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健康妈妈怀孕指南
11000100000007

第7章 健康妈妈怀孕第一月(6)

核桃仁100克,鸡脯肉100克,葱20克,姜10克,蒜10克,干辣椒10克,花椒、酱油、醋、盐、白糖、料酒、味精、湿淀粉适量,花生油150克。

做法:

1.鸡肉切丁,葱切节,姜切方片,蒜切片,干辣椒切段。

2.用少许盐、料酒将鸡丁拌匀,再加入湿淀粉浆好。然后倒入花生油。

3.用料酒、味精、酱油、白糖、湿淀粉、汤兑成汁。

4.锅烧热下油,待油热后下花椒炸到快焦时捞出,下干辣椒炸成紫黑色时投入鸡丁,用手勺推动翻炒数下,加入姜、蒜、葱,倒入兑好的汁。汁沸后翻匀淋几滴油,投入炸好的核桃仁再翻炒均匀即可。

荔荷蒸鸭

材料:

肥鸭1只,猪瘦肉60克,熟火腿15克,鲜荔枝150克,鲜荷花1朵,料酒、姜片、葱白、食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

1.将鸭宰杀,从背部切开,去掉嘴、臊,洗干净,放入沸水中稍煮1分钟后取出。

2.火腿切成5粒,猪肉切成6块。

3.荔枝去壳去核,切成两半。荷花瓣摘下,放入沸水中稍煮后捞出。

4.将鸭、猪肉、火腿放在锅内,加入料酒、姜片、葱白、盐和开水。用中火隔水蒸炖2小时左右,拣去姜、葱,撇掉浮沫,投入荔枝和荷花瓣,再蒸15分钟左右,酌加少量味精即可。

五、医疗预防

孕妇低钾血症的治疗方法

妇女妊娠期在剧烈的呕吐中,消化液大量丢失(消化液中钾的含量比血浆中钾的含量还要高),加上不能进食,钾的摄入量不足,使血钾降低,从而出现低钾血症。患有低钾血症的病人可以出现肌肉无力、精神萎靡、表情冷漠,重者甚至会出现昏睡、死亡,若不及时治疗,可危及母婴的生命。

饮食疗法

孕妇在妊娠反应期防止低钾血症的关键是提高食欲,保证进食,从食物中获得充足的钾。要增加食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要保持乐观的情绪

如果能懂得反应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因而抱无所谓的态度,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乐观的情绪,把进食当做一项任务来完成,反应再重也要吃,就能多吃一些。

要进行适当的活动

适当的活动可以促进胃排空,减轻饱胀感,进而刺激食欲。同时也能分散注意力,减少病人对自己身体不适的过分关注。这样的活动包括散步、听音乐,简单的家务劳动或者并不耗费较多体力的工作。当然如果反应较重,呕吐剧烈,不能进食,还得适当休息。必要时还应及时就医,输液补钾,以免延误病情。

选择可口的饮食

应尽量迎合自己的口味,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同时也要摸索自己的反应规律,争取在反应轻的时候多吃些。少量多餐也能减轻恶心、呕吐的发生。此外,可尽量多吃含钾较多的食物,如香蕉、红枣、花生、海带、紫菜、豆类等,以补充因呕吐丢失的钾。

中医药疗法

韭姜糖汁

原料:鲜韭菜10克,生姜5克,白糖适量。

制作:将鲜韭菜、生姜捣烂,绞取汁水;再将少许白糖放入汁水中,拌匀即成。一日3次,饭前服,少饮之。

佛手姜汤

原料:佛手10克,生姜2片,白砂糖适量。

制作:前两味水煎取汁,调入白砂糖,温服。

孕妇要谨慎打预防针

所谓打预防针,就是将生物制品接种到人体内,使人产生对传染病的抵抗力,以达到预防传染病的目的。这种防病方法又叫人工免疫。

有些预防针孕妇是非打不可的。例如,孕妇被疯狗咬伤后就必须及时注射狂犬疫苗。否则的话,一旦发生狂犬病,生存的希望是极少的。又如孕妇与白喉病人有过密切接触后,也得做白喉疫苗的接种,以免染上白喉。此外,破伤风疫苗的预防针也得打。

不过,有些预防针孕妇是不需要打或不能打的,如麻疹疫苗、卡介苗、百日咳疫苗、乙脑疫苗和流脑疫苗等。

因此,孕妇接到打预防针的通知时,应向防疫医生反映自己的怀孕情况,以及疾病史、过敏史等,由医生斟酌决定打针还是不打针。

孕妇接种破伤风疫苗的时间

产褥期破伤风是一种对产妇及新生儿性命均有威胁的病种,脐带风指的就是这种病。给孕妇接种破伤风疫苗是预防孕妇和新生儿破伤风最为有效的方法。

在预产期前1个月就要给孕妇注射破伤风疫苗。

因为接种破伤风疫苗后2~4周内,体内才能产生相应的抗体,只有在产生抗体后才能对该病有免疫能力。

孕妇用药的原则

胎儿是可以直接服药的,但要讲究方法。由于胎儿在羊膜腔中经常不断吞食羊水,然后又把尿排入羊水中。因此,医生可把有关药物直接注入羊膜腔,混于羊水中,胎儿可不知不觉地吃进药物。

显而易见,让胎儿直接服药比通过母体给胎儿用药,要简便有效得多。例如胎儿肺透明膜病,这是令儿科医生最为头痛的、被称为“早产儿头号杀手”的疾病,通过向羊水中注射激素类药物后,该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可大大降低。

预防畸形胎儿的产生

在妊娠的中、后期,环境因素常常影响胎儿,虽然不可能造成躯体畸形,但可能造成孩子出生后生理功能失常和行为异常,这就是先天性行为畸形。新生儿脑麻痹、精神迟缓,以及行为和语言学习困难等病症,常是因为母亲在妊娠时发生过高血压综合征、阴道流血、营养不良以及吸烟、饮酒或用药不当所引起的,因此,必须注意这些现象的发生。

怀孕后期用药不慎亦会使胎儿脑损害而造成行为畸形,如碘胺药进入胎儿体内,就会引起核黄疸。有核黄疸的孩子出生后就会有痴呆行为,过多摄入维生素A也会造成神经细胞分裂周期延长,使细胞数量减少。

孕妇要避免服用可致胎儿先天性耳聋的药物

小儿患先天性耳聋与母亲孕期使用某些耳毒性药物关系极大。如果孕妇在怀孕头3个月中应用耳毒性药物,即可导致胎儿发生先天性耳聋。

药物中毒导致的先天性耳聋多见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以链霉素对听神经的损害最大,其次是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另外,紫霉素、万古霉素、春雷霉素、瑞斯托霉素、安布霉素、多黏菌素B、巴龙霉素、尼泰霉素等抗生素,也有不同程度的耳毒性,可导致胎儿先天性耳聋。喹宁可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破坏胎儿的听觉器官,引起先天性耳聋。其他药物或化学物质如水杨酸类、磺胺类、利尿酸、速尿、心得宁、吗啡、烟、酒、砷、铅、磷、汞、苯、一氧化碳等均可致聋。

由于药物中毒性耳聋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所以,孕期用药应该慎之又慎,特别是孕期前3个月,最好不用或尽量少用耳毒药物,凡属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应一律不用,切忌自行任意用药,需要用药时,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用药时间不宜长,用量不宜大。

孕妇应看医生的情况

频繁呕吐

孕早期大多出现呕吐,几周后自愈属正常生理现象。若出现频繁剧烈的呕吐,吃什么吐什么,滴水不进,为防止水和电解质紊乱,危害母子健康,故应及早就医。

过分“显怀”

胎儿大小与妊娠月份不符。怀孕三、四个月却似五、六个月大,多表明胎为双胞胎或并发葡萄胎,应及时就诊,不可拖延。

阴道流血

孕期的任何时候出现阴道流血均属异常,如伴有小腹痛,多为流产、宫外孕、胎盘早剥或早产,要及早就医。

头晕眼花

孕期如出现头晕眼花,同时伴有浮肿、血压增高等现象,为防止妊娠中毒症,应及时检查治疗。

严重浮肿

妊娠中、后期,孕妇下肢可有轻度浮肿,如无其他不适,即属正常生理现象。但如出现严重浮肿,且伴有尿少、头晕、心慌、气短、尿中出现蛋白等现象,应立即到医院治疗。

心慌气短

妊娠后期,由于胎儿增大,孕妇在从事较重的体力活动时会出现心慌气短,属正常现象。但轻度活动或静止状态也出现明显的心慌气短,应考虑到并发心脏病的可能,应及时检查。

全身黄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