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教师如何远离亚健康
11036500000022

第22章 教师健康的内部指标

外部的健康指标因其易发现因而易控制,而健康的内部指标引起发病症状的隐性导致在发病初期不易察觉,再加上工作的繁忙致使教师无暇顾及自己身体的一些小症状,等到发现时往往为时已晚。健康内部指标,就是指人体内各个系统、组织以及器官的生理数据。人体内生理数据的获得,主要是通过体液以及心电图等获得的。

一、体液的指标

人体内含有大量的液体,统称为体液,它约占人体总重量的65%以上。体液约2/3存在于细胞内部,称为细胞内液;约1/3存在于细胞外部,称为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包括血浆、细胞之间的组织液(皮肤撞破后没出血,只渗出淡黄色的液体,这就是组织液),还有淋巴管内的淋巴。体内细胞就浸没在这种液体环境中。内环境就是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共同组成的,是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保持相对的稳定,是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体液中,人们最熟悉的是血液,但对血液其实又不够了解。血液是流动在心脏和血管内的不透明红色液体,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和血小板三种。血细胞又分为红细胞和白细胞两种。血液中含有各种营养成分,如无机盐、氧、代谢产物、激素、酶和抗体等,有营养组织、调节器官活动和防御有害物质的作用。人体各器官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往往会引起血液成分的改变,故患病后常常要通过验血来诊断疾病。

人体内的血液量大约是体重的7%~8%,例如体重60kg,则血液量约为4200~4800ml。各种原因引起的血管破裂都可能导致出血,如果失血量较少,不超过总血量的10%,则通过身体的自我调节,可以很快恢复;如果失血量较大,达总血量的20%时,则出现脉搏加快、血压下降等症状;如果在短时间内丧失的血液达全身血液的30%或更多,就可能危及生命。

与血液有关的指标有血糖、血红蛋白、血脂、血乳酸、血尿素、红细胞、白血球和血小板等。

1.血糖

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它是机体能量来源的最重要物质。每个人全天的血糖含量随进食、活动等情况有所波动,但在空腹时血糖比较稳定。血糖浓度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保持相对稳定。当人体血糖调节系统出现异常时,就会出现高血糖或低血糖。

人体血糖的正常值参考范围:

成人空腹血糖:3.9~5.6mmol/L(70~100mg/dl)。

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6.7mmol/L(低于200mg/dl)。

空腹血糖≥7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为糖尿病。

糖尿病是造成高血糖的最常见原因。生理性低血糖可见于饥饿或剧烈运动后,属于正常生理现象;病理性低血糖多由于胰岛素分泌过多、垂体前叶或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而引起。

2.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含铁蛋白质,占细胞干重的95%左右。血红蛋白主要功能是运输氧和二氧化碳。运动时机体的需氧量增大,酸性代谢物增多,这时就需要更多的血红蛋白来增加氧的供应,并缓冲酸性代谢产物。因此血红蛋白是评定身体运动机能的指标。此外,血红蛋白数量的多少,还是评定贫血程度的重要指标。

血红蛋白是以每100ml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g)为单位来测量的,我国正常成年男子约为12~16g;女子约为11~15g。

3.血脂

血脂指标是指血浆中的脂质浓度。血脂成分包括胆固醇指标、甘油三酯指标、高密度脂蛋白指标、低密度脂蛋白指标等。

胆固醇是血脂的成分之一,正常人体含胆固醇2g/kg体重。胆固醇的含量根据饮食习惯的不同差别很大。胆固醇指标升高与动脉硬化有一定关系,在防治冠心病时对了解血脂水平有一定意义。胆固醇指标降低多见于营养不良、甲状腺机能亢进,急性感染等情况。胆固醇指标正常值的参考范围是3.1~5.7mmol/L(120~220mg/dl)。

甘油三酯也是血脂的成分之一,它在人体中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的。甘油三酯的含量可随饮食结构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波动范围很大,而且还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其异常升高可见于高血脂症、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脂肪肝等;它的降低多见于甲状腺机能亢进、肾上腺功能不全等疾病。甘油三酯的正常值参考范围是0.56~1.7mmol/L(50~150mg/dl)。

4.血乳酸

血乳酸是评价机体代谢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是指血液中乳酸的含量。乳酸是糖无氧代谢的产物。它是一种有机酸,通常是肌肉在缺氧的情况下产生的,乳酸产生后迅速进入血液,当血液中出现乳酸增多时,使血乳酸的浓度增高。血乳酸的浓度反映乳酸生成的速度和消除速度之间的平衡。用以衡量机体代谢水平。血乳酸的正常值为0.5~1.5mmol/L(5~15 mg/dl)。

5.血尿素

血尿素是评定人体机能状态的指标,当蛋白质和氨基酸等物质在体内分解时,氨在肝脏内转变成尿素,然后经血液循环至肾脏排出体外。其生成和排泄处于平衡状态之中。所以血尿素保持相对稳定。血尿素的正常值为3.2~7.0mmol/L(19~42mg/dl)。运动时由于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分解代谢加强,尿素生成增多而使血中的含量升高。在30分钟以内的运动,血尿素变化不大,只有在超过30分钟的长时间的运动后,血尿素含量才会有比较明显的增加。身体对运动的量和强度的适应性越低,血尿素的指标越高。

6.红细胞(RBC)

红细胞又称红血球或红血细胞,是血液中最多的一种血细胞。红细胞中含有血红蛋白,因而使血液呈红色。血红蛋白能和空气中的氧结合,因此红细胞能通过血红蛋白将吸入肺泡中的氧运送给组织,而组织中新陈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也通过红细胞被运到肺部并排出体外。

红细胞的平均寿命为120天,每天都有一定数量的红细胞进行更新。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数量减少到一定程度时,称为“贫血”。红细胞大量破坏可引起“溶血性黄疸”。

正常人红细胞(RBC)计数:男子红细胞平均含量:4.5×1012~5.5×1012个/L(450万~550万个/mm3),女子红细胞平均含量:4.0×1012~5.0×1012个/L(400万~500万个/mm3)。

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脱水所致血液浓缩或慢性组织缺氧等;其减少则常见于各种贫血。

7.白细胞(WBC)

白细胞又叫白血球或白血细胞,可以分为嗜中性白细胞、嗜酸性白细胞、嗜碱性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五种。嗜中性白细胞数量最多,常穿出血管,聚集于炎症组织的周围,做变形运动,吞噬细菌。体内有炎症时,它的数量就增多。嗜酸性白细胞数量最少。淋巴细胞与免疫有密切关系,患结核病时,淋巴细胞明显增加。单核细胞是血液中最大的细胞,变形活动非常活跃,有吞噬功能,能吞噬细菌和异物。单核细胞穿出血管到结缔组织中可以变为巨噬细胞。

正常成人白细胞(WBC)计数为 4~10×109/L,新生儿为10~26×109/L,8个月至2岁婴儿为11~12×109/L。白细胞增多常见于炎性感染、出血、中毒、白血病等。其减少常见于流感、麻疹等病毒性传染病及严重败血症、药物或放射线所致及某些血液病等。

中性白细胞正常为50%~70%,增高或减少的原因与白细胞计数相同;淋巴细胞正常为20%~40%,增多时常见于中性白细胞减少、结核、百日咳等,其减少常见于中性白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正常为0.5%~5%,增多见于寄生虫病、过敏性疾病及某些皮肤病;嗜碱性粒细胞正常为0%~1%,临床意义不大;单核细胞正常为1%~8%,增多时见于急性传染病恢复期。

8.血小板(PLT)

血液中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物质,那就是血小板。血小板来源于多功能造血干细胞。在正常情况下,每立方毫米血液中有10万~30万个。血小板在血液内可存活8~12天,衰老的血小板大多在网状内皮系统中破坏。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参与凝血过程,当组织受伤出血时,血小板常成群聚集,促进血液凝固而起止血作用,当血小板减少到5万个/mm3以下时,可以引起皮肤或黏膜出血。

血型也是应该了解的重要的健康内在指标之一。

通常所说的血型就是红细胞的血型,是根据红细胞表面的抗原特异性确定的。已知人类的红细胞有15个主要血型系统,其中最主要的是ABO血型系统,其次是Rh血型系统。

临床上最重要的是将人类血型分为A、B、AB、O四种(称为ABO血型系统)。在人类的血液里含有凝集原(又称抗原)A、B和凝集素(又称抗体)A、B。

凝集原附着在红细胞表面。凝集素存在于血浆(或血清)中。同名的凝集原和凝集素相遇(如凝集原A和凝集素B)会发生红细胞凝集现象(溶血反应)。所以在人体的血液中,所含的凝集原和凝集素的类型不同,可以分为A、B、AB、O四种血型。

血型是由遗传决定的,亲代与子代的血型关系取决于遗传因素,如双亲都是O型,子代也是O型;亲代是O型或AB型,则子代为A型或B型。子代与母亲血型不合可以引起新生儿溶血病。

体液除了血液之外,还有淋巴液、唾液、胃液、尿液、精液、羊水等等,这些将在以后的章节中详细介绍。

二、心电图(ECG)

平时的身体检查中,除了对血液的检查外,心电图也是检测健康内在指标的常用指标。

心脏在每个心动周期中,由起搏点、心房、心室相继兴奋,伴随着生物电的变化,通过心电描记器从体表引出多种形式的电位变化的图形就叫做心电图(简称ECG)。心电图是心脏兴奋的发生、传播及恢复过程的客观指标。

心电图的长处是可以从不同平面的不同角度,利用比较简单的波形、线段对复杂的立体心电向量环,就其投影加以定量和进行时程上的分析。而心电向量图学理论上的发展又进一步丰富了心电图学的内容并使之更容易理解。

典型心电图各波及其时程用标准导联引出的心电图各波,由荷兰生理学家艾因特霍芬命名P、Q、R、S、T波,U波是后来发现命名的。

P波心脏的兴奋发源于窦房结,最先传至心房,故心电图各波中最先出现的是代表左右两心房兴奋过程的P波。兴奋在向两心房传播过程中,其心电去极化的综合向量先指向左下肢,然后逐渐转向左上肢。如将各瞬间心房去极的综合向量联结起来,便形成一个代表心房去极的空间向量环,简称P环。P环在各导联轴上的投影即得出各导联上不同的P波。P波形小而圆钝,随各导联而稍有不同。P波的宽度一般不超过0.06~0.11s,高度小于0.25mV。

P-R段是从P波终点到QRS波起点之间的曲线,通常与基线同一水平。P-R段由电活动经房室交界传向心室所产生的电位变化极弱,在体表难于记录出来。

P-R间期是从P波起点到QRS波群起点的时间距离,代表心房开始兴奋到心室开始兴奋所需的时间,一般成人为0.12~0.20s,小儿稍短。超过0.21秒为房室传导时间延长。

QRS复合波代表两个心室兴奋传播过程的电位变化。由窦房结发生的兴奋波经传导系统首先到达室间隔的左侧面,以后按一定路线和方向,并由内层向外层依次传播。随着心室各部位先后去极化形成多个瞬间综合心电向量,在额面的导联轴上的投影,便是心电图肢体导联的QRS复合波。典型的QRS复合波包括三个相连的波动。第一个向下的波为Q波,继Q波后一个狭高向上的波为R波,与R波相连接的又一个向下的波为S波。由于这三个波紧密相连且总时间不超过0.10s,故合称QRS复合波。QRS复合波所占时间代表心室肌兴奋传播所需时间,正常人为0.06~0.10s。

ST段由QRS波群结束到T波开始的平线,反映心室各部均在兴奋而各部处于去极化状态,故无电位差。正常时接近于等电位线,向下偏移不应超过0.05mV,向上偏移在肢体导联不超过0.1mV,在单极心前导程中V1、V2、V3中可达02~03mV;V4、V5导联中很少高于0.1mV。任何正常心前导联中,ST段下降不应低于0.05mV。偏高或降低超出上述范围,便属于异常心电图。

T波是继QRS波群后的一个波幅较低而波宽较长的电波,反映心室兴奋后再极化过程。心室再极化的顺序与去极化过程相反,它缓慢地从外层向内层进行,在外层已去极化部分的负电位首先恢复到静息时的正电位,使外层为正,内层为负,因此与去极化时向量的方向基本相同。连接心室复极各瞬间向量所形成的轨迹,就是心室再极化心电向量环,简称T环。T环的投影即为T波。极化过程同心肌代谢有关,因而较去极化过程缓慢,占时较长。T波与S-T段同样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V波是在T波后0.02~0.04s出现的宽而低的波,波高多在0.05mV以下,波宽约0.20s。一般认为可能由心舒张时各部产生的负电位形成,也有人认为是浦肯野氏纤维再极化的结果。血钾不足,甲状腺功能亢进和强心药洋地黄等都会使V波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