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怎样让孩子快乐成长
11020700000001

第1章 给孩子表达自己的权利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尊意识,都渴望被尊重,尤其是得到我们的尊重。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指出:“应当像尊重上帝一样地尊重孩子。”这虽然听上去有点夸张,但是我们要想让孩子快乐成长,就必须从尊重孩子开始。

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权利,然而这种权利并非所有人都能获得,尤其是涉世未深的孩子。因为,我们总是把孩子当成不成熟的小孩子看,觉得他什么都不懂,便会剥夺他表达自己的权利。结果,孩子就像我们手中的“提线木偶”,只能任由我们摆布。

虽然孩子年龄小,生活经验不丰富,说出来的话可能会引发不必要的麻烦,但是这并不代表他没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权利。如果孩子长期生活在压抑的环境中,势必会感到不快乐,甚至会失去表达的勇气,从而成为一个屈服于权势、不敢表达自己的、唯唯诺诺的人。

一天,依依一家去家具城买沙发。在这个过程中,妈妈看中了一款比较小巧别致的沙发,认为它所占的空间小,可以让客厅看起来更宽敞一些。而爸爸却不同意,认为每天都要在客厅看电视,坐着这么小的沙发肯定不舒服。

正在两个人争执不下的时候,依依说道:“我觉得还是应该……”

依依刚要发表自己的看法,就被妈妈无情地拒绝了:“小孩子懂什么啊!大人说话,你别插嘴!”

依依小声嘀咕着:“谁说我不懂了。”

购置家具属于家庭的重大决策,作为家庭成员的孩子有权参与其中。然而,依依的父母不但没有及时征求她的看法,还剥夺了她想要表达自己看法的权力。

试想一下,当孩子认为自己的看法是合理而正确的,并想表达出来时,却遭到了我们的无端制止,他是多么伤心、难过啊!即使我们以后把话语权还给孩子,他可能也会自动放弃这种权利。结果,孩子乐于表达的天性就这样被扼杀了。

所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改变一些固有的错误观念,凡是涉及孩子的事情,都应该允许并鼓励他勇敢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意见等。这样一来,我们才能懂得孩子的所思所想,才能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而且,孩子是从亲子关系中学会如何与人交往的,如果我们给孩子自由表达的权力,如果我们懂得尊重孩子的话语权,那么孩子就会学会尊重他人的话语权,进而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融洽,由此他也能感觉到与人交往的乐趣。

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

尊重孩子,首先就要给孩子表达自己的机会。这涉及一个很重要的教育理念,就是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然而,很多父母出于对孩子的“爱”,总是习惯于自作主张,并强迫孩子听从自己的安排。事实上,这是对孩子最大的“害”。

其实,从我们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的那一刻开始,他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虽然他在生活上需要我们的照顾,在经济上需要我们的支持,但是他有独立的思想和感情,这是我们无法替代的。因此,我们要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让他自由、快乐地成长。

给孩子自由表达自己的机会

表达自己的思想、见解,是上天赋予孩子的权力,更是他的内心需要。因为,孩子需要通过这种方式认知和探索周围的环境,随着他年龄的增长,他也会逐渐形成对事物的看法,并随之产生一股想要表达的欲望和冲动。

这时候,我们应该给孩子自由表达自己的机会,并鼓励他勇敢地表达出来。唯有这样,孩子才会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才会真正实现与我们的交流与沟通。

不以成人的标准判断孩子的话语

有时候,当孩子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想法时,一些父母就会用成人的标准判断孩子的话语。凡是孩子的话语不符合他们的逻辑或标准,就会被认为是“胡扯”、“无稽之谈”。这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会导致他因害怕被批评而不敢表达自己。

对此,我们不要总用成人的标准去判断他的话语,而是走进他的世界,学会站在他的角度看问题,进而尊重孩子表达自己的行为。这样一来,我们就会对孩子的话语少一分挑剔,多一分认同,孩子就会从中获得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