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契诃夫
11038500000008

第8章 附录

有一个哲学家说,如果邮差知道他们的邮袋里装着多少愚蠢庸俗荒唐的废话,他们就不会跑得那么快,而且一定会要求加薪,这是实话。——契诃夫契诃夫附录经典故事

大作家钟情“小文章”

契诃夫初学写作时,只是给圣彼得堡一家叫作《花絮》的幽默周刊写点小文章。他写了5年小文章,很多人都说他在文学创作方面是不会有什么成就的。有人说他写的小文章是雕虫小技;有人还说小文章轻飘飘的,不足挂齿,写长篇才有分量。

契诃夫却不这么看,他说:小作品比大文章好,矫揉造作少,而又较易获得成功。契诃夫成名之后,仍然极为重视写小文章。他曾说:“我是极力拥护小作品的,要是叫我办一个幽默杂志,我会拒绝一切长文章。”

契诃夫与医学

提起契诃夫,人们都知道他是俄国的一位杰出作家。然而,也许有人不知道,他还是位受人尊重和爱戴的医生呢!

1879年,19岁的契诃夫进入莫斯科大学学医,同时又开始了文学创作,5年的大学生涯结束时,他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美尔波米娜的故事》也问世了。从此,契诃夫一边行医,一边进行写作。

1887年,他又出版了第三本短篇小说集《在黄昏》,次年获得普希金奖,成为著名作家。

文学上的成功,并没有使契诃夫脱离医学。当时的俄国处在沙皇统治下,劳动人民极端贫困,医疗条件很差,契诃夫经常为穷人免费看病,尽量免费提供药品,他的医生声誉和他的文学威望一样,不断提高。他经常到偏远和贫穷的地区去考察,深知人民的疾苦。他说:“如果我是医生,就需要病人和医院;如果我是文学家,我就应该生活在人民中间。”

于是,1892年春,契诃夫全家搬出了莫斯科城,到梅里霍沃村去居住。在乡村这块沃土上,契诃夫的文学创作事业进入了鼎盛时期。另一方面,他在医务工作上为人民呕心沥血,医术长进很快。他从不拒绝给任何人看病,他家的院子里常常坐满了病人。他还曾募捐建立了一所肺病疗养院,深得人们的好评。

在医学和文学上,他曾开玩笑地说:“医学是我的妻子,而文学则是我的情妇。”

契诃夫短短的44年人生生涯中,从没有忘记自己是个医生,深爱着医学事业。每当人们称赞他的文学作品时,他总是谦逊地说:“我是医生。”

自由的契诃夫

一次,契诃夫正在家里与高尔基闲聊。3位衣着华丽的太太来见契诃夫,和契诃夫谈论起希腊和土耳其正在进行的战争。

一位太太问:“战争将来怎样结束?”

契诃夫说:“大概是和平。”

“那么哪一方面胜利呢?”

“我以为是强的一方胜利。”

“那么照你看来哪一方面是强的?”

“就是营养好教育高的一方面。”

“啊!多聪明!”一位太太夸张地赞美道。

“你比较喜欢哪一方啊,是希腊人还是土耳其人?”另一位太太紧接着问。

契诃夫和蔼地看了她一眼,带着亲切温和的微笑回答道:“我喜欢蜜饯。你呢,你喜欢它吗?”

于是3位太太像水滴掉进了油锅,热闹地争相回答:“很喜欢!”“特别是阿布立科索店里的。”“那多么香啊!”

她们即刻表现出对蜜饯有着广博的学问和知识,她们不用再装着对她们从没想过的异国的战事的关心了。

临走的时候太太们还快乐地说要送蜜饯给契诃夫呢!

送走了客人,契诃夫幽默地对高尔基说:“每个人都应该讲自己的话。”

高尔基为此感叹道:“契诃夫永远都是他自己,他的内心是自由的,他从来不会按照别人所期待的契诃夫而活着。他不仅这样要求自己,并且设法使来见他的人也变得单纯起来。每一个人在他的面前都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更单纯、更真实、更是自己的欲望,我不止一次地在那儿看到人们怎样地抛掉那些书本上词句做成的五颜六色的装饰品。凡是人用来装饰自己让自己显得‘更重要’的一切大吹大擂的、虚张声势的、外来的多余东西都使他感到不舒服,我并且注意到他每一次看见人这样漂亮地打扮起来的时候,他就想把他从这种沉重而无用的漂亮衣服中解放出来,这种衣服反而损害了那个人的本来面目与他活的灵魂。”年谱

1860年1月17日,诞生于塔干罗格市。

1867年,入希腊教会附属学校,一年后退学。

1868年,入塔干罗格预备学校。

1869年,入塔干罗格古典中学。

1873年,初次进剧院看戏,看了《美丽的叶莲娜》。

1876年,父亲店铺破产,全家迁莫斯科,独自在故乡读中学。

1877年,复活节的休假日第一次去莫斯科。试写第一部戏剧。

1879年,中学毕业,以“安托沙·契洪特”为笔名开始写作。

1880年3月9日,第一次公开发表作品:短篇小说《一封给有学问的邻居的信》和幽默小品《在长篇、中篇等小说中最常见的是什么》。同年考取莫斯科大学医学院。

1884年,出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梅尔帕米娜的故事》。大学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开始在兹威尼哥罗德等地行医。

1885年12月,在圣彼得堡结识新闻界巨头、《新时代》报社社长苏沃林,并开始合作。

1886年,被老作家葛里高乐维奇称赞为“具有真正天才”。

1887年4月,独自离开莫斯科回故乡塔干罗格及顿涅茨大草原漫游两个月,第三、第四部短篇小说集相继问世。荣获“普希金奖金”。11月19日,署名契诃夫的多幕剧《伊凡诺夫》在莫斯科首次公演。

1888年,中篇小说《草原》发表,10月,开始咳血。

1890年4月,从莫斯科起程赴库页岛旅行,7月抵达,调查囚犯生活,10月回程,12月抵达莫斯科。

1891年春,赴西欧旅行。游历意大利、法国。夏,在波基莫波田庄整理《库页岛》。开始写《决斗》、《女人们》。

1892年,在莫斯科郊区买下“梅里霍沃庄园”。创作了杰出中篇小说《第六病室》。

1893年,发表速写集《库页岛》。

1895年,探访托尔斯泰。经典剧本《海鸥》完成。

1896年,赴高加索之旅,在诺沃肖尔基村兴建小学校。写出《带阁楼上的房子》、《我的一生》。

1897年,肺结核病恶化,迁南方雅尔塔疗养,建诺弗塞尔基小学。写多幕剧《万尼亚舅舅》和小说《农民》、《在故乡》、《马车上》。

1898年,父亲亡故。在雅尔塔购地建新屋。12月17日,《海鸥》在莫斯科艺术剧院演出成功。

1899年,移居雅尔塔。与苏沃林决裂。《万尼亚舅舅》上演。

1900年,与高尔基会面。与托尔斯泰、柯罗连科一起被选为科学院文学部荣誉院士。4月,莫斯科艺术剧院来雅尔塔办戏剧节。与奥尔加确定爱情关系。年末病情恶化往尼斯避寒。

1901年,《三姐妹》上演。5月25日与奥尔加在莫斯科结婚。

1902年,发生“高尔基事件”,与柯罗连科联合致信科学院院长请求辞去科学院名誉院士以示抗议。短篇小说《未婚妻》出版。

1903年3月,《新娘》完成。作品16集出版。10月12日,完成喜剧《樱桃园》创作。

1904年1月17日,《樱桃园》上演,首演式上同时举行契诃夫诞辰和从事创作25周年庆祝会。

1904年7月2日晨逝世。葬于莫斯科诺弗·狄威哲墓地。名言

● 对自己不满是任何真正有才能的人的根本特征之一。

● 科学是人生中最重要、最美好和最需要的东西。

● 求人帮助的时候,求穷人比求富人容易。

● 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丽的:面貌、衣裳、心灵、思想。

● 人类把历史看成战斗的连续,为什么呢,因为直至今天,他们还认为斗争是人生的主要东西。

● 我对人生的理解是:不能光满足于大吃大喝,而且食欲也会逐月减弱。

● 不要容忍自己昏睡!趁您还年轻力壮,血气方刚,要永不疲倦地做好事情。

● 我们以人们的目的来判断人的活动。目的伟大,活动才可以说是伟大的。

● 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洁净的。

● 人类软弱无力,很难对抗才能,犹如硬要看着太阳而不眨眼,或者硬要止住大风一样。

● 在妇女染有庸俗化习气的家庭里,最容易培养出骗子恶棍和不务正业的东西来。

● 当喉咙发干时,会有连大海也可以一饮而尽的气概,这便是信仰;一等到喝时,至多只能喝两杯,这才是科学。

● 要活下去总得有点可以寄托的东西。住在乡下只是在外劳动,而精神却在睡觉。

● 我只有在工作得很久而还不停歇的时候,才觉得自己的精神轻快,也觉得自己找到了活着的理由。

● 生活是恼人的牢笼。一个有思想的人到成年时期,对生活有了成熟的感觉,他就不能不感到他被关在一个无法脱逃的牢笼里面。

● 人,不管是什么,都应当从事劳动、汗流满面地工作,他生活的意义和目的、他的幸福、他的欢乐就在于此。

● 我们的事业就是学习再学习,努力积累更多的知识,因为有了知识,社会就会有长足的进步,人类的未来幸福就在于此。

● 只有受过教育的、诚心诚意的人才是有趣味的人,也只有他们才是社会所需要的。这样的人越多,天国来到人间也就越快。

● 要是人家端给您的是咖啡,那么请您不要在杯子里找啤酒。如果我献给您的是教授的思想,那么您得相信我,不要在那里面找契诃夫的思想。

● 在当前这个时代,凡是信得过的诚实的工作者,只有在知识分子和农民当中,也就是说在这两个极端当中,才找得到,此外就找不到了。

● 人间万物正在日益完善,如瑞典火柴、小歌剧、火车头、代普莱牌葡萄酒、人与人的关系等。

● 有一个哲学家说,如果邮差知道他们的邮袋里装着多少愚蠢庸俗荒唐的废话,他们就不会跑得那么快,而且一定会要求加薪,这是实话。

● 有一个聪明的人,就有一千个糊涂虫,有一句至理名言,就有一千句蠢话;这个千数压倒了一数,就是都市和农村进步迟缓的原因。

● 人在智慧上、精神上的发达程度越高,人就越自由,人生就越能获得莫大的满足。

● 人生的快乐和幸福不在金钱,不在爱情,而在真理。即使你想得到的是一种动物式的幸福,生活反正不会任你一边酗酒,一边幸福的,它会时时刻刻猝不及防地给你打击。

● 他有着天才的火花!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那就是勇敢开阔的思想,远大的眼光。他种下一棵树,他就已经看见了千百年的结果,已经憧憬到人类的幸福。这种人是少有的,要爱就爱这种人。

● 寻求真理的时候,人也进两步,退一步。痛苦啦、错误啦、对生活的厌倦啦,把他们抛回来,可是寻求真理的热望和固执的毅力会促使他们不断地前进。

● 一个人如果缺乏比外界的一切影响更高更坚强的东西,那么只要害一场重伤风,就足以使他失去常态,使他一看见鸟就认为是猫头鹰,一听见声音就认为是狗叫。在这样的时候,他所有的乐观主义或者悲观主义,以及因而产生的伟大和渺小的思想,就纯粹成了病态,不是别的了。

● 当一个人喜爱梭鱼跳跃的水声时,他是个诗人;当他知道了这不过是强者追赶弱者的声音时,他是个思想家。可是要是他不懂得这种追逐的意义所在,这种毁灭性的结果所造成的平衡为什么有其必要时,他就会重回到孩提时代那样糊涂而又愚笨的状态。所以越是知道得多,越是想得多,也就越是糊涂。

● 认为文学的责任就在于从坏人堆里挖出“珍珠”来,那就等于否定文学本身。文学之所以叫做艺术,就是因为它按生活的真实面目描写生活。它的任务是无条件的直率的真实。把文学的职能缩小成为搜罗“珍珠”之类地专门工作,那是致命打击。

● 知识分子,偶然遭受一两次痛苦,便会觉得这个刺激过于强烈,便会大叫起来;可是广大的群众,无时无刻不受着痛苦的压迫,感觉便麻木了,他们在大街上或者在住宅中所能看见的,只有沉默的人们毫无声息地在活着、动着,他们到了过于痛苦的时候,反而只吹一声口哨。

● 当你们慢慢富裕起来快变成财主的时候,快把一切的财富,一切的,统统都捐献给穷人们,只有当财主把多余的钱都还给穷人的时候,才会没有小偷。

● 公众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一样的:又聪明又愚蠢,又和善又残酷,这要依当时的心情而定。它永远是一群羊,需要好牧人看羊狗;牧人和狗把它领到哪儿去,它就永远跟着走。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契诃夫 / 高永立编著。—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12.6

(世界名人非常之路)

ISBN 9787508740508Ⅰ。 ①契… Ⅱ。 ①高… Ⅲ。 ①契诃夫,A。P。(1860~1904)-生平事迹 Ⅳ。 ①K835.125.6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2)第099853号

书名:契诃夫

编著者:高永立

策划:侯钰

责任编辑:侯钰出版发行:中国社会出版社邮政编码:100032

通联方式:北京市西城区二龙路甲33号

编 辑 部:(010)66080360

邮 购 部:(010)66060275

销 售 部:(010)66080360传真:(010)66051713

(010)66080300传真:(010)66080880网址:www。shcbs。com。cn

经销:各地新华书店印刷装订:北京业和印务有限公司

开本:170mm×240mm 1/16

印张:13

字数:200千字

版次:2012年7月第1版

印次:2012年7月第1次印刷

定价:26.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