架已基本形成,其中“五纵”指同江到三亚、北京到福州、北京到珠海、二连浩特到河口和重庆到湛江五条公路,“七横”分别为绥芬河到满洲里、丹东到拉萨、青岛到银川、连云港到霍尔果斯、上海到成都、上海到瑞丽和衡阳到昆明七条公路。这12条国道主干线总里程约3.5万千米,贯穿中国各直辖市及绝大部分省(区)的省会城市,将人口在100万以上的所有特大城市和90%的人口在50万以上的大城市连接在一起,贯通和连接的城市总数超过200个,覆盖的人口约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50%左右。

中国主要公路

“幸福的金桥”

青藏高原属高寒地区,空气稀薄,有荒漠、冻土地区。过去,牦牛被称为“高原之舟”,是青藏高原上的主要运输工具。但牦牛行动缓慢,运量很小,一头牦牛驮载两三百斤的货物,一天最快只能走几十里路。从拉萨到成都、从拉萨到西宁,单程则需半年的时间;加上高原冬季气候寒冷、大雪封山,因而在拉萨和成都之间行旅,需两年才能跑个来回。西藏和平解放后,中国政府为了加强民族团结、发展西藏建设事业,决定修建进藏公路。最早修建的川藏公路的大部分线路在横断山区通过,这里山高谷深,沿途还穿过地震、泥石流、冰川、沼泽等复杂的地质地形区,工程十分艰巨。青藏公路全线平均海拔超过四千米,唐古拉山口海拔更达五千六百米,此处大气压不及海平面的一半,空气稀薄,加上长年低温,形成几百千米的冻土带,施工难度是平原地区难以想象的。新藏公路则修建在“世界屋脊”的主体部分,成为世界上最高的公路。滇藏公路跨越金沙江、澜沧江,给施工带来了巨大的障碍。筑路的解放军和沿线民工艰苦奋斗,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使过去根本没有路的青藏高原初步形成了公路运输网,彻底改变了人背牛驮的落后运输面貌,西藏人民将这些公路称为“幸福的金桥”。

(三)中国的水上运输和主要港口

中国水运历史悠久。目前基本形成了包括主要港口、地区性重要港口和其他一般港口三个层次的港口体系,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东南沿海、西南沿海五大区域形成了规模庞大并相对集中的港口群。在长江、西江干线、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建成了一批集装箱、大宗散货和汽车滚装等的专业化泊位。目前已建成了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功能齐全的现代化港口体系。

1.内河运输

京杭大运河

中国河流很多,目前内河通航里程超过10万千米。主要通航水系大多分布在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地方。主要内河航线有长江、珠江、松花江、淮河和京杭运河。

长江是横贯中国东、中、西部的水上大通道,穿越西南、华中和华东三大经济区。长江干流通航里程达2800多千米,素有“黄金水道”之称。在三峡水库的影响下,上游航道可以通行千吨级船队,实现了长江干线航道全天候通航,使长江航道成为流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长江航线以重庆、武汉、南京、上海为中心,干流沿岸有几十个港口,许多港口与铁路相连,有利于水陆联运。目前,长江每年的客、货运量均占全国内河运输量的70%以上。

珠江航线以广州为中心,以西江为主干,通航里程和航运价值仅次于长江,号称“华南大动脉”。

京杭运河在历史上起着沟通南北的作用。现在,江苏、浙江两省境内的运河段仍然是重要的水上运输线,运输量仅次于长江,居全国内河航线的第二位。

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线路最长的人工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全长1794千米。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在历史上起过沟通南北交通和文化交流等重要作用,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各地经济的繁荣和发展。19世纪以后,由于南北海运的兴起,津浦铁路通车,以及黄河改道侵夺运河河槽等多方面的影响,大运河的作用逐渐减少。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对大运河进行了整治,大大改善了航运条件,目前大运河的季节性通航里程已达1100多千米,山东济宁以南的运河运输繁忙,成为中国重要的水上运输线。今后,随着“南水北调”工程开展,大运河将进一步发挥航运、输水、灌溉、防洪、排涝等综合作用。

2.海洋运输

中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千米,岛屿海岸线长14000千米,港湾、岛屿较多,有利于发展海洋运输。目前,中国已拥有一支庞大的海洋运输船队,是世界海运大国之一。沿海港口逐步建设了一大批专业化泊位,港口集装箱、大宗散货和汽车滚装等大型专业化码头,港口机械化和专业化水平不断增强,作业效率显著提高。2008年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达70.22亿吨,货物吞吐量连续5年蝉联世界第一。2008年中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已连续6年蝉联世界第一。有8个港口吞吐量进入世界前20强,16个港口进入世界前100名,上海港成为世界第一大港。

中国沿海运输分为北方和南方两个航区。北方航区以大连、上海为中心,包括通往秦皇岛、天津、青岛、烟台、连云港的许多航线。南方航区以广州为中心,包括通往福州、厦门、汕头、海口、湛江、北海等港口的许多航线。此外,香港是世界著名的海港,基隆、高雄是台湾的主要海港。

中国的远洋运输则以上海、大连、天津、秦皇岛、青岛、广州、湛江等港口为进出口港,同世界上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要港口有航运联系。为了加快沿海港口建设,充分发挥沿海港口的优势,中国对外开放了14个沿海港口城市,分别是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

上海港

上海港位于长江三角洲前缘,居中国大陆海岸线的中部、扼长江入海口,地处长江东西运输通道与海上南北运输通道的交汇点,是中国沿海的主要枢纽港,对外开放和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重要口岸。上海市外贸物资中99%经由上海港进出,每年完成的外贸吞吐量占全国沿海主要港口的20%左右。上海港也是世界著名港口,2006年货物吞吐量位居世界第一,集装箱吞吐量世界第三。荣获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货物吞吐量最大的港口”世界纪录。

中国主要港口、内河航线和航海线

(四)中国的航空运输

中国的航空运输发展迅速。新中国成立初期,仅有12架小型飞机、12条短程航线。经过60年的建设和发展,目前国内已经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的连接全国各地四通八达的、干线与支线相结合的航空运输网络。国际航线发展也很快,2008年国际航线已达297条,通航46个国家的104个城市,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为起点联结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航空运输网络。

(五)中国的管道运输

中国管道运输始于1958年,当时管道运输里程仅有0.02万千米。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到2008年末,全国输油(气)管道里程达5.83万千米,其中,输油管道3.07万千米,输气管道2.76万千米。已经形成了东北、华北、中原、华东和西北广大地区的四通八达、输配有序的石油、天然气管网运输体系。1989年在平均海拔3000多米的青藏高原上建成了世界上最高的输油管道——花土沟至格尔木输油管道;1990年建成了亚洲最长的依兰至哈尔滨246千米煤气管道;1996年在“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位于流动沙漠中的输油、气管道。总长4000千米的“西气东输”管道一期工程已经投入商业运营,二期工程于2010年前完工,中国的管道运输技术水平已跻身国际先进水平之列。全国100%的天然气、90%以上的石油正通过长输管道源源不断地输向炼油厂、化工厂及海运码头。

西气东输

西气东输工程于2002年7月4日开工建设,西起新疆轮南,经过戈壁沙漠、黄土高原、太行山脉,穿越黄河、淮河、长江,途经九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最后到达上海,全长约4000千米,2004年12月30日全线供气。该工程是目前中国管径最大、管壁最厚、压力等级最高、技术难度最大的管道工程,创造了世界管道建设史上的高速度纪录。它的建成和运营,开通了横贯东西的一条能源大动脉,标志着中国天然气管道建设整体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对于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铁路、公路、航空、港口和管道运输各种运输方式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庞大的交通基础建设。交通运输的发展使单一运输方式向多种运输方式综合发展,更加注重发挥各种运输方式不同的技术经济特点,充分发挥综合运输的优势。一个以公路为基础,铁路为骨干,充分发挥航空、水运、管道运输,结构合理、有机衔接、协调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已基本形成。

思考与练习

1.评价中国农业发展的条件。

2.在地图上指出中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商品棉基地和四大牧区。

3.列表比较中国三类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条件、发展特点。

4.比较沪宁杭、京津唐、辽中南、珠江三角洲4个工业基地的特点;分析东部沿海、长江沿岸、陇海—兰新沿线地带的交通条件对工业发展的作用。

5.说明影响中国工业的区位因素。

6.对照地图,说明中国主要交通运输线路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