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妈妈育儿百科全书(0-1岁)
11001600000032

第32章 婴儿的智力开发(3)

教唱儿歌3首

小嘴巴

小嘴巴,

小嘴巴,

用处大,

吃饭唱歌全靠他。

小耳朵与小鼻子

小耳朵,

小耳朵,

灵灵灵,

样样声音听得清。

小鼻子,

小鼻子,

用处大,

闻气味全靠他。

小眼睛

小眼睛,

小眼睛,

亮晶晶,

样样东西看得清。

语言能力训练

1.找声源

方法:拿一个拨浪鼓,在距离孩子前方30厘米。处摇动,当孩子注意到鼓响时,对孩子说:“宝宝,看拨浪鼓在这儿。”让宝宝的眼睛盯着鼓,张开手想抓鼓。休息片刻,在宝宝的后方,让他看不到你的脸,拿这个拨浪鼓摇动,稍停一会儿再问:“拨浪鼓在哪里呢?”再分别将拨浪鼓慢慢移到孩子能看到的左、右方摇动。

目的:训练婴儿听声音辨别方向,从而培养语言能力。

注意:注意观察宝宝的眼、耳和手的动作,看宝宝对声源方向的反应。

2.和婴儿“对话”

方法:3个月的婴儿会咯咯地发笑,高兴的时候还会自发地“咿”呀“啊”呀地“讲话”,这时妈妈同样“咿”呀“啊”呀地去应答他,和他“对话”,可使其情绪得以充分地激发。

目的:不仅是对婴儿最初的发音训练,而且也是母子情感交流的好方式。

注意:在婴儿以后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应一直坚持与婴儿“对话”,积极应答他发出的各种声音。有条件的话,父母可以用普通话和外语交替着与婴儿说话。

社交能力训练

1.会出声搭话

方法:在宝宝情绪愉快时,父母可用愉快的口气和表情,或用玩具,让他发出“呢、啊”声,或“咯、咯”的笑声,一旦逗引宝宝主动发声,你就要富有感情地称赞他,亲热地抚摩他,以示鼓励,并与他你一言、我一语地“对话”,诱导孩子出声搭话。

目的:训练婴儿的社交能力。

注意:逗引婴儿发笑的时间不宜太长,婴儿会累。

2.和小朋友一起玩

方法:请一些2~5岁的小朋友来家里玩。小朋友们看见小婴儿,会觉得非常惊奇和喜爱;小婴儿看见这么多喜欢他的小哥哥、小姐姐,也会高兴得手舞足蹈,忙不迭地和他们哦啊“谈话”。

目的:经常请小朋友来和婴儿一起玩,可以培养婴儿合群、开朗活泼的好性格。

注意:时刻观察婴儿们的行为,以免互相误伤。

感知能力训练

1.分辨形状

方法:用不同颜色的电线(红、黄、蓝、绿)弯几个直径为20厘米。大小的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当孩子哼、哈讲话时大人举起来让他看清后说:这是正方形,这是长方形,这是三角形,还可让小手拿一拿、攥一攥,多次反复刺激,直至长大一些会说会认了再增加新内容。

目的:现代研究表明,婴儿在3月龄时已有分辨形状的能力,为此,早日开掘强化这方面智能,逐渐通过可见形象物,熟悉抽象的数学概念,初步感知基本图形概念。

注意:接头处用胶布缠好,勿伤着孩子皮肤。在孩子拿时,由于小手还不那么听使唤,注意别让角尖扎碰脸部。

2.感知

方法:继续让小儿多看、多听、多摸、多嗅、多尝。如玩具物品应当轻软、有声、有色,让他能摸的都摸一摸,能摇动的都摇一摇;能发声的都听一听,如钟表声、动物叫声、风声、流水声等;结合生活起居自然地让他听音乐;让他闻闻醋,尝尝酸。

目的:锻炼他完整的感知事物的能力。

注意:婴儿所看、摸、嗅、尝的东西要有利于婴儿健康成长。

动作能力训练

1.抓和蹬

方法:在婴儿床的上方,悬挂一个彩色玩具,如花铃棒、塑料小动物等,距离以婴儿伸出手可以触到为宜。妈妈轻轻晃动悬挂的玩具,逗引孩子伸出手去抓,手抓的动作熟练以后,可以试着把玩具移到孩子脚部,让他用脚蹬一蹬。

目的:训练婴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同时发展孩子的触觉,并锻炼身体。

注意:开始时,妈妈应给孩子一些帮助和引导,如抬起孩子的小手去拿玩具,或有意地把玩具塞到孩子手里,引起他抓拿玩具的兴趣。经过一段时间后,孩子自己就能挥舞着小手去抓玩具了,这时妈妈应及时表扬他:“好极了,抓着了。”激励孩子抓玩具的积极性。

婴幼儿健身操

3个月的孩子要保证有室外活动的时间,在天气好的情况下,可以在室外活动10~30分钟,家长要坚持给孩子做操,除了前面学过的动作外,可以增加两个动作。

1.伸展运动

准备姿势:婴儿仰卧,母亲双手握住婴儿手腕,把婴儿两臂放在体侧。

拉婴儿两臂在胸前呈前平举,掌心相对;然后使婴儿两臂向两侧斜上举;再拉婴儿两臂在胸前呈平举,掌心相对;最后还原。以上动作重复2遍。

2.两腿上举运动

婴儿仰卧,母亲拇指在下,其他4指在上,握住婴儿小腿,使两腿伸直。把婴儿两腿上举,与腹部成直角,然后还原,连续做2遍。

4~5个月婴儿的培育

4个月婴儿的智能发育水平

4个月是智能发育的关键年龄,行为模式出现了质的变化。

大运动:仰卧抬头90°度,扶腋可站立片刻。

精细动作:摇动并注视拨浪鼓。

适应能力:偶然注意小丸,找到声源。

语言:咿呀作语,高声叫。

社交行为:认识亲人。

智力测试方法

4个月的婴儿可用如下方法进行测试:

1.追视滚轴:

(1)从桌子一头看到另一头(10分)。

(2)追视到桌子中央(5分)。

(3)不追着看(0分)。

以10分为合格。

2.在白纸上放1粒红色小丸:

(1)立即发现(10分)。

(2)大人用手指着才能看到(8分)。

(3)未看到(3分)。

以10分为合格。

3.听胎教音乐:

(1)微笑而入睡(10分)。

(2)微笑(8分)。

(3)听到胎教时听过的名字转头观看(5分)。

(4)无表情(2分)。

以10分为合格。

4.认人:

(1)对母、父、照料人皆投怀(12分)。

(2)对父母均投怀(8分)。

(3)对生人注视,无亲热表情(5分)。

以12分为合格。

5.吊球:

(1)会用手拍击横吊在胸前的小球(10分)。

(2)试击不中(8分)。

(3)只看不动手(4分)。

以10分为合格。

6.模仿大人唇形发出辅音(如妈、爸、姐、哥、姑等):

(1)3个(15分)。

(2)2个(10分)。

(3)1个(5分)。

以10分为合格。

7.大人蒙脸玩藏猫时:

(1)笑且动手拉布(6分)。

(2)笑不动手(3分)。

(3)无表情(0分)。

以6分为合格。

8.晚上睡眠延长:

(1)晚上能睡5~6个小时,白天觉醒时间增加(8分)。

(2)晚上能睡4小时(6分)。

(3)晚上睡3小时(4分)。

以8分为合格。

9.用勺子喂:

(1)张口舔食(4分)。

(2)噘嘴吸吮(0分)。

以4分为合格。

10.俯卧时:

(1)用手撑胸(10分)。

(2)用肘撑胸(8分)。

(3)只能抬头(6分)。

以10分为合格。

11.仰卧抬腿:

(1)踢打吊球(10分)。

(2)会踢但不中(8分)。

(3)裹住不能活动(0分)。

以10分为合格。

12.仰卧,大人说“坐起”:

(1)双手拉坐时头伸直(10分)。

(2)拉坐时头向前倾(8分)。

(3)拉坐时头向后仰(4分)。

以10分为合格。

结果分析:1、2、3、4题测认知能力,应得42分;5题测精细动作,应得10分;6题测语言能力,应得10分;7题测社交能力,应得6分;8、9题测自理能力,应得12分;10、11、12题测大肌肉运动,应得30分,共计可得110分,总分在90~110分之间为正常,110分以上为优秀,70分以下为暂时落后。哪一道题在及格以下可先复习3个月时相应的试题及复习该能力组全部试题,再学习本年龄组在及格以下的试题。哪一道题在(1)之上,可跨过本月的试题,向下个月该能力组的试题进一步练习。

教唱儿歌2首

摇篮曲

婴儿疲倦了,

我把摇篮摇。

婴儿整天玩,

累得要睡觉。

小汽车

小汽车,笛笛笛,

长着一对大眼睛。

开过来,开过去,

来来去去跑得急。

语言能力训练

1.抓握玩具

方法:把婴儿抱在桌前,桌面上放几种不同玩法的玩具,每次放一种,让婴儿练习抓握玩具,并教他玩法。如婴儿抓住摇铃后,你就告诉他名称——“摇铃”,再抓住婴儿的手把铃摇响,边摇边说“摇摇铃,摇摇铃”。慢慢让他学着自己玩。学会后,再教另一种玩具的玩法。

目的:发展触觉,训练语言理解能力,训练手的抓握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注意:准备各种质地、色彩、便于抓握的玩具,如摇铃、乒乓球、核桃、金属小圆盒、不倒翁、小方块积木、小勺、吹塑或橡皮动物、绒环或线球等。

2.看画片

方法:给婴儿看一些色彩鲜艳的卡通画片,边看边给婴儿介绍。

例如:妈妈抽出一张画有一朵红花的画片,然后握住婴儿的小手指,指点着画片模仿婴儿的一问一答:“这是什么呀?”“红花。”“红花下面是什么?”“绿叶。”“红花有几个花瓣呀?”“(握住婴儿的手指一瓣一瓣地点)一瓣,两瓣,三瓣。知道啦,红花有三个小花瓣。”

这时,小婴儿会高兴地咯咯笑起来,自己用小手指在画片上点来点去,嘴里咿咿呀呀的,模仿刚才妈妈教的动作。

目的:训练语言能力,同时增强婴儿对语言的理解能力。

注意:当婴儿模仿妈妈的动作指点画片时,妈妈一定要对婴儿的“说话”作出反应,表扬他,称赞他,和他一起说。

视觉能力训练

1.逗逗飞

方法:让宝宝背靠在妈妈怀里,妈妈双手分别抓住孩子的两只小手,教他把两个食指尖对拢又水平分开,嘴里一边说“逗逗——飞”,如此反复数次。还可以分别对其余四指对拢又分开玩此游戏。

目的:锻炼宝宝的小肌肉,同时可以训练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语言动作协调能力。

注意:动作要轻缓。

2.好高好高

方法:用你的双手托起宝宝。将他轻轻地举上举下,转圈圈,让他从这些新的角度来观察周围的世界。当你把宝宝举向空中的时候,可以唱下面这首儿歌:

我是一只小小鸟,我是一只小小鸟,高高地飞,快乐地叫,自在又逍遥。从没有忧愁,从没有烦恼,有了妈妈的陪伴,世界多美好。

目的:为了不让孩子老是处于他的低视野,有时候不妨把宝宝的视线提高,让他换个不同的角度来看这个世界。换个高度、观点来看平常熟悉的环境,可以提高孩子的好奇心,促进心智的成长,同时还能让宝宝学会视觉搜寻。

注意:动作要轻柔,同时抱紧宝宝,让他有安全感,手一定要抓牢他。

听觉能力训练

1.铃铛声从何处来

方法:把铃铛等能发出声音的玩具或物品缝到五彩绳或橡皮套上,让宝宝仰躺在铺着柔软毯子的婴儿床上,把缝好玩具的五彩绳或橡皮套套在宝宝的手腕及脚踝上,当宝宝“手舞足蹈”的时候,你们就来一起听音乐,把这些发出声响的东西缝到宝宝的小袜子或小衣服袖子上。

目的:培养宝宝的语言及倾听能力。

注意:要仔细地把小玩具缝牢,不致被宝宝咬下误吞。注意玩具不要过于坚硬或有尖锐的边角。

2.听音找物

方法:家长敲响玩具(铃、鼓),小儿注意倾听,然后走到房子的一角敲,用语言跟小儿说,“这是什么声音?”“听听声音,在哪里!”这时注意小儿的视线,是否朝着有声音的地方注视,若未注视,重复敲,直到他注视为止。

目的:听音找物或找人,通过发展视听提高适应能力。

注意:在此基础上,多给孩子倾听周围的声音,如给孩子听能发出悦耳声音的玩具(如小铃铛、八音盒、带音响的玩具等),甚至听昆虫和鸟类的啼鸣声,各种交通工具的声音等,当周围发出音响时,观察孩子的反应。

动作能力训练

1.用手撑起

方法:让宝宝趴在床上或铺有草席或地毯的地上,在宝宝头侧用不倒翁或有声音的玩具逗引。宝宝先用肘撑起,大人把玩具从地上拿起来,逗引宝宝抬起上身。宝宝会把胳臂伸直,胸脯完全离开床铺,上身与床铺成90°角。有时宝宝的一个胳臂用手撑,另一个胳臂用肘撑,身体不平衡歪向肘撑的一侧,从肘撑的一侧翻滚成仰卧。此时并不是有意地做180°翻身,是无意的因重心不稳而偶然翻过去的,这种过大的翻动如同跌倒一样会使宝宝感到不安。所以如果宝宝只用一只手去支撑身体时,大人可以帮助他将另一只手也撑起来,使身体重心平衡,才能巩固俯卧双手支撑的练习,使宝宝感到安稳和愉快。

目的:宝宝俯卧用手撑起时,头可以看得更高更远,使宝宝的视觉开阔。这种姿势不但可以练习颈肌,还可以练习上肢和腰背的肌群使之强健,为以后匍行和爬行做好准备。

注意:要让宝宝有安全感。

2.拉坐

方法:小儿在仰卧位时,家长握住小儿的手,将其拉坐起来,注意让小儿自己用力,家长仅用很小的力,以后逐渐减力,或仅握住家长的手指拉坐起来,宝宝的头能伸直,不向前倾。每日训练数次。

目的:训练运动能力。

注意:拉起时动作不要太快以免拉伤婴儿韧带。

婴幼儿健美健身方法

抱、逗、按、捏是婴儿健身简便易行的有效方法,对婴儿身心健康有着良好的作用。

1.抱:抱是母子感情信息的传递,是对婴儿最轻微得体的活动。当婴儿在哭闹不止的时候,恰恰是最需要抱从而得到精神安慰的时候。有的父母怕惯坏了孩子而不愿意抱,这对婴儿的身心健康和生长发育是非常不利的。为了培养婴儿的感情思维,特别是在哭闹的特殊语言的要求下,不要挫伤幼儿心灵,要多抱一抱婴儿。

2.逗:逗可以活跃气氛,丰富感情,是婴儿一种最好的娱乐形式。逗可以使小儿高兴得手舞足蹈,使全身的活动量进一步加强。实验证明,常被逗戏的婴儿不仅比长期躺在床上很少有人过问的婴儿表现得活泼可爱,而且,对周围事物的反应也显得更加灵活敏锐,不难想像,这对婴儿今后的智商有着直接的影响。

3.按:按是家长用手掌对婴儿做轻微按摩。先取俯卧位,从背至臀部下肢。再取仰卧位,从胸至腹部下每行10~20次。按不仅能增加胸背腹肌的锻炼,减少脂肪细胞的沉积,促进全身血液循环,还可以增强心肺活动量和肠胃的消化功能。

4.捏:捏是家长用手指对婴儿捏揉,捏较按稍加用力,可以使全身和四肢肌肉更加紧实。一般先从上肢至两下肢,再从两肩至胸腹,每行10~20次。在捏揉过程中,小儿胃泌素的分泌和小肠的吸收功能均有改变,特别是对脾胃虚弱,消化功能不良的婴儿效果更加显著。

除了抱以外,逗、按、捏均不宜在进食当中或食后不久进行,以免食物呛入气管,时间一般应选择进食后2小时进行。操作手法要轻柔,不要过度用力,以让婴儿感到舒适为宜,并且注意不要让婴儿受凉,以防感冒。在逗戏婴儿时,笑态表情自然大方,不要做过多的挤眉、斜眼、歪嘴等怪诞不堪的动作,以避免婴儿模仿形成不良的病态习惯,令将来不好纠正。

婴幼儿健身操

4个月的孩子可以做后屈运动和仰卧起坐健身操了。

1.后屈运动

让婴儿俯卧,两手握住婴儿小腿。将腿提起,然后放下,连续做两遍。

2.仰卧起坐

让婴儿仰卧,两手握住婴儿手腕,拉孩子坐起,然后还原,连续做两遍。

5~6个月婴儿的培育

5个月婴儿的智能发育水平

大运动:轻拉腕部即坐起,独坐头身前倾。

精细动作:抓住近处玩具。

适应能力:拿住一块方木,注视另一块方木。

语言:对人及物发声。

社交行为:见食物兴奋。

有计划地念儿歌

5个月的婴儿特别喜欢节奏明快的儿歌,虽然他还不懂儿歌或诗词的意思,但他喜欢儿歌有韵律的声音和欢快的节奏,更喜欢你给他念儿歌时亲切而又丰富的表情、口形和动作。

适合这个月龄念的儿歌应短小、朗朗上口,并做一种固定的动作,如《甜嘴巴》:(用手指婴儿的小嘴巴)“小娃娃,甜嘴巴,喊完妈妈,喊爸爸,喊得奶奶笑掉牙。”

每天至少要给婴儿念1~2首儿歌,每首儿歌至少要念3~4次。应当根据婴儿的日常活动并配以固定的丰富的表情和动作,使婴儿做到耳、眼、手、足、脑并用,更有效地学习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