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让口才成就你
11031300000008

第8章 让肢体语言给你的口才“助威”

1.不要忽视人际交往的空间距离效应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需要保持一定的自我空间和适当的交往距离。因此,我们必须根据交往的性质,有意识地选择与人交往的最佳距离,从而更好地跟他人进行交往和交流。

一位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试验:心理学家选择了一个宽敞的阅览室作为实验场所。在阅览室刚刚开门、里面只有一个读者的时候,心理学家就走进去、拿把椅子坐在他或她的旁边。心理学家将这个试验做了整整80次。结果是,在一个只有两位读者的空旷的阅览室里,没有一个人能够忍受一个陌生人紧挨着自己坐下。因为对方不知道心理学家正在做试验,所以在心理学家坐在他们身边之后,大部分人很快就默默地走开、选择其他的座位坐下,有些人则干脆直截了当地问他:“你想干什么?”

这个试验表明,人与人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任何一个人,都需要在自己的周围有一个自己把握的空间,这个空间就像一个无形的“气泡”一样为自己“割据”了一定的“领域”。而当这个空间被其他人触犯,人就会感到不舒服、不安全甚至恼怒起来。

一般来说,在人际交往中,自我空间的范围由交往双方的人际关系以及所处的情境决定,交往双方的关系越密切,个体的自我空间的范围就越小。根据人们交往关系的不同程度,美国人类学教授霍尔博士将人际交往中的距离领域划分为四种类型: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和公共距离。

(1)亲密距离

这是人际交往中的最小间隔或几无间隔,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亲密无间”,距离范围在0~45厘米之间。

亲密距离的近范围是0~15厘米,此时,双方可以肌肤相触、耳鬓厮磨,甚至能够感受到对方的体温和气息,这是为了做出爱抚、亲吻、拥抱、保护等动作所必需的距离,属于亲密接触的关系,常发生在爱侣、亲友之间。如果用不自然的方式或者强行进入他人的亲密距离,就会被认为是对他人的侵犯。

亲密距离的远范围是15~45厘米,此时,双方身体上的接触可能表现为挽臂执手或促膝谈心等等,这种距离能使一方感受到另一方身体的气息,仍能体现出亲密友好的关系,多用于情人或夫妻间的谈情说爱,也用于父母与子女之间、兄弟姐妹或亲密朋友之间。

就交往情境而言,亲密距离属于私下情境,只限于情感高度密切的人之间使用。在社交场合,在大庭广众之下,两个人,尤其是异性,如果采取了亲密距离,看起来就不太雅观。

在同性之间,亲密距离往往只在十分熟识、无话不谈的贴心朋友之间使用。一般来说,女性朋友比较喜欢这样近距离地相处,而两个成年男性在交往时,由于特定的心理因素作用,一般不采用这种距离。在异性之间,亲密距离多用于夫妻和恋人之间。如果你忽视了这一距离,无意间与一个交往不深或不熟识的异性形成了“亲密距离”,往往会被人误解而产生不愉快。

在人际交往中,亲密距离是每个人都很敏感的领域。如果一个不属于亲密距离圈子内的人随意闯入这一空间,不管他的用意如何,都会被视为不礼貌的行为,都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在人际交往中,要特别小心这种距离。

(2)个人距离

个人距离是指比亲密距离稍远一点的距离,距离范围在45~122厘米之间。个人距离一般表现为伸手可以握到对方的手,但不容易接触到对方的身体。

个人距离的近范围为46~76厘米之间,此时,双方正好能相互亲切握手,友好交谈,近距离适用于熟人之间的交往。陌生人进入这个空间就会构成对别人的侵犯。

个人距离的远范围是76~122厘米之间,这是双方手腕伸直、可以互触手指的距离,此时,任何朋友和熟人都可以自由地进入这个空间,不过,在通常情况下,熟人之间保持的距离更靠近远范围的近距离(76厘米)一端,而陌生人之间谈话时保持的距离则更靠近远范围的远距离(122厘米)一端。

个人距离是人际间隔上稍有分寸感的距离。通常,朋友之间进行交谈时多采用这个距离。在社交场合,为了向对方表示特殊的亲近感,有些人也会有意地采用这个距离。

(3)社交距离

社交距离已经超出亲密或熟悉的人际关系,体现出一种社交性或礼节上的较为正式的关系。

社交距离的近范围为1.2~2.1米,一般在工作环境和社交聚会上,人们都保持这种距离。在现代文明社会,很多复杂事务都在这个距离里进行。比如单位领导干部对秘书或下属布置任务、接待因公到访的客人、或进行比较深入的个人洽谈时大多采用这个距离。

一次,某单位举行一个会谈,在安排座位时出现了疏忽,没有在两个并列的单人沙发中间安置可以增加距离的茶几。结果,客人们自始至终都尽量靠向沙发的外侧扶手上,身体也不得不常常后仰。这就是因为不能保持恰当的社交距离,而使人产生了心理不适感。

社交距离的远范围为2.1~3.7米,表现为一种更加正式的交往关系,是会晤、谈判或公事上所采用的距离。比如说首长接见外宾、大公司的总经理与下属谈话时,由于身份的关系,需要与对方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

一般情况下,大公司的经理们往往会使用一个大而宽阔的办公桌,并将来访者的座位放在与桌子有一段距离的地方,这样一来,在与来访者谈话时,双方就能保持一定的距离。再比如,国家领导人进行谈判、工作招聘时进行面谈、教授和大学生进行论文答辩等等,往往都要隔着一张桌子或保持一定距离,是因为这种距离能够增加一种庄重的气氛。

在人际交往中,亲密距离与个人距离通常都用于非正式的社交情境中,而社交距离则用于在正式的社交场合。在社交距离的范围内,交谈双方已经没有直接的身体接触,说话时也要适当提高声音,并且需要更充分的目光接触。此时,双方的目光接触已经成为交谈中必不可少的交流形式了。如果得不到对方的目光支持,谈话者就会产生强烈的被忽视、被拒绝的感受。

(4)公共距离

公共距离一般是指公共场合中演讲者与台下听众、教室里老师对学生、舞台上演员与观众之间的距离。这是约束感最弱的距离。

公共距离的近范围约为3.7~7.6米,远范围则在7.6米以外。这是一个几乎能容纳一切人的“门户开放”的空间,人们完全可以对处于空间内的其他人“视而不见”、不予交往,因为相互之间未必能够发生联系。

处于公共距离的人们很难进行直接交谈。因此,当演讲者试图与一个特定的听众谈话时,他必须走下讲台,使两个人的距离缩短为个人距离或社交距离,才能够实现有效沟通。教师在讲课时用手势、动作、表情以及使用图表、字幕、幻灯等辅助教具,也都是为了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以此加强教学效果。

而7.6米以上的距离,在现代社会中,常用于大会堂发言、演讲、戏剧表演、电影放映等等。

在人际交往中,空间距离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具有一定的伸缩性,这取决于具体的文化背景、社会地位、情境、交谈双方的关系、性格特征、心境等。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其交往距离也不同。这种差距是由于人们对“自我”的不同理解造成的。

社会地位不同的人,交往时对个人空间的需求也会有差异。一般说来,有权力有地位的人对个人空间的需求相对较大。我国古代的皇帝,总是坐在高高的龙椅上,与大臣们拉开了较大的距离,独占较大的空间;大臣们在皇帝面前必须弯腰低头,眼睛不能直视皇帝,退朝时还要背朝而出。所有这些,都是表现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与地位。在社交中,当人们接触到有权力有地位的人时,一般不敢贸然挨着他坐下,而都是尽量坐到远一点儿的地方,这都是为了避免因侵犯他的个人空间而触怒他。

人们确定相互空间距离的远近还取决于性格。性格开朗、喜欢交往的人更乐意接近别人,也比较容易容忍别人的靠近。也就是说,他们的自我空间相对较小。而性格内向、孤僻的人不愿主动接近别人,对靠近他的人十分敏感,他们很容易因自我空间受到侵占而产生不适感和焦虑感。

此外,人们对自我空间的需要也会随具体情境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人们无法考虑自我空间,因而也就能够容忍别人跟自己靠得很近,这时已经没有亲密距离还是公共距离的界限,人们不得不通过躲避别人的视线和呼吸来表示与别人的距离。然而,在比较空旷的公共场合,人们对空间距离的需求就会扩大,比如说在公园和人少的餐馆,如果一个陌生人毫无理由挨着你坐下,必然就会引起你的怀疑和不自然的感觉。

通过空间距离的信息,人们可以很好地了解一个人的实际的社会地位、性格以及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的四类距离常常会发生动态变化,即交往双方之间的距离会被缩短或拉开,这种变化本身也是一种“语言”,我们应该学会从这种“语言”中窥见对方的心理变化,判断对方的真实意向,及时做出相应的反应:是进一步深谈,还是适时告辞。总之,我们在人际交往时应注意对方对于距离变化的敏感度,以便取得良好的交往效果。

2.肢体语言是无声胜有声的语言

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中,肢体语言是必不可少的。肢体语言对人际沟通起着重要的作用,有时,其重要性甚至超过了语言沟通。实际上,在面对面的交谈中,一半以上的信息不是通过语言而是通过肢体语言来传递的。

肢体语言是信息发送者把要发送的信息,通过仪表、姿势、表情、动作等传送到信息接收者的视觉器官,再通过信息接收者的视觉神经作用于大脑,从而引起积极反应,实现信息发送者的目的的一种表达方式。肢体语言包括面部表情、目光接触、身体姿势、人际空间距离、服饰语言等多种方式。

肢体语言直接诉诸于人们的视觉器官,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心理学家阿尔·伯特梅拉比安曾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公式:一条信息的表达效果=7%的语言+38%的声音+55%的肢体语言。这表明,人们获得的信息大部分来自视觉印象。因而美国心理学家艾德华·霍尔曾十分肯定地说:“无声语言所显示的意义要比有声语言多得多。”肢体语言独特的有形性、可视性和直接性,对谈吐来说,具有不可低估的特殊价值。

肢体语言能够辅助有声语言表情达意。

说话是一种有声语言活动。它诉诸于听者的听觉器官,通过有声语言形式传递信息。但是,有声语言在表情达意上是存在着局限的。有声语言常常把所要表达意思的一部分甚至大部分隐藏起来,造成所谓的“辞不达意”、“言不由衷”。根据弗洛伊德的解释,这大概是因为经过理性加工的语言往往不能直率地表露一个人的深层心理和真实意向。对听者来说,有声语言的这种无形性、隐藏性和间接性,往往叫他们难以完全地领会说者的意思。因此,“仅依赖文字语言我们永远也不会明白一个人说话的完整含义”(伯德惠斯特尔)。

肢体语言能够弥补有声语言的这些不足。它能通过有形可视的、具有丰富表现力的各种动作和表情,协助有声语言将内容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视、听双管齐下,能给听者以完整、确切的印象。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就深谙此道。他常常用钱币作为道具在桌上演示、说明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利益关系,这给工人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专家们指出,医生在问诊时尤其要注意兼顾有声语言和肢体语言,这样才能给病人更有效的提示,从而获得更为确切的信息,做出准确的诊断。

不仅如此,肢体语言还能加强表达语气,显示出人内在的情感和态度,使情绪、观点、意见在无形之中得到有力的强调。比如说,教师运用一定的体态动作来教学,可以调节课堂气氛、突出教学重点、改善学生的信息接收率。根据美国心理学家调查,如果教师在讲课时距离学生很远并且毫无表情和动作,学生就只能接受教师发出信息的25%;如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使用图表、字幕等直观的教具,学生的信息接收率可提高到40%~50%;如果教师用教鞭指着讲解,并配以恰当的手势和动作,学生的信息接收率即可高达75%以上。由此可见,有声语言和肢体语言是相辅相成的。

肢体语言有助于形成第一印象,体现气质风度,塑造美的形象。

社会心理学有一个理论叫“晕轮效应”。这一理论认为,一个人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成为别人对其做出判断的心理依据。心理学家雪莱·蔡根曾经做过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她在莫萨立顿大学挑选了68个自愿参加实验的大学生。在口才、外貌以及对事物的理解力和判断力上,这些大学生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但在风度仪表方面,有些大学生风度翩翩、气质不俗,有些则仪态平平、气质一般。根据事先的安排,这68个大学生分别向4位素不相识的路人征求意见,希望获得他们的支持。结果,风度翩翩的大学生获得的支持率要远远高于仪态平平的大学生。

肢体语言不但能与有声语言互为补充,还能使说话者以动态、直观的形象出现在听者的面前,给他们以直接的印象。肢体语言直接构成主体的体态形象,这种形象不仅仅是外观造型意义上的,它还鲜明地体现着主体的内在气质、风度和人格。在日常生活的谈话中,人们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无不传递着大量的信息,显露出思想感情、爱憎好恶和文化修养。因此,人们往往通过别人的体态动作去衡量别人的价值,同时也通过自己的动作和姿势来表现个人的风度。

体态语的设计和运用能大大增强这种美学效果,使谈话者声情并茂、形神兼备,还能展现出谈话者风度翩翩、仪态万方的气质。有经验的口才家总是善于运用恰当、独特的体态动作来改变自己的形象。

据说,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具有“超凡的魅力”。在公众场合,不管他说什么,只要做几个动作,就能把听众吸引住。其实他的身材并不算高大,但他那精心设计过的肢体语言却总是能给人一种形象高大的印象。肯尼迪的魅力可以说是来自于他体态的魅力、风度的魅力、气质的魅力。拥有了优美的体态风度,就能在与人交流之初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使自己的形象符合对方的期待,从一开始就从感觉上、心理上沟通了与对方交流的渠道。

总之,在与他人的沟通交流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恰到好处地运用语言,还应当尽可能地运用肢体语言来支持与配合。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得体地应用自己的目光、表情、手势、姿势等肢体语言和别人进行非语言的交流,必然能创造良好的沟通氛围,增强对他人的感染力,并且显示出自己卓越的沟通才能。

3.注意肢体语言的文化差异

肢体语言是存在文化差异的,也就是说,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某些肢体语言表现出来的意义是截然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在全球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随着国际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为了更加顺畅地交流和沟通,我们有必要对其他地域和民族的肢体语言的含义有所了解。

在交际活动中,动作也往往具有表情达意的作用。有些动作,由于约定俗成的缘故,已成为人们通用的交际礼节。早在古希腊战争年代,双方为了友好不再打仗,都把盔甲、面罩取掉。以后,人们在交际场合表示友好时,就模仿推开盔甲、面罩的动作,逐渐演化成现在表示礼貌与尊重的“举手礼”。

除了“举手礼”之外,古代的人们为了表示友好,表示不再争斗,就把手伸出来,让对方看看。意思是说:“我手中没有武器,和好吧!”这一动作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今天的“握手礼”。

“举手礼”、“握手礼”业已为全人类通用,还有一些表情达意的动作是某民族特有的,需要我们有意识地熟悉它们,才能在有关交际场合懂得它们,使用它们。例如英国人在公众面前讲话的时候,为了使听众安静下来,往往举起双手,举到同自己头部一样高,掌心向下。而希腊人则把这种动作看作是最大的侮辱或蔑视。

即使是通用的握手礼,许多地域或民族之间也有细节上的差别。例如非洲尼日利亚人在握手时,要用大姆指在手上轻轻弹几下,表示手中没有东西。大洋洲的人,握手时只用中指互相勾住就行了。日本北海道的虾夷人,见面时先要双手合十,再渐渐将手举向前额,掌心朝外推开,然后男人拍拍胡子,女人拍拍上嘴唇,再握手。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一下子接受任何模拟信号都不具有通用意义是不可想象的。他们会举出点头为“是”,摇头为“不是”的反例来。

但据一位曾在印度做过客座教授的美国大学讲师说,他只在那儿干了一学期就辞职了,因为虽然他的理性(即他的头脑)知道,在印度把头转向一边表示赞同,但他在感情上还是不能接受:“天天见到那么多脑袋似乎全是表示反对的,这简直快要把我逼疯了!”从这个例子就可以看出,即使我们已知这个或那个信号“在别处”另有的含义,但要想在感情上平和地接受它依然很困难(参照本章开首瓦茨拉维克的引言)!

慕尼黑举办过一次印度周,他们请到了名噪一时的吉他手拉维·尚卡,为他伴奏的也是一位很著名的鼓手阿里·阿卡巴·克汗。在他们的乐器进行“对话”的过程中,人们看到拉维·尚卡一直在轻轻摇头。人们的第一反应是非常生气!休息时有人对印度朋友抱怨:“如果他觉得阿里·阿卡巴·克汗的演奏跟他不合,干嘛不干脆说出来?”这话引来哄堂大笑,印度朋友解释了原委,还讲了一则轶事:

一位莫卧儿(16世纪建立于印度的伊斯兰教国家)皇族参加了一场音乐会,发现许多人在听音乐时纷纷“摇头”。观众们做这个动作是想表示自己真的懂一些音乐,但这却激起了皇族的怒火,他下令:“谁明天晚上再敢将头转到一边,就让他脑袋掉地。”第二天晚上大家都绷紧了头部神经,一动也不敢动,这个情形只坚持到第四支曲子,大家又不由自主地摇起头来,因为这是内心的要求!最后皇族终于明白了,他们确实是懂得欣赏音乐的,此后这些观众就成了他的座上客!

这个例子说明了两点:首先,虽然我们将“摇头”称为摇头,但事实上这个动作并非“摇”,而是头部的一种转向,这个动作也可以很轻缓。西方人在听音乐时头会随节拍上下移动,看上去像“点头”,而印度听众更喜欢轻缓地晃动头部,随着曲调摇头晃脑,也可能是一种“内心冲动”。

也就是说,印度观众在听音乐时情不自禁地摇头就像欧洲听众随一定乐曲点头一样“普通和正常”。

一家跨国的美国康采恩公司的欧洲总部设在法兰克福,在这里工作的都是经理级人物,成百上千的美国和德国管理人员聚集在这里,控制该康采恩在全世界的营运情况。讨厌的是美国经理与德国同事间的磨擦一直不断,最后公司不得不求教于一名专家。

专家调查后发现了问题的症结:美国经理习惯于开着办公室大门,在他们的德国同事眼中,这意味着“孩子气,不成熟,典型的美国人——对工作一点儿都不认真”;而那些成天锁着门的德国经理也给了美国人同样的坏印象:“典型的德国人,斤斤计较,自以为了不起!”

这位专家指出,对于德国人而言,他“整个的办公室都属于隐私区”,而美国人的“气泡”中只包括自己的办公桌。当某人想同某个经理说话时,情况是完全不同的:如果对方是个德国经理,他必须先敲门,等到对方说“进来”,他才能打开门踏入对方的“领地”。同一件事在美国经理那儿完全是另一种程序:因为门无论何时都是开着的,所以任何人一眼就能看出,自己要找的人到底在不在,或者他现在忙不忙。如果人们认为现在是个适合谈话的时机,他会走到门附近,一只手按在门框上询问对方意见,他会这么问:“比利,能给我几分钟吗?”若对方不耐烦地摇摇头,表示自己不能或不想放下手头的工作,或低声嘟哝一句:“等会儿吧,约翰!”那么前者就会走开,等待另外的时机。若对方恰好有时间,他会答应:“当然!”这样,前者就可以进入室内(此外还有一种中间状态:虽然人们已进入室内,手却依然留在门框上,这时人们很可能是要出示随身带来的东西)。但是:只要拜访者的手还留在门框上,他就尚未进入美国经理的隐私区。与之相反:对德国经理来说,打开门就意味着进入了他的隐私区,因此在没有他的允许的情况下门不该被打开。明白了上述基本区别,你出差到美国时就会明白,为什么你的同事的举止都显得那么随便。

正是因为肢体语言存在着文化差异,在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时,我们一定要注意理解对方的肢体语言的独特含义,并使用恰当的肢体语言,这样才能实现更加顺畅的沟通,使自己的谈吐更有魅力。

4.保持良好的体态

我们每个人从小就被家长和老师教导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站如松、坐如钟”,这说明,一个良好的体态对一个人是很重要的。在社交中,不管你的身材怎样,保持良好的体态,会使你看上去更自信、更有气质和风度,给人留下仪表不凡、落落大方的印象,从而使他人更加愿意和你交往。

体态能够显示出说话者的思想和气质。抬头、挺胸、直背,会给人一种精神饱满、充满活力、自信坚定的印象;而一个内心缺乏勇气和自信的表达者,他通常呈现出站立不稳、不直、弯腰驼背、斜肩等不良的体态,这些都会给人留下胆小、怯懦、不自然、不雅观、缺乏魅力、缺乏自信心的印象,使人不愿意和这种人交谈和交往。

在中华民族的礼仪要求中,“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是对一个人的体态最基本的要求。

(1)站姿

站立是人们生活、工作及交往中最基本的体态之一。正确的站姿要做到站得端正、稳重、自然、亲切。上身正直,头正目平,面带微笑,微收下颌,肩平挺胸,直腰收腹,两臂自然下垂,两腿相靠直立,两脚靠拢,脚尖呈V字型。女子两脚可并拢,肌肉略有收缩感。

还有一种站姿是一脚在前,一脚在后,两脚之间有点距离,重心稍靠前,身体稍微前倾,这种站姿显得精神自然、稳重潇洒,给人一种气宇轩昂的感觉。

站立时,如有全身不够端正、双脚叉开过大、双脚随意乱动、无精打采、自由散漫的姿势,都会被看作不雅或失礼。

(2)坐姿

优雅的坐姿传递着自信、友好、热情的信息,同时也显示出高雅庄重的良好风范。在社交场合,坐姿要自然大方。既不要放任随便,以致失礼;也不必正襟危坐,过于拘束。可以按照座位的条件和场合的不同,采取适当的坐姿;并可以根据交谈的需要,转化自己的体态。

坐姿包括就座的姿势和坐定的姿势。入座时要轻而缓,走到座位面前转身,轻稳地坐下,不应发出嘈杂的声音。坐下后,上身保持挺直,头部端正,目光平视前方或交谈对象。腰背稍靠椅背,在正式场合,或有位尊者在座,不能坐满座位,一般只占座位的2/3.两手掌心向下,叠放在两腿之上,两腿自然弯曲,小腿与地面基本垂直,两脚平落地面,两膝间的距离,男士坐的时候膝部可以分开一点,以一拳或二拳为宜,不要超过肩宽,也不能两腿叉开,半躺在椅子里。在非正式场合,双腿可以叠放或斜放,交叉叠放时,力求做到膝部以上并拢。

女士在落座时,要注意应在站立的姿态上,后腿能够碰到椅子,然后用手把裙子向前拢一下,轻轻坐下来,两个膝盖一定要并起来,腿可以放中间或放两边。如果想跷腿,两腿需是合并的,假如穿的裙子较短时一定要小心盖住。那些需要经常走动工作或要上高台坐下的女士,都不适合穿太短的裙子。

无论哪一种坐姿,都要自然放松,面带微笑。在社交场合,不可仰头靠在座位背上或低着头注视地面;身体不可前俯后仰,或歪向一侧;双手不应有多余的动作。双腿不宜敞开过大,也不要把小腿搁在大腿上,更不要把两腿直伸开去,或反复不断地抖动。这些都是缺乏教养和傲慢的表现。

在公共场合,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不雅的坐法,比如两腿叉开,腿在地上抖个不停,或者腿跷得很高,这些不良的坐姿实在让人不敢恭维。所以,要注意以下几个常见的不良坐姿:

①半躺在沙发座椅上,显得懒散、没精神;

②跷起二郎腿,还不断抖动自己的双腿,显得很没有素养;

③不要把头仰靠在沙发背上,仰着脸同别人交谈,显得很没礼貌。

(3)走姿

走姿是站姿的延续动作,是在站姿的基础上展示人的动态美。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社交场合,走姿往往是最引人注目的身体语言,也最能表现一个人的风度和活力。

走的时候,头要抬起,目光平视前方,双臂自然下垂,手掌心向内,并以身体为中心前后摆动。上身挺拔,腿部伸直,腰部放松,脚步要轻并且富有弹性和节奏感。

走路时上身基本保持站立的标准姿势,挺胸收腹,腰背笔直;两臂以身体为中心,前后自然摆动。前摆约35度,后摆约15度,手掌朝向体内;起步时身子稍向前倾,重心落在前脚掌,膝盖伸直;脚尖向正前方伸出,行走时双脚踩在两条平行线上。

女士还要步履匀称、轻盈,端庄、文雅,显示出温柔和秀美。

如果你的走姿不规范甚至不是很雅观,可以尝试下面的练习:将一本书放在头顶上,放稳后再松手。接着把双手放在身体两侧,用前脚慢慢地从基本站立姿势起步走。这样虽有点不自然,但却是一种很有效的练习方法,关键是走路时要摆动大腿关节部位,而不是膝关节,才能使你的步履矫健轻盈。

在社交中,保持良好的体态,做到站姿、坐姿、走姿自然优美,不但能展示出你良好的精神面貌和个人风范,还能使你的谈吐充满自信和动人的魅力。

5.在交谈时运用恰当的手势

手势是人们在交往或谈话过程中用来传递信息的各种手势动作。手势是人类最早使用的、至今仍被广泛运用的一种交际工具。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手势被赋予了种种特定的含义,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成为人类表情达意的最有力的手段,在肢体语言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手势的“词汇量”在肢体语言当中相当丰富,是人与人之间交往中的第二张面孔。在交谈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恰当地使用手势,就能帮助你更好地和他人进行沟通,使你的谈吐更有魅力、更加动人。

通常,手势的表意功能可分为情绪性手势、指示性手势、模拟性手势、象征性手势和礼仪性手势五种类型。

(1)情绪性手势

情绪性手势是伴随着说话人的情绪起伏而发出的,常常用来表达或强调说话人的某种思想感情、情绪、意向或态度。比如说,高兴时拍手称快,悲痛时捶打胸膛,愤怒时挥舞拳头,悔恨时敲打前额,犹豫时抚摸鼻子,着急时双手相搓。一般来说,用手摸后脑勺则表示尴尬、为难或不好意思,双手插腰表示挑战、示威或自豪,双手摊开表示真诚、坦然或无可奈何,扬起巴掌猛力往下砍或往外推,表示坚决果断的态度、决心或强调某一说词。情绪性手势是说话人内在情感和态度的自然流露,往往和表露出来的情绪紧密结合,鲜明突出,生动具体,往往能给听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指示性手势

指示性手势是用来指示具体对象的手势动作。比如,用手指指自己的胸口,表示谈论的是自己或跟自己有关的事情;伸出一只手指向某一座位,是示意对方在该处就座。指示手势还可以用来指点对方、他人、某一事物或方向,还可以表示数目、指示谈论中的某一话题或观点等。指示性手势可以增强谈话内容的明确性和真切性,便于及时掌握听者的注意力。

(3)模拟性手势

模拟性手势是指比划事物形象特征的手势动作。如抬起手臂比划一个人的高矮,伸出拇指、食指构成一个圆圈比划鸡蛋的大小,抡起胳膊侧身往后模仿骑马,等等。模拟性手势在一定程度上能使听者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由于它往往还带有一点夸张的意味,因而极富感染力。

(4)象征性手势

象征性手势是表示抽象意念的一类手势动作。这种手势往往具有特定的内涵,使用十分普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推广的一种象征胜利的“V”型手势(伸出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构成“V”字形状,余指屈拢),19世纪初风行于美国而后在欧洲被普遍采用的表示良好、顺利、赞赏等意思的“OK”手势(大拇指与食指构成一个圆圈,其他三指伸直张开),就是属于此类。在我国,举起握成拳头的右手宣誓表示庄严、忠诚和坚定;少先队员们将右手举过头顶象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跷起大拇指表示称赞、夸奖;跷起小指表示贬斥、蔑视。象征性手势能给谈话制造特定的气氛和情境,从而加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5)礼仪性手势

礼仪性手势是指在社交中用于致意、表示礼貌的手势动作。比如说,双方见面握手致意,表示礼貌热情;携手并肩表示亲切友好;挥手相送表示依依惜别;鼓掌致意表示欢迎、赞扬与支持等等。礼仪性手势是社交中不可缺少的交际工具。需要指出的是,前面四种手势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有时,一个手势可以包含几种意义。比如说到要去“拥抱明天,拥抱未来”可能会激动地张开双手向前伸出,这既是一种情绪的自然流露,又带有指示或象征意味。

手势的运用场合很多,在日常生活中,手势包括扬手、拱手、招手、摆手、摇手、伸出手臂或手指等动作。不管是哪一种手势动作,都要做到有感而发,准确、自然、优雅而不生硬,还要从实际出发,使动作恰当而简明地说明问题,表达感情。运用手势时还应与人的眼神、面部表情相结合,才能恰如其分地表达手势的意思。

当使用必要的手势辅助语言表达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简洁明确,不滥用手势,让人辨别不清你的手势含义;幅度适度,手势使用要自然,通常以小幅度为宜,如果手势幅度过大、使用频率过多,会显得浮躁张扬,不够稳重;自然得体,不要刻意设计摹仿,否则有可能虚假失真;和谐统一,使手势动作与自己的谈话表情要和谐一致,有助于思想意识的正确表达。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在运用手势时存在着不少不良习惯,比如说,兴奋时的手势显得忘乎所以;遇到为难的事或着急的事,就当众抓耳挠腮;与别人谈话时,边讲边挠痒、搔头皮;在人多的场合,指手画脚、拉拉扯扯;说话时,反复使用一种手势,令人感到单调乏味。有一定文化修养、风度高雅的人,在人际交流场合应当十分注意手势的运用。与人交谈时,要留心控制自己的双手,不随便乱动,以保持文雅的风度。

手势对演讲的效果也有很大的影响。由于手势具有具体、鲜明、形象、动作幅度较大的特点,所以在辅助表情达意、增强演讲的吸引力等方面,具有特殊的功能。潇洒的手势,最主要的特征是协调、适度,给人以美感。然而许多的演讲者并不重视手势的运用:有人在演讲时表现得十分机械,要么两手伸直下垂,要么双手按在讲台上,缺乏必要而合适的手势动作;有的人虽然使用了手势,但并不潇洒,也没什么变化,只是机械地比划几下,或一直重复一个习惯动作;有的人在演讲时动作过多,令人眼花缭乱,手势非常夸张,让人感到滑稽、别扭,殊不知,不规范、缺乏审美感的手势,不但对演讲起不到积极的作用,反而会分散听众的注意力,甚至使听众厌烦。

总之,在交谈时恰当地使用手势,能够增强语言表达效果和感染力,增加谈吐的魅力。要想成为一个拥有良好的谈吐的人,必须重视手势的特殊作用,积极规范自己的手势动作。

6.用你的脸表情达意

表情,是指头部(主要是脸部)各部位对于情感体验的反应动作。表情不仅能给人以直观的印象,而且还能给人以比较强烈的感染力,它和有声语言相配合,能够产生很好的交际效果。

达尔文在《人类与动物的表情》一书中指出,现代人类的表情动作是人类祖先遗传下来的,因而人类的原始表情具有全人类性。这种全人类性使得表情成了当今社交活动中少数能够超越文化和地域的交际手段之一。

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曾经说过:“面部表情是历经多少世纪才培养成功的,比嘴里讲的更复杂到千百倍的语言。”

俗话说,打人不打脸。这句话至少有这样两层意思:第一,脸部非常重要,一旦受伤,就会被人“一目了然”而“无脸见人”,这对双方来说都很不利;第二,脸部处于最显著的地位,很容易被对方注意,打起架来人会本能的打向对方的脸部,所以,需要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则。这些都说明了脸部的重要性。事实上,人的面部,尤其是眉、眼、鼻、嘴之间的三角区,是人的表情最集中、最丰富的部分。

人类是表情最丰富的高等动物,尤其是面部表情。面部表情,在人际交往的表情范畴内,所占的比例是巨大的和压倒性的。

一般来说,要想成为一名影视戏剧演员,首要的要求是面孔悦目或具有明显的特点。因为在观看影视剧作品的时候,除了语言,观众基本上要通过演员的面部表情来了解剧情,同时,观众也主要是通过演员面部表情演绎情节的效果来评定演员的表演功底的。

面部表情是人的心理活动、情绪变化的晴雨表。

面部表情能够直接反映一个人内心的即时情绪,与人的情绪变化是“同步”的。人的脸部满面红光、满面春风是兴高采烈的表现;面红耳赤是急躁或羞涩的表现;脸色铁青是生气或愤怒的表现;面面相觑是惊恐或束手无策的表现;突然的面无血色是极度惊恐的体现;脸色苍白是紧张和身体不适的表现;面如菜色是营养不良、健康状况不佳的表现。

面部表情就是通过面部肌肉姿势的变化来表达思想感情。面部肌肉收缩和伸展的变化是情感的自然流露。面部肌肉松弛,露出微笑的神色,使人乐于亲近,令人舒服,给人快慰;面部肌肉绷紧,板着面孔,使人避而远之,望而生畏。通常情况下,一个人乐则笑容满面,喜则眉飞色舞,哀则愁眉苦脸,怒则咬牙切齿。在人的面部五官当中,嘴的表现力也很丰富,仅次于眼睛。哈哈大笑总是伴随嘴的大幅开张;人的双唇紧闭,一定是脑部在紧张地运转活动;撇嘴表示藐视和轻视,噘嘴表示生气,努嘴表示怂恿或嘲讽,咂嘴表示赞叹或惋惜,咬嘴唇表示自省、后悔或决心下定;嘴角向上表示愉快,嘴角向下则表示敌意。鼻子虽然活动幅度不大,但也有一定的表现力:耸鼻表示厌恶,皱鼻表示好奇,嗤之以鼻则表示不屑和看不起。

在面部表情当中,除了眼神,最动人、最有魅力的就是微笑了。作为一种表情,微笑是直接反映人的内在精神状态。一个心情沮丧、精神萎靡的人,是微笑不起来的。微笑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也是自信的标志。一个奋发进取、乐观向上的人,一个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人,总是流露出会心的微笑,并用微笑感染周围的人。

微笑还是一种必要的礼节。微笑是在向对方表白自己没有敌意,并可进一步表示欢迎和友善。微笑如同春风一般,使人感到温暖、亲切和愉快。微笑是一个人礼仪修养的展现。微笑是人际关系的黏合剂,是社交活动的通行证,也是处世待人的法宝。在人际交往之中,微笑是不可或缺的。微笑有一种天然的吸引力,能有效地缩短交往双方的心理距离,营造融洽的交往气氛。与陌生人初次见面,友好的微笑,可以消除双方的拘束感;与熟人见面打招呼,点头微笑,显得和谐温暖;即使婉拒了别人的要求,辅之以淡雅一笑,也不至于让对方难堪。因此,可以这样说,微笑是社交成功的催化剂。

要学会微笑。要学会“恰到好处”的微笑,你甚至可以对着镜子刻意练习。但微笑决不仅仅是面部肌肉的适当牵拉,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挚的感情流露。也就是说,微笑要用心。只有发自内心的微笑才是自然、真诚的,才能获得别人的好感,同时也能给你增添无穷的魅力。

人们总是赞美蒙娜丽莎的微笑,说她具有永恒的魅力。那么,她的魅力究竟在哪里?是丰满的前胸,圆润的下巴,飘逸的头发,还是似开似合的嘴角?其实,蒙娜丽莎的微笑的魅力,关键在于她的双眼中流露出来的让人心生愉悦的亲切感。

在人的肢体语言当中,面部表情最能反映一个人的心理和情绪。面部可以把高兴、悲哀、痛苦、畏惧、失望、忧虑、报复、疑惑等迅速、敏捷、充分地反映出来。从面部五官的细微表情,还可以看出交往对象在言语中有意掩饰的内容。

我们在和别人交往、打交道时,之所以有时顺利,有时被动,有时弄得“费力不讨好”,许多时候是因为我们操之过急,没有通过注意别人的面部表情察觉到别人的心绪,没有注意别人当时是否适宜接受你的谈话方式及主题。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应该根据交往对象的面部表情揣摩对方当时的情绪状态和情绪变化。当对方和颜悦色时,我们可以与之进行无拘无束的交谈;当对方的脸色由晴转阴时,你最好别去打搅他(她);当对方下巴外扬、眼睛向上、鼻子也翘起来的时候,表示他(她)此时蔑视一切,你最好马上离开,以后再做沟通。

面部表情也能体现出一个人的个性。有经验的人,从一个生人的面部表情和面部形象就能准确判断出他(她)的性格类型和当时的心情,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察言观色”、“心如其面”。

人的面部表情丰富多样,在人际交往中,对于情感表达、传情达意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面部表情通常能够传达出人们内心的真正想法,同样,你也可以利用面部表情来促进沟通的进行。在与人交谈时,要对人报以真诚的微笑,让人感受到你的礼貌、热情和友好。为了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感情,脸色、眼神、眉毛都应协调配合有声语言所表达的感情。如果表情缺乏真诚,就难以做到深入的交流与沟通。而只有感情真诚,表现出的表情才是真实自然的,才能起到感染对方的作用。

总的来说,说话时的面部表情应该是诚恳坦率、轻松友好的,而不应该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嘴脸,也不应显出自负的面孔,那样就会从心理上把听者拒之于千里之外。此外,表情还应该是落落大方、自然得体的,是由衷的,而不应该是矫揉造作、生硬僵滞的。这就需要你在平时不断地加强自己内在的修养。

7.眉目巧传“情”

在人类的面部表情中,最传神、最微妙、最动人、最有魅力的莫过于眼神。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人类的肢体语言当中,眼神最能表达情感、沟通心灵。千变万化的眼神,能够表露出人们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因此,在与人交谈时,要善于同别人进行目光接触和交流。这不仅是一种礼貌,还有助于谈话的持续不断和顺畅进行。

眼睛具有反映人的深层心理的特殊功能。专家研究表明,眼神实际上是指瞳孔的变化行为。瞳孔受中枢神经的控制,如实地反映大脑正在进行的一切活动。当瞳孔放大时,传达的是诸如爱、喜欢、兴奋、愉快等的正面信息;当瞳孔缩小时,传达的则是诸如消沉、戒备、厌烦、愤怒等的负面信息。眼睛能够显示出人的喜怒哀乐、爱憎好恶等思想情绪的存在和变化。也就是说,眼神和谈话之间有一种同步效应,眼神总是忠实地反映出说话的真正含义。

在交谈中,“目光语”的运用是一种重要的礼仪行为。目光,主要用来表示对对方的亲切友好和关注的态度,并营造出良好的交谈气氛。通常,人们会根据交谈双方关系的不同,来区别凝视的部位、角度的不同以及时间的长短。

首先说凝视的部位。

(1)亲密凝视,眼神通常集中在对方眼睛和胸部以上这个三角区域,这往往是亲人或恋人之间使用的一种凝视行为。

(2)公务凝视,眼神的焦点落于对方两眼和额头中部之间的三角区域,这通常是为公事打交道的凝视行为。

(3)社交凝视,眼睛看着对方脸上的两眼到嘴唇之间的三角区域,这是人们在社交场合所运用的一种凝视行为,这种凝视行为能够营造出一种“社交气氛”。

再来说一说注视角度的问题。

注视的角度能够反映出你对人的态度,因此不可轻视这个问题。在公共场合与人交谈时,应该采用正视、平视、仰视、环视(有多人在场时),而不应该采用斜视、扫视、俯视甚至“无视”。仰视能够表示崇拜和尊敬之意;正视、平视、环视则能够体现出公平、平等和自信;而俯视虽然也包含有爱护、宽容的意思,但用错对方,就会让人产生轻视、傲慢的感觉;而扫视、斜视、漠视和无视都是严重的不礼貌的行为。

接着来说一说注视时间长短的问题。

在跟人打交道的时候,注视对方的时间很短或基本不看对方,不管你的主观动机如何,都会让对方产生一种被轻视、被冷落的感觉,从而引起对方的反感。这些人往往不懂得眼神在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往往不是低着头看地板或盯着对方的脚,就是“顾左右而言他”。其实,这样会严重地影响交流。因为,在谈话中,不愿进行目光接触的人,往往会给人一种企图掩饰或隐藏着什么的感觉;目光接触时间很短、眼神闪烁不定的人,会让人觉得他精神不稳定或性格不诚实;而几乎不看对方的人,则会被认为是怯懦和缺乏自信心的人。

当然,在交谈时,也不应该走向另一个极端,那就是长时间地盯着对方。英国人体语言学家莫里斯说:“眼对眼的凝视只发生于强烈的爱或恨之时,因为大多数人在一般场合中都不习惯于被人直视。”长时间地凝视有一种蔑视和威慑的作用,有经验的警察、法官常常利用这种手段来迫使罪犯招供。因此,在一般社交场合不宜使用长时间注视。同时,长时间地注视,特别是对异性目不转睛地注视,还有对初识者反复的上下打量,也都是很不礼貌的行为。

在人际交往中,注视时间的长短,往往取决于双方关系的亲疏和你对对方重视的程度。在和熟人、故交或比较重视的对象交谈时,注视对方的时间要长一点。而陌生人的交谈中,不应该直视对方,而应首先平视对方一眼,然后自然地转视他人或四周,避免形成相互对视;而在平视对方时,以散点柔视为佳,目光要柔和、亲切、坦诚、真挚,不要以探询的目光逼视对方,也不能使用那种“一眼看穿”式的眼神,还应同时报以微笑、点头、问候或握手,以迅速地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在这一过程中,眼神不要保持“始终如一”。自始至终地保持同一种眼神,即使是亲切的目光,也会让人感觉做作和虚伪。真诚地与人交谈时,眼神会自然地产生变化:见面握手、问候时,目光亲切、热情;与人交谈时,要把握好目光接触的分寸;询问对方的身体及家庭情况时,目光中会充满关切;征求对方的意见时,应采用期待的目光;当对方表示赞同、支持、合作时,目光自然转向喜悦;对方带来意外的好消息时,应当报以惊喜的目光;对方侃侃而谈时,你应始终投以关注的目光,即使对对方的谈话内容不太了解或不感兴趣,因为这是礼仪规范最起码的要求;当对方发表了启发性的真知灼见时,要会意地递去赞赏的目光;如果谈话中需要打断对方插话时,要首先报以歉意的目光;起身送客时,也要用关照的目光“目送”对方。

在交流中,一个人的眼神,往往会影响对方对你的第一印象。一个人目光炯炯,会给人留下身体健康、精力旺盛的印象;而目光迟滞的人,留给人的印象是衰老、虚弱。一个人目光如炬,会让人觉得他有远见卓识;而目光如豆的人,会让人觉得他见识短浅、能力低下。一个人目光清朗,让人觉得他坦诚、正直;而目光闪烁的人,则会让人觉得他心虚、神秘。

在人际交往领域,目光和眼神的作用非凡。在与人交谈时,善于最大限度地运用眼神和目光的表现力,不但能够显示出个人的礼仪和修养,还能促进双方的交流和进一步的交往。

在交流中,如果你想给对方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那么,你凝视对方的目光就要长久一些,以此表现出你的自信。如果你想在和对方的争辩中获胜,那么,注意不要使用闪烁的目光,不要轻意地把目光移开,这样能够表示出你的坚定。如果你和别人碰面,面对别人的眼光觉得不自在,你就应该把目光移开,减少不快的感觉。如果在你和对方谈话的时候,他表现得漫不经心,还会出现闭眼的姿势,你应该知趣地暂停交谈;即使你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沟通,也要随机应变。如果你想和别人建立良好的默契,应该用说话60%~70%的时间来注视对方,并且选择注视对方的两眼和嘴之间的三角区域,这样信息的传递,才会被正确而有效地理解。如果你想在和陌生人的交往中获得成功,那就应该采用温和、期待的目光,面带浅笑,不卑不亢。

在人际交往中,目光接触和眼神交流发挥着信息传递的重要作用。在与人交谈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善于利用这一重要的肢体语言,达到交谈的最终目的。

8.服饰也在“说话”

服饰语言是以服装及其饰品(包括首饰)的变化来传递情感或信息的交际手段,服饰作为一种信号比肢体语言本身的信号更加引人注意。服饰语言也是一种典型的非言语交流形式。从一个人的穿衣打扮,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审美水平、文化修养以及综合素质。简洁大方的仪表,不仅能展示自己的个性魅力,更能体现你对别人的尊重。

服饰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产物,它的产生与发展体现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服饰随着人类历史的演进而演进,每个历史阶段的服饰都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文化内涵。服饰发展至今,已经凝聚了非常丰富多彩的文化意义。它载有反映社会风气、历史条件及人的精神风貌等方面的信息,更是个人的性格气质特征与审美能力的重要而直接的表现形式。

服饰具有信息传播功能。服饰的颜色、式样、档次和搭配,均可以显示出一个人的性格爱好、文化修养、生活和风俗习惯。有研究表明,讲究穿着打扮的人自尊心较强、对工作比较负责,而穿着打扮过于随便的人多半不拘小节。在初次交往中,讲究衣着打扮的人能给人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在服饰打扮上,必须完全服从国际公认的“T。P。O”原则。T(time)指时间,指服饰打扮必须根据时间来决定,是个广义的概念,既指时令、季节,又指具体月日或星期几,也可具体到一天内的白天、黑夜、钟点、时辰。一个人在三伏天还穿着深色长袖制服的人,给人的第一印象不会太好。P(place)指地点、场所、场合、位置、职位,即服饰打扮应与所处的场合相协调。O(object)代表目的、目标、对象,试图通过穿着打扮来达到给对方留下一个什么样的印象的目的,有目的地来选择服饰。

1987年,美苏两国首脑在华盛顿签署中程导弹条约。两位第一夫人南希和赖莎的服装就是一次无声的“自我介绍”。当天,两位第一夫人不约而同地穿上了灰色的套装。为改变苏联妇女“货车司机”的形象,赖莎特意在外加了一件红色的T恤以突出上下身比例,令人耳目一新。而南希的套装双肩垫得太浮,收腰又过于夸张,与当时庄重的外交场合不太协调。南希的服饰明显不符合“T。P。O”原则。新闻媒体普遍认为赖莎的服饰胜过南希的服饰。

从礼仪的角度看,着装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穿衣。它是着装人基于自身的阅历修养、审美情趣、身材特点,根据不同的时间、场合、目的,对所穿的服装进行精心的选择、搭配和组合。具体来说,穿着打扮既要自然得体、协调大方,又要遵守某种约定俗成的规范或原则。服装不但要与自己的具体条件相适应,还必须时刻注意客观环境、场合对人的着装要求,即着装打扮要优先考虑时间、地点和目的三大要素,努力使穿着打扮的各方面与时间、地点、目的保持协调一致。

一般地说,服装、发型、饰物、化妆等,都要以美观、大方、入时、合群为准则,既不可不修边幅,也不可浓妆艳抹,更不能身着奇装异服。除此之外,还应同时兼顾以下原则:

(1)文明大方

要求着装要符合本国的道德传统和常规做法。在正式场合,忌穿过露、过透、过短和过紧的服装。身体的过分暴露,不但有失身份,而且也失敬于他人,使他人感到不便和尴尬。

(2)搭配得体

要求着装的各个部分相互呼应,精心搭配,特别是要恪守服装本身及与鞋帽之间约定俗成的搭配,在整体上尽可能做到完美、和谐,展现着装的整体之美。

(3)个性特征

个性特征原则要求着装适应自身形体、年龄、职业的特点,扬长避短,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和保持自己独有的风格,即在不违反礼仪规范的前提下,在某些方面可体现与众不同的个性,但切勿盲目追逐时髦。

就拿教师来说吧,如果一个教师不注意自己的穿着打扮,穿戴得过于随便、寒伧甚至邋遢,就会给人一种穷酸迂腐的形象,从而削弱教师的权威性、神圣感和感召力。学生一见到这样的老师就会发笑、厌恶甚而制造欺负老师的恶作剧。学生一旦形成对老师的反感、轻视,就会失去对老师的兴趣和信赖,从而导致教学效果的大打折扣。

相反,如果一个教师太过注重穿着打扮,总是穿金戴银、追求新奇、怪异、夸张、透露等所谓时髦的服饰,又会被认为轻佻而不庄重、浅薄而无内涵。同时有可能在学生中造成一种不良的导向。可见作为一个教师来说,太过注意自己的穿着打扮与穿戴过分随便一样,都是不妥当的。

实际上,作为一种崇高的职业,一个特殊的群体,教师担负着为人师表的神圣职责。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其服饰必须质地考究,款式端庄,搭配自然,干净整洁。也只有这样的服饰,才是教师得体的服饰,才能与“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相称,才符合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气度。端庄稳重、和谐雅致、大方得体的服饰可以体现出教师良好的精神面貌,塑造教师良好的职业形象和公众形象。这本身也是一种美的创造、一种美的享受。在对这一美的欣赏中,学生会产生愉悦感,从而大大增强教学效果。在对教师服饰的审美过程中,学生有可能把老师作为偶像进行崇拜和模仿,从而给学生一种健康良好的服饰导向,这是有声教学语言所难于达到的效果。由此可见,教师的服饰不仅是一种自我形象的私人包装,也是一种职业形象的公众艺术,它不仅关系到教学的效果,也关系到学生的审美。因此,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重视自身的服饰艺术品位,用好自己的服饰语言,以期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在与人交谈时,服饰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时下的年轻人都追求时髦,穿着时装通常不考虑时间、地点和场合,根本不重视服装与谈话关系的重要性。不仅是年轻人太随意,大部分人可能不了解着装的规矩,因此也都忽略了服饰语言。但事实上,在各种场合中,听者的服装往往会给说者带来微妙的心理变化。

有心理学家观察过,假如A为了个人感情问题而请教B,如果B的服装色调黯淡,那么A的情绪会产生什么变化?原本满腹苦恼,想一五一十地说出,现在却不想说了。这显然与服装有关。

有位记者就很注重服饰问题,每次采访前,她必定先确定对方当天的穿着,然后配合对方,选一套最能与对方搭配的服饰。这种配合方式能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也能造成轻松愉快的气氛,让对方能自由谈话。倘若双方的服装相差悬殊,比如一个人穿的是唐装,一个人穿的是西装,就可能有碍采访工作。除此之外,太过华丽的打扮也不适宜。以戏剧的人物做比喻,听者是配角,说者才是主角。如果被采访的人衣着朴素,采访者的豪华服装就会抢尽主角的风采,造成一种喧宾夺主的局面。因此,配角的服装必须适当与主角相互搭配。所谓适当的服装,是指适合对方个性、谈话内容或谈话场合的服装。一般人应该具备这种知识,考虑服装款式、颜色等,挑选出能表现本人风格的服装,以便促进谈话效果。

现代社会是一个注重仪表的文明社会。通过服饰,可以了解一个人,也可以让他人了解你。我们必须注意发挥服饰在社交和口才中的作用。在社交场合,注重个人着装的人能体现仪表美,得体的衣着打扮可以增强自信力,增加交际魅力,能赢得对方的信任和尊重,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使人愿意与你深入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