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怎样让孩子快乐成长
11020700000081

第81章 要孩子勇于承担责任

原国家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曾经做客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在节目中他讲了下面这样一个小故事:

在瑞士进行中国入世谈判期间,有一次我去公园散步,中途去了趟洗手间。在洗手间里,我听到旁边的厕位发出了奇怪的响声,好奇心驱使我拉开了旁边厕位的门,结果发现是一个大约七八岁的小男孩正在摆弄抽水马桶。我好奇地询问,才知道这个小男孩上完厕所后想要冲厕所,但马桶设备坏掉了,所以他正千方百计地想办法让水冲下来。

公共厕所,我们很多孩子能想起来冲水就不错了,如果设备坏掉了,拍拍屁股走人就行了。可这个孩子却有如此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认为上完厕所就一定要冲厕所,如果没有冲下水来,那就是没有对社会负责任。

这样的一件小事让我非常感动。

对这件事心生感动的岂止是龙永图,我们所有人都该对此有所反思。看看这个孩子,再想想我们的孩子,先不说孩子有没有承担责任的意识,或者在遇到原本不该自己负责的事情时会作何反应,就说有多少孩子在自己的责任上敢于承担?答案恐怕不容乐观。

现在的许多孩子在推卸责任方面会表现得非常“老练”,一旦遇到问题,他会飞快地跑来倚靠在我们身上,然后等着我们去帮他解决问题。原本是他自己的责任,他却推卸得一干二净,在他心中压根儿就没有“责任”这两个字。

可是,如果一个人没有责任感,那么他无论做什么事可能都会失去积极的动力,也会失去他人的尊重与爱戴,而且在社会上也难以立足。如果是这样,孩子还怎么可能生活得快乐呢?

所以,我们要培养孩子有责任感,要让他勇于承担责任。

“漠视”属于孩子的责任

女儿早上起晚了,一边穿衣洗漱,一边连声说:“惨了惨了,今天铁定迟到了!”但与她忙乱不堪的表现不同的是,妈妈在一旁却显得很悠闲,女儿忍不住抱怨说:“您都不帮我!”妈妈平静地说:“哦,起晚了不是你自己的责任吗?有什么后果也需要你来承担,我觉得这涉及不到我的事情。”

看到这位妈妈的“冷漠”,有的父母可能会觉得这样不对。其实不然,我们的漠视恰恰就是在提醒他,这是他自己的责任,需要他自己去解决,我们不可能帮他承担。

因此,我们要分清孩子的责任,该是他自己承担的,我们可以给他出出主意,但却不要那么“热心”地给予帮助,以此来提醒他记住教训。

从日常小事中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其实,生活中的许多小事都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小事对他加以训练。

比如,提醒孩子自己定好闹钟,早上自己起床,而诸如穿衣、叠被、收拾床铺等事情都要自己完成;根据孩子的能力交给他一些“家庭任务”,无论是扫地、倒垃圾,还是整理房间、帮助采购生活用品,都要鼓励他尽自己的能力尽快完成;同时还要引导孩子自己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认真写作业、预习、复习都要由他自己独立完成;等等。

通过家庭生活中的日常小事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对于我们来说,这些身边小事可操作性强,很多事几乎可以“顺手拈来”,我们将更容易实施教育;而对于孩子来说,由于这些是就发生在他身边的小事,他接受起来也更加容易一些。

提醒孩子无论多小的责任都不能忽略

有的孩子会有一种错误的认识,他认为只有大责任才值得去承担,小责任就可以不用去管。可是,如果一个人连一点确属于自己应负的小责任都不愿意肩负,那么他肯定很难承担大责任。

所以,我们要培养孩子负责任的好习惯,可以给他讲讲由于一个人没有负责任而导致失败的故事,也可以就他自己本身的某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来引导他想想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或者干脆就让他自己承担不负责任的不良后果。由此,孩子就会明白,对小事负责就是在对大事负责,这样他才能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才能因为懂得负责过上真正快乐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