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培养高分高能孩子的120种方法
11010800000022

第22章 方法21掌握方法,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北大学生江云亮在预习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摸索与实践,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预习的时候,他先把预习内容全部看一遍。看懂内容后,就等于大体了解了教材的意思。接下来细看一遍,在这个过程中,会把重点内容摘抄到一个预习笔记本上,如果方便就在书上画出标记。

如果预习的时间很宽裕,江云亮就会查找各种资料,扫清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知识难点或者把将要学习的知识横向扩张。比如,学习语文,这篇文章是某部名著的节选,江云亮就会尽可能多地找些资料,更多地了解名著的写作背景。

对于自己无法理解的内容,江云亮也摘抄在笔记本上,写明白自己的疑问点。如果上课的时候听完老师的讲解还是不明白,就会向老师提问。做好这一切,江云亮还会安静下来,仔细回想一遍内容,以加深对即将讲课内容的印象。

谈到关于预习的体会,江云亮说,预习就好像习武的人练习内功,只有方法正确,循序渐进,才不会走火入魔。

有的孩子也曾经预习过,但是在他们眼里预习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想起来的时候就预习预习,想不起来的时候就不预习。在学习上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当然看不出效果。

好的学习习惯决定学习的成败。要想自己的孩子学习好,家长就要帮助孩子掌握一些预习方法,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1明确预习对象教材是学习的依托,课前预习第一要事就是阅读教材。有的孩子学习的时候重视辅导资料,很少仔细阅读教材。这是一个很大的错误,家长一定要把孩子这个错误的学习方法纠正过来。

通读教材的时候,不单单是读,一定要边读边思考,使思维真正深入到知识里面去。读完教材以后,静下心来想一想,这一节课所讲的内容,与上节课所讲的内容有多大的关联性,添加了多少新知识,难度有多大,与上节课知识的衔接有多强,重点讲的内容是什么。这些内容在脑海里过一遍后,如果时间充裕可以写出预习笔记,一条一条写清楚,预习时没有看明白的内容和重点内容着重记清楚,以备在上课的时候有的放矢地听讲。

在这里有一点要强调,随手写下的预习笔记,是为了帮助上课的时候听讲,听完讲就没有作用了,不要写在课堂笔记本上。

2灵活安排预习时间

每次预习的时间掌握在20~40分钟,时间不必拘泥,完全视预习的对象和自己的时间而定。有的时候,预习自己擅长的科目,一门功课5分钟搞定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总之,预习有难度的功课,是从未接触过的知识点,可以多用一些时间;预习的功课容易,时间又紧,那么对擅长的内容不妨看一遍带过或者只是在上课前浏览一遍也未尝不可。

预习时间的安排,一般都要在不影响当天学习计划的情况下进行,比如:首先算好当天有多少作业要做,预计有多少要复习的功课、最近有没有测验或者考试,这些共要花费多长时间等;然后,算一下有几门功课要预习,预计安排多长时间。如果时间很紧,就要在服从学习整体计划的前提下灵活安排。

预习不一定要跟着课时走,如果有闲暇时光,不妨多搞一点阶段预习和学期预习。让新课尽早在脑海中留有印象,学习起来会省劲一些。很多优等生都有闲时“向前学”的习惯。

3持之以恒

预习是需要花费一定时间的,如果时间花费了,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有的孩子就会觉得预习对提高学习成绩效果并不大,索性就放弃了。预习和学习一样,效果不会立竿见影。因此,预习不能浅尝辄止,和做其他事情一样,每天坚持,持之以恒,才能有效果。

另外,学习成绩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并不是做了预习学习成绩就会突飞猛进的。所以,要想取得好成绩,不要把眼光仅仅盯在预习这件事情上,而要着力做好学习的每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