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基金致富:基金投资技巧全攻略
11012800000017

第17章 调整未必是坏事,当作礼物未可知

有基金专家认为,市场近期的震荡实际上是对前期上涨的一种校正与修复,未来一段时间仍有可能要持续经历这样一个调整过程。但此调整是个理性的调整过程,是牛市发展下的阶段性需要。随着市场基本面的改善,一些指标在经过市场震荡消化后正慢慢修复,后市仍然可被看好。

另外,调整之后的市场,很多品种又呈现了比较好的投资价值,一些好的股票也已经进入了调整的尾期,对于基金投资人来说,更有可能去抓住后市,更好地取得投资收益。

那么,基金投资者应该如何应对股市调整,控制风险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基金投资者需要关注股市,理解股市目前的状态和下一步的走向,这是决定基金投资策略的基础。

1.印花税调高:改变心理预期

引起2007年第二季度股市大跌的导火索是财政部调高印花税。之所以造成大跌,根本原因是改变了投资者的心理预期,而心理预期则是支撑股市近一段强劲走高的主要因素。

从印花税调整本身来说,税率由1‰上涨至3‰,对实际交易成本的提高影响是很小的,从政策效果上来说尚属温和的调控政策。虽然如此,印花税调整的政策信号十分明确,显示管理层对于股市持续快速上涨中蕴含风险因素的担心,也是近期不断进行的风险提示中最现实的一次。管理层对股市的期望是健康、有序、平稳地发展。股市的上升趋势不是坏事,但涨得过猛却可能影响到市场的稳定性。

印花税调整对股市最大的冲击是对投资者的心理影响。有基金专家提出,股市已经进入心理层面推动的价格上涨。因此,一旦投资者心理受到冲击,对市场的短期冲击就不可避免。明确的调控信号对投资者,尤其是对新投资者的心理影响如何是决定股市走势的关键。在2007年5月30日大跌之后,股市连续数日缩量暴跌,新资金进入放缓可以说是主要因素。

2.理解股市走向的政策背景

2007年以来股市的快速上涨可以说出乎了大多数人的意料,不但市场中的各类投资机构未曾预期,股市上涨之快也大大超出了管理层的预料。在持续上涨过程中出现过几次关于股市泡沫的讨论,政府也多次出台了相关调控措施,但几次调控的结果都如出一辙:市场在短时下跌后迅速报复性反弹,马上以更快的速度加速上涨。

看起来似乎管理层的政策对于火热的股市已经失去了明显作用,股市的热情在源源不断的新资金推动下丝毫未减。不过,印花税调整已经清楚地告诉我们这是一个假象。管理层的政策对于股市不是无力影响,只是时候未到。政府希望看到股市健康、稳步发展,市场越来越多的泡沫化迹象无疑是政府不愿看到的。在泡沫接近可以接受的临界点之时,更有力的调控政策也能“该出手时就出手”。

我们可以这样想,本轮牛市的起点就是股权分置改革。既然政策可以造就这个大牛市,一样是有能力调控股市发展节奏的。这不只是证监会为代表的股市直接管理层,也是更高层的政策关心点。因为股市的健康发展对于整体经济的重要作用已经不容忽视。

从这个背景下我们来理解目前的市场环境,也许能给投资者更多的一些清醒。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阶段性的调整是管理层所乐见的。这就决定了近期投资策略的基调仍然是控制风险。即使在市场从暴跌的阵痛中恢复回来,之前普涨快涨的格局也将会发生改变。我们预期市场将更多地以震荡的方式开展调整。

如果市场再度回到之前的普涨快涨态势,不排除进一步更直接的调控措施出台。建立在心理预期上的股价泡沫将会进一步受到打击。

所谓阶段性调整,具体含义是什么?这里认为主要有两个层面:

(1)挤压总体泡沫。

通过市场总体震荡来缓和甚至降低市场的总体估值水平,给过热的市场降降温。

(2)打压结构性泡沫。

改变延续相当一段时间的低价股、概念股领涨的格局,重新回到“价值投资”的轨道。从支撑股市长期发展的基本面因素出发,具备实际业绩支撑、行业景气向好、估值水平相对合理的绩优个股可能重新主导市场,以相对估值较低的大盘蓝筹股为代表,重新回到业绩主导的投资主线是管理层乐于见到的结果。

故而,长期牛市的基础并未动摇,当前的调整也许是市场送给长期投资者的最好礼物。

3.牛市基础未改

而从长期趋势来看,基金专家表示,由于长期牛市的基础并未改变,中级调整反而为投资者提供了低点建仓的机会,应该坚决抓住这一难得的礼物。

基金专家认为,2007年牛市的推动力来自三个方面,包括股改带来市场体制的变革、上市公司业绩的持续快速增长以及由于贸易顺差和高额外汇储备所带来的本币升值。基金专家认为,股改实现了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以及股东与管理层两层关系上的重大改善,驱使大股东致力于做大做强上市公司,影响之一便是会使企业的真实利润得到持续的释放。同时,股改后市值对大股东越发重要,将促使大股东将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使其业绩获得大幅增长,甚至超出市场预期。

因此,基金专家认为,此次调整,为投资者提供了验证上市公司2007年业绩,进而调整2008年业绩预期的时间。只要宏观经济持续繁荣,企业的盈利增长保持良好的态势,那么从长期来看,高成长性的市场应该获得更高的估值和更高的溢价,当前的中级调整正是难得的建仓良机。

4.把握五大投资主题

基金专家认为,中国股市作为新兴市场,在经历了牛市初期个股普遍上涨之后,结构性分化、强者恒强的特点依然非常明显,2007年将重点把握五大投资主题。

(1)大盘蓝筹股价值回归。

内地流动性过剩使海外股票大规模回归成为必然,********、中国银行等一批特大型企业已陆续回归A股。目前香港未回归的纯H股有90多家,境外上市的内地公司中,70%以上的市值和利润是由能源、金融、通信这三个垄断性最强、利润最丰厚的行业所构成,并且均是各行业的龙头,这些大盘蓝筹股是投资者挖掘的重点。2007年将成为大盘蓝筹股尤其是H股回归上市的高潮,质地优良的将回归A股市场的蓝筹H股公司,在未来的行情中,无疑会成为投资的热点。

随着股指期货、融资融券、权证等金融创新产品的推出,为了抢占大盘的战略制高点,流动性好、指数贡献大的大盘蓝筹将由折价转为溢价,引发大规模的价值回归,大盘股折价现象将渐趋消失,尤其是成长性好的大市值股票更要重点关注。

(2)人民币升值和资产重估。

人民币升值和资产重估是2006年股市的主旋律,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中国外贸顺差仍然有扩大的趋势,人民币将长期平缓地升值,在此前提下所展开的中国资产价格重估将持续,最大的受益者包括金融、地产、航空等行业。

(3)整体上市、资产注入和股权激励。

在股改后,大股东对资产证券化的认同以及持续的资产注入,将提高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也提升了上市企业的竞争力。股权激励可以促进企业家精神的释放,使管理层和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实施股权激励政策的上市公司,管理层提升公司业绩的动力大大增强,从而对公司股价形成有力支撑。

(4)两税合并。

所得税并轨预期2008年1月正式生效,金融业将是此次税制改革的最大赢家,目前商业银行由于实际工资费用和呆账准备金税前无法完全抵扣,主要上市银行的平均所得税率在35%左右,预计税率调整后实际税负将下降到27%左右,将带来银行净利润平均10%~11%的增长;两税合并对通讯服务业、机械、食品饮料、钢铁、煤炭等行业也带来正面影响。

(5)消费升级和奥运会。

目前我国的人均GDP已接近2000美元,已具备从生存型消费向享受型、发展型消费升级的经济基础。食品饮料、酿酒、商贸、医疗、金融理财、航空旅游、汽车等耐用品消费、住房消费、通讯等,这些升级型消费的需求增速,会显著地高于居民消费总量的增速,这将是今年重要的投资机会。

奥运会对第二产业中的建筑、建材、体育器材、通讯设备、汽车等行业具有明显的投资拉动作用;对第三产业的影响最大,将促进房地产业和金融保险业升温,推动体育、餐饮、商贸流通、旅游电信等行业的发展。

围绕上述投资主题,基金专家表示2007年主要看好受益于人民币升值和两税合并的金融证券行业、价值重估的钢铁行业、以及机械、汽车、食品饮料、航空旅游等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