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培养高分高能孩子的120种方法
11010800000024

第24章 方法不同科目,预习方法不同

综合一下那些养成了预习习惯的孩子的预习方法,可以发现有的孩子方法灵活,省时省力效率高;有的孩子每门功课都是千篇一律地从读教材到看课后习题,心思花费不少效果却不高。

其实,不同科目有不同科目的特点,根据不同的科目性质、能力要求、难易程度选择预习方法,预习效果会更好。

有位语文成绩非常好的中学生,他在预习语文的时候既想到了语文最基础的读写知识的重要性,也考虑到了语文很注重理解能力、写作能力、思考能力等。于是,发明了一个三遍预习法。

第一遍通读全文,主要解决字词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如果遇到生字生词,一定要通过查阅工具书的方式弄懂是什么意思。并能试着写出这个字或者词的近义词、反义词,及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

读完第二遍,弄明白文章的大致内容以及是从几个方面进行叙述的。把文章的精彩段落勾画或者写下来,能够说出写法上的主要特色。

读完第三遍,深入了解文章的写作时间及背景,体会作者要反映、揭露、抨击或赞美的东西,然后概括文章中心。

这位同学并没有拘泥于预习三遍的形式,如果文章比较易懂,他常常读两遍就把这些事情给完成了。语文学习除了字、词、语法的掌握,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写作能力的提高,这位同学在预习的过程中,巧妙地兼顾了这几个方面。不但起到了预习的作用,还锻炼了阅读理解能力。所以,语文成绩一直是名列前茅。

其实,每科都有每科的特点,无论在学习还是预习的时候,都需要不断寻找适合各科学习的方法。方法对了,便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理科预习重点如果这堂课要讲的内容概念或定理比较多,那么预习的时候就要试着把书上的内容通读一遍之后,重点读几遍概念和定理,然后回想一下,这一节课中有几个概念、几条定理。它们都说了些什么?如果还不清楚的话,就应该再仔细地阅读。不能怕“浪费时间”,等把这些知识都弄清了,再结合书中的例子,对每条定理、每一概念逐一进行剖析,加深理解。

2实验课重在操作如果这堂课是做实验,那么家长就要指导孩子首先应该了解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用的器材。其次是要了解实验步骤,一边看书,一边在脑子里进行“实验”,尽力想象每一个步骤中会出现什么现象。这些现象可以用哪些定理、定律来解释。对于书上指出的一些注意事项,考虑一下,为什么要注意这些问题?如果不注意会如何?这样可以提高实验的成功率,也可以加深孩子对实验的理解。

很多实验步骤、实验中的注意事项都会成为考试的题目。在实验的过程中亲手操作一次,胜过多读几次课本。

3弱项多用力

家长要提示孩子,对于不擅长的科目,可以预习两次。这样,听老师的讲解就会深化认识。两次预习时间间隔以一天为最好,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可以提前查阅资料,对将要讲的知识更熟悉一些,也能增加学习的信心。

比如,有位成绩优异的同学对化学不怎么擅长,他从高年级学哥学姐那里得知化学卤素有点难懂。于是,这一单元内容,他周三用30分钟预习一遍,周五再用30分钟预习一遍,结果,很轻松就学会了这些相对较难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