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当代名家:蒋子龙自述人生
11001300000031

第31章 面对收割(3)

她还喜爱老子,就像喜爱养育了自己的父亲,脸上漫溢着生命的紫气,一生都不可分离。她称凡,高是亲爱的小弟弟,阅读这位小弟弟唤起了她浓浓的柔情,想用姐姐般温软的手心抚平凡丨高身上和心上的所有伤口。一位幽雅、智慧,在任何场合说话处事都非常得体的女人,在阅读的时候竟会这般狂放热烈、真实自然,完全展开自己的身心,无所顾忌。这是一种幸福的阅读,让精神飞翔起来,精鹜八极,心游万仞,从渴望到渴望,从快乐到快乐。

精神是什么?是火、是水、是活力、是生气、是百炼刚、是绕指柔,总之是人身上的神气。为她开辟了通向四面八方的道路,才得以游遍世界。但,人的精神常常是需要在小事情上培养,而精神的渴求和丰富,又让她觉得自己的生命像一棵嫩芽,在阅读中获得了巨大的成长空间,灵魂自由呼吸,精神饱满芳香,全身释射着一种爱的活力,宁静端庄,鲜活光亮,蓬蓬勃勃,激情洋溢。像她这样的阅读最是投入,投入使人单纯,单纯使人快活,快活使人漂亮。这漂亮的标准就是:像一个恋爱中的女人一样富有生机。

当然,这只是精神恋爱。可许多年来,“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就成了贬词,世界进入物质时代,甚至连阅读也更具功利性了:为学位、为求职、为升官、为发财、为寻求刺激……因此不必投入感情,对书读而不爱,甚至相反,冷漠而排拒。不投入感情就不会读出感情,没有智慧就无法吸纳智慧,冷落了书籍也必荒废了思想。现代人经常抱怨的贪婪困惑,萎靡不振,多因缺乏精神,而不是没有饭吃。

89让自己的精神偶尔能处于恋爱状态,灵魂便会开出花朵,骨子里有种善。在强调硬心肠的竞争社会,能保持心的柔软,柔软的心才会滋润生命,能迅速修复不可避免的创伤。骨子有善,才会尊重生命本身的原则:自己生活,让别人也生活。

精神从容,家有余裕。爱人生的人也会对生活经常产生恋爱般的感受,自然就容易满足,带着流油的幸福感。而精神丰富,心底就有了一片阳光,站在阳光里,心与阳光共同升腾,使人生变成一个朝圣的旅程。所以周围的人都那么羡慕韩春旭,感觉她的状态老是那么好。状态是什么?不是物质状态,是精神状态。

书累前年搬家,主要就是捣腾书,深受书之累,便对网络时代的书的价值,生出了许多疑问,对书的感情自然也随之有了一些变化。

有亲戚和朋友帮忙,还哩哩啦啦地干了一个星期,才把我的书分门别类地装进了几十个纸箱子。搬家公司的人一见很高兴,没有大件的家具和电器,全是纸箱子,好搬好扛,不怕磕碰。小伙子们又仗着刚吃过早饭,一身的力气还没使……渐渐地他们越搬动作越慢,情绪越低沉,他们就觉得老也搬不完似的,嘟嘟囔囔地开始发牢骚:“这书也太多了,我们是来搬家的,不是搬图书馆的。谁也没成想书会这么沉,而且越搬越沉,还不如搬大件的家具哪,别看占的地方大,分量并不重,搬一件是一件……”我笑了:“这都怪你们对书的分量估计不足,世界上最重的东西就是文字,不是有句老话叫字字千钧嘛!”我让家里人给大家发饮料,每人又塞给一点钱,并亲自在楼下督阵,好歹总算把书都搬上楼了。等我回到楼上自己的房间一看,脑袋却更大了,本来收拾得干干净净的新房子,突然间变成了“伊拉克”,到处是烂纸箱子、碎纸片子,五花八门的书籍堆了一地,横躺竖卧,乱成一团。我也没想到书会有这么大的破坏力,在书柜里摆着的时候是那么整齐幽雅,气韵堂皇。一旦散落开来,竟是这般凌乱不堪,气势嚣张,随心所欲地霸占着空间,连客厅和卧室的地板上都摊满了。

帮忙的人大声催促着:“快上架子,要不然就没地方做饭、没地方睡觉了。”“是啊,书只有上了架子才像书。但书上架是我自己的活儿,哪个架子放什么书我有一定之规,到用的时候才能找得到……”一位老同事打断我的话:“这么多书都是用得着的?你能都看得过来?你若真是能看这么多书,自己的那些书又是怎么写出来的?”呀?我这里难道还有没有用的书吗?没有用我还买它干什么,搬它存它干什么?难道是为装样子好看?可我真的又不敢说这些书全都用得上,全都读过。我不是藏书家,只是看见喜欢的书就乱买,买后真正读完的又很少,有的翻翻就放下了,有许多买回来还从没有翻过。由于被问的闷了口,刹那间对书忽然生出一种厌烦情绪,眼下人慌书乱,只好咬牙闭眼,让大家一块帮着往书架上搬,以后我自己再慢慢地整理。

一声令下,大家响应,书像洪水一般往我的书房汇聚。

那位老同事继续取笑说:“作家们都爱给自己的书斋起名号,今191和上海大学校长钱伟长交谈天我给你的书房也起个斋号,就叫子龙车间。你当过车间主任,对过去那段工厂生活也有感情,现在的这个书房其实就是个小车间,这里边装备了你用来生产的设备:空调、电脑、打印机、传真机、电话1,你在这里边存书、看书、写书、接订单、签合同……说白了不就是个养家糊口的生产车间嘛。”他说的确有几分道理,作家的毛病是老想往雅上靠,唯恐被人看俗了。其实“卖文”就如同做小买卖。把我的书房比喻成车间,还算是抬举了我,我这里只能算是写书的小作坊,无法跟一个生产车间的规模相比。却可以仿效生产车间,以效率为重,应该搞一次整顿:“减负增效”。

回想这几十年的“卖文”生涯,写书最快的时候是存书最少的时候,现在存书多了,写书反而少了。特别是世界进入网络时代,一上网全世界的图书馆都可为你所用,个人还存这么多书意义何在呢?话是这么说,对着电脑看书,跟把书拿在手里读没法比。书像老婆,还是放在家里天天看着,心里才觉得牢靠,用起来也更方便。

有些朋友很羡慕我书房的三面墙都是大书柜,全用硬木板打成,厚重而实用,从地板直顶天花板,把书房围成一座书城。不管是累了、烦了,坐拥书城,就能渐渐地找到一份踏实、宁静和惬意。

写书的人命该为书所累。人有大累,方有大的畅快,大的满足。

闲聊“顺口溜”无须否认,现代社会流行顺口溜,而且已经“溜”成了一种奇特的世俗文化景观。

你说吧,近年来,中国人谁没有听过或传过顺口溜?一提这三个字,人们的脑子里立刻就会蹦出几个精彩的段子……现在还有什么现象、什么领域、什么人,是顺口溜不能编排的?只要是老百姓关注的东西,准会有顺口溜编出来。

它无处不在,无孔不入,通俗上口,广为传播。

顺口溜竟然这么受欢迎,自然是有原因的。装做没听到或没看见,不如正视这一事实,研究一下顺口溜是怎么“溜”起来、并“溜”成气候的?

别看谁听到新的顺口溜时都会哈哈一笑,但人人心里又都很清楚,顺口溜现象的产生并不像表面的逗笑那么单纯,有着更为复杂的社会原因和现代人的心理因素。听起来简单,深咂滋味却不简单,别有意趣存焉。

当然也不可否认,顺口溜作为群众的口头创作,有着大量粗俗不堪的内容。那么作为眼下最红火的网络文学,以及很正规地印成铅字的流行文学,不也有许多低级庸俗的东西吗?又何必苛责不能登大雅之堂的顺口溜呢?

当然也有许多报刊会经常正式摘发一些当下正流行的顺口溜,还有人每隔一段时间就把流行的顺口溜收集整理,编辑成册,正式出版。我至少见过四种版本的《顺口溜汇编》,每一本都很厚,定价不低,销路却还不错。

但是,眼睛阅读印到纸面上的顺口溜,跟用耳朵第一次听到这首顺口溜的味道比,可要大打折扣,效果差远了,有些根本就让人笑不起来了。你说怪不怪?世间有许多东西靠耳朵听不行,需用眼睛看才过瘾。而顺口溜为什么看不如听呢?

顺口溜、顺口溜,顺口溜出是为了让你顺耳进去,你听就听,不听就随风而散,查无此据,概不负责。它的魅力,或者它的杀伤力,就在于它的生猛鲜活,以直对隐,以粗对雅,以下犯上。一旦印成文字,必然要加以修饰,让它合文法,不刺眼,太直了要绕一下,太粗的要弄细点……这样一来顺口溜就变成了“顺眼溜”,味道自然也大不一样了。

怪也就怪在这里,正是这样“来无影去无踪”的东西,却以一种无法阻挡、防不胜防的强势,加人到当前的社会流行文化当中。不能不承认,这种顺口溜出来的东西,却对社会时事和权力阶层多多少少起到了一点监测作用。当然是民间的测试,民心的度量。无论是谁,成了顺口溜嘲讽的对象,就离倒霉不远了。俗云:“千夫所指,无病而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将顺口溜视为群众的一种呼声,口无遮拦,荤素全有,出其不意,以逗笑为目的。其中所有的寓意,包括调侃、规劝、嘲讽、鞭挞,都是通过笑来完成。这是民风所致,国情所致,中国人特有的机敏和幽默所致。老百姓以顺口溜的形式发言,是民意的宣泄,也使社会有了通气孔,不至于闷得发酵而酿成沼气。让生活健康明朗,阴阳调和,平安少事。

故此,真还要感谢顺口溜。

但我翻遍了手边的工具书,却查不到关于“顺口溜”这三个字的出处。或许就是过去人们所说的民谣?《诗经魏风》有云:“心之忧矣,我歌且谣。”《毛传》解释说:“曲和乐曰歌,徒歌闩谣。”可以称顺口溜就是不配曲的流行歌谣,它的传播广度,绝不亚于现代流行歌曲。

袁中郎《答李子髯诗》称:“当代无文字,闾巷有真诗。却沽一壶酒,携君听竹枝。”竹枝词也是一种民间歌谣,竟被袁宏道评价这么高。顺口溜来自民间,百姓因心之忧,心之忿,“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所以,顺口溜最爽直快捷地表达了群众的情绪,直出肺腑,平实质朴,幽默鲜活,辛辣刺激。无论在什么场合,无论在场的有多少人,无论是些什么身份的人,每听到一首新的顺口溜,都会抚掌称快。

请问,当下还有什么作品,能有这样的社会效应?如《四大闲》中先把“大款的老婆”和“贪官的钱”摆在了前面,是大款们制造了“现代多妻制”,养二奶、包情人、带小蜜,“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办公室有好看的,身边有发贱的,远方有思念的。”据报载,广州等一些发达大城市的郊区都出现了“情妇村”,其四周挤满美容院、健身房、歌舞厅、酒吧等娱乐消闲场所。

贪官的钱“含金量”最高,“工资基本不用,老婆基本不碰。”有些贪官出了事,家里犄角旮旯都藏着钱,闲着没有用。他们贪,不是因为缺钱,而是一种心穷的病态反映。

顺口溜最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谁也无法知道作者是谁。这些年社会上流传了那么多顺口溜,简直可以车载船装,特别是在盗版盛行、版权纷争不断的今天,竟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抢哪一首顺口溜的版权。

顺口溜的创作讲究切中时弊,又要自然流畅,好的顺口溜甚至很严密,漏掉一句或改动一句味道就变了。有时你在向朋友们转述一首新顺口溜时忽然忘了一两句,自己若想临时现编几句补上去,那可就难了,怎么编都不是原来的味道。哪怕是请在场的人一起帮着编,大家当场可以凑出许多句子,却每个人都觉得不怎么顺,不如人家原汁原味的顺口。

而顺口溜首先就要“顺”,要有一种自然的流畅感和诙谐感。可见,能够流传开来的顺口溜,创作时是经人下过工夫的,或集多人智慧反复推敲和锤炼而得。

那么,这都是些什么样的人呢?这才叫创作不为名利,“万人如海一身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