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性健康蓝皮书:我们的性,我们的性“福”
11028500000015

第15章 艾滋病

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人体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又称艾滋病病毒)所导致的传染病。通俗地讲,艾滋病就是人体的免疫系统被艾滋病病毒破坏,使人体对威胁生命的各种病原体丧失了抵抗能力,从而发生多种感染或肿瘤,最后导致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

12.1艾滋病概况

艾滋病病毒终身传染,破坏人的免疫系统,使人体丧失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免疫功能受到病毒的严重破坏、以致不能维持最低的抗病能力时,感染者便发展为艾滋病病人。随着人体免疫力的降低,人会越来越频繁地感染上各种致病微生物,而且感染的程度也会变得越来越严重,最终会因各种复合感染而导致死亡。

自从1981年美国的临床医生们首次在同性恋男子中发现这种以免疫缺陷和淋巴结病变为模式的疾病以来,艾滋病病毒可以说在全世界迅速蔓延。多年来,国际社会为防治艾滋病作出了积极努力,防治工作有所进展,但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仍未得到有效控制。2007年11月20日,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发布的2007年度世界艾滋病报告显示,全球目前有3300多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在这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成年人约为3080万,15岁以下的约为250万。从各地区看,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依然是受影响最严重的地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人数达2250万,占全球总感染人数的68%。2007年全球新感染艾滋病病毒人数预计为250万,相当于感染者每天增加6800多人;2007年死于艾滋病的人数预计达210万,相当于每天5700多人死于艾滋病。艾滋病目前仍是不治之症。

中国于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感染病例。在1985年至2000年底的15年间,中国累计报告的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为880例和496例,而2001年和2002年两年合计报告的艾滋病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为1742例和716例,2002年全年报告艾滋病病例数比2001年增长44%。

2007年11月29日公布的《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2007)》指出,截至2007年10月底,全国已累计报告22.35万余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其中病人数为62838例,死亡报告2万余例。截至2007年底,我国现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70万人,其中艾滋病病人8.5万人。与《2005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与防治工作进展》中公布的数字相比,这两个数字分别增加了5万人和1万人。评估报告还显示,估计我国现存的70万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中,超过半数是经性传播感染的。

12.2艾滋病的历史回顾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在美国几个大城市的同性恋青年男子中,突然大量发生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和卡波氏肉瘤,并伴有免疫缺陷症状,患者的平均年龄36岁。以往这类疾病很少在健康人中发生,而在青年中就更为罕见。因此,这一突发现象引起了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关注。至1981年8月,CDC已收到111例同性恋伴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或卡波氏肉瘤病例报告。1981年秋,在纽约还发现几例非同性恋的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患者,均为静脉吸毒者。

1981年12月,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集中报道了一些细胞免疫缺陷病例。1982年1月,迈阿密又报告1例55岁的男子患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死亡。此人既不是同性恋者,也不使用毒品,也非来自海地,而是一个血友病患者,曾是用第Ⅷ因子浓缩剂,此后,又发现了2例类似患者。

CDC于1982年7月16日,在MMWR中对此作了报道和评论,认为3名血友病患者的临床和免疫学方面的表现与近来同性恋患者、非同性恋患者静脉注射毒品有极其相似之处。可以设想,这种病是由同一种病原体经血液及其制品而传染的。这是第一次提出同一种病原体引起发病和经血传播的设想。

医学家们研究了上述病例,归纳出一些共同特点,患者都有严重的细胞免疫缺陷,都激发不同类型的机会性感染,尤其是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弓形虫病和肿瘤如卡波氏肉瘤,死亡率很高。易患者为男性同性恋者,静脉注射毒品者,海地移民或血友病患者,合称4H,其感染途径主要为性交及血液传播,同性恋,静脉吸毒,免疫缺陷,卡氏肺孢子虫肺炎与卡波氏肉瘤被联系在一起,并被考虑为一种新的疾病单元,从而在医学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从此被全世界所认识。

世界卫生组织WHO与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们对此给予了极大的关注。1982年9月,美国CDC正是以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为该病命名,简称AIDS,中文译为艾滋病。

1983年著名的法国巴斯德研究所肿瘤病毒实验室主任蒙塔尼尔(Montagnier)首先从一名患淋巴结病综合征的男性同性恋者的淋巴结中分离得到一种艾滋病的淋巴结病相关病毒(lymphaenopathy associated virus,简称LAV)。1984年美国国立肿瘤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也报告从艾滋病病人血液标本中分离得到多株逆转录病毒,因为这种病毒主要侵犯那些起免疫作用的淋巴细胞,所以命名为嗜人TH淋巴细胞三型病毒(human T-lymphotrophic virus Ⅲ,简称HTLV-Ⅲ)。这两种病毒被认为是同一种逆转录病毒的变种,并肯定为引起艾滋病的病原体,称为LAV/LTLV-Ⅲ。1986年7月25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公报,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会议决定,将艾滋病病毒改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e deficiency virus,简称HIV)。

艾滋病的英文简称为AIDS;而艾滋病病毒则为HIV。艾滋病病毒是指破坏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而艾滋病则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经数年或十数年后免疫系统严重被损、无力御敌,而发生多系统的感染性疾病,病人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infected patients)是指艾滋病未发病之前的带艾滋病病毒者。三者应予区别。

12.3艾滋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12.3.1病原体

1.起源

根据库存的血样回顾性研究,在世界范围内查出最早的HIV血样标本是从在刚果民主共和国的一名班图族成年男子1959年抽取的血样标本,其血样一直保存至今。这名男子原发诊断为镰刀形红细胞贫血。研究人员对该血样进行分析后发现其中含有目前很常见的艾滋病Ⅰ型病毒。这一发现证明,艾滋病病毒可能在1959年以前就开始感染人类,这比目前医学界普遍接受的时间可能要早10~20年。基因测定表明,在这名班图族男子身上发现的艾滋病病毒与目前在全世界流行的很多艾滋病病毒变种的原型结构相类似。研究人员认为,现在的许多艾滋病病毒变种可能都是由1959年以前最先在非洲出现的一种艾滋病病毒演化而来的。

在首个艾滋病例出现25年后,美国、欧洲和喀麦隆科学家在2006年5月《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说,他们已经证实,人类艾滋病病毒HIV-1起源于非洲黑猩猩,地点就在喀麦隆南部的丛林深处。科学家们在非洲喀麦隆的野生黑猩猩身上,发现类似人类艾滋病病毒的SIV病毒,证实了科学家认为野生黑猩猩是人类HIV病毒天然宿主的理论,对研究HIV的历史和起源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解开HIV病毒来源之谜是一项非常艰苦的工作,科学家雇用了众多的动物追踪者在茂密的丛林中收集野生黑猩猩的新鲜粪便,取样超过了1300个。而在此之前,科学家为了找到在不伤害这些濒临绝迹动物的情况下,通过粪便检测病毒的有效方法,就花费了7年时间。

科学家知道非人类灵长类动物带有它们自己的艾滋病病毒,科学上称为SIV,即猿类免疫缺乏病毒。SIV与人类HIV病毒的基因序列极为相似,足以表明两者的同源性。他们由此推断,SIV病毒就是人类艾滋病病毒的“祖先”。由于以前只有通过验血的方式,才能检测黑猩猩身上是否携带SIV病毒。因此,科学家仅在少数的几只被人类捕获的黑猩猩身上发现过该病毒。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科学家现在可以通过检测黑猩猩的粪便,来进行分析和研究。在本次研究中,科学家采集了生活在喀麦隆遥远丛林的黑猩猩的排泄物,利用SIV病毒抗体及基因序列分析等手段,发现约有30%~35%的黑猩猩是SIV病毒的携带者。

那么,艾滋病病毒究竟如何从动物身上传播到人身上的,尤其是那致命的第一次接触。该国际研究小组的负责人,美国阿拉巴马大学科学家比阿特丽斯·哈恩博士认为,人类艾滋病的起源很可能是猎人在狩猎过程中,接触了已感染SIV病毒黑猩猩的血液或体液(非洲一些地区的土著居民捕捉猩猩等灵长类动物,食其肉或将其血液注射到人体内,认为可以增强身体和增强性欲)可能是造成艾滋病病毒从黑猩猩传播到人类的“罪魁祸首”,当然,也可能来自捕食过程中黑猩猩对人类的抓咬。因为艾滋病病毒通过体液传播,一旦黑猩猩的体液进入人体,而这只黑猩猩又恰巧感染了SIV病毒,那么这可能就是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开始。携带SIV病毒的黑猩猩并没有表现出人类艾滋病的相关症状,这是最好的证据,说明黑猩猩是人类艾滋病的天然宿主。哈恩同时表示,所有受感染的黑猩猩具有共性遗传模式,这表明它们具有共同的祖辈。哈恩称:“猩猩们很少受到SIV病毒的伤害。病毒在传播时可能变得更具有杀伤力。”

但令人费解的是,哈恩发现SIV病毒的地点是喀麦隆,而世界上第一个人感染HIV病例发生在数百千米外的今刚果民主共和国首都金沙萨,艾滋病毒究竟怎样从丛林传播到城市中的呢?哈恩认为,从喀麦隆通向刚果的一条河流扮演了重要角色,这条河很可能就是刚果河的支流之一——桑加河。桑加河发源于喀麦隆南部的丛林之中,20世纪30年代成为运输象牙和木材的重要水道。被黑猩猩抓伤或感染的艾滋病患者,很可能就是通过这条路线走出丛林的。

2.病毒特点

HIV呈袋状球形,直径约150mμm,包膜有一薄层类脂质构成,具有抗原性。HIV有10%碱基序列不同。是单链RNA病毒,外有核壳蛋白,此外还有一种特殊的逆转录酶,能以单链RNA作为模板,转录为双链DNA,该双链DNA可与宿主细胞的DNA结合然后逆转录为病毒的单链DNA,因此感染艾滋病病毒后,病毒的核酸永远与宿主细胞结合在一起,使得感染不能消失,机体无法清除病毒。现已证实HIV是嗜T4淋巴细胞和嗜神经细胞的病毒。HIV由皮肤破口或黏膜进入人体血液,主要攻击和破坏的靶细胞T4淋巴细胞,使得T4细胞失去原有的正常免疫功能。当激活免疫反应的T4细胞几乎全部被HIV消除,T4细胞抑制细胞在数量上剧增,相反,病人体内T4细胞在数量上骤减,从而导致病人的免疫功能全部衰竭,为条件性感染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HIV对神经细胞有亲和力,能侵犯神经系统,引起脑组织的破坏,或者继发条件性感染而致各种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HIV和其他逆转录病毒一样,当逆转录酶使病毒的RNA作为模板合成DNA而成前病毒DNA整合到宿主细胞的DNA中时,HIV带有的致癌基因可使细胞发生癌性转化,特别是在细胞免疫遭到破坏,丧失免疫监视作用的情况下,细胞癌变更易发生。

3.艾滋病病毒的免疫学特征

很多证据表明,艾滋病的免疫缺陷主要是在细胞免疫系统以内,其免疫特征如下:

(1)周围血液循环淋巴细胞显著减少,往往低于100/mm3,正常1500~4000/mm3;T淋巴细胞中则以辅助细胞T4减少为主,抑制细胞T8相对增加,T4/T8比例下降,正常人T4/T8比例为(1.75~2.1):1,而艾滋病患者中其比例小于1.0.这一点是诊断艾滋病的免疫学依据。

(2)T细胞功能下降,临床出现条件性感染和肿瘤;迟发型变态反应性的皮肤试验转阴;体外试验证实非特异性有丝分裂原刺激时,T细胞反应性降低;T细胞的细胞毒下降;产生白细胞介素-2和γ-干扰素减少。

(3)B细胞功能失调,多克隆型高球蛋白血症,对新抗原的刺激不产生应有的抗体反应。

(4)自然杀伤细胞活性下降,其中T4的受损是造成本病免疫缺陷的关键。

12.3.2传染源

艾滋病患者和HIV携带者。传染性最强的是临床无症状而血清HIV抗体阳性的感染者,其HIV分离率最高。无症状的感染者是艾滋病流行难以控制的重要原因。病毒阳性而抗体阴性的HIV感染者,则更是危险的传播者。

12.3.3传播途径

HIV主要存在于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中,包括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乳汁、伤口渗出液等。任何能够引起体液交换的行为,都有传播HIV的可能。流行病学调查证实,HIV有3种传播途径,包括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及母婴传播。其中,经性接触传播是目前全球主要的HIV传播途径,大约全球70%~80%感染者是通过性接触感染上HIV,其中异性间性接触传播占70%以上,而男性同性恋性接触传播占5%~10%。欧美的研究表明,发生一次没有保护的性交,即未使用安全套,在男性同性恋中传染HIV的概率是1%;而在异性性接触中,男性传给女性的概率是0.05%~0.15%,女性传给男性的概率是0.03%~0.09%。

12.3.4非传播途径

HIV不能通过空气传播,也不会通过一般的社会接触或公共设施传播,与艾滋病患者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HIV。一般接触如握手,拥抱,共同进餐,共用工具,办公用具等不会感染艾滋病;HIV不会经马桶圈,电话机,餐具,炊具,卧具,游泳池或公共浴池等传播;蚊虫叮咬不传播艾滋病。但是要避免使用公用牙刷和剃须刀。

12.3.5易感人群与易感行为

所有人群都可以感染艾滋病。但是有高危行为的人群感染的可能性更大。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以下人群列为高危者,有偿献血者,静脉毒瘾者;同性恋,双性恋或异性性乱者,性病患者,暗娼,嫖客,尤其与境外人员有过性关系者,艾滋病患者的配偶,亲属或其他性伴侣,存在职业暴露人员,特别是与HIV有关的检验人员。

我国艾滋病疫情流行有以下的特点:

(1)流行范围广我国1985年6月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人,此后疫情持续蔓延。疫情涉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沿海,沿边及大城市为主;在中西部部分地区,注射吸毒人群感染率超过50%,性工作者中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率超过1.0%。传播日趋多样化,以静脉吸毒为主,经血液传播日益严重,经性传播逐年上升,有可能逐步成为主要传播途径。

(2)发病和死亡严重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迅速增加,流行上升速度加快;某些地区进入快速增长态势,感染呈簇状分布。2001年和2002年两年合计,报告艾滋病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分别达1742例和716例,2002年全年报告艾滋病病例数比2001年增长44.0%。卫生部发布的资料显示,截至2006年10月31日,全国历年累计报告艾滋病183733例,其中死亡12464例。

(3)疫情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由外籍人员转向国内公民,从出入境人员中发现感染者剧增;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艾滋病病毒通过吸毒者、性工作者、同性恋者、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传播给他们周围的人群包括配偶等,并进一步通过母婴传播导致新生儿的感染。个别地区孕产妇、婚检及临床检测人群中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率达到或超过1%,已达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界定的高流行水平。主要在农村地区,感染发病者以青壮年为主,占93.9%,在15~49岁,男性为主,男女比例为4.6:1;感染人群涉及面广,其中农民数量占到70%以上。

12.4艾滋病临床表现

12.4.1常见的症状和体征

(1)急性感染期发生在HIV感染后1~6周,主要表现有发热,咽痛,出汗,乏力,全身肌肉及关节疼痛,全身淋巴结肿大;也可出现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和脑膜刺激征,类似急性脑膜炎;有些患者恶心,厌食,腹泻和无渗出的咽炎,1/4~1/2的患者躯干出现皮疹如斑丘疹,玫瑰疹。少数人可无其他原因的持续性淋巴结肿大,无痛性,常常是对称的,以颈、枕和腋部多见,淋巴结直径大于1cm,淋巴穿刺或活检病理为滤泡增生。此期可以检测到血中的HIV抗原,但检测不到HIV抗体,医学上称为窗口期。

(2)无症状期(又称为潜伏期)急性期后,没有临床症状但体内有艾滋病病毒,又称为艾滋病潜伏期。潜伏期的长短与感染病毒的数量,病毒株毒性的强弱,病毒的类型,免疫系统的个体差异及营养状况有关,比如输入含有大量HIV的血液及血液制品比经过性接触的传染力要强。另外,病毒的毒力强弱与携带时间有关,虽然感染多年,仍有可能为持续性无症状的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经输血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剂量较大,潜伏期相对较短,儿童平均1.97年,成人8.23年,老人5.5年。性接触感染的剂量较小,潜伏期相对较长,一般6~8年,最长为15年。不同的种类,如HIV-2潜伏期长达16~19年。HIV-1型病毒感染者约30%在感染后2~5年内发病,50%在10年内发展为艾滋病,患者潜伏期虽无临床症状,但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是传播艾滋病的主要传染源,有些患者可能不知道自己已被HIV感染,但通过血液,性接触可将HIV传给第三者。潜伏期的母亲还可将HIV传给胎儿形成母婴传播。

(3)艾滋病相关综合征期多无特殊症状,但有些患者除了有持续性淋巴结肿大外,尚有非特异性全身症状,由于细胞介导免疫的免疫功能部分受损可引起各种传染病,病人出现低热、盗汗、乏力、消瘦等类似人类结核症状,随着病毒进展,肿大淋巴结可以消退。患者可出现一系列机会性感染,如口腔念珠菌,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生殖器尖锐湿疣及发生于头面部的较大的多发性软疣及多形性伴瘙痒的皮疹,也可出现脂溢性皮炎,表现为红色鳞状丘疹,这种丘疹常发生于头面部,有时也可能影响到全身皮肤,还可出现血小板减少性紫癜。HIV抗体阳性者有持续性血小板减少,一般3万~10万/mm3时可有出血,可同时有贫血,实验室检查除T4细胞减少外,还可以发现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减少,IgG明显增高,HIV抗体阳性。

(4)艾滋病期即AIDS期。由于辅助T细胞下降,因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极度低下而发生机会感染,出现恶性疾病的多系统损伤。

常见的机会感染有神经紊乱症,此症已被公认为儿童与成年人艾滋病患者发病与致死的常见原因。临床表现为20%~40%的艾滋病患者有神经性疾病。在尸体检验中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高达70%~80%,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常与各种机会性感染引起的症状并存,较常见的有亚急性脑炎。本病原因不明,无明显炎症反应,非特异性白质变性,常为艾滋病的首发症状,往往以疲倦,性欲减退等起病,后期发展为痴呆。据美国纽约对102例患艾滋病死亡者作尸检时发现,96例(占94.1%)有弥散性或局限性脑病变。此外还有报道,对235例艾滋病患者做精神神经病的会诊,发现有121例(占51.5%)患有不同程度的痴呆。另外,后期患者常可见条件致病菌所诱发的脑炎或大脑动脉炎。

12.4.2机会性感染的临床表现

所谓机会性感染,即条件致病因素,是指一些侵袭力较低,致病力较弱的微生物,在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不能致病,但当人体免疫机能减低时则为这类微生物造成了感染的条件,这些微生物便乘机侵袭人体致病,故称作机会性感染。尸检结果表明,90%的艾滋病病人死于机会性感染。能引起艾滋病机会性感染的病原多达几十种,而且常多种病原混合感染。主要包括原虫(如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弓形虫感染,隐孢子虫感染等),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等),真菌(念珠菌感染,隐球菌病等)及细菌(结核杆菌,非典型分枝杆菌)等的感染。

12.5艾滋病的诊断标准

为了尽早发现HIV感染病例,世界卫生组织最近推荐了监测的早期标准。随着发展中国家及发达国家对严重HIV相关疾病认识的加深,以及实验室诊断能力的提高,世界卫生组织负责全球艾滋病项目官员在日内瓦分析了目前普遍适用于青少年及成人艾滋病的诊断标准后,提出了相应的修改并发布了适合于临床应用的诊断标准。推荐的应用标准是:世界卫生组织艾滋病监测诊断标准的修改方案和扩增艾滋病病例的诊断标准。这两个艾滋病的诊断标准在诊断能力有限国家应用时,不应与HIV感染的定义相混淆。儿童艾滋病监测标准仍保持不变。

12.5.1中国艾滋病诊断标准

中国目前艾滋病的诊断标准是,血液检查艾滋病抗体阳性,又具有下述症状中任何一项者,可确诊为艾滋病。

(1)近期内即3~6个月内,体重减轻10%以上,且持续发热达38℃;

(2)近期内即3~6个月内,体重减轻10%以上,且持续腹泻即每日达3~5次,连续一个月以上;

(3)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4)卡波氏肉瘤;

(5)明显的真菌或其他机会性感染。

世界卫生组织艾滋病的监测诊断标准认为,对于成人和年龄大于12岁的青少年,如果有下列两个主要症状和不少于一个次要症状就可诊断为艾滋病。

(1)主要症状①消瘦,体重减轻大于或等于10%;②慢性腹泻超过一个月;③长时间发烧超过一个月(持续或间歇性)。

(2)次要症状①持续咳嗽超过一个月;②广泛的瘙痒性皮炎;③带状疱疹病史;④口咽部念珠菌感染;⑤神经系统症状,如不能独立进行日常活动(应排除其他情况);⑥食管念珠菌感染;⑦临床诊断有生命威胁疾病或复发性肺炎(病因明确或不明确);⑧侵袭性子宫颈癌。

扩增的监测诊断标准的特点是需要HIV的血清学检查,还包括了广泛HIV感染的临床症状,如结核,神经系统损伤,肺炎,侵袭性子宫颈癌,与前种诊断标准相比,其优点是使用方便,高特异性;缺点是需要HIV的血清学检查,价格昂贵,有时很难做到。

12.5.2评论

第一个诊断标准适用于临床诊断能力(包括HIV血清学检查)有限的国家;第二个诊断标准适用于具有作HIV血清学检查能力的国家。HIV的血清学检查用于诊断,应得到病人的同意。有的国家,因诊断标准不一致,可同时采用上述两种诊断标准。其他艾滋病的监测诊断标准,目前普遍应用的还有4种。虽然各种诊断标准各有其利弊,可能还包括其他HIV相关疾病,但是制定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监测诊断标准,以满足全世界大多数国家HIV监测的需要,是十分必要的。

12.6预防艾滋病

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艾滋病威胁着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随着艾滋病的迅速蔓延,艾滋病防治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和社会热点问题,目前还没有治愈的药物和方法,但对其传播途径的充分认识让我们有信心相信:艾滋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等体液中,所以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HIV在体外生存力不强,煮沸可灭活,一般消毒剂均能使其灭活。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是预防艾滋病传播的最有效方法。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途径传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性病可使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危险性增加2~5倍,正确使用避孕套不仅能避孕,还能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及早治疗并治愈性病可减少感染艾滋病的危险。不过来自中国HIV检测中心的报告称,一直公认为很安全的避孕套也只能降低85%的艾滋病感染风险。因此洁身自好远比安全套安全。共用注射器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拒绝毒品,珍爱生命。避免不必要的输血、注射,不要使用没有严格消毒器具的不安全拔牙和美容等,使用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血液和血液制品。正规医院能提供正规、保密的检查、诊断、治疗和咨询服务,必要时可借助当地性病、艾滋病热线进行咨询。如果怀疑自己受到了艾滋病病毒感染,应到卫生机关批准的具有艾滋病病毒抗体检验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去检查。全国各大医院、卫生防疫站、性病防治机构均是获准的检验机构。如果经实验检验证明抗体是阳性,说明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但还不是艾滋病病人。

另一方面,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都是受害者,周围的人应以关怀和爱心相待,切不可岐视这些人。他们是疾病的受害者,应该得到人道主义同情和帮助。家庭和社会要为他们营造一个友善、理解、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鼓励他们采取积极的生活态度,改变危险行为,配合治疗,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生命质量、延长生命,也有利于艾滋病的预防和维护社会安定。与艾滋病患者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如握手、拥抱、共同进餐、共用工具、办公用具等)不会感染艾滋病,艾滋病不会经马桶圈、电话机、餐饮具、卧具、游泳池或公共浴室等公共设施传播,也不会经咳嗽打喷嚏、蚊虫叮咬等途径传播。

世界卫生组织在1988年1月在伦敦召开了一次“全球预防艾滋病规划”的部长级高级会议。在这个会议上提出,把1988年作为全球防艾滋病年;把每年12月1日作为全世界宣传防治艾滋病的日子,称之为世界艾滋病日(更确切的说是“世界同艾滋病作斗争日”)。以后每年的12月1日都被作为“世界艾滋病日”以号召全世界人民行动起来,共同对抗艾滋病。设立“世界艾滋病日”的目的有4个方面:①让人们都知道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是能够加以控制和预防的;②让大家都知道,防止艾滋病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③通过艾滋病日的宣传,唤起人们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同情和理解,因为他们的身心已饱受疾病的折磨,况且有一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可能是被动的、无辜的;④最后一个目的,是希望大家支持各自国家制定的防治艾滋病的规划,以唤起全球人民共同行动起来支持这方面的工作。

著名演员濮存昕成为我国第一位“预防艾滋病宣传员”,濮存昕已为预防艾滋病拍摄了公益广告片,制作主题招贴宣传画。在宣传招贴画上,一脸认真的濮存昕用手“托出”了2000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预防艾滋病,男士责无旁贷。”

12.7治疗艾滋病

对一种传染病的治疗,找到病原后做针对性治疗是最满意的。但从1981年发现第一例艾滋病患者至今,20多年过去了,艾滋病疫苗一直无法研制成功。世界卫生组织疫苗项目负责人玛丽——保罗·基耶妮曾对媒体表示,由于艾滋病病毒不断变异,病毒基因具有多样性,病毒体外存活时间太短,通常只有数秒,加之疫苗研制高昂的成本,目前还没有一种艾滋病疫苗被证明是灵验或者可以实用的。人们需要为之等待5年、10年甚至更久。

目前,就艾滋病的治疗尚无特效的病因疗法,但总的原则是抗感染,抗肿瘤,杀灭或抑制HIV病毒,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医学界普遍认为,采用抗逆转录病毒疗法能延缓病程进展,延长患者生命。这种疗法俗称“鸡尾酒疗法”,也称为合并疗法,三合一疗法,或四合一疗法,或是高效能抗艾滋病毒疗法HAART。由美籍华裔科学家何大一于1996年提出,通过联合使用3种或3种以上的抗病毒药物来治疗艾滋病。合并疗法中的药物各有不同的功能,也在艾滋病病毒生命周期中不同的阶段发挥不同的功效。这种疗法可以减少单一用药产生的抗药性,最大限度抑制病毒的复制,使被破坏的机体免疫功能部分甚至全部恢复。三合一合并疗法到目前为止已用了10余年,其中许多药物也已单独研究了很长时间。如果患者的病毒量一直处于测不出来的程度,例如低于50copies,他就可以服用相同的药物组合很多年。因为病毒量低时,较不易产生抗药性病毒。旧式的病毒量检验只可以测到500copies,新式的检验可以测到50或20copies,各医院应该都用此新方法。目前英国治疗准则认为,任何人开始治疗时,应以病毒量降到50copies以下为主要目标。

是不是每一个艾滋病患者都需要治疗呢?一般说,大部分艾滋病感染者到某个时候都会需要治疗,至于何时开始治疗则因人而异。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发展成艾滋病的速度每人不同,有的人很快,有的人则较慢。1/3的艾滋病感染者即使不治疗,10年内身体状况还很好。大部分的人受到感染后4~5年就要开始治疗。少数人很快就生病,需要早一点接受治疗。那么什么时候开始治疗才合适呢?这必须和医师一起讨论。一般的建议是,CD4值低于300时要开始治疗,若CD4值降到200,建议患者一定要开始服药,但是即使已经达到这种地步,如果患者觉得自己还没准备好,也不要急着马上开始治疗。当患者的CD4值高于300时,其免疫力还是不错的,但是还是有可能因感染而出现腹泻或体重下降。如果CD4值降到200以下,患者得肺炎的机会会增高,一旦低于100,就可能患其他严重的疾病。CD4值低并不表示患者一定会生病,只是提示可能会生病。而且,大部分治疗机会性感染的药物,可能比一般艾滋病药物更具毒性,更令患者难以承受。

不过,截至2003年底,在全球发展中国家600万艾滋病感染者中只有30万人能够得到适当的治疗。为缓解艾滋病给全球带来的健康危机,世卫组织已制定计划在2005年以前使这些国家中一半的艾滋病患者得到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来自中国HIV检测中心的报告称,卫生部与葛兰素史克公司签署了谅解备忘录,由葛兰素史克公司以优惠价格,向中国政府的艾滋病抗病毒免费治疗项目提供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中国采用鸡尾酒疗法治疗艾滋病的基本药物共有6种,其中5种已逐步实现了国产化,目前仅有拉米夫定完全依赖进口,而且价格比较昂贵。鸡尾酒疗法是目前世界上最有效的治疗艾滋病的抗病毒疗法,中国现已对农村和城市贫困艾滋病患者实行了免费鸡尾酒治疗。低廉价格的拉夫米定供给将有效解决目前中国国内抗病毒药物的供应问题,从而提高中国治疗艾滋病的整体水平。

更为可喜的是,由我国暨南大学基因组药物研究中心主任孙晗笑主持研制的一种抗艾滋病新药即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估计将在两年内投产,其作用机理是阻断HIV进入人体的链条,预计其副反应远低于鸡尾酒疗法。

12.8艾滋病预后

HIV抗体阳性者以数月至10余年后最终发展为典型患者,艾滋病患者出现临床表现后生存期一般为2年,经有效治疗可延长至数年。但目前的医疗水平,尚无根治办法,最终仍会发展为死亡。

(令狐华雷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