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价值定位
因为做或不做任何事,都是由我们的价值观所控制,所以,找出意识与潜意识的价值排位,我们便能认识到内心的推动力,再加上对某些价值做创造、增大、转移的工作,我们便可以使自己的意识和潜意识更为合拍了。
我们很容易认识到自己意识层面对某事的价值排位,但却较难了解自己潜意识层面的价值排位。
“价值定位”能够帮助你处理这方面的问题,帮助你了解内心的一套价值观。知道了内心对事情的看法,你便可以理性地调节行为,以满足意识和潜意识两方面的需要。“价值定位”是一个容易掌握的技巧,这个技巧最好两个人做,但也可以自己一个人做。下面的指示便是自己做的步骤。
请你选择一件事,最好是你现在感到烦闷的事。很多人在学习这套技巧的时候,喜欢以手上的工作为题目。现在就假定以你的工作为题,请准备一张纸和一支笔。
(1)请你写下一份理想工作对你的5个价值。若你不明白这道问题,也可以回答下面任何一道问题,它们问的都是同一样东西,然后把答案写下。
一份(理想的)工作对你有什么意义?
从一份(理想的)工作中你得到些什么?
一份(理想的)工作里什么最重要?
把想到的写在那张纸上。收入、赞赏、学习机会、挑战、友情等是经常出现的答案。希望你用自己写下来的答案。
(2)写下5个答案后,请按它们的重要性排出次序,最重要的是①,其次是②、接着是③、④、⑤。以下,你将会只用①、②和③3个最重要的价值。
(3)现在,请放下笔,把两只手放在眼前,先望着左手手心告诉自己:“假设我决定换工作,现在有一份工作,它能给我很充足的①但是②不足。”一面说,一面想象这份工作就在左手手心。然后转去望着右手手心说:“同时又有一份工作,它能给我很多的②,但是①不足。”一面说,一面想象那份工作就在右手的手心。然后来回地望左手心、右手心,让自己的感觉告诉你喜欢哪一份。(在这个时候,不要做理性的判断,最好不要去想“应该怎样”,“那样不对”,而应任由感受浮涌出来。)把感觉的决定写在纸上。
(4)接着,用同样的步骤,把刚刚在①与②之间选出来的一个与③比较。例如刚才你选出的是②,现在便是②与③的比较了。
(5)最后,①、②、③之间尚有一次未作过的比较。例如②与③之间你仍然选出了②,最后的一次便是①与③的比较,找出两者之间哪个较为重要。
完成了①、②、③的比较后,你或者会发觉原来内心价值观的排列,与你本来的想法不同(上述的例子便可能是①、②、③)。事实上,用这个方法去处理使你烦闷的事,往往得出来的结果会使自己恍然大悟,明白一向以来自己认为应该满意却总是不开心的原因了。
有一个朋友,多年来以为她工作是为了收入,她找到了一个高薪的职位,但是总不开心。现在,她的工作比以前在收入上少了20%,但有很多与人接触的机会,而且时间自由,她感到开心,也更知道如何在工作上成功。另外一位朋友,过去的工作中很受气,但是有很多学习机会,为了这些学习机会,他坚持不肯“跳槽”,经常带着怒气返回家里,以致家庭里容易产生紧张情绪。今天,他的工作比以前收入好,时常面带笑容,与家人融洽得多了,同时也报读了一些函授课程继续进修。他们都是运用价值定位技巧,在意识与潜意识的价值观之间取得了平衡。
用工作去做这个价值定位的测试,结论不一定是必须换工作。当你知道什么对你更重要时,你更懂得去多注意、多争取有关的机会了,这也就是创造、增大和转移某些价值。只有在现在的工作环境里得不到你觉得重要的价值,才需要考虑换工作。
开始时请你写下了5项价值,而刚才只用了3项。如果你用最重要的3项就能得到你所要的答案,则无须再用其余的两项。但是如果心中尚有点不舒服的感觉,可以继续做4项甚至5项的价值定位测试。3项测试需要做3次比较;4项做6次,而5项则需要做10次。一般来说,3项已经足够,除非在开始时,你遗漏了更重要的某项价值。
这个测试可以用于任何使你心烦的事,例如与某人的关系、移民、搬迁等。掌握纯熟了,我们的思路更清晰,更容易达到所谓“心口如一”的境界,即知道应该做的也就是自己感觉想做的,每有烦事,便作一次价值定位的测试。这可以助你把事情看得更透彻、更易作出解决的决定。
注:做测试时,必须用你的理想作为测试标准,即“一份理想的工作”、“一个理想的朋友”、“一个理想的居住环境”等。
2.用语言摆脱困境
一个人的内心状态可从其说话中侦知。改变说话方式,可以改变内心状态。很多人内心的困境,其实是本人的一些错误信念造成。
以下的5个步骤,帮助我们运用语言去把处于困境的心态,改为积极进取、更有清晰的行动目标和途径。例如,一个人说做不到某一件事:
(1)困境:我做不到X。
(2)改写:到现在为止,我尚未能做到X。
(3)因果:因为过去我不懂得——,所以到现在为止,尚未能做到X。
(4)假设:当我学懂——,我便能做到X。
(5)未来:我要去学——,我将会做到X。
注:第三步因果的“因为”必须是某些本人能控制或有所行动的事。
“我做不到”事实上是描述一件过去的事实:在当时我“没有这个能力”,或者我“不想去做”。但是在未来的岁月里,我们总想保留“做得到”,或者“想去做”的权力。发生了的事无法改变,然而往事对我未来的影响却可以改变,因此“我做不到”不应成为一个包袱,阻碍我们向前走。上面的五个步骤,让我们放下过去的包袱,勇往直前。
3.闪变模式
(1)目标:
运用快速交替的方式,改变次感元,使将自己想要去除的画面迅速的变成自己想要的理想画面。
(2)适用情况:
①当受导者有一个挥之不去的内在画面(或内在声音或触觉感受)时。
②当受导者想要一个新的自我形象时(例如:想要让自己停止批评自己,停止悲观,戒烟……)
(3)步骤:
①确认问题所在。
一定要内在线索,与自己相关的部分,而非外在客观世界。
②将问题的关键转成一个问题画面(声音、或触觉感受)。
一个抽离的,具有吸引力的理想特质。
③确认改变后的理想情况,根据理想情况,产生与问题画面相同向度的一个理想画面。
④当二者都很确认之后,把理想画面变成一个小点放在问题画面的中央,由带领人由1数到3,在3时让理想画面快速地爆开(可以加以音效来引导),替换掉问题画面。
⑤重复步骤④,5~7次。注意,转换的方向要一致,用理想画面来替代问题画面,此程序千万别反过来。越来越多次,受导者会无法提取问题画面,此为成功的征候。
⑥中断。(用任何方式转移受导者的注意力到不相干的地方)
⑦测试:带领受导者回到问题情境,看看受导者的反应,是否有新的感受,或新的态度。即新的内在结构。
(4)挥去法:
①声音的挥去法:觉察出让我们不悦的声音的各种次感元,用关键性次感元调整之(如听见太太唠叨声经常由右耳大而近的传入,我们可以确认左右两边的意义,并设法调整声音,变远而小声,甚至是由左耳进来)。
②将声音变成图像或物质,让此声音被“撕碎”,“散成烟雾”……
③遇到某个我们不喜欢却经常必须见面的人。可以在他靠近我们的时候,将我们心中关于他的内在影像的次感元作一番调整:变远,变小,变模糊……
④对于某个经常让我们产生负面情绪的人,可在看不到他的时候,将他的影响,夸张呈现,变成大鼻子,金发美女……让内在的影像与幽默好笑的感受产生连接。
⑤将记忆画面,作一番新的装饰,以产生新的感受(加一巴洛克时代的画框,印成T恤穿在身上,变成一个小小的种子,重在心田里……)。
⑥触觉:把一个硬汉变成软软的冰淇淋。
4.如何打破消极思维模式(NLP飙换技巧的大众版)
假设你有种坏习惯:总是不断重复某种消极的想法;并假设这想法跟生活中的事件并无关系,仅仅是种消极的念头,诸如“我好沮丧”或“我讨厌我的工作”或“我干不了这个”或“我讨厌变胖”。被这样的思想占据脑海时,你该如何才能改掉这种坏习惯呢?
确实有许多方法可以把消极思维模式去条件化,基本核心是用一种新模式来替代旧模式。从心底抗拒消极思想这样的做法经常适得其反——你只会把情况弄得更糟,消极的念头会更强烈——你越是用同样的办法去刺激那些神经元,原有的思维模式就会越稳固。
你不要试图去抗拒消极思维模式,相反,你要让它改道。就把它想象成一种心理武功吧。让消极思想的能量改道流向积极思想。无论消极思想何时出现,只需在心理上建立条件反射,你的思路就能自动流向与此相关的积极思维。就像巴甫洛夫的狗,一听到铃响,就会分泌唾液。
以下是具体步骤:
假设你的消极思想是默念式的,也就是说,你仿佛听到脑海中的有个声音在念叨着某种你想改变的事,比如,“我是个傻瓜。”如果这种消极思想是图像式的(脑海中的图像)或是身体知觉式的(内脏不舒服),你也可以用与此相似的方法。在很多情况下,这些念头会以三者结合的方式出现(图像、声音和知觉)。
(1)第一步:把消极思想图像化。
把脑海中的小声音转换成相关的图像。比如,如果你想的是“我是个傻瓜”,那就想象自己戴着顶小丑帽,穿得非常可笑,像个傻瓜般跳来跳去。想象你被许多人围观,你一边大叫“我是个傻瓜”,大家一边对你指指戳戳。场景越夸张越好。想象明亮的颜色,生动的形象,以及快速的动作。甚至可以想象一些关于性的场面,只要你觉得有助记忆。在脑中一遍遍演练,直到你每次一有这种消极念头,脑中就会自动出现这个愚蠢的场景。
如果你觉得把它图像化很难,也可以用上述办法把它听觉化。把消极思想转换成声音,比如你哼唱的旋律。用声音取代图像,完成上述过程。无论哪种方式都会生效。
(2)第二步:选择一种替代想法。
现在,决定用哪种想法来替代那个消极想法。如果你一直在想:“我是个傻瓜”,也许你会用“我是个天才”来替代。选一种能破除原有消极想法造成的影响的新想法。
(3)第三步:把积极思想图像化。
现在重复第一步的过程,用积极思想建立一个新的思维场景。就“我是个天才”这个例子而言,你可能会想象自己傲视群雄,像超人那样双手叉腰站着。想象你头顶上方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灯泡,灯泡亮了,光芒如此眩目,你看见自己正在大喊:“我是个天——才——!”再次不断演练这个场景,直到想到这句话时就会自动出现这个场景。
(4)第四步:在心里把两幅图像相关联。
现在,在心里把第一步和第三步想好的场景关联起来。这种技巧常用在诸如连锁记忆和定位记忆之类的记忆法中。你要把第一个场景变成第二个。神经语言程式学的闪变模式会让你直接从第一场景切换到第二场景,但建议你想办法从第一场景发展到第二场景。简单的切换效果不是很好,也很难持久,因此你可以假想自己是个电影导演,现在已经有了开头和结局,因此必须设计出中间的过程。但你的电影只有几秒钟,所以你要想个办法让剧情尽可能快地发展。
比如,第一场景中的围观者之一可能会朝那个愚蠢的你扔一个灯泡。愚蠢的你抓住了灯泡,把它拧在那个人的头顶上,他疼得缩了回去。灯泡立即变得巨大,并发出炫目的光芒,让围观者都睁不开眼睛。你扯下自己的可笑的衣服,露出里面华丽的白袍。你像超人般昂首挺胸,自信满满地喊道:“我是个天——才——!”围观者刷刷下跪,朝你顶礼膜拜。同样,场景越夸张越好。夸张能让你更容易地记住,因为我们的大脑天生就喜欢记不寻常的事物。
一旦你把整个场景都想好了,就再快速地演练几遍。不断重复整个场景,直到你可以在两秒之内把它从头到尾想完,1秒之内就更好了。它必须迅速闪现,比你在现实世界里看到的要快得多。
(5)第五步:测试。
现在,你得测试一下这种思维转换,看是否生效。当原来的消极念头涌现出来,头脑就会自动把它变成积极场景。消极的念头一闪,你就应该能迅速想起积极的念头。如果你前面的步骤没做错,那积极的念头你想抑制都抑制不了。消极想法是你的头脑自动运行整个模式的源头。所以,无论何时,只要你突然想到“我是个傻瓜”,在你反应过来之前,这个念头就会变成“我是个天才”。
如果你以前从未练习过图像化,那完成整个过程可能需要几分钟或更久。熟能生巧。一旦习惯了,全过程只需几秒就能搞定。别因为一开始速度太慢而觉得气馁。这是一种可习得的技巧,跟其他任何技巧一样,在第一次用时也难免笨手笨脚。
如果你用不同类型的场景来试验,你很可能会发觉,有些类型比其他类型更有效。把注意力放在关联和解除关联方面。当你关联一个场景时,你要想象自己是通过眼睛看到的(也就是第一人称视角)。当你解除关联时,你要想象看到自己身在场景之中(也就是第三人称视角)。通常,当用两种场景来解除关联时,能获得最佳结果。你的结果可能更多样。你从解除关联到关联,或是反过来,你可能都得做一些心理成像的工作。但只要练习就能学会。
这种建立心理条件反射的方法让人能够更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内在思想。当它内化后,它就会自动生效,因为潜意识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接管了它,因此无论何时冒出诸如“我做不到”之类的想法时,它就会自动变成“我该怎么做?”这是实实在在的——当你练习的次数够多,潜意识就会接管它。记忆学家也写过相似的报告,说明经过练习,诸如定位记忆和连锁记忆这样的技巧就会成为潜意识的习惯,就像骑自行车一样。
5.达至身心一致的技巧——与潜意识沟通
身心一致的状态,就是我们的意识与潜意识处于一个完全和谐合拍、共鸣共振的状态。在这个状态里,我们蕴藏的内心力量,能够更有效地发挥出来,为人生创造出更多的成功、快乐。
与此相反的状态是,“知道应该做但不能下决心去做;知道不应做但忍不住偷偷地去做”的状态。这是因为:
理性和感性的立场不一致。
意识与潜意识的价值排位有异。
这里介绍其中一个达至身心一致的技巧——与潜意识沟通:
每一个人的潜意识都很想与意识沟通,它不断地发出信息,只是我们过去很少注意到,亦不知道如何做而已。以下介绍的技巧,是从“六步重建法”发展出来的一个变形。这个技巧,帮助我们掌握与次人格沟通的方法。
(1)次人格的位置。
次人格是经由我们身体的情绪感觉而让我们知道它的存在的。当我们需要与它沟通时,我们可以把注意力放在躯体里(头颅之下,大腿之上)的情绪感觉所在之处,这便是次人格的位置;亦可以把注意力放在心脏的位置。
(2)沟通的模式。
与次人格沟通。态度应该诚恳、专心和信任。
(3)沟通前的准备。
找一个舒适平静没有滋扰的环境坐下或躺下,做数个深呼吸,使整个人放松和平静下来。开始时第一步总是多谢次人格一直以来对你的照顾,过程中亦应慷慨地多对它说多谢。
(4)步骤。
前提:假设内心对某事不甚积极,虽然心里知道是应该去做的。
①在内心对次人格说:“多谢你今天的用心照顾。我想与你沟通,可以吗?”(静心、放松身体,等待潜意识的回应。这份回应不会是文字和语言,多数会是一份忽然涌出来的感觉。待出现后……)
②“多谢你肯与我沟通。这件事,你觉得我不应该去做?”(等待它的回应。)待出现后……
③“多谢。不做这件事给我什么好处?请让我知道。”(等待回应。)待出现后……
④“我明白了,多谢。我想找出方法,既能保证这些好处,又能使我因做这件事而得到多些成功快乐,你肯支持吗?”(等待回应。)待出现后……
⑤“多谢全体的支持,多谢你们,请你以后与我有更多的沟通。”
⑥“多谢你的支持。我想邀请我的人格中的其他有关的部分去全力支持这个决定,请你帮我做到这点。”(等待感觉的出现。)然后……
(5)沟通过程中会出现的情况。
①没有回应。若过去少有内心感觉,刚开始与次人格沟通时会有困难,多做数次便会消除。最初几次不要心急,必须完全放松。如果无论怎样做也无法建立沟通,那就是说环境或时间不适当,次人格不想在此时此地与意识沟通,应仍然向它致谢,然后结束。
②等候很久。在等候时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身躯内锁定的一点和不断地重复“我在等待着,请与我沟通”的话以免分散精力。
③涌出的信息没有意义,信息不会没有意义,只是我们的意识不能理解其意义而已。可以先多谢次人格,然后请它给你更清晰的信息,或者帮你明白信息的意义。
(6)沟通后。
答应过次人格的事必须去做。这是获得次人格支持和获得一致性的关键。
6.觉知位置
NLP发现,采用不同的觉知位置,可以得到不同的认知和行为反应和不同的情绪。
(1)觉知位置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下面介绍的是三种最重要的,也是使用最频繁的位置。
①第一位置:你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体验情景。
不足之处:过度采用第一位置导致对别人的感觉和观点缺乏理解,最终对别人不理睬。
因为他只看到自己的需要和体验,他是以自我为是中心的。
②第二位置:站在别人的角度,假定你就是别人在体验情景。
不足之处:如果过度采用第二位置,牺牲自己,只注意别人的需要和感觉,会导致失去自尊。在这个位置,本质上是你把别人的利益放在自己位置利益之上。如果你过分以别人的身份和状态自居,就会妨碍自己的成就,甚至停止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你会发现自己接纳了别人的感觉,而且不能摆脱。
③第三位置:站在情景外。好像你是个旁观者那样去体验它。
不足之处:过度采用第三位置会给人漠然和没有感情的感觉。因为他是中立,客观不带感情的,理性的抽象的。
(2)每种位置应在何时采用。
①第一位置。
当你想支持自己,从你的立场看问题,为自己而听,想和自己的内部感觉相通,给自己设立目标的时候,第一位置是一个应该采纳的好位置。在该位置,你可以问自己我真正想要什么。你也可以在该位置,对自己设立的目标作生态学检验,即该目标是否适合我/我想成为的人?发展自己体验第一位置的能力可以让你从不自信转向自信。
②第二位置。
如果你不能理解别人的行为,采用第二位置就是走到其行为的背后,进入其体验和感觉的方法。一旦你理解或力图去理解别人(因为确实有些时候,你不能确切肯定你就是对的),这种理解会传给他们,给他们放心的感觉,他们知道你确实了解其位置。它会给你带来更深的理解和更多的选择,让你知道别人如何受影响,知道如何解决这种情景中的问题。
③第三位置。
当你想站在一旁,客观考虑某种情景时,该位置很有价值。如果你身在其中或在某情景中不想受情绪干扰时,这种位置更有价值。那些能用自控和理智的态度解决来自于别人的攻击的人,经常采用第三位置,这样,他们就不会体验诸如愤怒、沮丧或伤害的感觉,但如果他们处在第一位置,就会体验到这些消极情绪。
一般情况是,不自信行为是因为把别人看得优先于自己;攻击性行为是因为把自己看得比周围人重。过度采用第一位置思维会导致攻击性行为,过度采用第二位置思维会导致不自信行为。有时候,第三位置对摆脱情绪干扰很有用,这是第三位置思维最有价值的时候。
问题本身可以引导出不同的知觉位置,对一个总是感到压抑的人,你可能问他你怎么了?该问题远比下面这个问题有用:你为什么有这种感觉?因为前者引起人对体验结构的知觉,而非强调该状态的原因以及状态本身。
7.不在同一平面法
人的脾气的彻底根治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首先应该发泄,然后再彻底根治引发脾气的源头神经链。脾气已经产生了,就要把它发泄出去。如果脾气被掩盖、压抑、扭曲就会搞得人心神不安。并且处理不好,还可能影响身心健康。其实任何人、任何事,既可以让自己发脾气,也可以让自己不发脾气。每个人的脾气都是自己的一些观念和信念引发的结果。既然自己要对自己的脾气承担全部责任,无需抱怨任何人,那么你在发泄脾气的时候就不应该伤害到别人。不伤害任何人的最好的发泄方法就是应用NLP不在同一个平面法。
两个在同一个竞争平面上的人容易引发冲突。两个不在同一个竞争平面上的人,当你仰视对方的时候,你会感到自卑和压抑;当你俯视对方的时候,你就会感到自信和轻松。根据以上这些常识,NLP不在同一个平面的方法,就是在想象中,在潜意识里让你自己的立体形象比对方的形象高大一些;让自己所处的空间位置高于对方的位置;让自己拥有主动权,对方则处在被动的附属状态:让自己可以随心所欲地捉弄对方从而释放自己的情绪,增强自信,舒缓压力。换句话说,NLP不在同一个平面法,就是让自己闭上眼睛处在潜意识的状态里,通过想象的方法,尽情地发泄心中的不满。
NLP发现,对于我们的大脑神经网络的变化而言,想象的事情,其实等同于真实发生的事情。因为一切事物对人的心理影响和作用,取决于神经链的变化结果。内感官和外感官对神经链的影响和作用的结果是一样的。想象是通过内感官影响和作用于神经链,真实发生的事情是通过外感官影响和作用于神经链。只是外感官对人的影响和作用会更强烈一些,但内感官对人的影响和作用会更安全一些。
比如,你跟某人生了气,你想出气,如果你真的当面谩骂他,可能你会更觉得痛快,但是你的发泄行为可能给你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和危机;如果你通过想象的方法谩骂他,你同样会起到发泄的作用,并且你的发泄方式不会给你带来任何不良的影响和危机,你会很安全的。也许你会觉得,只有当面骂他,才能达到骂他的目的,而用想象的方法骂他,无法达到骂他的目的。那么你骂他的目的可能就不是为了发泄,而是为了别的原因。比如,为了让对方难受,或为了责怪对方、教育对方等。
应用NLP不在同一个平面法调整情绪的前提是,我们的目的只是为了处理自己的情绪。而不是为了报复或教育对方。
8.腹式呼吸法
所谓腹式呼吸法是指吸气时让腹部凸起,吐气时压缩腹部使之凹入的呼吸法。
正确的腹式呼吸法为:开始吸气时全身用力,此时肺部及腹部会充满空气而鼓起,但还不能停止,仍然要使尽力气来持续吸气,不管有没有吸进空气,只管吸气再吸气。然后屏住气息4秒,此时身体会感到紧张,接着利用8秒的时间缓缓地将气吐出。
吐气时宜慢且长而且不要中断。做完几次前述方式后,不但不会觉得难过,反而会有一种舒畅的快感。实际上测定呼吸时的脑波,可以知道在吸气时屏住气息的瞬间则大鸣大放,而且在吐气时波也持续出现。也就是说,屏住气息可以使得波更容易出现。做腹式呼吸时,体内会产生一种前列腺素的物质,可消除活性氧,并且扩张血管的功能。当你作腹式呼吸法,活动横膈膜时,它会从细胞内渗入血管及淋巴管,去除活性氧的毒素、促进血液循环。
此外,作腹式呼吸可使腹部的各个内脏,皆得以受到呼吸节奏的刺激。这种刺激透过神经,作为一种和缓的呼吸节奏的自我调节信号传至脑,脑在接受这些刺激之后便能调整状态。人靠呼吸存活,呼吸停止人马上就会死亡,呼吸重要到几乎等于人生,只有呼吸的人才有生机。然而一般的人大都只用浅呼吸过活(胸式呼吸),因此只使用到1/3的肺,另外2/3的肺都沉积着旧空气。如果运用腹式呼吸法(呼吸意识化)进行呼吸,肺就能够完全被使用。腹式呼吸能够让体内充分取得气的功能,同时也摄取更足够的氧气。如此一来,既可净化血液,更能促进脑细胞活性化。所谓好的呼吸是在意识之下“缓缓”进行的,另外,“深深的”也很重要。换言之,意识之下既缓且深的呼吸法是造就脑波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腹式呼吸法可使脑波维持在12赫兹以下,就大脑生理而言,就是脑波最容易出现的时候,同时它能增进脑内荷尔蒙“脑内啡”的分泌,有助于创造力的开发。
在冥想中最重要的是呼吸法,未能掌握正确的呼吸法,便无法实现深度冥想意识,所以,也可以说,呼吸法如何,将会决定冥想的成功与否。
9.神经链调整术
你想在工作事业上更成功,就得找出你在工作或事业中所有的负面链结及定义。
如果努力工作对你来说代表着失去家庭时间,你要打断这种链结,并赋予一个新的正面定义。
如:只要学习更佳的时间管理技巧,不但不会失去和家人相处的时间,反而会拥有更多和更好的家庭生活和品质,同理使用在你的婚姻、健康……各方面,都能发挥极大的改变效果。
事实上,这些改变神经链结及转换对事物定义的方式,乃是许多心理咨询师用以作心理咨询及辅导治疗的技巧,学会及了解如何使用这些方式及技巧,你也可以成为自己及他人的心理辅导及激励大师。而使用NAC(神经链调整术)包含了以下四步骤:
(1)建立足够强烈的改变意愿。
在建立改变的过程中,许多造成效果不佳或无法持续的原因,乃在于自己或对方没有改变的意愿,或是他想改变的意愿并不强烈。
例如某人想作些改变,以让自己能赚更多的收入或有更好的事业发展,但他在头脑中并没有下定决心一定要改变,他只“希望”要改变,或认为自己“应该”、“想”、“或许”要改变。当一个人没有足够强烈的意愿或决心时,任何一种方式或技巧,对他来说都是效果不佳的。
这就好比一个人生了病,但他并不认为自己生了病或并没有强烈的意愿要治好此病,也许认为此病没什么大碍,只要休息几天就自动会好。在这个时候,即使带他去看全世界最好的医生,给他最好的特效药,他也可能不去服用药物或根本不按时服用或不愿完全遵从医生的指示来治疗,自然治疗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人之所以想要改变的意愿不够强烈,主要的原因在于“追求快乐与逃离痛苦”的观念,他想要改变,但改变会带来痛苦,或改变的痛苦比不改变的痛苦要来的大。
因此在这第一步骤中,要建立一个人强烈的改变意愿,就必须让他强烈且清楚地了解,事实上若不改变所造成的痛苦是极大的,而改变所能造成的快乐是极大的。并让他将所有的注意力集中于此,如此就能自动地加强其改变的意愿。
(2)打断链结。
打断其对现有的限制性或惯性思考方式或定义的链结,简称“打断链结”。
你是否曾有过这种经验:某次你正在和一个人谈论某些事情,此时突然有第三者插入问了一个和在此之前所谈论的主题完全不相关的问题或事物,当你被中途打断且回答了第三者的问题后,你却想不起来之前你们所谈论的主题是什么,于是你问对方:我们刚才说到哪儿了?结果连对方也一时想不起来。
这便是你头脑中对刚才的谈论的主题被“打断”了。我们头脑的运作可将其当成一个“点唱机”,这部点唱机中储存了各种不同的唱片,每一张唱片代表了人们对某些事情的定义或感受或经验,每当按下或触动了不同的按钮,就会自动播放这张唱片并产生不同的感受。
打断链结就如同将这张负面唱片不断地磨损,直到唱片损坏,放不出歌曲,并将其替换为另一张对其产生积极正面感的唱片。打断链结并没有特定的方式,只要知道这个原理,我们便可以随意加以运用。
(3)建立新的神经链结并重复加强到成为惯性。
建立一个新的且强烈的神经链结或定义,并且不断地重复加强直到成为一种惯性。
这一步是建立长久改变最重要的一步。纵使我们中断了旧有行为,若没有可以取代的新行为,结果改变必然会功败垂成。因此,找到一个好的新行为是改变成功的关键。同时,这个新行为必须要让你得到与先前旧行为同样甚至更多的的快乐。譬如说如果你想戒烟,那就必须想出新的方法来取代过去从抽烟中所得到的快乐;如果你实在想不出什么好办法,那就去向那些改变成功的人学习,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
改变要能维持长久,调整工夫是必不可少的。最简单的调整方法就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那个新的行为,使它在我们的脑子里形成粗壮的神经链。如果你找到了能取代旧行为的新行为,那就在脑海里不断往积极方面想,不断地重复练习这个新行为,直到让你觉得它真能使你脱离痛苦而得到快乐为止,这时它便能在你的脑子里建立起神经渠道,使你的新行为能够维持长久。调整的目的,就是要确保我们能够自动地显现出新行为,使之成为我们的新习惯。
要想加速调整工夫的有效性,我们还得加上一个“强化”新行为的过程。给自己订几个近期目标,每当你达成一个就马上给自己来点鼓励。当你一停止抽烟就赶快给自己一个奖励;千万别指望体重下降8公斤后才给自己奖励。当你给了自己一些鼓励或奖励,你的神经系统便会把改变跟快乐连在一起。所以只要你拿出了改变的行动,哪怕只是很小的一步,那么请你立刻给自己一点奖励,一句赞美、一份礼物或更大的自由都可以。记住,任何行为或情绪若能不断强化,最终它便会成为一种自动而调整的习惯;相反,若不给予强化,最后他们会慢慢消逝。当然,除了正面强化以外,我们还可以采取反面强化的方式,即当我们见到不希望的行为时就惩罚一番,皱个眉、骂一下、甚至打一顿。注意强化不同于奖励或惩罚,强化是行为发生时的立即反应,而奖励或惩罚是事后措施。
另外,如果你想使新的行为能够长久的持续下去,强化的方式也十分重要。或许你可以使用固定强化的方式。如果每次出现某种行为,就给予同样的奖励,那么长此以往,便会让人觉得这只是一种必然的习惯,因而失去了奖励的意义了。譬如一般企业是每月发薪水一次,由于这种工资是固定且可以预期的,所以他们不会特别卖力,只要达到公司规定即可。然而如果偶尔有些不定期的奖励,譬如口头嘉奖、颁发奖金或职位升迁等,这就能使他们愿意付出更多,因为他们知道这么做可能会得到一些额外的奖励。第三种激励方式就是给“大奖”,通常如果公司给予员工超过他们预期多得多的奖励,这会给他们极大的激励,为了日后能再得到同样或更大的奖励,他们会更加卖力地工作。
总之,调整是使我们能够持续做出某种行为的重要因素,我们的任何行为模式若一直给予正面的强化或鼓励,那它便会被调整成为一种自发性的行为,否则它就会慢慢地消逝。我们要学会使用一切可能的“无法预期的强化方式”和“固定强化方式”,以使新行为成为一种习惯。
(4)测试效果。
最后,我们所要做的便是检验一下上述步骤的效果。你可以臆想自己正处于先前令你困扰的旧习惯中,然后以新的行为取代之,看看那个旧习惯是否仍然对你有吸引力,如果答案为是的话,那你就得好好审视一番前面所做的五个步骤,很可能你需要重新做一次;如果答案为否的话,那就看看新的行为是否让你觉得快乐,只要你能不断调整新的行为而使之成为习惯,那么最终你的改变就必然成功。
此外,你还必须检查一下改变后的效果,看看这些改变对你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是不是更促进了你的事业或人际关系?看看这个新习惯是否能和你的价值体系、信念相匹配,否则那个新习惯就无法持久。
一、确定自己对旧习惯感到痛苦:
当你回忆起旧的习惯,这时的感受是否不像以前那样让你觉得快乐,而是痛苦呢?
二、确定自己对新的行为感到快乐:
当你想起新建立的行为时,感觉是否不像以前那样让你觉得痛苦,而是快乐呢?
三、让你的新行为和你的价值体系、信念相合:
你的新行为是否和你的价值体系、信念相匹配呢?
四、确定旧习惯带给你的快乐依然存在于新行为中:
是否你的新行为中仍然保留有旧习惯所能得到的快乐呢?
五、臆想未来你以新的行为生活并成为习惯:
臆想以前使你沉溺于旧习惯的原因,让它成为使你乐于以新行为生活的诱因。
如果检查后发现新行为和这个表所列有相违之处,那就必须重新来过,从第一步开始逐步检查,找出问题的症结,进行调整,直至达到最后的改变目标为止。
NAC的四个步骤可以用在任何需要改变的地方,不管是人际关系上、事业上还是对孩子的教育上。如果你能掌握NAC,哪怕是前两个步骤,相信必然会有很大的改变。
妈妈领儿子去市场买东西时碰见一个卖樱桃的老熟人,老熟人让小孩儿抓一把樱桃,小孩儿犹豫了一下,没有动手。
“你不爱吃樱桃吗?”老熟人问。
“爱吃。”小孩儿答道。于是,老熟人抓了一把樱桃塞进小孩儿的衣兜里。
回家的路上,妈妈问儿子:“刚才叔叔让你拿樱桃时,你为什么不拿?”
“因为,”小孩答道,“他的手比我的手大。”
在传播上,要懂得用别人的口说你产品的好。所以,口碑传播的效果非常好。
第四章 NLP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