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秘史
11012900000165

第165章 慷慨殉节的金将

公元1236年,金灭亡已经一年了。可是西北的巩州(今甘肃陇西)城上,仍飘着大金的旗号。坚守此城的人叫郭虾蟆,他是会州人,早年参军,骁勇善战,被升为临洮路兵马都总管。郭虾蟆为人忠义耿直,坚决不向蒙古投降。绥德州(今陕西绥德县)帅汪世显归降蒙古后,派过20几个使者来劝降,都被郭虾蟆命人乱棍打了出去。蒙古军见劝降不成,便开始往巩州调兵。郭虾蟆知道一场生死存亡的大仗即将来临,他积极备战,为了守城,郭虾蟆在城东北角的空地上搭了一座炼炉,收集城中所有的金属用来铸炮。

郭虾蟆亲自把熔化的金属倒进沙模里,终于又一门新炮铸成了。众人欢呼雀跃,这时城中掌管杂物的判官术甲巴图鲁来报:“大帅,卑职已收集了附近所有的粮食,也只有十余车。”郭虾蟆说:“蒙古鞑子已从临洮、秦州向我扑来,我军粮草不足,实在令人担心,你去把城郊的牛、羊、马匹统统赶进城来,以备充粮。”术甲巴图鲁立即照办了。

很快蒙古军便包围了巩州城,但几次攻城都被城上的火炮打退了。郭虾蟆亲率人马追杀,双方对峙了近一个月,伤亡都很惨重。由于城里粮食不足,士兵们已经开始吃马肉了,郭虾蟆知道蒙古不攻下巩州是不会收兵的,他心情沉重的回到了帅府。郭虾蟆的夫人井氏是个深明大义、性格刚烈的女子,她见郭虾蟆回来,吩咐下人摆上酒饭。井氏举起酒杯对郭虾蟆说:“妾身敬老爷这杯酒,愿老爷杀敌报国。”郭虾蟆心中一热,拿起酒杯一饮而尽。这时传来蒙古军攻城的消息,郭虾蟆便匆匆应战去了。

又是一场浴血奋战,金兵个个勇猛抵抗,但伤亡更加惨重了,郭虾蟆第二日才回到府中,老远他听到府中传出哭声,一股不祥之感涌上心头,他进了后衙,看到堂中停着具尸体,竟是他的夫人,不禁泪如雨下,下人拿过来井氏留下的血书,郭虾蟆打开一看,上面写着八个字:妾不累君,殉节先去。郭虾蟆草草埋藏了井氏后,他又召来守城诸将说:“鞑子攻城,如今我们有两条路可走,或死、或降,你们自己选择吧。”众将异口同声:“宁死不降。”蒙古军又攻城了,城墙已经残破不堪,他们从豁口涌了进来,攻到帅府处,这时剩下的金兵都红了眼,拼命与蒙古兵撕杀,可蒙古兵不断涌进城来,金将士已所剩无几,郭虾蟆和将士们只好跳入了熊熊烈火之中。

宋镇江府(今江苏镇江)的监狱里,关着一个叫毕资伦的囚犯,他本是金泗州城守将,宋军攻泗州,他想跳城自杀,可没有死,只摔断了双腿,被宋军俘虏。宋朝廷想招降他,可他誓死不降。每隔几天,他就被提审一次,而且问着同样的话:“毕资伦,你还是降了我大宋吧,保你高官厚禄,享不尽的荣华。”开始他还破口大骂,后来干脆就不吱声了。这次他又被带到堂上,有所不同的是,这次狱官改了说辞,对毕资论说:“毕大人如此忠心为国,想必对金国的消息一定感兴趣。”毕资伦冷冷地看了他一眼,道:“有话快说。”狱官说:“你们大金已经亡国了,皇上都上吊自杀了,你还硬撑着什么。”毕资伦一听,犹如五雷轰顶,呆立半晌,对狱官说:“我愿归降,可要容我去江边拜祭。”这下可乐坏了狱官,他赶紧上秉报去了。等到毕次伦到江边拜祭完之后,他就跳入了江中慷慨殉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