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培养高分高能孩子的120种方法
11010800000006

第6章 方法有主见是末亲发展的基础

当今的孩子,在家长眼里,越来越不听话。面对缤纷多彩的外界环境,为了不让孩子行为离谱,家长想方设法让孩子听自己的话。

家长觉得孩子听话了就不会惹事、闹事。可是一个孩子如果听话到没有了自己的思想和主见、做事情人云亦云、随大流的地步,那么,家长就需要为孩子的将来担忧了,因为这样的孩子很难适应未来的生活!

有个高一的学生,在晚自习的时候,与另一位同学讲话,被老师发现后勒令其回家自习。回家后不适应独自自习的生活,想回到学校上晚自习课,和家人一起做了各种努力,但都没有得到老师的允许。

心情沮丧的孩子对老师心生怨恨,在作业本上写道:“他妈的!我现在就想走了!”“哪天穿个雨披,把他车轮胎弄炸了!”“发帖子骂死他!”

在事情迟迟得不到解决的过程中,孩子的心理一步步陷入了绝望,最后,跳楼自尽了。

如此小事,在人生将要遇到的各种困难里根本算不了什么。一名高中生连这点小困难都承受不了,足见心理素质有多差!这样的孩子没有思想、没有主见,是很难在未来的社会上立足的。

为了使自己的孩子既听话又有主见,家长不妨参考以下几种教子方法。

1认清人云亦云的危害

有的时候孩子听话,并不是认同他人的做法,而是没有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或者没有养成辨别是非的习惯,加之正处于分不清好坏的阶段,模仿性很强控制能力却很差,所以才会随大流。这种思想上的从众定式会框住孩子的独立思想和行为,不利于孩子的发展。

如果这样的孩子常常处于一个不好的群体中,小群体的错误意见,往往可以迫使孩子做出与自己感知和判断不相符合的决定。孩子就很可能误入受骗上当、聚众斗殴的漩涡,造成对自身、他人无法挽回的伤害。

2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

家长有意识地让孩子自己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遇到事情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判断,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比如,周末是去同学家玩还是去公园,要孩子自己来选择;看电视的时候是看动画片还是看电视剧也要孩子自己做选择;出去聚会,或者天气变化时,穿哪件衣服、穿多少衣服让孩子自己决定;听取孩子的建议给孩子开个别样的生日party。

有了这些经验,孩子面临选择的时候,就会头脑清醒,不随大流,而是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合理的判断。养成习惯后,就会避免、减少很多由于盲目、缺少生活经验造成的损失或失败。

对于年幼的孩子身处无法驾驭的领域而要做出选择时,父母要给予提示和帮助。如有必要,给孩子以限制,让孩子从父母给出的方案中选择。

父母让孩子参与家中的一些“大事”更利于孩子的主动性培养。比如装修时的房间设计、假期旅游安排等,让孩子通过查阅资料得出一个合理的方案,非常锻炼孩子的做事能力。

3教孩子敢于表达不同想法

要使孩子有主见,必须使孩子破除对权威的迷信。家长、教师及其他的长辈都是孩子心目中的权威,他们的意见容易左右孩子,家长要告诉孩子谁都会因为有不懂的地方而出现判断上的错误,自己有不同意见就要提出来。以防止造成孩子唯命是从,不敢干甚至不敢想违背家长意愿的事情。

日常生活可以和孩子一起玩“说不”游戏,家长有意出错,让孩子挑出错误的地方。比如,家长说:“桌子、椅子、床头柜、毛巾被都是可以用的东西,都是家具。”孩子说:“不对,毛巾被是可以用的东西,但不是家具。”告诉孩子,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有可能出错。孩子意识到这一点,就不会肓从别人了。

4别压制孩子的辩解

当孩子被人误解或者被人欺负的时候,家长难免指责孩子不知道为自己辩解。这个时候,家长一定忘记了自己曾经多少次粗暴地压制住了孩子在自己面前的辩解,使孩子变得逆来顺受。

回忆一下,每当家长指出孩子的错误时,孩子总会找出很多个理由来证明自己的清白。这时,家长一般都会生气地打断孩子,他们觉得孩子这是狡辩。其实,这并不是狡辩,而是孩子申明自己的想法,是对家长教育的一种反馈。如果家长根本不在意孩子反馈回来的信息,会令孩子失语。

当孩子对父母的教育作出反馈时,家长先要对孩子的反馈信息进行分析。当家长分析出孩子反馈的问题时,针对孩子的反馈进行有目的的教育,就能起到正面的作用。

5多和孩子有效沟通

有些家长因为工作忙,和孩子之间缺乏沟通,往往造成孩子对家长的畏惧心理。具体表现在大人面前不敢说、不敢做想做的事情。有资料显示,从三四岁就敢于和父母讨论事情甚至据理力争的孩子,长大以后除了拥有足够的自信,还敢于维护自己的利益。

所以,平时家长要多和孩子真诚、耐心地沟通,以平等的心态走进孩子的心理世界,理解并接纳孩子的感受和想法,然后再引导孩子与家长合作。

6让孩子敢于破除权威

有人群的地方就有权威。人们对权威的尊重常常演变为神化和迷信;很容易形成思维定势,不假思索地以权威的是非为是非。迷信权威不利于孩子创新思维的发展,使得孩子在家长眼里很听话,却限制了孩子推陈出新习惯的养成。

如果父母从小就尊重孩子独特的言行、与众不同的思维、新颖的做事方式,那就等于父母在鼓励孩子按着自己的方式去做人、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