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女性健康全书
11038800000090

第90章 女性要摆脱性恐怖的心态

女性性恐怖患者存在着心理病理学方面的差异,面对性恐怖的不同心态,使她们或采取破坏性回避模式,或采取建设性的积极适应态度。

对恐怖症患者的研究表明,恐怖性疾患具有家族倾向性,但却没有特殊的明显的创伤或家庭不和等问题。这些患者一般体质较差,性格脆弱,而父母从小对她们的态度,直接影响到她们的恐怖症的发生发展以致治疗结果。

通常,这些患者的父母对她们从小表现出的焦虑持以下三种态度:

(1)拒绝安抚孩子,要求孩子独自克服焦虑的心理障碍。这种人从小就备受父母指责。被强制独自面对焦虑和克服焦虑而得不到关怀和同情,使一些本来就具有焦虑恐怖倾向的孩子,从小就感到自己令家里人讨厌,在家庭成员中得不到认同,长大以后可能发展成具有自我憎恶心态的成年人。

当面对性恐惧时,女人要采取积极态度,接受帮助,敞开心扉尽情享受性爱。她们应该极力与配偶合作,改善种种不良性关系,对性活动持积极的响应态度。

(2)过分呵护,尽可能不让孩子经受挫折。从小就因为具有焦虑倾向而备受父母呵护的孩子,往往会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父母的过分保护,使她们感到,由于她们胆小懦弱,就应该享有备受照顾的特权,稍不如意,她们就会向父母或亲近的人发脾气,指责人们未能及时地给予她们足够的关怀。

有这种恐惧心理的女人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调节好自己的心态。要懂得在夫妻生活中是需要双方共同付出。

(3)建设性的现实主义态度。李小姐从小就和别的孩子不同,她害怕人与人之间的近距离接触。很小的时候,妈妈每天都带着李小姐到楼下的草地上玩。希望她能和别的孩子接触。可是,每当别的孩子向她走近,她就会不由自主地向后退。如果小朋友要搂抱她,她会努力把她推开,然后走到一边去。稍大一点上幼儿园,每次户外活动,班上的小朋友争先恐后地滑滑梯、摇浪桥、爬攀登架,而她却每次都从人堆里挣脱出来,站在远处观望,直到不再拥挤时才上前去玩。结果别人都玩了几轮了,她还轮不上一次。

尽管这样,李小姐的妈妈还是坚持不懈地锻炼女儿。每个周日都带她到公园去,鼓励她和不认识的孩子交朋友,并参与她们的各种游戏。有时她会说:“妈妈,滑滑梯的人太多了,我挤不上去。”妈妈就说:“你自己想办法,看看怎么解决?”

李小姐长大后,和一个优秀的男孩相遇了,两人一见钟情,很快就开始了罗曼蒂克的恋爱。

热恋中,李小姐编织着甜蜜的梦,想象他们婚后一定会非常幸福。

新婚之夜,李小姐惊讶地发现,自己竟然害怕两性之间亲密的肉体接触。丈夫刚开始解开她睡袍的第一颗扣子,她就不由自主地紧张起来。她拨开丈夫的手坐起来:“不行,我很紧张。”丈夫给她倒了一杯开水,想帮助她调整情绪。李小姐喝了一口水,抱歉地望着丈夫:“还是……我自己来吧。”她关掉灯,鼓起勇气脱去睡袍。

黑暗中,丈夫明显地感觉到妻子急促的呼吸和绷紧的肌肤。他停下来说:“要不今晚就算了吧。”“不,我总要过这一关的。”李小姐又喝了一口水,勇敢地伸手搂抱丈夫。

之后,每次过性生活,李小姐仍然会不可抑制地感到焦虑和恐惧,但她总是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她不断对自己说:“我是爱他的,既然爱他就应该接受他的肉体。”她基本上每次都能够跨越恐惧障碍,顺利完成性活动,有时还可以达到性高潮。

能够建立起现实主义建设性心态的女性,尽管同样可能遇到性恐惧的障碍,但她们通常会努力把回避行为降到最低程度。她们往往对自己有一种责任感,面对自己所存在的心理障碍,总是采取积极的建设性的态度对待。总想改善和克服目前存在的问题,期望有一天能完全跨越性活动中的焦虑和恐惧。

第八章 生活习惯——细节决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