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男人35岁前必读
11025600000015

第15章 不妨闭上一只眼

蔡依林有首歌叫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歌曲内容是说对于身边的人不必太过计较,对一些小事,不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两个人和睦相处最重要。这个道理虽然简单,其实充满了深意:闭上一只眼,并不是你的妥协和逃避,而是一种睿智,是为了两人的和睦做出的努力,更是对对方的一种尊重。所以好丈夫应该记住:对于无伤大雅的小事,应该顺从你的妻子。你尊重她的意见,在对方看来,就是你尊重她个人的最好表现。

婚姻生活中,难以避免一些琐碎的小事情,你既不能无视它的存在,又不能像过一条小水沟一样从它身上跨过去。它就像你鞋里的一粒沙子,你必须把它清除掉、解决掉,才能把以后的路走好。但这些小事情解决起来也并非易事,因为差异经常会出现。就像出门时你喜欢向左走,她喜欢向右走;你喜欢吃面条,她喜欢吃馒头一样。如果双方都各持己见,势必会引发争论,就算不影响“安定团结”的大局面,也会为夫妻关系埋下隐患。

尊重妻子的好丈夫,能在这些小事上做出适当的让步。如果是家庭事务方面的,毋庸置疑,妻子比丈夫更有发言权,一旦觉得她有道理,就马上“倒戈投降”,不要总因为顾及面子的问题,知错不改;如果是因为兴趣等方面的分歧导致的争论,丈夫别去斤斤计较“为什么先让步的是我而不是她”,这简直是儿童般的思维方式,大丈夫自然要大处着眼,统观全局,一个退让换来家庭的和睦,孰轻孰重,一目了然。这不仅表现了丈夫的气度,更表现了丈夫的睿智,一个好丈夫,是不会让这些小事羁绊住自己的幸福的。

有一对夫妻,两个人都很爱看电影,只是丈夫喜欢看的是《黑客帝国》、《终级追杀令》等动作片;而妻子喜欢看《英伦情人》、《花样年华》等艺术电影或文艺片。他们经常因为看哪部电影而争论不休。

妻子总是伤心地抱怨:“结婚前你就算不爱看文艺片,还是会很有耐心地陪我到电影院,坐在我身旁拿着面巾纸,随时等着帮我擦眼泪。没想到婚后竟然原形毕露,说什么那些文艺片是只会让你打瞌睡的无聊电影。”妻子一方面觉得伤心失望,另一方面甚至怀疑她的丈夫讲话不老实,尽说些欺骗她的话,否则怎么会婚前婚后有这么大的差别?

后来,丈夫认识到了这些“小事”的严重性,就和妻子商量:“既然因为电影影响到了我在你心目中的形象,我不得不有所改变了。这样吧,咱们一个月看三次电影,两次你做主,一次我说了算,怎么样?”

妻子听完丈夫的话后笑了,很高兴地接受了丈夫的提议,口口声声说丈夫是个好老公。后来,他们再也不用以忍耐的态度陪对方看电影了,再后来电影就成了他们生活中的最大乐趣,而非引发争论的导火线。

意见的分歧,成为许多夫妻之间矛盾的来源。妻子总是喜欢从生活中寻找丈夫爱自己的证据,你的一个让步就会使她认为自己是被尊重、被珍惜的。如果得不到丈夫的全然配合与尽心照顾,妻子就觉得自己不完整或认为丈夫不爱自己。明白了妻子这种心态,丈夫做出让步就容易多了。

老李家一直和和睦睦。结婚十几年来,他们几乎不争不吵,就连脸都没红过。同事们非常羡慕他们,纷纷向他讨教治家良方。

“其实没什么良方,”老李不好意思地说,“可能是因为我们之间分工明确吧,家里的小事由她决定,大事则由我说了算。谁也不干涉谁,所以也吵不起来。”

“真有你的。那你说说看,你妻子都决定什么小事?”同事深表佩服。

“比如我们家吃什么菜,买什么家具,到哪儿去旅游之类的事。”老李接着说。

“那你决定什么大事?”

“像中国男足何时能捧得世界杯,美国何时能捉住本?拉登,巴以何时能够和解之类的事……”

老李虽然说的是笑话,但他的心态无疑很好了,在小事上装装糊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给妻子充分的决定权,大政方针还是掌握在他手里的,也不会因此而损失多少。妻子在意的不是一件具体的事该怎么处理,而是丈夫对她的态度,一旦她确定了你是尊重她、在意她之后,她自然不会再处处与你为难,而是顾及你的想法和喜好,主动征求你意见。暂时的“委曲求全”可以换来更巩固的“一家之主”的地位,又能做个妻子心目中的好丈夫,一举多得的好事,丈夫岂能不为?张小娴的散文《幸福的理由》中,记叙了这样一段小故事:

有个男人的衣服永远有狗的图案,连牛仔裤和袜子也有狗。一个大男人穿成这样,难免常常被朋友取笑。然而,这些衣服都是他太太替他买的。她爱狗,也爱他。为了爱,她给什么,他也穿什么。他说:“我不穿的话,她会不开心的。”

渐渐地,他也开始爱上太太替他买的衣服了。他不是被迫接受,他是融化了,认同了她的品位。

看到他,我忽然理解,坏的品位,也许有幸福的理由。

如果说这样一个小小的让步就能让妻子收获幸福的感觉,那么丈夫为何不为之做出努力呢?适时地闭上一只眼,你们距离完美的婚姻就更进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