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秘史
11012900000173

第173章 邱真人万里拜谒成吉思汗

金、元两代的统治者都是先从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发展起来,最后入主中原的。他们原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水平都落后于汉族,因此,统治手段较为落后,为了巩固和加强对中原的统治和管理,他们不得不学习汉族的统治方法,接受汉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因此,金、元两朝都扶持宗教以便控制民众,而处于战乱之中的人们也需要宗教信仰帮助自己得以解脱。金、元之际的道教就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得到了发展。因为宋代推崇道教,宋徽宗甚至自号“道君皇帝”,并因此导致了诸多弊端,朝野和民众对道教产生了不信任感;故南方天师道(正一教)在南宋及金、元时期发展趋于停滞。而在金元控制的北方,因为上述等诸多原因而发展形成了三个道教新派别:全真教、大道教、太一教,其中以全真教最为兴盛。

全真教的创始人为金代著名的道士王重阳(公元1112-1170年),他在山东传有七大弟子:邱处机、马钰、谭处端、刘处玄、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尤以邱处机影响最大。

邱处机(公元1148-1227年),元代著名道士,号长春真人。他二十岁时拜王重阳为师,苦修多年,声名满天下,南宋、金、蒙古三国皇帝都争相结交他。

蒙古伐金后,北方地区战乱频繁,幸存的人们更多地依附全真教寻求寄托;邱处机掌教时“全真教徒满天下”,成为各种势力都想拉拢和利用的对象。“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在西征中,专门派人到山东邀请邱处机。

在成吉思汗的不断诏请下,已七十三岁的邱处机于公元1221年二月从宣德州(今河北宣化)出发,先奔东北,至呼伦湖;然后向西横穿蒙古高原,翻越阿尔泰山,再沿天山北路西行渡过阿姆河,于1222年四月到达大雪山成吉思汗行营。行程历时一年零两个月;如从莱州动身算起,则途中历时四年。

成吉思汗视邱处机为神仙,让他住在自己帐篷旁边的帐篷中,并特许他见面不用跪拜。邱处机以七十多的高龄,远行万里来见成吉思汗,主要的目的之一是想劝导蒙古军队不要乱杀人,“拯亿兆于沧海横流之下”。他讲道三次,并多次劝说成吉思汗:统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杀人;治国之方,以敬天爱民为本;长生之道,以清心寡欲为要。成吉思汗虽然觉得他说得有些道理,但自认为难以做到。

公元1223年二月,邱处机启程东返,于第二年二月到达燕京(今北京)。成吉思汗虽然没有听从邱处机的劝告,但允准全真教人可以免除赋税,并任命邱处机总管天下道教,企图利用他在广大教徒中的威望来发展和加强自己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全真教的祖师王重阳规定:本门弟子不得做官,永远安居于民间。邱处机根据当时的天下大势,改变了这一教条,主动与统治者合作,改革全真道教,得到了朝野的普遍支持,使全真派一时发展达到兴盛空前的境地。

邱处机还是个了不起的诗人,他西游其间写了不少诗篇,诗作反映了成吉思汗征西域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