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基金致富:基金投资技巧全攻略
11012800000045

第45章 越早投资收益越大,切莫错失良机

前段时间,股市的暴跌给股民上了一堂深刻的风险教育课,当股民的心情随着股市的起起落落或欣喜或绝望的时候,仔细想一下,有多少人真正了解自己的财商呢?其实一个人一生的财富并不是来源于一两次的投资获益,而是使财富持续增值的能力,有着良好的财商才是关键。那么怎样培养和提高自己的财商呢?

其实冷静下来想想,“5.30”暴跌也在意料之中。当对股市并不了解的投资者进去都能赚钱的时候,这样的股市也预示着到了危险的边缘。没有经过熊市洗礼的新股民成为了股市的主角,一方面无视政府和专家的提醒,另一方面却对“带头大哥777”等无限崇拜。股民的盲目跟风,显然是缺乏投资理念以及对所投资的金融产品不了解的一种表现。

据相关报道,中国的城市居民大部分只有粗浅的“财商”,只知道计算自己买的股票或基金的每天收益,而根本谈不上对自己生活的规划,以实现自己的财富自由。财商教育是能够帮助你把职业工作中挣到的钱变成永久财富,并实现财务安全的教育,它帮你获得的不是一两次股市暴涨的收益,而是持续增值财富的能力。

“前段时间,有位股民炒海尔权证用几百元赚到了56万元的收益,但这种盈利模式并不可复制,赚一次这样的钱并不能改变这位股民的生活,就像很多中了彩票的人最终还是以贫困告终。与其期待凭运气赚钱,不如学会让钱生钱的能力。”

1.早投资早收益

一个人的财商如何,与能赚多少钱没有太大的关系,财商是测算你如何运用金钱和财富为自己带来幸福生活的指标。简单地说就是,如果随着年龄增大,你手中的金钱能够不断地给你买回更多的自由、幸福、健康和人生选择的话,那就意味着你的财商在增加;反之,如果你很有钱,但整天在想赚取更多的钱,或想着如何保住现有的财富,而处于紧张与痛苦的生活状态,那就说明你的财商不足。

“不是有钱人才需要财商,才可谈理财投资。实际上理财投资没有门槛,钱少有钱少的投法,钱多有钱多的投法。有些刚工作的人觉得自己钱少,就不去理财,这是不对的。”

我们举个例子,如果按10%的年收益率计算,一位投资者从35岁开始直到45岁,每月做基金定投200元,十年投资的总资金为2.4万元,到65岁这笔投资大约为27万元;另一位投资者从25岁到35岁,也是每月做基金定投200元,总投资额也是2.4万元,但到65岁,这笔投资却可达到70万元。所以投资应该尽早开始,尤其为自己的养老和子女教育做准备更应及早规划。

在本金、回报率、投资时间三个因素中,对投资损益影响最大的是投资时间。以本金1万元、收益率10%和时间15年为例,如果这三个因素中其中一个因素增加一倍而其他两个因素不变的话,最终收益的倍数分别是2倍、3.68倍和4.18倍。时间对每个人来说是公平的,也是每个人都能控制的因素。我们可以通过延长投资时间增加投资收益。而且对于投资基金而言,还可以通过延长投资时间降低投资亏损的概率。

在开始理财之前,我们要认清自己的财务状况,首先要明确‘我现在站在哪里’,包括明确理财阶段、回顾资产状况、审视收支情况和测评风险承受能力。

“准备工作做好以后,接下来投资者就要明确‘我要去哪里’,即明确自己的理财目标,比如购置住房、应急资金、子女教育规划、资产增值规划、养老规划等,并按照不同的理财阶段排定优先顺序,然后制定理财计划。”基金专家如是说。

需要提醒的是,要根据自己的人生阶段对理财目标进行排序,同时制定理财计划。可以遵循以下三个原则,才不至于让理财规划仅仅停留在规划:一是定好达成日期;二是量化自己的目标,用实际数字表示,将目标货币化;三是假想目标已达成的情景,可以加强自己想要达成的动力。另外设定目标时,一定要考虑通货膨胀问题。

第三步就是解决“我如何到达那里”的问题。在资产分配方面要遵循的原则是:首先,以量入为出来考虑投资总额;其次,投资品种风险度不同才能真正实现投资组合多样化;第三,投资预期效果方面要注意整体投资绩效,而不是某一个产品的收益率;同时要注意避免高成本,还要做好应急金的规划。

投资者需要注意的是,投资是理财的重要环节,需要每季度适度调整一次。当然只投资自己了解的产品也很重要。

另外,基金专家认为,一个人一生的财富并不是来源于一两次的投资获益,而是使财富持续增值的能力。

2.投资组合核心攻略

基金是一种稳健的投资品种,适合长期投资,但长期持有的首要条件是投资者选对了基金品种。若发现自己手中持有的基金组合并不如意,不能给投资者带来稳定的收益,甚至长期跑输大盘,那么,调整投资者的基金组合就势在必行。

对于现有的、收益并不理想的基金组合该如何调整,使其达到最佳的投资效果呢?下面,我们来与您一起探讨如何调整现有的基金组合。

2007年以来,基金出现了非常严重的业绩分化现象,据中国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统计,截至5月25日,具有可比性的82只股票型基金中,排名第一的华夏大盘精选今年以来的净值增长率是排在末尾的某基金的4倍多,这就足以证明选对基金的重要性。那么,该如何调整现有的基金组合呢?我们可以分四步走。

第一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调整组合的第一步当然是了解你目前的资产配置有何不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风险偏好,这时候你就需要对号入座。也许你是一个激进的投资者,但却买了相对保守的基金,收益达不到你的预期;又或者你是一个保守的投资者,但却买了激进的基金,在震荡的行情中饱受着“过山车”般的煎熬。因此,只有了解清楚自己的风险偏好,才能更好地为自己的资产组合配置。一个有效的基金组合能够分散风险,避免系统性风险,使调整后的收益更为稳健。

第二步,调整核心组合。

核心组合是资产配置的灵魂部分,所占的资金比例也最大,因此一旦核心部分定位好了,就不能轻易变动,尽量要使自己的核心组合部分处于一个长期稳定的状态。我们可以选择3~4只业绩稳定的基金作为基金组合中的“核心组合”,有了新资金则可以逐渐增加“核心组合”部分的投资金额,而不是增加核心组合中基金的数目。

第三步,调整浮动组合。

在调整好核心组合之后,我们可以根据当前的投资热点买进一些行业基金、新兴市场基金及大量投资于某类股票或行业的基金。构建好自己的“非核心基金组合”后,建议每半年或一年调整一次,以实现投资多元化,并增加整个基金组合的收益。

第四步,定期检查。

整个投资组合调整完毕后,还必须要定期观察组合中各基金的业绩表现。假如在一定时期比如三年内,投资者所选择的基金表现一直落后于同类其他基金,则应考虑更换这只基金。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跟踪各基金在各类基金评级中的排名。若该基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排名都较为靠后,就可以毫不犹豫地把它剔除出你的组合。

但是,我们也不能盲目地、频繁地调整基金组合。因为我国基金发展的历史证明了基金是长期理财的有效工具,而不是短期投机炒作的发财工具。自1998年以来各年度成立的基金的累计净值平均增长率可以看出,基金持有的时间越长,收益也就越大。因此,基金组合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特别是核心组合部分。

其次,构建自己的基金组合时,也不宜过于分散。投资较多的基金,一不利于跟踪分析,二可能会影响整体的收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