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培养高分高能孩子的120种方法
11010800000035

第35章 方法把错题集中起来,编辑错题库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有不理解的问题、掌握不了的知识,这个时候不要苦恼。家长要告诉孩子学习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做题的时候出错不是坏事情。如果掌控得好,出错还是好事情呢!做题的时候出现了错误,学生要用心搞清错在哪儿,看看是基本概念没有掌握住,还是基本公式没记住,或者解题技能比较差……找到错误之处,就能及时弥补上不懂的知识点。

错题的来源主要有三种形式,一类是上课回答问题的时候出错的题目;第二类是作业和考试中出现的错误;第三类是课外练习中遇到的一些自己不会做的题目。

那么,如何巧妙地把这些错题收集起来编写成错题库,编写完成后又怎么使用呢?家长可以引导孩子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编写错题库在学习过程中,教孩子编写错题库,让孩子从错题中寻找正确的方法,提高学习能力的同时,也帮助孩子养成了敢于正视自己错误、不断进步的好习惯,对于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是有好处的。

编写错题库的时候,首先要给孩子准备一个专用的本子。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等各学科各用一个本子,不要混淆。不论是平时的作业,还是考试卷子,老师批阅后发回来,只要是错题,都登记到这个本子上。

2分析错误原因每当在作业中、考试后出现了错题,除了把错题原原本本抄下来,还要标明错误的原因,然后做上正确的。

分析错误的原因,指出属于哪种错误。是由于马虎看错了题意?由于着急没有分清问题和条件?是把数字写错了?是属于概念理解错了?还是没有弄清题意?是不善于分析、推理?还是计算上的错误?

每一道错题肯定有一个出错的原因,比如说由于某个知识点没有掌握牢,或者说某个方法还不会灵活地运用。把错题的原因用红笔写在显著的位置,以便于每次复习错题的时候,提高注意。

有位成绩优秀的同学说,做错了题并不可怕,重要的是你要从错误中找到原因,克服自身弱点,避免以后犯类似的错误。这位同学举例说:“比如,教材介绍过的三余弦定理,书上有一些推导过程。结论就是一个角的余弦值等于另外两个角余弦值的乘积。刚开始学的时候觉得这个方法自己已经掌握,但是后来做题还是会出错,究其原因是因为掌握得不够灵活。通过大量做题,我发现在老师出这方面题的时候,提问方式特别有意思,题目经常会问你某一个角的余弦值是多少,我做了很多道题都是这样的。我就总结出一个规律,在综合卷子中,一旦某道题目最后一个问题问的是某一个角的余弦值是多少,我马上就会想到三余弦定理。这样的话,相当于这类题已经在设问的时候提示你解题的方法了。”

根据出错的原因,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找出很多的配套练习题,进行滚动式地反复练习,把和它相关的题型多做几道,直到完全掌握了这种习题。掌握住一个知识点的出题方式和答题方法,就不容易出错了。

3使用错题库学习过程中,很多孩子都有这样的体会,那就是很多题目看着会了,一些定理、公式等貌似背熟了,可是到考试的时候,往往就是写不准确,于是,觉着会的题目却丢了分。

为了应付这种情况,可以把错题集中起来,定期看看,研究研究,等于“放大”了这些错误,提高了自己对错误的认识和重视,牢牢记住了正确的做法,就能避免以后出错。

如果对错题经常进行复习,就能记得错误发生的原因。不但能够及时改正错误,还能预防类似错误的发生。为了充分发挥错题库的价值,家长要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复习错题就是要认清从作业、考试中暴露出的问题,并抓住这些问题作“答疑式”的“补课”和再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