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丰臣秀吉(二)
11002000000004

第4章 洲股(2)

“我们任何人都无法违抗自然之力。之前的三位将军深知治理水患不易,却妄图想用人力胜天,他们的想法一开始就错了。所以,我们这些凡人只有顺水势而为,通过挖渠排洪才能成功治理水患。”

“你所说的水势是?”“无论是雨水还是河水,都有各自的水情、水势。我们这些凡人如果违背自然规律,人为改变水势,一定会触怒大自然,一旦暴风雨来临形成洪水,不仅石料、木材化为乌有,无数人的性命也瞬间消亡。”

“藤吉郎!”

“是!”“你是在间接评论我的国政吗?”“不敢,我只是就事论事。”

“可是,水患只是难题的一个方面,你要怎么对付那些时不时来骚扰筑城的美浓军?”

“对此,我尚未想好对策。对我而言,那并不是什么大事。”“不是大事?”

“是的。”藤吉郎抬头看了一眼满脸认真的信长,随后面带微笑地说道:“先后被派往洲股的佐久间大人、柴田大人和勘解由大人都堪称我国名将,可他们却相继惨败而回。此时,敌军一定被胜利冲昏头脑,正是不可一世之际。此时,主公如果派我前往,他们更不会把我这个无名小辈放在眼里。”

“嗯嗯!”“敌人一定会想:快看,织田家这次派来的不过是一个比足轻强不了多少的人。如果他要筑城,我们就让他筑,等到城堡竣工之时,再一举将它化为齑粉。”

“如果敌人没按你预想的行事怎么办?”“我会随机应变。”

“嗯,的确如此。”

“主公,也许您觉得我的想法很有可行性。不过,我们也要想到敌方也有谋士在运筹帷幄。也许他们先纵容我方修城,然后再派兵夺取城堡,将织田家建立起的进攻美浓的立足点变成他们吞并尾张的立足点。我想,斋藤家肯定有谋士能想到这一点。”

“的确如此。不过,我想问一句,既然你已有如此胜算,为何当初计议洲股筑城时没有说出自己的想法,同时接受这项任务?”

“即便当初我奉命奔赴洲股,也会和柴田大人、佐久间大人一样大败而回,我的军事才能根本比不上各位大人。而且……”

说到这儿,藤吉郎稍微停顿了一下,他看到信长侧过去稍微直了直身子,脸上似乎带着几分钦佩之情。那表情不知是赞赏还是得意,总之那不是信长脸上惯有的表情。当听到如此坦率的藤吉郎将自己的战术娓娓道来之后,他脸上露出一种令人捉摸不透的表情,令对面的藤吉郎完全摸不清他的想法。

“这次的人选,不能再出错!”信长在心里嘀咕着,此时,藤吉郎说话的语气也变得更加随便。

“所以,当初大家议论此事时,我才没有主动请缨。即便是现在,像我这种无名小卒,要代替柴田大人、佐久间大人赶赴洲股筑城,想必各位家臣也不会说主公独具慧眼。也许,还会有人说主公有意偏袒我吧?不过,事到现在,估计没有人会羡慕这个差事。即便主公现在派只猴子赶赴洲股,大家肯定也会拍手称快。所以,无论是对敌对我,此时我藤吉郎接受这项任务是再合适不过了。”

“……”如果信长一直微合双目听藤吉郎侃侃而谈,会觉得这个即将奔赴洲股的人是一个通晓兵法、善于谋划的大军事家。可他睁开眼睛就会看到,跪在自己面前的不过是一个管着五十名足轻的低等武士。

“好吧!我派你去!”信长从身边的侍童手里取过令箭,特意亲手交给藤吉郎。这也是藤吉郎第一次作为信长的战将出征。“宁子!我回来了!”宁子没想到丈夫这么快就回来了。

“咦,今天回来得好早呀!”宁子一边说着,一边迎出门去。“不是,一会儿我还得进城,现在是回来跟你道别的。”藤吉郎说着,便坐到了里屋。身为武士的妻子就要时常面对分离,对此宁子早有思想准备。不过,她的眉宇间还是流露出一丝凄怆。“你说道别?”“明天,我就要赶赴洲股。”

“什么!去洲股……”宁子一下惊呆了,心绪立时陷入绝望之中。“不过,你不要担心。我是为了让你高兴,才特意回来告诉你这个消息的。在不久的将来,我就要实现理想了!”说着,藤吉郎伸开右手给宁子看。“这只手马上就会建成一座城池!而我最终也会成为一城之主。虽然城池很小,但那毕竟是一座城呀!”“……”

宁子一脸茫然地看着丈夫,看到妻子的表情,藤吉郎不禁笑了起来。“难怪你没听懂,因为这座城还不存在呢!现在,我正要起身赶往洲股筑城哟!哈哈哈哈!”藤吉郎只略坐了一会儿,喝了杯水后就立刻站起身说道:“家里的事就拜托你了!千万别忘了你要常写信给中村的母亲家。岳父那边你也要适当照应一下!……好了,我该动身了。”

宁子也随即站起身,藤吉郎四处张望了一下用人是否在这儿,然后双手捧着宁子的脸说道:“你也要注意身体哟!”

“……”宁子平时并不喜欢哭哭啼啼,而当她听到丈夫如此温情的嘱托时,也不禁落下泪来。

也许丈夫之所以说得如此轻松,就是为了让妻子放心。事实上,那些能从洲股活着回来的人只是凤毛麟角。

藤吉郎非常清楚这一点。“……”

藤吉郎捧着妻子的脸,目不转睛地端详着,因为他也是第一次看到宁子落泪。

“傻瓜!”突然,藤吉郎将宁子紧紧搂入怀中,嘀咕了一句又突然放开了手。“有什么好哭的!你马上就会成为城主夫人了哟!哈哈哈哈!”随后,他大步走出了外廊。

“权藏在吗?权藏!”他召唤着随从。“是!您有什么事?”

一个小厮一边答应着,一边快步跑到藤吉郎近前。“你带着这封信,立刻出发!”信是藤吉郎在城中时就写好的,一直揣在怀里。“把信交给谁?”

“你不要多问。总之,你按照信封上收信人的地址送到海东郡蜂须贺村就可以了。”

“只送到蜂须贺村?”“你知不知道小六大人的宅院?就是那位豪绅……”“噢!是那个流浪武士吗?”“嗯。不过,在他面前你不可出言不逊。我的马就拴在门外,现在你骑上它马上出发!”“是!明白了。”

“然后,你把回信直接送到城里,今晚我就不在家住了。”当晚,藤吉郎全身戎装,在城中待命。当信长的那些家臣得知,藤吉郎将作为第四个奔赴洲股筑城的将领时,一时间议论纷纷。说什么的人都有,其中当然是不赞成的人居多。

然而,藤吉郎决心已定,没有丝毫动摇,对所有的嘲笑、责难、污蔑他都充耳不闻。他在城中的临时馆驿里支起一条长凳,整整一夜都坐在上面对出征所需的士兵、物资和军需品逐一进行清点。

因为目前仍身处城中,所以任何事他都要听命于信长。今晚,住在深宫的信长似乎也是彻夜未眠,不断有各种口谕、文书被传到、送到藤吉郎处。

此时,一个部下进来通禀:“您手下的一个名叫权藏的小厮回来了。”此时,天已接近四更。藤吉郎早已等得不耐烦,一看到权藏便立即开口问道:“你回来得好快呀!怎么样?见到小六大人了吗?把我的信交给他了吗?”“是的。这是小六大人的回信。”“辛苦你了!你可以回去了!”“是。我先退下了。”

“明天我就要出发了。我不在家的这段日子,请多多照看宁子!”权藏刚离开,信长身边的近习侍卫就赶了过来。“请您马上进宫!”不知信长又有什么事要交代。藤吉郎急忙赶到主城。此时,信长在屋外拉起帷帐,将此处作为自己的临时指挥所。除了偶尔去茶室休息一下,他整晚都待在这里。“微臣藤吉郎在此。”藤吉郎一边报上姓名,一边偷眼望了望帷帐里。

只见丹羽、柴田、佐久间等一干重臣全体在座。此时,这些人正冷冷地盯着眼前这个刚被提拔的将军。

“哦,这不是藤吉郎嘛。”“听说主公有事找我?”“是吗?主公刚才有点累,现在正在茶室休息。”“这样啊!那我先退下了……”说着,藤吉郎立刻退了出来,朝林中的茶室走去。

此时,信长让侍女沏好了茶,刚刚喝完一杯。当他听到藤吉郎的声音,立刻正身坐好。

“是藤吉郎吗?听说你将我派给你的三千士兵削减为三百人,还对重臣们的建议置若罔闻。你到底是怎么想的?像柴田、佐久间那样经验丰富的老将出征时都带着三千士兵和五千工人,尽管这样他们尚且难以取胜。即使你有克敌之术,仅凭那区区三百人怎么可能完成任务呢?”

“这也不是不可能的。”“你是说你能完成任务?”

“连年征战以及近几次的败北,已使国家财政陷入危机。如果此次出征军费开支过大,即便取胜也对国家内政毫无裨益啊!”

“你竟然想到了这一层!”“过多派兵不仅会造成财政危机,还会让很多人把命丢在洲股。任意使用这些重要兵力,不能称之为高明。所以,我藤吉郎要指挥部队食敌军之粮、用敌军之材、驱敌军之力来修筑这座城池。”

藤吉郎的意思就是在不浪费己军兵力、资源的基础上达成目的。信长大概明白了他的话。

“猴子!你是不是疯了!”信长在心里嘀咕着,脸上尽是狐疑之情。藤吉郎看出了主公的心思。“微臣不敢戏言。”藤吉郎觉得有必要对信长说出自己的计策,所以率先开了口,并请求信长屏退左右。“你们权且退下,去到林子那边警戒!”信长随即命侍童退下,此时,茶室里仅剩下君臣二人。

“藤吉郎,你说你想利用敌军石木修筑城池,这一点我大概明白了。不过,你说要在无损我军兵力的情况下与敌军交战,这就让我很费解了。如果阁下真有良策,信长情愿跪拜求之。”

“微臣实不敢当!”说着,藤吉郎又向下俯低了身子,“当初,微臣在少年时为求温饱,曾浪迹于美浓、近江和伊势诸国。那时,微臣还结识了海东郡的一位豪绅小六大人,并受到他的热情款待。也许您也知道,后来我就成了蜂须贺村小六府上的一位男仆。

“嗯嗯。然后呢?”

“实际上,他是一位草莽英雄,只是一直没遇到机会。尽管他骁勇善战,却一直没被重用,也没有遇到欣赏他才干的人。另外,由于海东郡有藩主坐镇,因此他也只能坐看局势变化而毫无作为,顶多发两句牢骚而已。”

“……”“所以,他手下的那些人就成了扰乱当地治安的强盗,有时还会劫掠百姓,以致背上了‘山野流浪武士’的恶名。其实,他们本来是一群敢作敢为的豪侠。如果我能对他们自由散漫、目无法纪的毛病稍加引导,就能为我所用。因此,此次洲股筑城,完全没必要派良民百姓出征,可以来个‘以乱治乱’!”

“嗯……”

“仅小六大人手下的流浪武士,就有两千多人。他们分布在小幡、御厨、科野、筿木、柏井及秦川等地。这些人各自为政,偷盗马、武器,他们不受藩主、国境约束,就像脱缰的野马、决堤的洪水一般,给社会造成了严重危害。”

“……”“我们没有善用这些流浪武士是错误的,也是国政的疏忽。在这之前,我就想到了这一点,只是一直没机会面谏主公。这次出征为了主公,更是为了天下百姓,我要以这些流浪武士为主要兵力,这就可以使那些优秀的正规军得以保存,以便在更重要的时候派上用场。这就是我的计策。如果主公肯采纳,请让我全权负责此事。”

“好!好!”听闻藤吉郎所言,信长不住点头称是,似乎已找不到其他词语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第二天天刚破晓,木下藤吉郎便带领部队朝着西面国境进发了。这支部队人数很少,算上驼队还不到六百人。

当时,清洲城里几乎没人认为他能活着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