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刀子嘴与金凤凰
11037600000012

第12章 十二、看老何

那天是星期天,胖大嫂吃过早饭,收拾好家务,对大萍说,咱进城看看老何去,听说他上班了。何大萍听母亲说要进城,特别高兴,满口答应。

胖大嫂把平时舍不得穿的一套新衣服拿出来了,穿在身上,确实感到体形瘦了,衣服胖了,利索多了。她想起了老何,说他有福气吧,受了多年苦,蒙了多年冤,说他没福气吧,突然时来运转,一步蹬天。人哪!就像一场戏,里面的人物一会好了,一会歹了。老何被社会坑害了,又被社会挽救了,自己的命运自己却掌握不住,而是掌握在别人手里,不管怎样总算又见天日了,还真为他高兴,不觉得自己也满面生辉。

胖大嫂和何大萍来到县城,路过自由服装市场,看到大街两边的服装店一个接一个,都是一间一间的门面房,每个服装店的门头上都标有店名,比如:光头小子、黑贝、精品女装、名裤城等等,有的根据服装品牌起的店名,也有的是店主的名字,反正自己经营的服装店,可以随意起店名。各店里的服装都很丰富,墙上挂的、衣架上挂的、门外模特身上穿的等等,全是衣服。一般是什么季节,卖什么服装,色彩、款式、大小各异,看上去让人眼花缭乱。走着望着,何大萍突然冒出个想法,说娘,咱回去也在街上开个服装店吧,也能挣钱。

胖大嫂扭头看看大萍说,中、中,肯定比卖菜强。我咋没想起这法子呢,还是你多喝几年墨水,脑子灵。

起码您不会那么累了。

得有本钱哪。

把咱家那两头猪卖了。

卖了也好,我就省心了。

二人在大街上的人流中边走边说边看,觉得这里新鲜、好奇、人多、热闹,大开眼界,横竖都是大街,街上人来人往,人头攒动,还有公交车、出租车,不断嘀嘀叭叭地吆喝着,叫人为它让路。大街两边除了门面房和固定摊位,还有拉小三轮车的中年妇女在走动,目的是尽快卖掉车上的小商品,有的车上摆着内衣、内裤、袜子、鞋垫;有的在车上的玻璃盆里摆着切成块的菠萝、哈密瓜;有的摆着炒栗子的铁锅和炒熟的栗子。胖大嫂想起了大军说的城里就是好,这话一点也不假。

大萍说,以后星期天,你出来进货,我帮你看店。

到哪里进货呢?

咱问问卖服装的,就知道了。这县城肯定就有批发市场,咱走时去看看。

算娘没白养你,能给娘出主意想办法了。

二人并肩走着,大萍微笑着望着前方说,如果钱不够就借,等赚了钱再还。

回去咱就在街上租间房,闲了卖衣裳,忙了回家干活,反正衣裳放不坏。

咱卖衣裳,要摸透人家的心态,不要贪求大利,只要赚钱就卖,客户多了,自然就赚钱了。

你说得对,光死扣价钱,卖不出去,像钓鳖一样,咋能赚钱哩?

胖大嫂和何大萍走着说着穿过服装市场,到了十字街口,拐弯便是农业局大门,门卫听说找何局长,便慌忙站起来,热情地为她们带路。快到老何办公室门口时,恰巧老何手里拿着文件出来。他见到胖大嫂和何大萍立刻乐了,慌忙迎进办公室,一边让座,一边倒茶,亲热地询问家里情况。

胖大嫂看看他的办公室里,分内外两大间,内是居室,外是办公室,新桌子、新凳子、新沙发,新书柜。白墙壁、绿墙裙都是刚粉刷过的。胖大嫂坐在沙发上,感到弹弹的、棉棉的、很舒服。又瞧瞧身材高大的老何,穿得西装革履,把胡子刮得泛青,黑红的脸庞有了光润,脖颈上的伤疤也不明显了,说话声音亮了,人显得格外精神,浑身洋溢着年轻人的活力。胖大嫂心想,怪不得常言道,人逢喜事精神爽,这话不假。这死老何真是心里痛快了,一脸喜色,像换个人似的。禁不住微笑说,你不像以前的老何了。

老何咧着嘴呵呵笑,咱变不了本色。

我是说你现在的相貌。

变老了吧?

年轻了。你准是偷吃了王母娘娘的仙丹,返老还童了。

开啥玩笑哇,人渐渐衰老,这是自然规律,谁也抗拒不了。你说我年轻,是看我心情好些了。

胖大嫂啧啧嘴说,就是年轻,看你现在的模样,能把大姑娘吸引过来。

二人聊着,感到格外亲近。老何说,咱都快一把年纪了,也没多少好时候了,也没啥愿望了。我还真想托你办件事,遇着合适的给我找个伴,能在一起说说话就行,这就是我的愿望了。

胖大嫂一拍大腿,乐呵呵地说,没问题,包在我身上,保你满意,不过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这么多年都熬过来了,哦!咱不说这事了,说说家里咋样?

胖大嫂长叹一口气,皱皱眉头说,因为家里穷,俩孩子找不上对象。二军在学校教学,听说县艺术馆要人,他来跑跑,说都答复了,可两、三个月过去了又没音了。

他那个口属宣传部管吧?老何问。

对、对、对,听说他部长也同意了,不知道啥原因,又没信了。

老何说,我认识部长,那人挺不错的,俺俩是大学同学,上学时还坐同桌。他家条件好,在学校打饭时,每次买一份菜,俺俩吃。有时,我不吃,他往碗里倒。因为我家穷买不起菜,顶多吃点自带的咸菜。这次为我平反的事,他帮了大忙。二军这事,对他说说,我想没问题。

胖大嫂咯咯咯地笑起来了,说老何啊!老何,算我找对人了,要是能帮帮二军,俺找媳妇也不用愁了。你不知道现在的姑娘眼多尖,谁家富谁家找媳妇还不花钱,谁家穷谁家找媳妇花大钱。听说谁家的孩子在外当工人,那姑娘就干脆住婆家不走了。二军的事就托你了,也算你治好了我的心病。

老何说,大萍上高中了吧?

大萍应声,正上初中。

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叔供你上学。

胖大嫂扭头看看大萍,说实话这闺女脑子比二萍好使,可就是家里事多,拉得她学不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呢,混个初中毕业就不赖了,将来就看二萍了。

何大萍羞涩地笑笑。

胖大嫂话锋一转,爽快地说,老何啊!我来时,心里琢磨着你当大官了,不知道还认不认我这个胖子。如果不认,摆臭架子,我少不了给你几句,没想到,一见如故哇!

老何微笑说,哎!我发现你瘦多了,是身体不舒服?

这都是那个死神医害的。胖大嫂把减肥的事情讲述一遍,引起他们轰然大笑。他们就这样亲热地没完没了地聊着家常,像一家人一样,越聊越兴奋,越聊越有趣。老何在茶叶水里又加了糖,胖大嫂说老何啊!别忙了,庄稼人渴了喝白水,饿了肯干馍,习惯了,喝不惯洋茶水,老何慌忙再倒开水放白糖。到了中午,老何领她们去饭馆,胖大嫂说吃粗茶淡饭习惯了,不让他破费。老何心里说,胖子呀!我就是喜欢你这种直爽的性格,心直口快,天不怕地不怕,敢做敢为,和你在一起交谈感到格外开心,都把心亮开了,没有必要设防。胖大嫂执意不去饭馆,亲自做饭,做的是捞面条,心里说,吃捞面条,以后就能扯扯拉拉,两家人的关系就扯不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