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培养高分高能孩子的120种方法
11010800000070

第70章 方法勤动笔才能少出错

有些家长常常头疼,自己的孩子在家里学习,从来不怎么动笔写字,翻开那些练习本,一页上写不了几个字,净是空页。每到复习阶段,手里拿着本书,一页一页地翻下去,一会就看完了一本书。问他复习得怎么样?他很干脆地回答说差不多,都会了。但考试成绩出来后,往往很糟糕。

这样的孩子,没能取得好成绩不是他们不能够理解、掌握知识,而是他们没有做到真正掌握住知识。这样的孩子,老师上课讲的时候就听懂了,复习的时候一看那些知识也明白了,但知识掌握不牢固,运用起来就不自如了。

考试的时候,要么一知半解,要么很熟悉在书上的哪章哪节,可就是记不起来,要么一看就会做完了却错了。这些都是低分孩子所经历过的。有的孩子这个时候就会怪罪自己记性不好,记不住。其实不是记性不好,只是没有真正的掌握。要实现对知识地准确运用,动笔做练习是最实用的方法之一。只有在做题的过程中才能检测出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熟练程度。

民间有许多俗语,比如“看人挑担不觉累,自己挑来累弯腰,”“站着说话不腰疼”。也就是说,不做只是看,什么都容易,做起来就不那么简单了。读书、学习也是这个道理。

孩子“一看就会,一写就错”,原因在哪里?就在于知识掌握不牢固导致知识运用的灵活性和熟练度很差,没有实现在短时间内高效思维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达到迅速解题的水平。

1勤动笔实现高效学习有的孩子觉得动笔写字太浪费时间了。既然那些知识一看就懂,就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和精力一个字一个字,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演练了。

这样做,貌似省了时间,可是却大大降低了学习效率。看书,讲究眼到、口到、心到、手到。如果只是用眼睛看,不结合其他三种方式,就很难真正深入进知识里面去,也做不到对知识的真正掌握。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动笔才是思维的真正开始。只看书不容易产生获得知识带来的快乐,激不起神经的兴奋,容易困倦,学习效率必然低下。看着看着就可能使思维滑入“貌似在看书,心却没有在书上”的学习假象里。

2动笔是学习的重要内容每个孩子都脱不开考试,考试的过程是把自己的思维、想法落实到笔头上,写在试卷上,由老师根据所写的内容判断、定夺,来检验孩子对知识的掌握。如果平时不注重动笔,很难说就能顺利完成这一过程。

光抱着书看,好像看明白了,被假象迷惑后不肯动笔。结果呢,动手能力就会越来越差,解题质量、解题速度、考试能力这些基本技能就会严重地下降。在考场上,不但不能快速答题,还有可能提笔忘字,很难取得好成绩。

学习的目的是把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解题、做练习、考试是最初的对于知识的把握和运用,如果连这个都不能实现,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就更难做到熟练运用所学知识了。

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不要满足于对知识只是看明白了,听明白了,而要独立地动手做一遍,好多的技巧,好多精彩的地方,好多未被发现的遗留问题,往往都是在动手演练的过程中发现、纠正过来的。

3阅读过程勤动笔徐特立老人有句名言:“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的时候,多动笔,做读书笔记、摘录一下名言警句、好词好句好段,不但有利于积累文学资料,提高文字表达能力,还利于训练思维的逻辑性、条理性。

让孩子在阅读过程中,把自己的感悟写下来,看到什么好的写作方法,好的语句语段,就总结、摘录下来。

有的父母在亲子同读一本书的过程中,遇到品质恶劣的坏人,会和孩子讨论这个人坏在哪里,这么坏对自己对他人会有怎么不好的影响,孩子为什么不要学习这样的人。遇到好人,也会称赞一番,遇到成功的人,问问孩子这个人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功,根源在于这个人具备了哪些好习惯。然后,父母就鼓励孩子把谈话内容以读书笔记的形式写出来,以加深孩子的记忆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