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怎样让孩子快乐成长
11020700000041

第41章 与孩子一起分享喜怒哀乐

在成长过程中,孩子会遇到许多事情,不论是快乐的事,还是悲伤的事,他都希望能有机会向人倾诉,把他的喜怒哀乐与他人一起分享,从而能得到他人的同情与理解,特别是能得到我们的认同、支持与引导。

当我们与孩子一起分享他的喜怒哀乐时,他心中必须要释放的各种情绪就会慢慢地宣泄出来,而他的情绪也就能渐渐平静下来了。这有利于他对现实情况的接受,有利于他适应各种客观条件的变化。

尤其是当孩子有一些负面情绪时,我们更应该及时地帮他宣泄出来,给予他必要的安慰和鼓励。否则,这些负面情绪在他的心里积压久了,会使他感到非常苦闷、孤独,进而变得总是沉默寡言,没有精神,做起事来心不在焉。孩子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会变得很难沟通,与我们的关系也越来越疏远,甚至还可能会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如离家出走等。

晓婷的父母平时很严肃,在晓婷面前从来都不苟言笑,更别提要和她一起分享喜怒哀乐了。家里压抑的氛围,让渐渐长大的晓婷也变得越来越沉默。

一天,父母下班后,在家里没有看到像往常一样先回到家的晓婷。起初,他们并没有在意,可是后来,天色渐晚,晓婷却还没有回家。

他们去晓婷所在的小学去接她,可学校早就放学了,她根本就没有在学校。这下父母可着了急。正当他们四处打听不到消息时,他们接到了一个电话。

原来晓婷放学后,去了她的好朋友家,对方父母下班后看她不愿意回家,就给她的父母打来了电话。当天夜里,晓婷的父母将她接回家后,生气地问她:“放学之后为什么不回家?为什么想住在别人家?”晓婷回答说:“我好朋友的爸爸妈妈可好了,他们爱和我们聊天,爱听我们说话,我喜欢在她家待着。”

由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如果能与孩子一起分享喜怒哀乐,就可以与他保持良好的沟通,有利于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孩子更加快乐地成长。反之,则会让孩子感到压抑,对我们、对我们的家庭产生反感,进而做出一些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所以,为了防止这些不良状况的发生,我们一定要给孩子倾诉他的喜怒哀乐的机会,要给予他理解、尊重和认同,用心体会他的感受。除此以外,我们也要向孩子说说心里话,让他对我们的喜怒哀乐也有所了解。在这样的互动之后,我们的亲子关系会得到长足的发展,会变得更加和谐,孩子也会变得更加快乐。

那么,我们具体应该怎样做呢?

鼓励孩子将心事讲给我们听

如果我们能做孩子最忠实的倾听者,他就会愿意把心里的话讲给我们听。因此,我们平进可以特意创造一些机会,找一些他感兴趣的话题,主动与孩子聊聊天,引导或鼓励他多讲一讲心里话。比如,在吃晚饭时,我们可以问问他在学校有没有什么遇到什么有意思的事情;在和他一起做运动时,我们可以问问他最喜欢哪些运动,为什么喜欢;等等。

此外,在听孩子倾诉心声时,我们一定要有耐心,不能不把他的话当回事,也不能随意打断他,更不能凭着他的只言片语就提前下结论。否则,我们不但会伤害孩子的自尊,使他不愿再与我们沟通,也会让孩子内心的想法和感受得不到完整的表达或宣泄,这样,也就达不到要与他分享喜怒哀乐的目的了。

认同和尊重孩子的情感

当孩子向我们倾诉他的喜怒哀乐时,他最需要的是我们对他情感的理解、认同和尊重,而不需要我们对此加以评断。所以,此时,我们最好能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想问题,与他产生“共鸣”,而不要以强硬的态度去干涉他的情感。

比如,当孩子对我们讲出他的某些伤心事时,我们可以温柔地对他说“我理解你,要是我,我也会跟你一样难过的”、“真替你感到遗憾”、“不要怕,我们就在你身边”、“想哭就哭吧,我们陪着你”等类似的话。

当孩子感到自己的情感受到了我们的尊重和理解后,他心里就会变得很舒服,也会很快再重新快乐起来。而且,他也会因此而愿意继续跟我们沟通、交流,从而把心里的想法进一步表达出来。

要与孩子做情感上的交流

如果我们能与孩子一起畅所欲言,共同分享彼此间的喜怒哀乐的话,我们和孩子都会感到身心愉快。所以,我们平时最好能在家中营造出适合与孩子沟通、交流的气氛。比如,在家里放一些舒缓的经典音乐;给孩子多一点微笑;主动与孩子聊聊天;等等。

而且,当孩子向我们表达他的喜怒哀乐时,我们要与他有眼神上的交流,有身体上的接触,如拥抱、抚摸、握手、拍肩膀、击掌等等,还要对他所说的话进行积极的回应。这些能使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真诚,可以让他在我们面前畅所欲言。

此外,我们也不要在孩子面前故作坚强,可以将自己心中的喜悦、悲伤、愤怒等情感心平气和地讲给孩子听,使他可以更加了解我们,更加能体会我们的心情,并可以从我们的经历中吸取到经验,从而更愿意与我们进行情感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