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培养高分高能孩子的120种方法
11010800000094

第94章 方法注重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自我管理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一个人在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实现自己的人生愿望过程中掌控自我的一种能力。

很多家长都期待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有出息,一个有出息的孩子,首先是一个能够管住自己的孩子。一点小事都做不好,还怎么掌控自己?

张成许的妈妈说:“我的儿子怎么就长不大呢?怎么就不知道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呢?”

做妈妈可真不容易!好不容易把儿子送入了学校,隔三差五就得往学校跑一趟,今天送红领巾明天送铅笔盒。妈妈有自己的工作,老从班上跑出来办私事,怎么成?

没有办法,妈妈每天上学前,都要提醒儿子仔细检查一遍书包,让儿子看看有什么东西落下没有。儿子读个书,妈妈比儿子还要紧张。

好不容易熬过了小学阶段,上了中学,妈妈觉得情况或许会好点吧!不成想,只要妈妈不提醒、不关照,儿子就会落下东西。

儿子不经常忘记东西,还不善于管理自己的物品。十几岁的大男孩,房间里杂乱无章,妈妈随便翻翻,就能找出几双臭袜子。足球、书包、参考书、衣服,很随意地丢放在一起,分不清哪个有用,哪个没用。

每天放学后,随便往床上一趴就写作业。妈妈提醒了几次,说这样伤害视力。可儿子说:“书桌上地方太小了。”

两米长的写字桌上放满了书、笔、本子、食品袋、水杯,书本有摊开的,有合上的,整个桌面都占满了。妈妈唠叨他几句,他一股脑儿就把东西胡乱塞进抽屉、柜子里。妈妈说急了,他就把妈妈推出房间,说是关门收拾东西。

妈妈以为儿子嫌自己烦,干脆就不管了。谁知,妈妈一出门,他就打开电脑,开始玩游戏了。学习成绩越来越不好,父母变得越来越担心。妈妈不得不重新当上了儿子的保姆,每天帮助他收拾房间,管理个人事务。可儿子对学习越来越没有兴趣,扬言:“我根本就不想读书,非要让我读!”

放学回来,书包一放就是累。父母不催,连作业都懒得写。但是玩起游戏来,却兴致勃勃,到大半夜也不喊累。妈妈常想,他怎么就不能多学习学习,少玩点游戏呢?眼看高考在即,难道他不想考个好大学吗?

眼下像张成许这样的孩子,的确让家长发愁。这样的孩子,自我管理能力差,心中没有清晰的人生目标,更没有一个积极的人生态度,致使学习生活一塌糊涂。

因此,父母需要从孩子小的时候起就培养其积极正向的人生态度,使其拥有自律的意愿与动力,培养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

1管理好日常生活做家长的千万不要认为日常事务是小事情。一个人如果管理不好自己的生活,就很难谈到发展自己的事业、未来;而一个把日常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的孩子,也会把自己的未来计划得周密、可行。

家长除了要给孩子做个好习惯的表率,还要细细给孩子讲述每件事情怎么做。比如:每天晚上,睡觉前,要把换下的衣服放到卫生间的盆里,而把明天要穿的衣服准备好放在一伸手就够得着的地方;把明天上学要带的东西收拾好放在手包里,把写字桌上的书籍摆放到书架上,把桌面擦干净;把地面扫一遍,纸篓拿出去等。

一件事情一件事情地教孩子做好,孩子的头脑里有一个做事的模板,就不会不知道从何处下手。当孩子懒散的时候,稍微提示一下,孩子就知道怎么做了。养成良好的习惯后,孩子不自主地就能管理好日常的生活。

2管理好娱乐时间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影响孩子处理生活事务、学习事务的,无非就是玩耍、游戏等。对于上学了的孩子,在做好自己生活事务的基础上,学习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而玩耍、游戏、交友、聚会等,虽然也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但要视学习情况、时间情况来妥善安排了。

家长越早把这个道理讲给孩子,孩子越能见缝插针地妥善安排自己的业余时间。家长不妨协助孩子在周末做个下周生活安排,然后按着计划灵活行事,就不会有学习为娱乐让位、娱乐侵犯了学习时间之类的事情发生了。

3管理好自己的学习学习是孩子的职责,管理好自己的学习是第一要事。从孩子入学开始,父母就协助孩子安排好每天什么时间做什么作业、什么时间预习、什么时间复习、什么时间阅读课外书等,更具体一点,什么时间做语文作业,什么时间做数学作业,什么时间练习英语,今天预习明天要上的哪门课,父母帮孩子管理课余时间,形成了规律,也就养成了习惯。

课余时间的安排,父母可以面对面和孩子商量,但却无法面对面安排在校时间。对于在校时间,父母不妨通过写小纸条的形式来实现。在孩子的文具盒里放上“积极回答问题,老师会喜欢你!”“把今天出现的错误消灭干净吧!”当孩子打开的时候,就仿佛听到妈妈在耳边提醒自己,从而规范自己的学习行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