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激发无限潜能:哈佛教育法
11041500000063

第63章  教育孩子不要孤高自诩

当阿道夫·贝耶尔“注释1”10岁生日那一天,他原以为父母会像其他小朋友的父母一样,为他热热闹闹地庆祝一番。可是这一天:母亲一大早就把他领到外婆家里,在那里消磨了一整天,根本没有提过生日的事。贝耶尔很不高兴,在回家的路上,一直嘟着嘴不说话,母亲见了,语重心长地说:“我生你的时候你爸爸41岁,还是个大老粗。现在他51岁了,可还跟你一样,正在努力读书,明天还要参加考试。我不愿意因为你的生日而耽误他的学习,时间对他来说实在太宝贵了,你现在还小,要学会珍惜时间。”

母亲的话语,如雨露一般,点点滴滴滋润着贝耶尔幼小的心田。后来他回忆道:“这是母亲送给我10岁生日的最丰厚的礼品。”

贝耶尔在大学读书时,有机化学家贾拉古教授的名字传遍了德国。不过,那时这位教授还很年轻。一些科学界前辈总是对他很挑剔。有一天,贝耶尔和父亲在一起闲谈,提起了贾拉古教授。贝耶尔说:“贾拉古只比我大6岁……”言外之意是这个人并没有什么了不起。

父亲听了很不满意,他对贝耶尔说:“大6岁怎么样,难道就不值得你学习吗?我读地质学时,老师的年龄比我小30岁的都有,我一样恭恭敬敬地称他们为老师,认认真真地听他们讲课。你要记住,年龄和学问不一定成正比。不管是谁,只要有知识,就应该虚心向他学习。”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骄傲自大会对孩子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骄傲自大的孩子常会形成与外界的隔膜,这使他们的心胸变得很狭窄。

孤高自诩在一定程度上是指目空一切、狂妄自大。这和真正的骄傲不同,真正的骄傲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受,是因德艺超群而自信,因自信而从容淡定。因此父母要培养孩子们的自信,让孩子们的心中充满着真正的骄傲之情,而不是孤高自诩。

有的孩子容易产生骄傲自大的情绪,他们往往狂妄自大,大都以自我为中心,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会设身处地地替别人着想。优越的家庭条件,容易滋长孩子虚荣自傲的心理,使孩子养成爱炫耀自己的毛病。父母是孩子效仿的最直接的榜样,父母要谦虚友善,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自负情绪,以免孩子受到不良影响。条件优越的家庭,父母更是要注意榜样的力量。父母洋洋得意、目中无人,流露出对他人的不屑,经常议论他人,孩子听到这些话也会仿效,长久下去,就会变成一个高傲自诩的人,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而嘲笑别人的短处。

父母应耐心地教导孩子,让孩子学会正确地评价自己,让他既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又看到自己的不足。父母还需要规范孩子的行为,告诉孩子在交友中应该怎样做和不应该怎样做,并加以训练和指导,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孩子才会受到大家的欢迎。

哈佛的家教精髓:

父母要尽力呵护孩子心中的那股骄傲!孩子们“得意洋洋”的天性,如果不受到外界的伤害,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那将是孩子一生的财富。孩子们比成人更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更能表露出成功的喜悦,也正因为心中骄傲,他们才拥有更多的自信去发现、去探究、去展示自我,也更健康地成长。但是,一旦骄傲过头,就会狂妄自大,而这将妨碍孩子的成长。

“注释1”阿道夫·冯·贝耶尔(1835—1917),德国有机化学家,由于合成靛蓝,对有机染料和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获得1905年诺贝尔化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