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怎样学会和孩子说话
11033700000042

第42章 集中精力,全力以赴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个人只有以他全部的力量和精神致力于某一事业时,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师。因此,只有全力以赴才能精通。

英国著名政治家、外交家和文学家查斯特菲尔德勋爵在给他儿子菲利普·斯坦霍普未成年时的信中曾写道:

亲爱的孩子:

对任何事情都怀着一颗好奇的心,专心致志地做好每件事。在你这个年龄,不应该表现出懒散、冷漠,这是不可原谅的。想想吧,接下来的三四年时间对你今后的人生有多么重要,你千万不要浪费这段宝贵的光阴啊。不要以为我希望你一心只读圣贤书,其他事情一概不问;其实我既不建议也不要求你这么做,我希望你在学习之外还可以做点其他事情,不要忽视一寸光阴,因为到年终的时候累计起来可是一大笔时间啊。比如,一天当中除了学习和娱乐之外还有许多短暂的休息时间,你可不要觉得没事可干,只是傻坐着打哈欠;请你随手拿本书看看,不管它多么琐碎,即使是笑话书也无防,总比什么都不做好。

我不会把娱乐称作懒散的行为或是在浪费时间,而是把它们当成有理性之人的娱乐。相反,把一部分时间用于娱乐上,其实非常有益。例如,你可以参加公众集会和上流人士的聚会,与人共进晚餐,甚至还可以去舞会跳跳舞。可是记得去的时候把你的注意力带上,否则你就是在浪费时间。

许多人都认为自己能够充分利用每天时间,可是到了晚上,把这些时间加起来,就会发现其实什么事都没做成。他们虽然花了两三个小时看书,可是看的时候不动脑筋,非常机械,结果什么都得不到。他们时常参加聚会,可是从来不会真正参与进去,既不去观察别人的个性,也不关心他们的话题,而是净想着一些不相干的琐事,或者干脆什么都不想,这种愚蠢、懒散的思维他们还冠之以“心不在焉”和“分神”。他们去某地游玩,时常张口结舌地被那里的人或吊灯吸引,结果反而忘了游玩的初衷。

集中精力,是一个人做好事情的前提。可以说,不论学习还是做其他事情,如果不集中精力,三心二意,那是肯定做不好的。有些孩子很聪明,可由于上课不能集中精力听讲,在家写作业时也不能集中注意力,长此以往就影响了成绩。

美国有个教育机构,曾经把一些学习好的孩子与学习差的孩子混编在一起,然后对他们进行一系列的测验。结果发现学习好坏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就是能否集中精力,即学习好的孩子能够长时间地集中精力在学习上,而学习差的孩子在学习的时候总是心猿意马,不能集中精力。

孩子不专心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有的是对做的事情缺乏兴趣和爱好,有的是因为精力不足,有的是受他人影响,有的则是受父母的影响。要克服孩子不专心,帮助他养成集中精力的好习惯,就要先找出孩子不专心的原因,对症下药,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易分心,是很多孩子具有的特点。年龄越小,控制注意力的时间越短,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一次集中注意力时间至多也只有15分钟。这是由于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够完善,注意力不集中这种情况将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好转。而小学要求学生上课要坐40分钟,然而我们并不能被动地等待孩子的自我发育的完善,否则将影响学习效率及学习成绩。

因此,对于注意力不易集中的孩子,可进行一定的具体训练,以提高注意力,适应课堂生活。要培养和锻炼孩子集中注意力,父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孩子对自己的控制能力是比较差的,所以要想使孩子集中注意地学习,就要排除各种可能分散孩子注意的因素,事先做好各种准备,让孩子吃好、喝好、穿得适当。

学习前也不要让孩子玩新颖的玩具或有趣的游戏,使孩子在平静愉快的心情中开始学习。创造一个安宁舒适的环境,是集中孩子注意力的必要条件,孩子的学习环境力求单纯固定。有条件的最好能让孩子有一个固定的学习地方,没有条件的学习环境也要力求单纯。

孩子在学习时,如果大人走来走去,说这讲那,甚至听广播、看电视,就会严重地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所以,孩子学习时,家长也最好坐下来,看点书读点报,或作一些不惹孩子注意的事情。

2.适宜的教学内容是集中孩子注意力的条件

人的需要、兴趣和经验直接影响人的注意。如果让孩子学习的内容与他的需要无关,或是教的内容太深,超出他的理解范围,就不能吸引他的注意,但如果内容太浅,也不能引起他的注意。

只有那些“跳一跳能够到”的内容,才能引起孩子的注意。所以家长和老师要善于从纷杂的内容中,选择孩子尚未掌握、但经过努力能理解的教给他,其注意自然会集中。

还有,孩子坐下来刚学习时,家长和老师可以让他们先学习最感兴趣或较容易的东西,待集中精力后,再学习其他东西,这样效果会更好。

3.安排好学习、休息、活动的时间

家长和老师给孩子安排学习任务,时间不宜太长。根据心理学的研究表明,5~7岁的儿童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为15分钟,7~10岁儿童20分钟,所以学习一段时间后,应让孩子放松或休息一下。孩子疲劳了就让他们活动一下,喝点水,吃点东西,切忌一天到晚强迫儿童坐着一动不动,越是这样,儿童就越不能专心。

4.明确目的能有效地集中孩子的注意力

如果在窗台上种一盆蒜,孩子不一定会注意它。但如果大人对他说:“这些蒜不久会长出绿色的长长的叶子,你要是看到它长出了绿芽,就赶紧来告诉我。”这样孩子就会经常注意它。

如果这任务是对两个以上孩子布置的,而且先发现者就是优胜者,还能得面小红旗,那孩子就会更经常的来察看这盆蒜。为什么呢?因为注意是为任务服务的,任务越明确,对任务的理解越深刻,完成任务的愿望越迫切,注意就越能集中和持久。所以要想使幼儿的注意持久,就不能光要孩子做什么,甚至强迫他做什么,而要让他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讲明意义,激发他做好这件事的愿望。这样任务明确,愿望强烈,注意就能持久。

如果孩子完成任务后还想再学,也可根据情况适当增加一点,但一定不能因为孩子情绪高,就无限增加,那会引起孩子厌倦、疲劳、失去学习的兴趣,注意不集中,记忆效果也不好。要在孩子兴趣正浓或刚开始降低时及时停止,使其留有余兴,下次还愿再学,这样注意就能持久不衰。

5.游戏是培养孩子注意力的好方式

在幼儿园和家庭活动中,老师和家长要有意识的让孩子做些集中注意力的游戏,比如玩拼图,搭积木等,使孩子在浓厚的兴趣中,养成专注的习惯。

此外,孩子在玩游戏时常会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在其聚精会神时家长和老师切不可随意打扰、干涉,因为此时不断的干扰孩子,不仅会使孩子玩得不开心,而且不利于他养成做事专心致志的习惯。

可见,“专心”是一项可训练、学习、培养出来的行为习惯。家长在埋怨孩子不专注的同时,也要反省一下自己是否也有不当的地方。

家长也要以身作则,做事专心、坚持和有耐心。当孩子有专心的表现时,更要加以鼓励赞扬。

家长应鼓励孩子从事他有兴趣、动机强、能胜任的工作,养成做完一件事后再做另一件事的好习惯。只要耐心引导,反复训练孩子,相信“注意力不集中”将不再成为家长和孩子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