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
三国时期,蜀国之主刘备去世后,他的儿子刘禅继承了王位,历史上将刘禅称作后主。刘禅继位三年,即建兴三年(公元225年)。与蜀国接壤的云南王孟获联合金环三洞兵马反叛,一举夺得了建宁三郡,重镇永昌也危在旦夕。为了平息后方的叛乱,诸葛亮亲率大军南征。首先用离间之计平息了建宁三郡的叛乱,解了永昌之急;又用激将之法破了三洞人马;最后诱敌设伏,在锦带山活捉了孟获,并全部俘获了孟获的部下。战斗结束后,诸葛亮命令蜀国部队打扫战场、埋锅造饭,然后让全部战俘吃上了香喷喷的热饭,饭后宣布将他们全部释放,说:“你们的父母兄弟、妻子儿女都靠在门上等着你们回家呢。如果听说战败了,一定会割肚牵肠、眼中流血,悲痛欲绝的!所以你们都赶快回家去吧。”(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7回:“吾想汝等父母、兄弟、妻子必倚门而望;若听知阵败,定然割肚牵肠,眼中流血。”
(成语释义)
割肚牵肠,形容非常牵挂,很不放心。
(养生道理)
“割肚牵肠”现在多形容非常牵挂,很不放心。为什么将担心和肚肠联系在一起呢?很简单:要做开肠破肚的手术,不管是谁都会担心的!但是,如果你对成语很熟悉,一定还会知道“心腹之患”吧?为什么两个成语中都将心和腹部联系在一起呢?这其中自然有他的道理。学过中医的人都知道中医有“五脏六腑”的理论,五脏中最重要的器官就是心,心的功能之一就是主管精神活动,所以有“心藏神”,即心主神志的说法;而六腑中有大小肠,位于腹腔中。中医认为五脏和六腑是密切联系的,并形象地将它们的关系形容为表里关系,就像我们生活中所说的衣服的表里,被褥的表里一样。
在脏腑关系学说中,中医将心和小肠归纳为表里的关系,无论如何,就像手心和手背,一旦其中之一功能异常,就容易影响到表里的脏腑,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也是这个道理。所以打断了骨头连着筋,拉动了肠子连着心!因此就有了“割肚牵肠”和“牵肠挂肚”的说法。它们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功能上的联系。例如,当你感觉小便不畅、尿黄尿痛、并有舌尖疼的症状时,中医就会告诉你这是心火下移到小肠造成的,简单地说就是火气太盛波及到了小肠,引起小肠功能异常。如果心火不能及时排出,造成心火上延,就会影响心脏主管神志的功能而导致精神方面的问题。中医治疗这种病症有一个非常好的中药方:导赤散,专门治疗这种着急上火影响上下的病变。你别看这个药方的名字不起眼,其实它是一个著名的中药处方!单从这个中药处方的名字看就大有讲究,所谓的“赤”,在中医理论中有“五色”的概念,根据阴阳五行的理论将五种颜色分别归属于五个脏器。而“赤”就归属于心,所谓红色的相关异常变化特征应该属于心。因此,心中有了火,就不能让它憋在肚子里,怎么办?很简单!来个釜底抽薪,就是通过利尿,把心火从小便中引导出来,也就是把属于“赤”色的心火从小便中排出。
成语中割了肚子、牵了肠子,就会影响心和心所主管的心情。当然,其他的大肠、回肠、结肠等也跟心情有关。牵了哪一种肠子都会让人牵挂着!如果不信,你可以到外科手术病房去转一转,一定会看到这样一种景象:凡是做完手术的病人家属,一定会得到医护人员的嘱咐:要注意排气,只有排气后才能适当进行一些正常的饮食起居活动。所以,往往全家人都心系肚肠,盼望着一气(排气)解千愁。你能说肚肠和心情没有关系吗?由此看出割肚牵肠与心情牵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上面虽然说了“割肚牵肠”——肠和心情的内在关系,但是在生活中,与“割肚牵肠”最直接相关的还是腹部(肚肠)手术后的相关遗留问题,如术后排气、术后二便异常、二便失禁等病症,所以要有针对性地调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