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隋炀帝
11037500000011

第11章 荥阳通守张须随

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十一月,晋阳举兵的李渊进入长安,立代王侑为帝,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李渊此时此刻,虽在策略上否定了隋王朝,但在隋炀帝未死之前,他身为隋臣亦未敢遽自称帝。长安,地便形胜古已然,隋失长安即失其根本。李渊在长安立代王,其更代之心已昭告路人,然而隋炀帝无所了解,甚至连在身边保卫自己的禁军“久客思乡”,进而“人人欲亡”的动向,也置若罔闻。

直到“四海土崩”的形势,隋炀帝无意收拾,准备弃却两京而决议迁都,隋炀帝打算迁都到丹阳,坚守江东,下令群臣在金銮宝殿朝会上议论迁都之事,内史侍郎虞世基等人都认为此系“善举”,右候卫大将军李才却极力反对,主张请隋炀帝御驾返回长安,并与虞世基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李才忿然退出。李才、李桐客等朝臣反对迁都,旨在劝谏隋炀帝返归中原再兴大隋,可是,这不仅未能引起“望绝两京”的隋炀帝的正视,反而遭受污毁,御史弹劾李桐客诽谤朝政,于是公卿都曲意阿奉隋炀帝心意说道:“江东百姓盼望圣驾巡视已经很久了,陛下南渡长江,抚慰百姓,这是如同大禹那样的作为。”于是,隋炀帝“乃命治丹阳宫,将徙都之,中原离乱、京师被克而迁都江左,隋炀帝退保半壁江山的选择而引起的矛盾尚未解决,禁军的问题又冒出来了。

当时,江都的粮食吃完了。军中无粮,心发慌。跟随隋炀帝南来的骁果多为关中人,长期客居在外,思念故乡之情日盛,发现隋炀帝没有返回长安的打算,很多人便在暗中策划逃走。其中有个叫窦贤的郎将,他首先带领部下西逃。隋炀帝知道后,马上派骑兵追赶,抓到后当即斩首。虎贲郎将扶风人司马德戡一向受隋炀帝的宠爱信任,隋炀帝派他统领骁果,驻守在东城。司马德戡跟他的好友、另一虎贲郎将元礼,以及直阁裴虔通商量,说:“现在骁果人人都想逃跑,我打算报告,又怕说早了,被诛杀,若不报告,事情一旦真发生了,也逃不了全族被屠的厄运,怎么办?又听说关内已经沦陷,李孝常献出华阴叛变,皇上囚禁了他的两个弟弟,打算处死,我们这些人的家属都在那里,能不担心这些事吗?”元礼、裴虔通两人听了此话都大为恐惧,连忙问道:“有什么好办法呢?”司马德戡回答说:“假如骁果逃跑,那么我们不如和他们一起跑。”元、裴都赞同说:“好!”于是互相结交同党。内史舍人元敏、虎牙郎将赵行枢、鹰扬郎将孟秉、符玺郎牛方裕、直长许弘仁、薛世良、城门郎唐奉义、医正张恺、勋侍杨士览等人日夜计谋,即使在大庭广众之中,也公开商议逃跑计划,毫无顾忌。有一位宫女听到后即去报告萧皇后说:“外间人人欲反。”萧皇后说:“任汝奏之。”宫女便对隋炀帝说了,隋炀帝听后很生气,认为这不是宫女该过问的事,斩杀了这个宫女。后来又有人向萧皇后报告,萧皇后说,天下事一旦弄到了今天这个地步,没有人能够挽救了,何必多说了,免得白让皇上忧愁!从此以后,再也没人敢去向炀帝通风报信,说起外面的情况了。

赵行枢与将作少监宇文智及一向很要好,杨士览,是宇文智及的外甥,赵、杨两人把他们的逃跑计划告诉了宇文智及,宇文智及“素狂悖”,听此计划后,非常高兴。司马德戡等人约定于三月月圆,也就是三月十五日那天结伴西逃,宇文智及说:“皇上虽然无道,可是威望仍在,诏令仍有人执行,你们逃跑,将会和窦贤一样自己找死。如今,实在是老天爷要消灭隋王朝,英雄好汉,纷纷起事,同样心思要逃亡的人已有数万,乘此机会干一件大事,正是帝王之局面。”到此为止,骁果勇士西归故里的反战愿望已被野心家阴谋地利用为政变的工具。

司马德戡等人同意宇文智及的意见。赵行枢、薛世良建议拥护宇文智及的兄长、右屯卫将军许公宇文化及当首领。拥立意见一宣布,大家都举双手赞同。他们达成协议后才告诉宇文化及。

宇文化及此人性格怯懦,反应迟钝,而又胆小如鼠,听到政变计划后,脸色都变了,到了最后还是听从了众人的安排。

司马德戡想马上将兵变计划向官兵宣布,又担心人心不一,于是想了一个计谋来恐吓骁果,他对许弘仁、张恺说:“陛下听说骁果武士想叛逃,正在酿制大量的毒酒,打算利用宴会时机,把骁果全部毒死,只跟南方人留在江都。”此言一出,骁果武士都“恐惧异常”,互相转告,这就加速了政变阴谋的进行。

清河通守杨善会

义宁二年(公元618年)三月初十,司马德戡召集了骁果军官,告知将有紧急行动,军吏们异口同声说:“惟将军命是从!”一致拥护司马德戡的决定。当天,忽然刮起大风,天气阴暗,白昼如同黄昏,司马德戡偷出御厩马匹,武器早已在暗中准备妥当了。傍晚,元礼、裴虔通等,在皇宫殿阁值班,专门负责殿内安全,唐奉义负责关闭城门,唐奉义与裴虔通等相约好,所有城门仅只半掩,而不上锁。到了半夜三更时分,司马德戡在东城集结数万人,燃点起火把,跟城外相呼应。

这时,隋炀帝在宫中看到了火光,也听到宫外面的阵阵喧哗声,便询问发生了什么事。裴虔通欺骗道:“草坊被烧,外人救火,故喧嚣耳。”当时宫城内跟外界隔绝,隋炀帝无法进一步核实,也就信以为真。宇文智及和孟秉在宫城外面召集了一千多人,劫持了巡夜的候卫武贲冯普乐,布署兵力分头把守街巷。燕王杨发觉情况不妙,因而,在深夜,从芳林门侧的水洞,进入宫墙,走到了玄武门,装有病,说:“我突然得了急病,马上就要死了,请让我当面向皇上告别。”裴虔通等人不仅不替他通报,反而把杨关禁起来。

三月十一日,天还没有亮,司马德戡把军队交给裴虔通,接替宫城各门卫士岗位。裴虔通从城门率领数百骑兵,进入成象殿,护殿士卒大声喊道:“有贼!”于是,裴虔通立即返回去,下令关闭所有城门,只开东门,驱赶殿内所有禁军卫士出城,大家发现情况不对,纷纷放下武器往外逃走。右屯卫将军独孤盛对裴虔通说:不知谁的队伍,怎么有点奇怪。裴虔通警告说:“形势已经发展到这种地步了,不关将军的事,请你小心些,不要轻举妄动!”独孤盛大骂道:“老贼,这是什么话!”顾不上披挂铠甲,就率领左右侍从十余人一起拒战,很快就被乱兵杀死。独孤盛,是上柱国独孤楷的弟弟。千牛独孤开远带领殿内护殿士卒数百人,前往宫城玄览门,敲门呼喊道:“军队武器,全都齐备了,完全可以打败盗匪,陛下如果能出来亲自督战,人心自然安定。不然,祸害就将临头。”这时,门里一片沉寂,竟无人答应,军士就稍稍逃散。政变军捕获了独孤开远,敬佩他的忠义,又把他放了。最初,隋炀帝挑选了几百名勇猛矫健的官奴,命他们防守玄武门,称之为“给使”,用以防备突然事变的发生,对待他们十分优厚,甚至把宫女赏赐给他们。司宫魏氏深得隋炀帝信任,宇文化及等人跟她交结,由她作内应。那天,魏氏假称圣旨,放全体给使出宫,因而仓促之际,玄武门没有一个“给使”在场。

内史令元文都

在隋王朝大势已去的情势下,宇文氏兄弟篡夺政权是轻而易举的。然而事变之后,如何处置隋炀帝,如何率领骁果勇士,却是他们无法逃避的问题。宇文氏兄弟是如何运用他们的策略的。

司马德戡等人领兵从玄武门进入宫城。隋炀帝听到政变消息,急忙脱下皇帝衣服,换上普通服装逃到西阁。裴虔通跟元礼率军攻击东阁,魏氏把门打开,政变军进了永巷,询问:“陛下在哪里?”此时,有位美人出来,手指西阁。校尉令狐行达拔刀直冲上去,隋炀帝隔着窗子,问令狐行达说:“汝欲杀我邪?”令狐行达回答道:“臣不敢,但欲奉陛下西还耳?”说完遂扶隋炀帝,走下阁楼。隋炀帝还是当晋王之时,裴虔通是他的左右亲信,现在,隋炀帝一见到他,便对他说:“卿非我故人乎!何恨而反?”裴虔通回答道:我裴虔通不敢谋反,只是为了将士们想回家,打算请你回京师罢了。隋炀帝马上解释说:“朕正打算回京师去,只因上游的运粮船还没有到,才一直拖延,现在和你们一道动身回去吧!”裴虔通一听这话,就领兵守住隋炀帝。

天亮后,孟秉派武装骑兵迎接宇文化及,宇文化及害怕得浑身颤抖,说不出话,有人前来晋见,他只能够手扶马鞍,不敢抬起头来,连声说道:“罪过、罪过。”宇文化及到宫城门前,司马德戡把他迎入金銮宝殿,尊称他“丞相”。裴虔通对隋炀帝说:“文武百官都在金銮宝殿,陛下必须亲自出去慰劳。”裴虔通把自己所骑的马拉过来,逼着隋炀帝上马,隋炀帝嫌马鞍和缰绳破旧,不肯上马。裴虔通命人换过一副新鞍新缰,隋炀帝才上马。裴虔通一手牵着马缰绳,一手提着刀,走出宫城门,政变军大为兴奋,欢声惊天动地。宇文化及见隋炀帝骑马出了城门,甚为恼火,大声斥责道:“把这个东西弄出来干什么?还不带回去赶快下手。”隋炀帝见现场的紧张气氛,很恐惧,急着要找他的宠臣,问道:“世基何在?”政变军将领马文举回答道:“已枭首矣!”政变军又遵照宇文化及的旨意,再将隋炀帝带回寝殿,裴虔通、司马德戡等拔出兵刃,站在一旁。隋炀帝叹息道:“我何罪至此?”马文举说:“陛下背弃皇家宗庙不顾,只管无休止地巡游,对外频频发动战争,对内极尽所能的奢侈荒淫,致使强壮的男人都死于刀箭之下,妇女儿童的尸体填满水沟山谷,民不聊生,盗贼蜂起,专门任用花言巧语的奸佞,粉饰太平,拒不纳谏,这怎么能说没罪!”

严厉的谴责,对隋炀帝有所触动,隋炀帝自己也有所醒悟,可态度仍然很强硬,他说:我确实对不起老百姓,可对于你们这些官员,荣华富贵,应有尽有,而且都到了顶点,为什么还要这样待我?今天如此,谁是主谋?司马德戡回答道:“整个天下的人都在怨恨,岂只一个人之所为!”宇文化及又派封德彝宣布隋炀帝的罪状。隋炀帝说:封德彝是知识分子,不可能干这种事的。封德彝一听隋炀帝的反问,感到惭愧,羞红了脸,退了下去。

隋炀帝最疼爱的幼子、赵王杨杲,才十二岁,在隋炀帝身边不停嚎啕大哭,裴虔通举刀一挥,砍下赵王杨杲人头,鲜血飞溅到隋炀帝的衣服上。政变军正要向隋炀帝动手,隋炀帝说:“皇帝自有皇帝的死法,怎么可以死于刀锋下,取毒酒来。”马文举等人不答应,令狐行达抓住隋炀帝领口,猛的一按,按得隋炀帝跌撞坐下。隋炀帝已绝望了,于是解下自己的丝巾,交给令狐行达,令狐行达遂用这条丝巾绞死了隋炀帝。

当时,隋炀帝自己预料到会有遇难的一天,经常携带一瓶毒酒在身边。他对所有宠爱的美女说:“若贼至,汝曹当先饮之,然后我饮。”等到乱事真的来到,找毒酒时,左右早就四散逃掉,竟然找不到。萧皇后和宫女、宦官,拆掉漆床上的木板,做成棺材,把隋炀帝和赵王杨杲一起停柩在西院流珠堂。

隋江都太守陈寻找到隋炀帝灵柩之后,用宇文化及留下的车驾鼓吹,大概置备了天子所用的仪仗,把隋炀帝改葬在江都宫西面的吴公台下。当时遇难的三公以下大臣,都依次埋葬在隋炀帝坟墓的两侧。唐武德初年,又迁葬在雷塘。

隋炀帝墓隋炀帝每次出巡,都携带蜀王杨秀同行,这时杨秀正被囚禁在骁果武士大营。宇文化及弑害隋炀帝之后,打算拥护杨秀继任皇帝,政变集团首领人物都表示反对,因而诛杀了杨秀和他的七个儿子。接着又诛杀了齐王杨和他的两个儿子以及燕王杨,隋王朝的宗室、外戚,无论老幼一律杀死。只有秦王杨浩平时和宇文化及经常有来往,宇文化及想办法保全了他。齐王杨早年失宠于隋炀帝,父子一直相互猜忌。当隋炀帝听说政变消息时,情况不明,回头对萧皇后说:“得非阿孩(杨乳名)邪?”宇文化及派人到齐王府诛杀杨,杨以为是隋炀帝下令来逮捕他,还哀求说:“钦差大臣请不要下手,儿没有对不起朝廷!政变军也不回答,将他拖到大街上,斩首,杨到死也不知道杀他的到底是谁。父子之间的误会,到死也没能消除。政变军又诛杀了内史侍郎虞世基、御史大夫裴蕴、左翊卫大将军来护儿、秘书监袁充、右翊卫将军宇文协、千牛宇文晶、梁公萧钜等人及其儿子。

当初,政变将要爆发,江阳长张惠绍飞奔向裴蕴告密,裴蕴遂跟张惠绍密谋:打算假称圣旨,派江都城外的军队逮捕宇文化及等人,并前往宫门援救隋炀帝。计议已定,命人报告虞世基,虞世基怀疑来告密者的消息不真实,便把这项建议压下来,没有及时答复。转眼之间,政变爆发了,裴蕴又叹息道:“跟虞世基这种人谈计谋,竟然误了大事!”虞世基的同宗虞对虞世基的儿子、符玺郎虞熙说:“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我打算送你过长江去南边逃难,死在一起又有什么用!”虞熙说:“抛下父母,背叛君王,又有什么脸活着!你的关心使我感激,从此永别了!”虞世基的弟弟虞世南抱着虞世基大哭,请求代替他赴死,宇文化及不准。黄门侍郎裴矩早就看出要发生政变,因此采取低姿态,即令对待作贱役的人也很优厚,又建议为骁果武士娶妻,所以等到政变发生后,政变集团的人都说:“非裴黄门之罪。”不久,宇文化及抵达,裴矩迎到马前下跪,向宇文化及叩头,便得以免去祸事。

金紫光禄大夫尧君素

宇文化及因为苏威并没有参与朝政,也饶他一命。苏威名声、地位,一向显赫,他去晋见宇文化及,宇文化及集合部众来接见他,对他格外尊重。文武百官都到金銮宝殿祝贺宇文化及,只有给事中许善心一个人不到。许弘仁骑马飞奔去告诉他:“隋炀帝已经死了,宇文化及将军代理朝政,满朝文武官员都集于朝堂,无论天道循环或人事代谢,自有相互代替终结的道理,这又与叔父你有什么相干,何至于这样流连不舍!”许善心很生气,仍然不肯去。许弘仁转身上马,哭着走了。宇文化及派人到许善心家把他捆绑到朝堂上,过了一会儿又放了他。许善心不按朝见的规矩行礼,就走出朝堂,宇文化及大怒道:“此人太负气!”重新下令把许善心捉回朝堂,斩首。许善心的母亲范氏,年已九十二岁了,抚摸着灵柩,但并不哭泣,只说:“能在国难之时献身,真是我的儿子!”自后,范氏躺着不吃东西,十几天后去世。反对政变者一个个都被宇文化及诛杀了,此时,宇文化及胆子大起来了,他自称大丞相,总管文武百官。他宣称奉萧皇后的命令,立秦王杨浩继任皇帝,住在别宫,只不过执行宇文化及的命令下诏,以及在公文书上签字而已,可是宇文化及仍然派兵严密监守。宇文化及任命其弟弟宇文智及当左仆射,宇文士及当内史令,裴矩为右仆射。至此,以宇文化及为首的政变朝廷组成了。隋炀帝之亡,最后亡于一次政变。事实上,这是各种矛盾交叉发展的结果。首先是广大民众与高层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隋高层统治集团的腐败,使得广大民众苦不堪言,民众的反抗斗争,从根本上动摇了隋政权。同时,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也日益尖锐,最后导致了那样一次政变,结束了原先很有朝气的隋王朝。

雁门郡丞陈孝意

宇文化及命左武卫将军陈为江都太守,总管留守事宜。三月二十七日,宇文化及命令内外戒严,声称准备回长安。萧皇后以及六宫都依照老规矩作为御营,营房前另外搭建篷帐,宇文化及在里面处理公务,仪仗、侍卫的人数,都按照隋炀帝时的规模。宇文化及命令搜括江都船舶,取道彭城水路向西行。宇文化及看出拆冲郎将沈光骁勇,让他在御营内统领“给使”营,负责御营安全。

宇文氏兄弟政变成功后即杀隋炀帝,这是策略上的失误,因为这样一来,他们受到以“忠孝”之言伪装自己行为的各股势力的孤立,另外,挥兵西归,势必与中原各大军事力量发生冲突,从而在政治和军事两个方面都陷入困境。庞大的西返部队抵达显福宫,虞贲郎将麦孟才、虎牙郎钱杰跟沈光秘密商量道:“我们都受了先帝极大的恩典,如今却低头为仇敌做事,受他驱使指挥,有什么脸见人?我们一定要诛杀他,即令死了,也没有什么遗憾的!”沈光流着泪说:“是所望于将军也!”于是孟才集结有恩情的故旧老友或老部属,率领他所指挥的数千人,约定三月二十八日早晨出发,袭击宇文化及。不料,消息泄漏,宇文化及和他的心腹将领,在深夜逃出御营,而留人告诉司马德戡等,命他们去诛戮麦孟才等人。沈光听到营里喧哗,知道事情被发觉了,马上袭击宇文化及的营帐,空无所获,却撞见内史侍郎元敏,就列举了元敏的罪状,杀了他。司马德戡领着兵进入营中,包围了御营,诛杀了沈光,沈光手下的几百人,全都战死,没有一个人投降,麦孟才也被诛杀。麦孟才是麦铁杖的儿子。

宇文化及拥有十几万人,占有六宫,豪华奢侈跟隋炀帝完全一样。可见宇文化及之杀隋炀帝,完全是高层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之争。宇文化及每次在御帐中,坐北面南,有人进帐奏事,他默然无语,直到下朝离帐后,才取出各种上报的启、状跟唐奉义、牛方裕、薛世良,张恺等,一起讨论处理。他把皇帝杨浩交付给尚书省,命十几名卫士严密看守,另派令史送文件教杨浩签署,文武百官不再朝见杨浩皇帝。

抵达彭城,水路不通,因而,再向百姓搜括车、牛,共得二千辆、匹,用来运载宫女和珍宝,而长枪铠甲武器装备,则全由士兵背着,由于道路遥远,累得很,士兵开始怨恨。司马德戡暗中对赵行枢说:“你真是害我不浅!(因为赵行枢建议拥护宇文化及当领袖)当今治平乱世,一定要靠杰出而有才干的人,宇文化及没有才能,又昏庸糊涂,一群卑劣的小人又包围在他身边,事情一定失败,有什么办法?”赵行枢回答说:“全在我们这些人手里,废除他又有什么困难。”当初,宇文化及得政之后,便赐司马德戡“温国公”爵位,加授光禄大夫,由于司马德戡单独统领骁果武士,宇文化及又从心里防备他。所以,没过几天,宇文化及又重新调整官职兵权,命司马德戡为礼部尚书,表面看起来此次调任是升了高官,实际上是剥夺了他的兵权。司马德戡对此心里是明白的,所以,他暗中愤恨不平,把所获得的赏赐,统统用来贿赂宇文智及,宇文智及替他说了情,才命司马德戡率领一万多后军殿后。因此,司马德戡、赵行枢跟李本、尹正卿、宇文导师等几位将领策划密商,准备用后备军袭击诛杀宇文化及,改拥司马德戡当盟主。派人到孟海公那里,联络他做外援,拖延下去,没有立即发动,等着孟海公的回音。许弘仁、张恺知道了他们的计划,报告了宇文化及,宇文化及派宇文士及假装出去游猎,前往后军,司马德戡不知道密谋已经泄露,出营迎接,宇文士及趁势逮捕了他。宇文化及责备司马德戡道:“我跟你共同努力,平定海内,可以说九死一生地冒着天大的风险,现在事情刚刚成功,正想共享荣华富贵的时候,你又为何要谋反呢?”司马德戡回答说:“我们所以诛杀隋炀帝,就是因为受不了他的荒淫暴虐,拥立阁下,希望救我们逃出水火,想不到阁下却比昏君有过之而无不及。迫于人心,不得不如此。”宇文化及将司马德戡活活吊死,而且诛杀了司马德戡的十九名同党。孟海公害怕宇文化及的强大,率领部队,满载酒肉迎接。此时,李密占领了巩洛抵抗宇文化及,宇文化及不能向西前进,便领着队伍朝着东郡进发,东郡通守王轨献出郡城投降。

当时江都政变的消息传开之后,各地也并非天下同心,声援宇文化及。恰恰相反,当时有不少郡县举兵声讨宇文化及。武康人沈法兴就是其中的代表。他世代都是郡中有声望的大族,有几千家之多。沈法兴当时为吴兴太守,听到宇文化及弑君谋逆的消息,遂以讨宇文化及为名起兵,等进发到乌程时,已拥有六万精兵,于是攻打余杭、毗陵、丹阳,全部攻克,占领了长江以南十几个郡,自称江南道大总管,代表皇帝行使职权,置文武百官。

始安郡丞李袭志是李迁哲的孙子,他听到隋炀帝遇弑消息后,率领城中军民哀悼三天。有人劝李袭志道:“你是中州的贵族,长期在这边远的郡县,无论华夏人还是夷族对你都心悦诚服。现在隋王朝已没有皇帝,四海之内动荡不安,凭着你的威望和对民众的恩德,在岭南发号施令,不费力就可以成尉佗那样的事业。”李袭志一听此言,十分愤怒,他说:“我们李家,世代忠贞不二,如今隋炀帝虽然被弑,但隋的宗庙社稷还在,赵佗狂妄僭越,怎么能羡慕效法!”李袭志要诛杀前来劝说的人,大家于是再不敢说这样的话。李袭志坚守了两年,外面没有声援的军队,城池陷落,李袭志被萧铣俘虏。

鹰击郎将张季珣

隋河间郡丞王琮,守卫郡城,抵抗各路义军的攻击,窦建德也曾围攻王琮,一年多没有攻克。后来,王琮得知隋炀帝被弑的噩耗,率领着官吏百姓祭祀追悼,守城的战士都放声痛哭,窦建德派使节前去吊唁,王琮就顺势向使者转达他的归降请求,窦建德向后撤军,并准备了饭菜招待他。王琮一谈到隋王朝之亡,就匍匐在地,痛哭流泪,窦建德也陪同哭泣。诸位将领说:王琮抵抗我军这么长时间,被他杀伤的人很多,现在到了力量枯竭才来投降,不能让他太便宜,请求烹杀他。窦建德不同意这种看法,他说:“王琮是一位忠臣,我正要对他奖赏,用来勉励世人应该如何事奉君主,怎么能杀了他?以前,我们在高鸡泊起义,容许随便杀人,现在要安抚百姓,平定天下,怎么可以残害忠良呢?”于是向全军宣告道:原先与王琮有仇怨,因此对他敢胡乱行事的,屠灭三族!并任命王琮为瀛州刺史。于是河北的郡县闻讯后,争相归附窦建德。

隋炀帝被杀的消息传到东都,引起极大的震惊。五月二十四日,留守东都的隋朝官员拥戴越王杨侗即皇帝位,大赦,改年号为“皇泰”,马上在金銮宝殿宣布诏书。由于正处战争状态,无论官员或眷属,当天为守丧两年除灵的大祥日。

杨侗追谥祖父隋炀帝为“明皇帝”,庙号“世祖”,追尊父亲元德太子杨昭为“成皇帝”,庙号“世宗”,尊母亲刘良娣为“皇太后”。任命段达为纳言,封为陈国公,任命王世充为纳言,封为郑国公,任命元文都为内史令,封为鲁国公,任命皇甫无逸为兵部尚书,封为杞国公;又任命卢楚为内史令、郭文懿为内史侍郎、赵长文为黄门侍郎,共同掌握朝政。当时号称“七贵”。皇泰主杨侗面貌清秀,眉目如画,温和仁爱,仪容风度,矜持庄重。

京都快速办完了丧事,立刻投入战争准备。那时,宇文化及率军西进,不断迫近京都洛阳。全城震惊,一片恐慌。有个名叫盖琮的人,上疏皇帝杨侗,建议游说李密跟东都合作,共同抵抗宇文化及。元文都对卢楚等人说:“现在宇文化及弑君之仇未报,而兵力又单薄,假如能赦免李密的罪过,让他攻击宇文化及,两军互相攻击残杀,我们就可以慢慢地等待时机,宇文化及既被击破,李密的部队也疲劳不堪,再加上他的将士贪图我们的升官晋爵的赏赐,就很容易挑拨离间,连李密一并也可以生擒活捉。”卢楚等人都认为确实可以这样做,马上任命盖琮当通直散骑常侍,携带杨侗的敕书,前往游说李密。

宇文化及将军用装备留在滑台,任命王轨为刑部尚书,而且派他守卫,自己率大军继续北上,直往黎阳进发。李密的将领徐世绩据守黎阳,畏惧宇文化及的军队勇猛,率军向西坚守黎阳仓城。宇文化及渡过黄河,很快占据了黎阳,随后调部分兵力包围徐世绩。李密率领二万步骑兵,驻扎在清淇,与徐世绩用烽火联络,互相辉映,深挖壕沟,高筑城墙,不和宇文化及直接交战。每当宇文化及进攻黎阳仓城时,李密就派兵攻击他的后背。有一次,李密与宇文化及隔着淇水对话,李密举出一条条罪状,斥责宇文化及道:“你本来不过是匈奴的家奴,姓“破野头”,父兄子弟都深受隋朝的恩典,荣华富贵,一连几代,满朝文武百官还找不出第二家,君王没有德行,你不能牺牲生命规劝匡正,反而谋逆弑君,还要窥测篡夺天下。你不效法诸葛亮之子诸葛瞻蜀亡而死的忠诚,却去效法霍光之子霍禹谋逆行径,天下虽大,对你都不会收容,你将往哪里逃!若能赶快归顺我,至少还可以保留你的后裔子孙。”宇文化及低着头,默不作声,看着地面,过了很久,忽然瞪眼大声叫道:“和你要说的是作战较量,用不着说那么多废话!”李密对身边左右侍从说:“宇文化及蠢到这种程度,却忽然异想天开企图称王称帝,看我折一根树枝就可以把他赶得走投无路!”宇文化及仍不投降,又在动员修治攻城用具,进逼黎阳仓城。徐世绩到城外挖深沟,坚守城池,宇文化及被壕沟阻拦,无法接近城墙,徐世绩更在沟里挖掘地道,不断出兵攻打宇文化及,宇文化及大败,李密军焚烧了宇文化及所有的攻城武器。

当时,李密跟东都相持了很长时间,东边又要抵御宇文化及,一直恐惧东都从他的后方袭击。因此,一见到前来的盖琮,非常高兴,遂上疏给杨侗,请求归降,并请求由他讨伐消灭宇文化及来赎罪,于是派元帅府记室参军李俭、上开府徐师誉等人押送被他俘获的宇文化及同党雄武郎将于洪建,前去东都朝见。皇泰主杨侗下令用当年诛杀斛斯政的酷刑在左掖门外诛杀于洪建。元文都等人认为李密的投降是真心诚意,就大肆装修宣仁门东侧的宾馆。皇泰主杨侗接见了李俭等人,任命李俭当司农卿,徐师誉为尚书右丞,派遣仪队作前导,乐队跟随,从金銮宝殿将他们送还宾馆,赏赐他们美玉绸缎与醇酒佳肴,皇宫与宾馆间,宦官来往不断。杨侗正式任命李密为太尉、尚书令、东南道大行台行军元帅,还封他为魏国公,命他先平定宇文化及,然后入东都辅助政事。又任命徐世绩为右武候大将军。同时下诏宣称李密的忠诚,一再强调说:“军队行动的裁定及谋略,一律接受魏公李密的统一指挥。”

检校太府卿崔弘度

元文都对于跟李密的和解,化昔日干戈之争为今日玉帛之交,深感欣慰,认为天下灾难很快就可以消除了,便在上东门摆设筵席,饮酒作乐,从段达以下都翩翩起舞。王世充严肃地对起居侍郎崔长文说:“朝廷的官爵,竟然给了盗匪,他们想干什么!”元文都等人也怀疑王世充打算把东都洛阳城献给宇文化及,彼此因此有了裂痕,不过外表仍然保持和睦,假装友好。

王世充,大业初年以媚事隋炀帝得领江都宫监。他能征善战,且握有军权。可是,他以外军一将的身份进入东都,势必要与东都留守系统,原隋朝的故旧大臣,在权力分配上发生冲突。

王世充卢楚与元文都等人均为隋朝贵臣,史称东都“七贵”,他们视王世充为“国患”,欲除之而后快,彼此之间势如水火不容,但东都贵臣苦于手中没有一支对外抗御李密,对内箝制王世充的军队。所以,在东都皇泰政权建立时,只好封王世充为吏部尚书,并拜他为“郑国公”,而对王世充欲“宰制人事”争夺权力的内患之忧并未曾释怀。

东都留守在皇泰主杨侗的支持下联合李密的主意是坚定的。七月,皇泰主杨侗派遣大理卿张权、鸿胪卿崔善福,携带诏书,往见李密,诏书说:“今日以前的事情,双方争战,使节到达之后,彼此已互相了解并真诚相待。天下大事,还有待于你匡救辅助,讨伐叛逆的大军,完全听你的指挥。”张权等到清淇后,李密面朝北方叩拜,接受诏书。这时,既然没有了来自西边东都方向的后顾之忧,李密便将所有精锐兵力,投入东战场,以对付宇文化及。李密了解到宇文化及的军粮快要吃光了,就假意跟宇文化及求和,宇文化及高兴万分,不再限制士卒粮食定量,认为李密定能送粮食前来。刚好,李密手下有人犯法,逃亡到宇文化及处,把李密的阴谋全都说了出来,宇文化及气得暴跳如雷。这时,宇文化及的军粮又吃完了,于是挥军渡过永济运河,向童山李密大营发动猛烈突击,从早晨一直打到傍晚,李密被流箭射中,落马昏死过去,左右侍从跑散了,而追兵就要赶到,说时迟那时快,秦叔宝一个人奋勇把李密背走,李密才得以逃脱。秦叔宝把李密安置好后,又重新收拾残兵败将,竭力抵抗,终于把宇文化及击退。

宇文化及败退至汲郡,一路上搜括粮食,又派使节前往东郡,逮捕官员平民,苦刑拷打,逼他们缴纳粮食。东郡通守王轨等人承受不了这种暴行,派通事舍人许敬宗到李密那儿请求投降,李密任命王轨为滑州总管,留许敬宗当元帅府记室,和魏征共同掌管文书。许敬宗是许善心的儿子。房公苏威在东郡,跟着众人归降了李密,李密认为苏威是隋王朝的大臣,待他特别虚心而有礼貌。苏威见到李密,一开始也不谈隋王朝的艰难危厄,只是三跪九叩,称颂道:“想不到今天又见到了圣明天子!当时的人都很鄙视苏威这种卑躬行为。宇文化及听说王轨叛变,十分惊慌,便撤出汲郡,率军北上,准备攻取汲郡以北各郡县,他的将领陈智略率领一万多岭南骁果勇士,樊文超率数千江淮短矛勇士,张童儿率领数千江东骁果勇士,都投降了李密。宇文化及尚有残余部众二万人,继续向北,进兵魏县,李密知道宇文化及不会有什么作为,就向西返到巩洛,留下徐世绩防备宇文化及的反扑。

宇文化及率部众抵达魏县时,张恺等人暗中策划除掉宇文化及,结果密谋泄漏,宇文化及先下手斩了张恺等人。因此一个个心腹逐渐丧失殆尽,军事力量日益削弱,兄弟们束手无策,再没有其他什么办法好自救,只好每天聚会在一起,尽情吃喝,由歌舞女郎在旁演奏。宇文化及每次喝醉了,都抱怨宇文智及道:“当初我什么也不知道,是你的主意,强迫要我为首。现在一事无成,兵马日益减少。头上又背着“弑君”的罪名,为天下所不容。现在弄得全族遭灭,岂不是都因为你。”说罢便搂着两个爱子哭了起来。宇文智及大怒道:“当初事情顺利的时候,你怎么不说这种话,到了眼看要失败时,却打算把罪状归到我身上,为什么不杀了我,投降窦建德!”好几次相互争吵,打了起来,说话也不分老小,清醒后又饮酒,每天这样,部众逃亡很多,宇文化及自己知道肯定要失败,叹息道:人生自然是要死的,怎能不当一天皇帝呢!因此,宇文化及用鸩酒毒死了秦王杨浩,在魏县宣布自己即皇帝位,国号许,改年号为“天寿”,设置文武百官。

金紫光禄大夫元弘嗣

接着,宇文化及又带兵攻打魏州总管元宝藏,历时四十天,未能攻克。公元619年正月十八日淮安王李神通在魏县进攻宇文化及,宇文化及抵抗不住,便向东逃往聊城。李神通攻克魏县,杀死、俘虏两千多人,带兵追击宇文化及到聊城,而且包围聊城。原先义军首领王薄听说宇文化及有许多珍奇宝货,就率兵前来假降,与宇文化及一起守护聊城。窦建德对其部下说:我是隋王朝百姓,隋皇帝是我的君主,现在宇文化及叛逆杀了皇帝,就是我的仇敌,我不能不讨伐!因此,窦建德带兵开赴聊城。

淮安王李神通攻打聊城,宇文化及无粮食,请求投降,李神通不同意。安抚副使崔世干劝李神通,准许宇文化及投降,李神通说:“军队士卒风餐露宿这么长时间,敌人粮尽计穷,早晚之间,就能取胜,我要用强大的武力去摧毁城池,宣扬国威,而且虏获他们的金银财宝,慰劳我们的将士,如果接受他们投降,那么用什么来赏赐军队呢?”崔世干认为窦建德马上就要抵达,如果还没有平定宇文化及,里外同受攻击,我们必然失败,用不着作战就可以夺取一个城池,功劳来之十分容易了。怎么还能为了贪图金银财宝,而不接受投降呢?李神通恼羞成怒,逮捕崔世干,把他囚禁在军中。不久,宇文士及从济北运粮接济宇文化及,宇文化及的军势稍有振作,便拒绝投降,继续顽抗。李神通督率军队攻城,贝州刺史赵君德率先攀着城堞登上城墙,李神通心中嫉妒他的功劳,敲锣收兵,赵君德大骂一通之后下了城,只是未能攻克聊城。这时,窦建德的军队即将抵达,李神通只好带兵撤退。

宇文化及出战,窦建德迎头痛击,连战连胜,宇文化及再退回聊城坚守。窦建德率兵从四面八方猛攻,王薄打开城门,迎入窦军。窦建德进城之后很快就活捉了宇文化及,而且查获了皇帝窦建德使用的传国玉玺及车驾仪仗。活捉宇文化及之后的第一桩事就是去拜谒了萧皇后,自己称“臣”,身着白色服装追悼隋炀帝,至为悲哀。窦建德安抚隋王朝旧有官员,然后,将宇文化及的同党宇文智及、杨士览、元武达、许弘仁、孟秉押到隋王朝官员面前,当场斩了这几个人,割下首级悬挂于军营门外。接着,用车监车载宇文化及以及他的两个儿子宇文承基、宇文承趾到襄国,“以弑君之罪”,将他们斩首。宇文化及临死,没有什么要说的,只说道:“不负夏王!”

恒山郡丞王文同

窦建德消灭宇文化及政变集团后,将隋王朝一千多名皇宫美女,当即遣散。窦建德任命隋王朝的黄门侍郎裴矩为左仆射,掌管官吏的选拔,任命兵部侍郎崔君肃为侍中,任命少府令何稠为工部尚书,任命左司郎柳调为左丞,任命虞世南为黄门侍郎,任命欧阳询为太常卿。欧阳询是欧阳纥之子。其余的隋王朝官员也都量才授官,交给他们政事。对不愿留下的人,准备前往关中或东都的,也都尊重各人意愿,听任他们前往,并给予路费粮食,派兵保护他们出境。那时,隋王朝的最后一批骁果武士还有近万人,也命解散,随他们选择去处。窦建德又与王世充联合交好,命使节到东都上疏皇帝杨侗,杨侗正式封他为“夏王”。

江都事变,虽只是爆发在义宁二年三月十日一夜之间,但其前承后启,却历时半年之久。隋末群雄争鼎的形势是江都政变的总背景,一心想西归故里的骁果成了政变的工具。政变军西行又影响了中原军事格局的变动,特别是牵制了李密攻占东都而进击关中的战略计划,这在客观上为李渊父子摆脱其随时可以爆发的东线战争发生了作用。

宇文化及的灭亡,势所必然。在推翻隋炀帝之时,他尚可以打出为民除暴的旗号。然而,事实上,他比隋炀帝更残暴,更荒淫,这样,就完全失去了民心。再说,杀了隋炀帝,在策略上也是一个错误,负着弑君的罪名,就使他失去了一大批群众和将士,在统治集团内部也站不住脚,最后只能自取灭亡。天下骚动

瓦岗聚义

大业七年(公元611年)十二月,山东邹平人王薄首先打出了第一面反隋旗帜,接着,多方响应,一浪高一浪地向各地发展,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农民大起义。开初,隋炀帝若无其事,一旦义军蜂起,他又惊恐万状,下令:尽加诛杀。然而疯狂屠杀不仅不能消灭义军的有生力量,反而使义军的势力愈来愈浩大,起义队伍逐渐由小股汇合成大股,最后汇成了三支规模宏大的革命力量,他们是翟让领导的河南瓦岗军;窦建德领导的河北起义军;杜伏威、辅公领导的江淮起义军。

第一反隋义军赋有戏剧性。大业六年(公元610军)正月初一,在拂晓前有数十人,身穿白衣,头戴白帽,焚着香,手持花,自称是弥勒佛,从建国门(即端门)进入,看门官、士兵见了都叩头礼拜,这些人就夺取卫士的武器。他们将要“作乱”之时,齐王杨率兵经过,领兵将这些人杀死。隋炀帝下诏在洛阳城大举搜查,被牵连的达到一千余家。

同年六月,尉文通聚众三千,在雁门起事,十二月,朱崖人王万昌起事,虽然这两支起义军很快被隋军消灭,但这两支义军,一北一南,在同一年内起兵,表明早在大业七年以前就存在反隋情绪。自此以后,义军不断出现。

首先打出反隋旗帜的要算王薄。大业七年(公元611年),正是隋炀帝征发大量兵士和农夫,准备第一次征伐高丽的时候,邹平人王薄于十二月领导贫苦农民吹响反隋的号角。他率众占领长白山,自称“知世郎”,宣扬万事可知。他又作《无向辽东浪死歌》来号召百姓,逃避征役的人很多都投奔了王薄。

术士·幸臣·文人

王薄揭竿而起之后,在山东、河北等地立即出现了烽烟四起之势。

起义规模较大的总共七十五起,起义领导者有农民,也有地方官,起义地域有南方,也有北方,隋王朝真正是淹没在农民起义的汪洋大海中了。

起义军蜂起之后,原来属于政府直接控制的均田户大量逃亡,隋王朝按照原来的方式已经无法进行统治了。固守城堡只能使统治者处于农民起义军包围之中,而强迫农民迁居城堡,事实上又加深了农民与统治者之间的矛盾。

分布在中原地区和江淮流域的上百支起义队伍,在激烈的反隋斗争中,不断认识到各支义军各自为战,力量单薄,有必要联合起来。大业九年(公元613年)杜伏威、辅公曾对另一支起义军领袖苗海潮说:“今同苦隋政,各兴大义,力分势弱,常恐见擒,何不合以为强,则不患隋军相制。”这也正是斗争的实际教育了大家,使力量较弱、较小的义军不断向力量较强的队伍归附,起义队伍逐渐由小股汇合成大股,从而汇成了三支规模宏大的革命力量,这就是翟让领导的河南瓦岗军,窦建德领导的河北义军,杜伏威、辅公领导的江淮起义军。

瓦岗军先由翟让领导,李密投入后又成为盟主。瓦岗军占据中原,包围洛阳,声势浩大,使隋炀帝“惧留淮左,不敢还都”而且,几次击溃了隋朝的主力军,支援了各地义军的反隋斗争。

李密参加杨玄感举兵,失败被俘,在押送途中逃脱,去投奔平原义军首领郝孝德。郝孝德对李密并不尊重,李密又去投奔齐郡义军首领王薄,王薄也不把他作为特殊人物看待。李密困顿匮翟让乏,忍饥受饿,到了剥树皮吃的地步。他躲藏在淮阳郡民间的村舍里,改名换姓,聚徒教书。很快郡县的官员就对他怀疑,并下令逮捕他,李密再度逃亡,投奔到他妹夫雍丘县令丘君明家。丘君明不敢收留李密住下,就把李密转送到游侠王秀才家藏匿。

丘君明的堂侄丘怀义向官府告发了李密,隋炀帝命令丘怀义亲自携带诏书,交给梁郡通守杨汪,让他去搜捕李密等人。杨汪派兵包围了王秀才家,正巧李密外出不在,得以幸免,但丘君明、王秀才都被官府诛杀。

韦城人翟让,在东郡的郡政府当法曹,因为被控有罪,判处死刑。监狱看守员黄君汉对翟让的骁勇,十分钦佩,便在夜里秘密告诉翟让说:“翟法司,天时人事,也许是可以预料的,你怎么可以在监狱里等死呢?”翟让又惊又喜,道:“我翟让,是关在圈里的猪,是生是死,只能听从黄曹主的吩咐了。”黄君汉当即打开翟让的脚镣手铐,把他释放,送出监狱。翟让再三道谢:“受了黄曹主的再生之恩,诚是幸运,但我走了之后,你怎么办呢?”说着说着就忍不住流下泪来。黄君汉见状发怒道:“我本来以为你是位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可以拯救黎民百姓,所以我才甘冒一死,救你逃跑,你怎么却像儿女子弟一样以涕泪来表示感谢呢?你只管自己去逃命,不要为我担心。”于是翟让逃亡到瓦岗起义军,与他同郡的单雄信,擅长在马上使用长矛,他招集了一批年轻人去投奔翟让。

离狐人徐世绩,家住卫南,年十七岁,有勇有谋,他向翟让建议认为东郡各县,对于你和我都是乡里,那里的人大多互相认识,不应该去侵犯抢掠他们。荥阳、梁郡,是汴水流经的地方,我们只要在水上抢劫行船,掠夺商人旅客,就足以维持我们的需要。翟让认为徐世绩的建议很好。好就好在保护了自身的立足之地。因而就率军进入荥阳、梁郡的境里,抢掠商船,以此来供给部众,投奔翟让义军的人越来越多,很快就达一万余。

那时还有外黄人王当仁、济阳人王伯当、韦城人周文举、雍丘人李公逸等都相继聚众举兵。李密从雍州逃脱出来后,就往来于各部首领之间,向他们游说削平群雄、统一天下的谋略。开始时,大家都认为李密荒唐虚妄,没有人相信,时间长了,他们都认为李密的主张并非没有道理,又渐渐相信了,并互相议论说:“此人是公卿子弟,有这样的志气、抱负,现在人们都在说‘杨氏将灭,李氏将兴,”我听说,帝王命大,不会死于战乱,李密多次能度过大难,帝王莫非就是他!”所以,部众渐渐地敬重李密。

李密观察各部统帅,认为只有翟让势力最强大,因而在王伯当引见下,李密见到了翟让。李密不断为翟让出谋划策,并前去游说。劝导诸小股义军投奔瓦岗军。翟让大为高兴,渐渐信任李密,“与之计事”。李密趁机劝翟让道:“刘邦、项羽都从平民起家,最后作了帝王。如今隋炀帝在上昏庸,百姓在下怨愤,隋王朝精锐兵力都在辽东丧失了,突厥也断绝了和亲的关系。然而隋炀帝自己还在巡游扬、越一带,抛弃了东都,现在也是刘邦、项羽之辈奋起的机会。以你的英雄才能、远大谋略以及兵马的精良,足以席卷东西二京,诛灭暴君,隋王朝完全可以灭掉!”翟让一听要他学刘邦、项羽那样称帝立业,心里也害怕起来,他当即向李密推辞说:“我辈身为群盗,苟且偷生在乱草之间,朝不保夕。你所说的,不是我辈所能想到的。”

秘书令袁充

正巧,这有位叫李玄英的,他从东都逃了出来,走遍了所有的起义军,到处在寻找李密,他逢人便说:“斯人当代隋家。”别人问他缘故,李玄英便滔滔不绝地说:“比来民间谣歌有桃李章曰:‘桃李子,皇后绕扬州,宛转花园里。勿浪语,谁道许!’‘桃李子’,谓逃亡者李氏之子也;皇与后,皆君也;‘宛转花园里’,谓天子在扬州无还日,将转于沟壑也;‘勿浪语,谁道许’

王伯当者,密也。”不久,李玄英遇到了李密,于是就投靠李密。

原宋城县尉齐郡人房玄藻,自恃自己的才学,恨自己不能为当政的人所赏识重用,他曾参加过杨玄感的谋乱,后来改名换姓逃亡,在梁郡、宋城之间遇见了李密,于是就和李密走遍汉、沔之地,遍访各部首领,游说其中的豪杰之士。从汉沔之地返回来的时候,跟随他们而来的有数百人。翟让看见各路豪杰纷纷归附李密,打算接受李密的建议,但一直犹豫不决。

有一位叫贾雄的人,他精通阴阳占卜,是翟让的军师,翟让对他是言听计从。李密用心结交贾雄,派贾雄假借占卜之术去劝说翟让。贾雄答应了,想好了主意,但一时没有找到适当的机会。正好翟让召见贾雄,把李密的建议告诉贾雄,问他是否可以采纳。贾雄回答说:“吉不可言。”可是,他又警告说:“你如果自立为王,恐怕未必能成功,要是拥立此人,一切困难都可迎刃而解。”翟让很觉诧异,反问道:“照你所说的那样,蒲山公爵应当自立,那为什么他又来投奔我呢?”贾雄回答说:“有些事是有相互联系的,李密所以前来投奔你,是因为将军姓翟,翟的意思是沼泽池塘,蒲草非水不能生长,所以他需要将军你。”翟让认为贾雄的话很对,于是,他与李密的交情日益密切。

李密就劝翟让说:“如今四海像滚水一样沸腾,百姓不得耕种,你兵马虽然很多,但没有军需仓储,全靠野地抢掠,常常苦于供给不足,假如旷日持久,再加上强大敌人忽然压境,部众必然会四散逃命。不如先攻取荥阳,按兵不动,就近取粮,等到兵强马壮,然后再与他人争夺利益。”翟让听从了李密的意见,率军攻破了金堤关,进而攻打荥阳郡各县,大多数县城都被攻占。

荥阳太守郇王杨庆为杨弘之子,对翟让根本无力讨伐。隋炀帝调张须陀为荥阳通守,专门去讨伐翟让。张须陀一上任便率兵进击翟让,翟让开初屡被张须陀所击败,他一听到张须陀来了,就大为恐惧,打算避开张须陀。李密对翟让说:“张须陀有勇无谋,在战场上又屡次取胜,将士们既骄傲又凶狠,可以一仗就把张须陀擒住。你只要摆好阵势等待官军,我保证为你获得全胜。”翟让不得已,率兵出去交战,李密派一千余士兵埋伏在大海寺北面的树林之中。张须陀一向轻视翟让,他将军队列成方阵前进。翟让与张须陀交战,战败,张须陀乘胜反攻,向北追赶十余里。李密发动伏兵掩杀官军,张须陀战败。李密与翟让以及徐世绩、王伯当等合兵一处将张须陀包围。张须陀突破重围,然而他的部将始终没能冲出包围,张须陀再度跃马杀入包围圈去救援,这样来回几次,张须陀终于战死。他所率士兵昼夜悲哭,几天都没有停止,黄河以南的郡县都为之沮丧。鹰扬郎将河东人贾务本是张须陀的副将,也受了重伤,他率领残兵败将五千多人逃到梁郡,贾务本不久也死了。隋炀帝又下诏,命光禄大夫裴仁基为河南讨捕大使,代替张须陀统领他的部众,迁到虎牢镇守。

翟让命李密建立自己的营署,单独统帅自己的部众,号称蒲山公营。李密军纪严明,士卒们遵守命令,即使在盛夏,也好像背上负有霜雪般的寒意。李密衣着节俭朴素,凡是获得金银财宝,全都颁赐给了部下,所以,英雄豪杰也都愿为他效力。他部下的官兵有不少人被翟让的部众欺辱,但因为李密管束严格,所以无人敢进行报复。翟让对李密说:“如今军资粮食充足,我打算返回瓦岗,你如果不去,那就随你所便,想到哪里就到那里,我从此就与你分手了。”翟让率军带着辎重向东进发,李密则向西进军,来到康城,劝降了几座城池,获得了大量的军资粮食。很快,翟让就后悔了,他又率兵回来跟随李密。

李密劝说翟让道:“现在东都空虚,守军平时又都没有训练,越王杨侗年幼(才十四岁),留守的政府各级官员互不听令,政令不能统一,军民离心。段达、元文都,昏庸不明,又没有计谋,以我看来,他们不是将军的对手。如果将军能采用我的策略,天下便可以挥手而得。”翟让于是派遣他的党羽裴叔方前去东都洛阳侦探虚实。留守东都的官员觉察到了这一情况,立即开始兴建防御工事,并且驰马急送奏表去江都,报告隋炀帝,以求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