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基金致富:基金投资技巧全攻略
11012800000023

第23章 识基金季报年报,防“暗渡陈仓”不测

每一个季度、年度过后,所有的基金都会公布其在上一个季度、年度的报告。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基金的定期报告可以使我们对所持有基金的状态进行简单的判断与分析,更好地跟踪自己基金的运行情况。但是在阅读这些相对专业的报告时,需要把握一些关键部分,眼光需要犀利一些,关注不容易被发现的问题。

1.阅读基金季报的关键点

(1)基金的份额变化情况。

基金季报会披露“期末基金份额总额”的数据。基金规模过大或者规模过小,对基金的投资组合流动性、投资风格、投资难度等都会存在不利影响,就像人太胖或太瘦都不健康一样,百亿以上的“航母”、或者2亿左右的“微型基金”,都值得我们警惕。同时,我们还应关注“基金份额变化”。这个数据显示的是基金份额在此季度内变化的情况,包括申购的份额和赎回的份额。大规模的申购与赎回肯定都会使基金经理由于资金的压力而调整基金仓位,影响投资回报。

(2)基金的仓位变化。

看基金季报还要注意基金的仓位变化,因为基金仓位的变化直接反映出基金经理们对下一季度行情的看法。一般而言,基金仓位越重或加仓幅度越大,越意味着基金经理对短期行情很乐观。反之,如果基金仓位较轻或减仓幅度较大,就意味着基金经理对短期行情不乐观。比如,2005年底,在市场仍然低迷的状态下,基金整体而言却是在小幅增仓,显示基金在当时的估值水平上对A股市场充满了信心,这其实也提供给了普通投资人一个判断市场趋势的线索。

要注意的是,如果投资者所持有基金的仓位比同类型基金的仓位偏离很多,要警惕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是否过于“特立独行”,如果仓位明显高出其他同类型基金仓位很多,说明这只基金是在用高风险博取高收益,非常激进。相反,如果有的基金的仓位只是同类型基金的平均水平,投资回报率却排名靠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基金的较高投资管理能力。

(3)基金的投资组合状况。

基金季报中还会披露“十大重仓股明细”,这也是考察基金投资风格和选股思路的重要依据。从重仓个股的行业和特征可以看出基金经理的偏好,比如某只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大多是大盘蓝筹股,那可以基本判定这只基金的投资风格趋于稳健。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持股集中度”,即十大重仓股持有市值占基金股票投资市值的比例,来看基金投资的分散度。如果持股集中度比较高,十大重仓股就集中了基金一半以上的资产,说明基金经理偏好集中投资,这也是投资风格相对比较激进的一种表现。最后,还可以看基金的“持股延续性”:根据基金本季度公布的十大重仓股名单与上季度十大重仓股名单比较,相同的股票数量越多,说明持股延续性比较高,基金调仓频率低;相反,如果十大重仓股每一季都是新面孔,说明基金的调仓比较频繁,基金经理相对比较偏好短线操作。

当然,需要提醒的是,读基金的季报不能光看披露的数据,毕竟季报中的数据只截止到上个季度的最后一天,公告时间与投资组合时间本来就存在20天左右的时间差。就在这20天内,说不定基金经理早已经“暗渡陈仓”,盲目追捧基金经理的重仓股就会变成一个“美丽的陷阱”。最重要的,还是从基金季报中读懂基金经理选择个股的思路和投资风格,以及基金经理对未来市场的看法。

2.阅读基金年报的四个重点

说完基金季报,再来关注一下基金年报。已经全部披露完毕的证券投资基金2006年年报,把基金取得有史以来最大一次丰收的好消息带给了投资者。面对这样一份翔实的答卷,一般的中小投资者如何从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呢?基金专家认为,投资者应该将重点关注放在业绩回顾、财务会计报告、基金投资组合等方面。

(1)对基金业绩的回顾。

当前国内基金的年报中,主要财务指标披露了基金的净收益、可供分配收益、资产净值、净值增长率等业绩数据,并与上一期间的数据进行比较。

其中,净值表现还与相应的业绩基准进行比较,并从不同期限长短来体现,如3个月、6个月、1年、3年和5年。

基金专家认为,如果基金资产净值相比较前期发生的变化巨大,投资人也应当关注,毕竟资产规模过大可能对基金的投资策略、风格以至业绩会有所影响,尤其是许多小规模开放式基金在2006年通过营销策略变身为大规模基金。

(2)基金经理报告。

基金经理报告是投资者判断基金投资风格与自身投资需求的契合度的重要依据。

好的基金经理报告不仅会详尽讨论行业分布和个股选择的原因,还解释影响基金业绩的有利条件与不利阻碍;在业绩不尽如人意时,不应回避做出的错误投资决策,应向投资者阐述原因,让投资者了解个中问题。

基金经理报告中也会有对下一年度的展望,从中可大体窥见基金经理未来一年的策略和思路。

(3)财务会计报告。

基金的财务会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经营业绩表和净值变动表。投资者应留意基金经营业绩表中费用项目下的基金管理人报酬、基金托管费等基金费用支出。

在财务会计报告附注中,投资者可了解重大关联方关系及关联交易和流通受限制不能自由转让的基金资产等。

(4)基金投资组合。

基金投资组合说明基金在期末时点上投资于股票、债券和现金等资产的比例,还披露了股票投资的行业分布。投资者可以从基金持有股票明细中了解基金大量持有哪些股票。

管理人报告中的内部监察报告、重要事项提示部分也是投资人需要关注的。此外,基金持有人户数和相应的份额可以帮助投资人了解基金的持有人结构,究竟是以机构为主还是以个人为主;封闭式基金还披露前十大持有人的名单。

3.轻松掌握基金绩效指标

衡量一只基金的表现没有那么简单,仅仅看净值增长的绝对数字是不够的。作为解读基金季报、年报的辅助,掌握一些基金绩效指标也是极为有用的。

有些可以帮我们客观衡量基金表现的绩效指标,虽然听起来有点专业且艰涩难懂。但投资终归不是一件小事情,花点力气去弄懂这些指标会使投资者投基之路更加神清气爽。

(1)基准指数。

基金都有自己的业绩比较标准。这一项指标告诉我们,基金打败自己参照物的能力,大于零时,数字越大,能力越强。

(2)基金类别。

跟自己的参照物比较还不算,基金还要跟同类作横向比较。所以这个数据告诉我们,基金在某段时间表现高于或者低于同类基金的平均回报。

(3)最差季度回报。

这个数据其实是提醒我们该基金的下行风险有多大,在历史上它表现最差的时候曾经到过什么地步。上投阿尔法成为唯一一只在季度回报中没有亏损过的基金,很大程度则是在于它比较生逢其时,成立于2005年10月,大盘正好开始长牛之旅。富国天益和中国优势确实值得表扬一下,分别成立于2004年6月和9月,尽管大盘曾经很低迷,但它们状况最糟糕的季度也就亏了不到1%。

(4)标准差。

标准差反映了基金总回报率的波动幅度,数值越大,表明波动越厉害。嘉实增长这一指标就显示了其平稳的特点,相对而言,其净值表现会比较少出现“过山车”的状况。

(5)夏普比率。

如果打算长期持有,自然是回报越高越好,标准差越小越好。而夏普比率某种意义上就是把这两个指标揉合在了一起,所以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夏普指标是基金绩效评价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个指标。它代表了调整风险之后的收益情况,就是无风险的超额收益,数值越大,表明基金的收益越好。在基金市场中,华夏大盘精选和阿尔法的表现就值得赞一个,在同等风险下,它们比同类基金收益做得要好。值得一提的是,要是哪只基金该指标小于零,投资者就要敲起警钟了。

(6)阿尔法系数(α)。

简单地讲,这个指标表示基金绝对回报和预期回报之间的差距。自然是以正值为佳,代表实际的回报比理论上更高,而且数值越大越好。

(7)贝塔系数(β)。

这是一个相对指标,β越高,意味着基金相对于业绩基准的波动性越大。β大于1,则基金的波动性大于业绩评价基准的波动性。以实例分析,假如嘉实增长的β为1.15,则意味着基准市场上涨10%,基金上涨11.5%。

(8)R平方。

这个指标用得并不算多,主要是反映业绩基准的变动对基金表现的影响,数值越大,表明指标值越准确。如果该指标等于100,表示基金回报的变动完全归功于业绩基准的变动。

这里有一些指标相对而言比较生涩一些,但是通过我们的深入认识之后,这些指标都将有助于我们科学一点地衡量收益和风险,找到更为贴近自身偏好的基金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