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心病还需心药医
11024300000052

第52章 癔病症——请你不要再歇斯底里

精彩导读

1.癔病症解析

2.癔病症的发病原因

3.癔病症的症状表现

4.癔病症的自我心理调节

癔症又称“歇斯底里症”,是在各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类神经症,但近年来发病有所减少。在综合医院的心理咨询门诊中,本病也较少见,仅占全部咨询病例的0.3%。

患该病的病人病前常情感丰富,富于幻想,善于模仿,易受暗示,自我中心等人格特点。这类人常在某些心理、社会因素的刺激或暗示下,突然出现短暂性精神异常或运动、感觉、植物神经、内脏方面的紊乱。这些症状可由暗示而产生,也可通过暗示而使之消失。

这种病的发病年龄多数在16~30岁之间,女性远多见于男性。

癔症的发生与遗传因素、个性特征有关,可概括为:在某种性格基础上,因精神受到刺激而发病,也可在躯体疾病基础上发病。

1.遗传因素

国外资料表明,癔症患者的近亲中本症发生率为1.7%~7.3%,较一般居民高。女性以及亲属中发生率为20%。据报道,我国福建地区的患者具有阳性家族史者占24%。提示遗传因素对部分患者来说比精神因素更为重要。

2.性格特征

(1)高度情感性:平时情绪偏向幼稚、易波动、任性、急躁易怒、敏感多疑,常因微小琐事而发脾气或哭泣。情感反应过分强烈,易从一个极端转向另一个极端,往往带有夸张和戏剧性色彩,对人对事也易感情用事。

(2)高度暗示性:指患者很轻易地接受周围人的言语、行动、态度等影响,并产生相应的联想和反应时称暗示;当自身的某些感觉不适产生某种相应的联想和反应时称自我暗示。暗示性取决于病人的情感倾向,如对某件事或某个人具有情感倾向性,则易受暗示。

(3)高度自我显示性:具有自我中心倾向,往往过分夸耀和显示自己,喜欢成为大家注意的中心。病后主要表现为夸大症状,祈求同情。

(4)丰富幻想性:富于幻想,其幻想内容生动,在强烈情感影响下易把实现与幻想相互混淆,给人以说谎的印象。

上述四点突出而典型者称癔症性病态人格。以上性格特征于病后显得更加突出。

3.精神因素

一般多由急性精神创伤性刺激引起,也可由持久的难以解决的人际矛盾或内心痛苦引起。尤其是气愤与悲哀不能发泄时,常导致疾病的突然发生。一般说来,精神症状常常由明显而强烈的情感因素引起,躯体症状多由暗示或自我暗示引起,首次发病的精神因素常决定以后发病形式、症状特点、病程和转归。再发时精神刺激强度虽不大,甚至客观上无明显原因,但因触景生情,由联想激起与初次发病时同样强烈的情感体验和反应而出现模式相似的症状表现。

4.躯体因素

在某些躯体疾病或躯体状况不佳时,由于能引起大脑皮层功能减弱而成为癔症的发病条件。如颅脑外伤、急性发热性疾病、妊娠期或月经期等。

癔病症有以下症状表现:

1.躯体症状

可呈现出类似各种神经系统或内脏器官疾病的临床表现,但缺乏器质性疾病的阳性体征,症状表现为器官的功能过度兴奋或脱失的结果。常见的躯体症状有:

(1)感觉障碍

①感觉脱失:各种浅感觉减退和消失,有多种表现形式,如全身型、半侧型、截瘫型、手套或袜套型等,以半侧型多见,麻木区与正常侧界限明确,或沿中线或不规则分布,均不能以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规律来解释。

②感觉过敏:如皮肤痛觉过敏、身体某局部剧烈且持续性疼痛,若发生在腹部,则易误认为急腹症,甚至施以不必要的手术。

③特殊感官功能障碍:有暴发性耳聋、视野缩小(管型视野,又称管窥)、弱视或失明、嗅觉和味觉障碍等。

(2)运动障碍

①痉挛发作:发作时徐缓倒地,痉挛发作无规律性,或为四肢挺直,不能被动屈曲,或呈角弓反张状,或作挣扎乱动,双手抓胸,揪头发、扯衣服、翻滚、喊叫等富有情感色彩的表现。发作中面色泛红、双目紧闭、眼球游动、艟孔正常,对光反应存在。一般无咬破舌头或其他外伤及尿失禁,同时也查不到病理反射。发作时间持续数分钟。一般意识不完全丧失,发作后能部分回忆。

②震颤:范围可及头、舌、肢体、腹壁等,为阵发性粗大不规则抖动,分散注意时减轻。

③行立不能:卧位时双下肢活动正常,肌力良好,但不能站立,寸步难行。

④失音和不语症:失音者说话时声低如耳语。不语者坚持缄默不语,但交谈能力完好。若合并有耳聋时称癔症性聋哑症。

(3)内脏功能障碍

①呕吐:多为顽固性呕吐,食后即吐,吐前无恶心感,吐后仍可进食,虽长期呕吐,并不引起营养不良。消化道检查无相应的阳性发现。

②呃逆:呃逆发作顽固、频繁、声音响亮,在别人注意时尤为明显,无人时则减轻。

③过度换气:呈喘息样呼吸,虽然发作频繁而强烈,但无紫绀与缺氧征象。

2.精神症状

精神症状多呈发作性。

(1)朦胧状态:突然出现意识范围缩小,与外界能做部分接触和对答,说话内容简单,常反映与病因有关的内心体验。有时出现双重人格或鬼神附体,可有明显生动的幻视、幻觉,情感丰富而逼真。持续半小时至1~2小时,叹口气后突然清醒,对发作中经历仅能部分回忆或完全不能回忆。

(2)木僵状态:突然起病,对外界刺激无反应,双上肢屈肘握拳,双下肢伸直,被动运动时有抵抗,腱反射正常,无病理反射。双目紧闭,被动翻开眼球时上转或游动,瞳孔正常,对光反应存在。可伴有阵发性屏气,心律与血压正常。可持续数小时。

(3)情感爆发:在精神因素作用下急性发病,表现为哭笑、喊叫、吵闹、愤怒、言语增多等,常以唱小调方式表达内心体验。情感反应迅速,破涕为笑并伴有戏剧性表隋动作。发作持续时间常受周围言语和态度的影响。发作时有轻度意识模糊,发作后能部分回忆。

(4)精神性遗忘症:以对引起精神创伤事件的局限性遗忘较多见。

(5)神游症:患者突然离家外出漫游,历时数日,清醒后对其过程不能回忆。

◎心病还需心药医

1.反省自己的言行、行为是否太轻浮

睡觉前,客观地回想自己一天的言行,站在他人的立场,想想他人对自己这种言行的接受程度如何。为什么当时会出现那种行动?为什么当时会说那番话?为什么对方会生气?为什么自己会生气?冷静地思考,仔细想想自己的表现是否过于轻浮、任性或者自私自利。

再面对那种场面时,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忍耐,即使精神上受到很大的打击,也不要说出口,应该以正常的行动代替自己任性的行为。

2.借助阅读,提高自己

为了拥有正常人对于人生的看法、与人交往的方式、工作方法等,必须阅读有关的书籍,也可以写日记,反省自己一天的生活,整理自己一天的情绪,想想应该如何面对他人,同时分析自己内心深处的欲求、不满及烦恼等。

为了正确地适应社会,必须充分了解自己感情的动态,不要被自己的情绪所左右,有时候必须控制自己的欲求。通过阅读好的书籍,会使你的心灵更丰富。

3.情绪高涨时,借助静坐或者冥想,使心情平静

不要以自我为中心,必须正确了解周围的人,并反省自己的言语行为。利用静坐,想想是否曾经希望自己比他人更引入注目?是否希望自己永远都是话题的中心?别人说话时,是否会打断他人的讲话,自己抢着说?当自己的希望无法达成时,会不会归咎于他人?请真诚、坦白地自我反思,让心灵活跃起来,不在意一切事情,静静地度过这段时光。养成心平气和的习惯,通过静坐、冥想,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才能使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