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她尽心尽力治理国家数十年。在她执政期间,社会稳定,老百姓的生活稳定殷实,创造了奇迹。武则天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她对国家的业绩远大于私人生活的不俭。
徐惠比武则天小3岁,继武则天之后被太宗李世民选入宫中。她为人善良淳朴,在童年、少年时期就显示出非凡的才华。
武则天的姨娘杨氏,原为齐王李元吉的妃子,李元吉死后,太宗李世民纳杨氏为妃,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长孙皇后去世时,李世民很悲伤,杨氏为了安慰皇上,从民间选了几位美女进宫,借此机会,她把外甥女武则天选入宫中。太宗封武则天为才人,赐名叫媚娘,是年14岁。武媚娘活泼可爱,太宗对她比较喜欢。但由于武则天父亲早逝,她同父异母的两位哥哥对她不好,致使她书读得少,文化素质不算高,几年之后,她的受宠地位,被新进宫的才人徐惠所替代。
徐惠是右散骑常侍徐考德的女儿,徐考德见女儿出生五个月就会说话,认为她是天才,便注意她的早期教育,致使徐惠4岁就能看会诵《论语》、《诗经》,8岁可作文章,而且诗词文章皆佳。人长得也俊秀迷人,真是才貌双全,人见人爱。太宗李世民闻听,在徐惠11岁时,便下诏入宫,先封为才人,不久为婕妤,后又升为充容。而武则天入宫十多年,仍是个才人。
唐太宗李世民对徐惠的喜爱,不仅仅是她的容貌和才华,还因为她有些长孙皇后的作风和特性。长孙皇后是李世民的结发之妻,13岁时嫁给李世民,二人相濡以沫,感情笃厚。长孙皇后不干预朝政,却关心国家大事,经常效仿魏征进谏,深怕皇帝沉湎安逸而荒废朝政。在管理后宫事务中,身体力行,并搜集整理编写了一本《女则》的书,以教育规范后宫人员。
长孙皇后对子女要求严格,对亲属也不偏袒。皇上想封她哥哥长孙无忌为右仆射、吏部尚书,她坚决反对,而且亲自找到哥哥说明其中道理,长孙无忌听从妹妹的意见,找到皇上辞去了高官。这种做法,在封建王朝中是十分罕见的。长孙皇后病重期间立下遗嘱:丧事从简,陪葬物不用金银玉器,只用瓦木……她病故时年仅36岁。
徐惠的出现,填补了长孙皇后的缺空,她也像长孙皇后一样,勇于进谏。她反对太宗晚年对外发动战争,反对朝廷剥削压迫人民,她指出人民不堪重负时,必然会起义反抗。
太宗李世民第一次东征高丽未果,还想再次东征,同时又要对西域诸国动兵,徐惠便上疏力阻:“东戍辽海,西讨昆丘,士马罢耗……捐有尽之农,趋无穷之壑;图末获之众,丧已成之军。故地广者,非常安之术也;人劳者,为易乱之符也。”
当太宗要为徐惠修建翠微宫时,她又上疏劝阻,最后一针见血地指出:“有道之君,以逸逸人;无道之君,以乐乐身。”
李世民对徐惠的谏言,格外重视和喜欢,尽量去修正自己的失误。李世民知错必改的胸怀,深深地感染着徐惠,她对唐太宗有着深深的感情。
唐太宗病故前,遗诏将绝大多数妃嫔送入庙中出家,而徐惠等极少数人则例外,让她继续留在宫中。可是,徐惠思念皇上心伤,有病竟不吃药,多次表示要随先帝于地下。不幸于太宗死后两年病故,年仅24岁。
徐惠在历史上远没有武则天有名,但她的贤惠和取于进谏,让后人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