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激发无限潜能:哈佛教育法
11041500000065

第65章  不要让孩子爱慕虚荣

玛蒂尔特是一位漂亮的女子,她的丈夫是一个普通的小职员。她虽然地位低下,却迷恋豪华的贵族生活,渴望参加上流社会的交际活动,为了出席一次盛大的晚会,她用丈夫积攒下的400法郎做了一件礼服,还从好友那里借来一串美丽的项链。在部长家的晚会上,玛蒂尔特以她超群的风姿出尽了风头,她的虚荣心由此得到了充分的满足,简直兴奋得忘乎所以了,可她竟然把借来的项链丢失了,在这种情况下,她只有隐瞒着好友,慢慢来赔偿。从此,夫妇俩度过了10年节衣缩食的生活。在这艰难的积攒过程中,玛蒂尔特的手变得粗糙了,容颜也衰老了。后来,她偶然得知了她丢失的那条项链不过是一条价格低廉的人造钻石项链,而她赔偿的却是一条真钻石项链。就这样玛蒂尔特白白辛苦了10年。

每个人都有虚荣心,孩子有点虚荣心也是正常的。但是孩子如果过多地把精力放在讲究吃穿上,而忽略自身学习和成长,那么就得不偿失了。

孩子的爱慕虚荣大多出于强烈的不服输的心理。虚荣心代表着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自我意识的增强,表明他们期待展示出自己最美好的一面,以赢得大家的认可、称赞。适度的虚荣心也是激发孩子见贤思齐、积极进取的内在动力。因此,父母要用宽容心体谅、接纳孩子爱慕虚荣的心理,给孩子的虚荣心留出适当的生存空间。

父母不应放纵孩子,去满足他们越来越膨胀的虚荣心。如果连父母都有“我的孩子不能比别的孩子差,别的孩子有的,我的孩子也应该有,别的孩子没有的,我的孩子也要有”这样的虚荣心理,那么就很难从本质上帮助孩子,反而会让孩子也走上爱慕虚荣的道路。

应该让孩子对荣誉、地位、得失、面子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和态度。一个人应该有一定的荣誉感,但面子不可没有,也不能强求,如果打肿脸充胖子,过分追求虚荣,炫耀自己,就会让自己的人格受到歪曲。

不让孩子爱慕虚荣,先得从父母做起,不要时时处处炫耀孩子的优点,不要总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长短。每逢家里来了客人,很多父母会自豪地拿出孩子获得的各种奖状让人欣赏,这在不经意间已经将自己的虚荣心转嫁给了孩子,在给孩子罩上光环的同时也在暗示父母的虚荣心。长此以往,就会滋生孩子的优越感,使得他们不能心平气和地去面对平凡,而去苛求自己各方面都要比别人强。

父母对待孩子的每一次任性,都要以同样的态度来对待,而不是有时限制孩子,有时放纵孩子,使孩子无所适从。如果孩子提出无礼要求,要坚决拒绝,而且父母的态度要一致。坚决反对父母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一方护、一方管很容易使孩子觉得有机可乘,助长孩子的任性、虚荣心等不良性格。

哈佛的家教精髓:

父母的言行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当父母抱怨孩子非名牌不穿、不断更换新手机时,也要反思自己:平时自己买衣服时,是不是经常买名牌,还经常把“名牌”之类的话语挂在嘴边在孩子面前说?父母经常使用的手机是不是都是最新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