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再弹一弦江湖曲
11026000000023

第23章 武术指导的胸怀 谈袁和平及其他

以前在一个专题里评价武术指导,我以金庸小说中的“五绝”来评价我眼中五位最好的武术指导,即:“东邪”程小东(天马行空,气度古雅),“西毒”元奎(不循章法,奇巧险峻),“南帝”刘家良(南派宗师,老派严谨),“北丐”成龙(闪展腾挪,诙谐平民),以及“中神通”袁和平(博采众长,中正典雅)。

今天想再补充一点关于对武术指导的新的想法。

上面所说的“五绝”的评价,主要是从老一代的武术指导中选评,其实新一代的武术指导中也有异军突起者,如甄子丹就是其中的代表。另外,这个评价是比较个人化的,但它还是有一个标准在。这个标准就是,武术指导不仅仅有风格上的差异,而且也有胸怀、境界上的差别。

实际上,在几人之中,袁和平的风格是最不明显的。虽然常有人评价袁八爷“硬桥硬马,拳拳到肉”,但我觉得那更多只是一种标准而非风格。袁和平的中正、扎实的风格恰恰是一种没有风格的风格。而袁和平的成就,也正基于此。

武术指导不是自己上场去打,而是为影片,为动作演员设计武打动作。因此最重要的,并不是自己的风格,而是能否理解电影的风格,以及动作演员的风格。

徐克以才华横溢著称,陈嘉上赞他是大才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但我觉得徐克最大的才华,恰恰是他有心胸和眼界,可以发现其他人的才华。

徐克发现了李连杰身上的天真和正气,于是黄飞鸿这一经典形象得以塑造;他发现了林青霞气质中的自信,中性美,于是东方不败横空出世;他发现了伍佰身上“白鸽”式的孤独和孤傲,于是《顺流逆流》中的伍佰成了最有魅力的一个都市侠者……徐克电影中的角色,几乎都是根据演员本身的气质来写,来发掘的。而且,黄霑、麦子善、雷楚雄,不同领域的工作者,都曾说过,和徐克工作很辛苦,但只有和他在一起才能做出最好的作品出来——徐克能使他们发挥潜能。

武术指导亦是如此,二流的武术指导,往往要演员来迁就自己的风格。而一流的武术指导,却可以发现武术演员自身的光芒,并将其表现、放大。

在袁和平的电影世界里,几乎所有的动作演员都闪耀出自己从未有过的光芒。成龙以《醉拳》成名,袁和平首先发现了成龙的平民气质,为他设计了小子拜师学艺的桥段,又根据其灵活的身手,设计出谐趣巧妙的功夫喜剧风格,这种风格此后一直在成龙的电影中延续下去,并造就了成龙今天的巨星地位。李连杰学习的是国术套路,而也是在袁和平的武打设计中最能表现其动作之典雅优美,展现中国武术的大气和神韵。而甄子丹学习的是夹杂各武术门派、涵盖中西的各种实战类武技,而且其个性也是张扬骄傲,袁和平为其设计的动作,恰到好处地表现了甄子丹动作的舒展、凌厉、高难度和强大的攻击性,特别是将甄的腿功表现得出神入化,更表现出一种李小龙式的骛傲不驯、自由无羁的特质。

武术指导也像做美术指导,二流的指导只想表现自己,一流的指导则让人看不到他的存在,而只是使电影的主题更加鲜明,内容更加丰富。

袁和平为什么比其他的武术指导了不起(个人看法),是这一行的大师,也无非是因为他眼中几乎没有自己,而更多的是别人。

人生,亦是如此。诚如《卧虎藏龙》中李慕白教训眼中只有自己的玉娇龙时说的话:舍己从人,才能我顺人背。

也正是因为八爷的胸怀,使他可以理解许多经典的武侠、功夫电影的情怀和神髓所在,理解电影中的人物的个性和心灵,为其设计出最精彩和传神的动作。

最为人津津乐道的经典武打场面,背后无不有杰出的导演,为这一武打注入灵魂。

《男儿当自强》中黄飞鸿与纳兰元述斗棍,纳兰元述的棍法一味狂暴,无孔不入,黄飞鸿的棍法却中正严谨,一派宗师气度。黄飞鸿一棍背负,一棍触地,强敌当前之时,仍能听出梁宽在一旁所烧毁的不是名册,这一段真是神来之笔,无疑是出自徐克的想法。《精武英雄》中陈真与霍廷恩的打斗中,陈真因为与日本女子相恋,而被精武门的门人们骂为汉奸走狗,他使出西洋拳的步法和拳术,击败了霍廷恩墨守成规的霍家拳。这样的表现在之前的功夫电影中几乎是不可想象的,这是陈真也是陈嘉上在对这样的国人说:世界并不是只有眼前,只有自己,也不是只要非我族类,便成了仇敌或糟粕,人要到更高处,去看一看更大的世界。《卧虎藏龙》里,玉娇龙一心盗取青冥剑,然而她利剑在手,却敌不过李慕白的一根木棍。这是中国文化里一种超脱的智慧和境界,它来自于李安,但袁和平理解了它,并用武术的形式把它表现了出来。

就是因为有了这些人,武侠电影才可以虽然出自糟粕,而却能达到今天的艺术高度。

这种灵感上的激发,才是使袁和平成为今天人们所公认的,这一行中的大师的原因所在。

有人说袁和平今天江郎才尽,几部电影都没有新的东西出来。我倒觉得很大程度上的原因是,武侠片拍得不好,电影中没有好的内容,来刺激八爷搞出新的创作。

袁和平访谈 武术不会改变人是人改变武术

八爷您好,我一直对您的父亲袁小田印象很好,觉得您和您的兄弟们的名字取得很好,很大气,也很正气,和平、祥仁、信义、日初,等等。那么是不是您父亲除了功夫好之外,国学文化也很好?

袁和平:(大笑)他是有一点点文化的了,所以除了练武,从小也带着我们读书(是不是都是些中国古代的书?)就是从《三字经》读起嘛,读了很多,后来就上学了。

我觉得您的为人很低调,很平和,这一点有受到家庭的影响吗?

袁和平:(笑)可能吧,可能是受了一点影响吧。

您父亲是京剧武生,那您从小学的也是北派武术吧?

袁和平:对,主要是学北派武术,后来父亲就带我们去各处观摩,也学习其他的武术。

北派武术比较大气,舒展,而且京剧武打比较写意,这些是不是都对您后来做武术指导的风格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袁和平:对后来武术指导的影响,我想潜移默化中应该还是有的吧。

后来您拍《醉拳》,您的父亲袁小田在里面演那个醉拳师父,怎么想到找他来演的?

袁和平:(笑)就是当时怎么也找不到一个又懂功夫,又能把功夫表现得很有美感的老头子,最后没有办法,就找我爸爸来帮忙了。

您还记得《鹰爪铁布衫》这部电影吗?这部电影在中国大陆反响非常大,几乎所有那个时候的男孩子到今天都记得这部电影,您知道吗?

袁和平:这个不知道了,这是很早的电影了,吴思远导演,我做武术指导。

这部电影的拍摄对您的事业是否有重要性?我觉得是您第一次把自己对武术的理解放到电影里面。

袁和平:是的,这是我前期的一部比较好的作品吧。

电影里的铁布衫、气门,这些是武术里真的有的吗?

袁和平:是真的有的,不过我们在电影里用一种比较夸张的方法把它表现出来。

李小龙如日中天的那几年,那时您是在嘉禾吗?有没有见过李小龙?对他什么印象?

袁和平:对,我见过李小龙,对他印象很好啊!他对大家都很尊重。

我看资料时看到您还作为演员参加了《独臂刀》、《双侠》这些片子,您当时见到张彻导演了吗?对他什么印象。袁和平:见是见到了,不过就是他忙他的,我忙我的,他是大导演,我们都是小武行嘛,对不对,没有讲过话的。

您拍过两次太极拳的题材,一次是《笑太极》,一次是《太极张三丰》,是您对太极拳比较有研究吗?

袁和平:也不是,是因为太极拳比较难表现,所以一般的导演都不大敢拍,所以我就想尝试一下。这两部电影的拍法也是不一样的,《笑太极》是用比较喜剧的方法,《太极张三丰》就是比较正,比较潇洒的。

我们可以看到,李连杰、成龙、甄子丹,他们的成功都和您有关。这是为什么呢?我觉得是这样的,太极拳里有一个理论就是“舍己从人”,就是少为自己想,多为别人想。您觉得自己的个性是不是就是这样的呢?您为他们设计动作时,不是为了突击自己的风格,而是总是想着怎么发挥演员的风格。

袁和平:(笑)可能是这样吧。我觉得电影是要合作的,你不能总想着自己,总觉得导演不对,这样如果是对抗的话,出来的就不会是什么好的东西。要合作,才能碰撞出火花来。

我个人最喜欢的您的武打设计是《精武英雄》,这部电影已经成为一个功夫电影的代表了,您觉得当时是怎么达到这么一个巅峰的高度的?

袁和平:这个我也不知道了,(笑)当时就是陈嘉上想拍一种实打实的、向李小龙致敬的东西,最后出来的结果就是这样,比较写实,把花拳绣腿的东西全部去掉,这也是给我的设计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

昆汀·塔伦蒂诺特别推崇《精武英雄》,据说每个镜头都能倒背如流,拍《杀死比尔》时,他有向您表达对您的“崇拜”吗?

袁和平:(大笑)崇拜倒没有吧,不过这些他都和我讲了。

《黄飞鸿》也是您首次和李连杰合作,当时怎么给黄飞鸿设计出这么一个很正气、很有气派的武打的?

袁和平:因为是拍黄飞鸿,就是一代宗师嘛,所以动作就是要符合他的身份,他的性格。当时徐克先找了一个武术指导,但是可能在观念上有些不同吧,后来就找到我帮忙,电影出来没有挂名,是我要求的。

我觉得很多武术指导常常会很自负,说这个不能这样打,这样是不对的,但您从来不会这样,很能够变通。

袁和平:我觉得电影里没有什么是不对的,只有好不好,合不合理,好不好看。

香港的武术指导是不是都非常注重节奏感的?我觉得您的动作设计,最好的一点,是节奏感特别好,设计的武打,剪辑出来的效果像音乐一样,是不是您刻意注意过节奏的东西?

袁和平:别人我不知道了,反正我是这样的,很注意节奏的东西,一段比较激烈的打斗,之后可能需要一个停顿,可能需要一段舒缓的东西。别人我不知道,但我是这样的。(笑)

您曾说过很喜欢看武侠小说,那么您小时候也喜欢读《水浒传》吗?您拍过央视版的《水浒传》,非常成功,去拍那些比如林冲风雪山神庙,武松醉打蒋门神之类的段落,这对您来说会不会有一种奇妙的感觉?

袁和平:对。我是读过的,所以拍这个电视剧也很顺手,因为(《水浒传》)里面的人物,他们的性格我都是很了解的。

您好像也说过,重要的是电影,故事,有了故事,才能设计好的武打,电影创意好,武打才能好。是这样吗?

袁和平:对的,首先是先要故事好,有了人物性格,才能根据性格设计武术,否则你自己设计出来的东西,跟人物性格根本是不对的,那是不行的。

最近几年,您拍了很多特效的大片,你对特效的武打片是怎么看的?

袁和平:特效还是一个手段吧,真功夫还是根本的,特效只是让功夫打得更好看,做到一些普通的功夫片做不到的动作和效果。

李连杰,甄子丹,成龙,他们各有各的武术风格,分别学的是武术套路、现代搏击术、京剧,您也是一个学武者,您觉得是不是武术的学习会改变一个人?袁和平:(笑)武术不会改变人,是人会改变武术。就是他的性格是什么样的,就会体现到他的武术风格里面去。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在香港拍片,武打戏,都是动作导演掌镜,而且最终剪辑,那么从《黑客帝国》到《功夫之王》,您作为武术指导还有同样的权力吗?

袁和平:暂时还没有。(大笑)但基本上还是按照你的想法来拍,因为我都会把镜头的拍摄、剪辑设计好,所以最后我告诉他们怎么剪,他们剪起来也很方便。

(本文系据作者为新浪所做关于袁和平采访选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