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刀子嘴与金凤凰
11037600000035

第35章 三十五、谋婚事

这时候,胖大嫂的心思全部放在何二萍身上了。她想到人们常说的儿女连心,这话一点都不假,在她身上深深地体验到了。她心里清楚,在几个儿女中,最喜欢的就是二萍,她从小性格温顺,听话,从不跟她顶嘴。可现在二萍面临着安排工作和婚事,都是她的人生大事,成了胖大嫂的心病,她一心想把这两件事都办好,想到女孩家只要有碗饭吃就行了,也用不着考虑什么大前途啊!女强人啊!像大萍那样活得太累,劳神费脑,考虑了这事,想那事,终日忙碌,不得休闲。自古以来,女人就是家里人,料理家务,抚养孩子,就是女人要做的事。多学点文化,长点见识,是为求个好工作,找个好丈夫。女人幸福不幸福,关键在丈夫,她自己就是例子,自从跟了老何,她的日子过舒心畅快。她对王海洋知根知底的,绝对是个好小伙,二萍要跟了他,是她的福分。想着想着,就暗自发笑,觉得这桩婚事是再好不过了。听老何说,二萍工作安排不成问题了,上下领导都同意,等手续一办就可以上班了。下一步就是抓紧时间说合二萍的婚事。她思来想去,如果图省事,打电话给赵老说说,有点不恰当,为了使他重视,决定亲自回村去见他。

胖大嫂带着礼品来到赵老家。他家盖起了四间平房,拉着院墙,安着朱红色铁大门。胖大嫂推开大门,见赵老正忙着收拾院里的柴禾,他一转身看见胖大嫂,心中十分惊喜,慌忙站起来说,你还没把咱村忘了啊?还知道回来看看。顿时,两个人脸上展开了笑容。胖大嫂说,我是应该常回来看看,可就是整天忙,侍候大军的孩子,脱不开身。她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孩子的身份外人都不知道。仍然接着说,我呀,在家养一堆孩子,进城想清静清静,还是养孩子,我是养了一辈子孩子,也没啥功劳。

赵老说,这就是大功,几个孩子都给你争光争气,给你挣的钱花不完,成财神奶了,就蹲在蜜糖罐里喝蜜吧。

俩人哈哈大笑。

开心地笑过之后,胖大嫂说,啥叫享福哇,到老了身体好,精神好,就是福。挣座金山、银山,到老了花不完,有啥用?我看你身体这么好,心里就高兴。

赵老把胖大嫂领进屋里,又搬凳子又倒茶,亲切地忙乎一阵子,待胖大嫂坐下,他便靠着门板蹲着,这是他多年来养成的习惯,他说现在不愁吃不愁穿不愁住,孩子们都出去打工了,到这般年龄,还图个啥?就图多熬几天。

胖大嫂坐在小木凳上乐呵呵地说,现在的日子,甜啊,比过去的老财地主都强,我做梦也没想到会有今天。

二人相互聊了一会儿家常,赵老琢磨着她来一定有事,抽着烟,抬头问,他胖婶,你来是有事吧?

她笑笑说,是有点事,这不是来求你嘛。

净说笑话,我还会办啥事。

这事只有你办最合适。

啥事?你就直说,咱都是自己人,别绕弯子。

胖大嫂要他牵线搭桥,说何二萍和王海洋的婚事。赵老一听说此事,乐了,说这是好事,好事,这桩好事,我保定了,肯定没问题。不用去找海洋,只要给他打个电话就中,还不知道他小子有多高兴呢。然后低下头,自我埋怨说,咱们和海洋在酒桌上,谈到他的婚事,我咋没想到这桩事呢,真是老糊涂了,只顾高兴哩。

我也没想到,还是大萍想到了这档子事。

这事合适,合适,真合适,还是大萍的脑子好使,这是再好不过了,我一会儿就给海洋打电话。

胖大嫂嘱托说,别慌,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想妥当再说。

这俩都是自己的孩子,还在他面前客气啥。

这事就拜托你了。如果这事成了,我和孩子们请你吃个够,喝个够,不醉倒不罢休。

赵老乐呵呵地说,你就准备好酒好菜吧,这喜酒我是喝定了。

胖大嫂临走的时候,又去看了李奶奶。她已经八十多岁了,身体还不错,没有什么大毛病,这主要与她平时保健有关,多年来,一直不见断地喝自己炮制的药酒。另外每天早上起来,倒一碗白开水,加点盐,放点醋,说是冲冲肠子,实际上是为了稀释血液,软化血管。所以连常见的感冒病就少有。胖大嫂临走时,从兜里掏出五百块钱,递给李奶奶,她却推辞不要,说大萍给我寄的钱还没花完哩。胖大嫂硬把钱塞到她兜里,说让她改善生活,补养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