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长牛市,改变炒法:获利百倍的价值投资法则
11010700000024

第24章 投资的非理性

投资心理学的研究是希望通过心理学理论来分析市场是否有效率。在股市投资中,非理性的思考和行为包括:

过分自信

许多心理学研究都指出,投资人的误判通常发生在他们过分自信的时候。如果你对一群驾驶员做问卷调查,问他们是否认为自己的开车技术优于别人,相信绝大多数的人都会说他们是最优秀的,从而也留下了到底谁是技术最差的驾驶员的问题。我们再举另一个医学方面的例子。一般来说,医生都相信自己有90%的信心能够治愈病人,但事实却表明成功率只有50%。其实,自信本身并不是一件坏事,但过分自信则要另当别论。当投资者在处理个人财务事宜过分自信时,其杀伤力尤其大。过分自信的投资人不仅会做出愚蠢的投资决策,同时也对整个股市产生间接影响力。

通常,投资人在股市上都喜欢表现出高度自信,因为他们相信自己比其他人更聪明,更能独具慧眼挑选能赚钱、能生金蛋的股票,或者在决定买基金时能选择可以打败大盘的投资基金或经理人;他们往往高估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操作技能,而对不符合自己但最终被证明是对的预期和设想或加以排斥,或嗤之以鼻,不屑一顾;他们只思考身边随手可得的信息,而不去收集鲜有人获得,或难以获得的更深入、更细微的信息;他们热衷于市场小道消息,而这些小道消息常常促使他们信心百倍地踏入股市。

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投资人的这种过分自信?理论上说,在大牛市里,投资者应该买进而且长期持有股票,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却发现有太多的投资人在做着短线交易,甚至可以说这类短线市场行为已到了猖獗的地步。即便在大开价值投资风气之先的投资基金那里,市场短线操作行为也十分普遍。大多数投资者和基金经理人都认为自己有很好的信息渠道和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似乎他们用“高抛低吸”手法进行炒作,其成绩一定超越别人。

太自信可以用来解释何以市场中有如此众多的投资者会在市场中犯错的原因。他们从所谓的市场信息中获得信心,进而认定自己的判断不会有错。假如市场中所有的投资人都认为他们得到的信息是正确的,而且认为自己知道一大堆其他投资人都不知道的信息,其结果必然导致大量冲动的短线交易。这是产生股票市场波动或大幅波动的一个主要原因。

过分自信不但能用来解释在当前中国股市大牛市格局里为什么还有过度短线交易行为,也可以用来解释过去市场上所经历的种种反复无常行为。过分自信的结果必然滋生过分非理性的市场投资行为。但是,可惜的是,尽管有理智人士不断呼吁大家用价值投资眼光来看待当今中国的长牛市,投资者还是争先恐后地不断进行着繁复且耗费成本不菲的短线交易。

过度反应

过分自信的极致就是过度反应。如果投资人过度反应行为形成合力,便造成整个股市的大幅震荡。

关于过度反应,国外统一理论模型(unified theory model)对此进行了解释。统一理论模型假定市场是由两种有限理性投资者组成的,他们分别是“消息观察者”(news watchers)和“趋势或动量交易者”(momentum traders)。消息观察者基于他们自己掌握的信息进行预测,而不是根据价格的信息进行预测。趋势交易者恰恰相反,他们只根据近期的价格变化进行预测,他们不关心其他信息。模型假设私人信息在信息观察者之间逐步扩散,之后趋势交易者介入导致价格达到峰值,继而价格将长期反转,即为过度反应。

中国股市当前的大牛市格局,就是投资者对以人民币长期升值为背景的流动性泛滥的一种过度反应。他们认为,人民币升值加速流动性过剩,引起资产价格上涨,促使趋势或动量交易者进入市场,使得资产价格进一步上涨,从而造成股市投资者的过度反应。

心理学家还观察到投资者对坏消息有过度、过激的反应,而对好消息的反应则相对迟钝一些,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之为“过度反应偏见”。一旦标的公司股票的短期获利情况不佳,投资人会迅雷不及掩耳地作出过度反应,从而对市场股价造成不可避免的冲击。我们将这种过分重视短线获利现象称为投资人的“近视眼”现象。以下记录了上证指数在大幅下挫时的市场过度反应。

2007年2月27日,大盘仍然没有止跌迹象,再次下跌60多点。银河证券数据显示,开放式基金中,股票型基金在1月最后一周的平均净值损失幅度达到6.97%。

“看到基金净值大幅缩水,我把几只基金全部赎回,当时是想等股市止跌的时候再去申购。”刘先生解释当时的赎回冲动。

和刘先生一样,面对股值的深幅下跌,不少基金投资者也纷纷行动。记者从北京、上海、广东三地多家基金公司采访了解到,1月31日开始,各家基金都相继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赎回。

“最为猛烈的要数2月5日”,上海某银行营业部人士表示,“不少人一大早就来到银行,要赎回基金的人排起了很长的队伍”。

据基金业内人士透露,1月份最后一周,基金公司还是有申购、有赎回,基本上处于净流入状态。但2月5日那天赎回相当严重。其中,赎回最为严重的是一些在2006年发行、净值增长速度较快的次新基金。据称,个别基金赎回的份额甚至超过10%以上,比以往一个月累计赎回的数额还多。

其实,又有多少投资者会在面对股票价格下降、尤其是出现猛烈下跌的情况下,还能泰然自如地不产生任何过度情绪反应。当这群“失败者”的股票开始有好的表现时,也很少有人能跟上这种走势而迅速买回股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