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计算机大话设计模式
11030400000189

第189章 10 命令模式的功能,好处,或者说

为什么使用命令模式大B:“上边的代码是否看起来很傻呢,本来可以这样简单实现的。”

public class Clien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args){

Receiver receiver=new Receiver();

receiver。actionOne();

receiver。actionTwo();

}

}

public class Receiver{

public Receiver(){

//

}

public void actionOne(){

System。out。println(“ActionOne has been taken。”);

}

public void actionTwo(){

System。out。println(“ActionTwo has been taken。”);

}

}

大B:“看!多简洁。如果是像上边如此简单的需求,这个才应该是我们的选择,但是有些情况下这样的写法不能解决的,或者说解决起来不好,所以引入命令模式。1、我们须要Client和Receiver同时开发,而且在开发过程中分别须要不停重构,改名。2、如果我们要求Redo,Undo等功能。3、我们须要命令不按照调用执行,而是按照执行时的情况排序,执行。4、开发后期,我们发现必须要log哪些方法执行了,如何在尽量少更改代码的情况下实现,并且渐少重复代码。5、在上边的情况下,我们的接受者有很多,不止一个。”

小A:“当我们遇到这些情况时应该怎样去解决?”

大B:“解决办法:情况一、我们可以定义一个接口,让Receiver实现这个接口,Client按照接口调用。情况二、我们可以让Receiver记住一些状态,例如执行前的自己的状态,用来undo,但自己记录自己的状态实现起来比较混乱,一般都是一个累记录另一个类的状态。情况三、很难实现。情况四、我们须要在每个Action,前后加上log。”情况五、相对好实现,但是再加上这个,是否感觉最终的实现很混乱呢?

大B:“好,我们再来看看命令模式,在命令模式中,我们增加一些过渡的类,这些类就是上边的命名接口和命令实现,这样就很好的解决了情况一、情况二。我们再加入一个Invoker,这样情况三和情况四就比较好解决了。”

如下加入Log和排序后的。

public class Invoker{

private List cmdList=new ArrayList();

public Invoker(){

}

public add(Command command){

cmdList。add(command);

}

public remove(Command command){

cmdList。remove(command);

}

public void action(){

Command cmd;

while((cmd=getCmd())!=null){

log(“begin” cmd。getName());

cmd。execute();

log(“end” cmd。getName());

}

}

public Command getCmd(){

//按照自定义优先级,排序取出。

}

}

public class Clien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args){

Receiver receiver=new Receiver();

Command commandOne=new ConcreteCommandOne(receiver);

Command commandTwo=new ConcreteCommandTwo(receiver);

Invoker invoker=new Invoker();

invoker。add(commandOne);

invoker。add(commandTwo);

iinvoker。actio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