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排毒养颜瘦身美白科学滋补食谱
10997900000039

第39章 靓丽减肥类(3)

原料:连根芹菜120克,粳米250克。

华佗听罢笑道:“我尝尽了百草,药性无不辨得一清二楚,该用什么就用什么,没有错过分毫。对这芍药,我也多次尝过了它的叶、茎、花,确实不能入药,怎么说是委屈了它呢?”制作:芹菜洗净,切碎,与粳米一起加水适量煮粥。

功效:清肝泻火。

营养分析:芹菜的叶、茎含有挥发性物质,别具芳香,能增强人的食欲。芹菜汁还有降血糖作用。

57.赤豆茯苓粥

原料:茯苓15克,赤小豆18克,粳米60克。

制作:先把赤小豆、粳米加水适量,如常法煮粥;茯苓研成粉,等粥将成时加入调匀。

功效:益气健脾,化痰除眩。

营养分析:赤小豆含有较多的皂角甙,可刺激肠道,因此它有良好的利尿作用。

58.陈皮薏米粥

原料:陈皮9克,薏米30克,竹茹9克,珍珠母20克。

制作:先把陈皮、竹茹、珍珠母用布包好,加水煎去渣取汁,用药汁与薏米煮粥,待粥将成时,加入红糖调味。

功效:健脾化痰,平肝潜阳。

营养分析:陈皮为芸香科常绿小乔木植物,橘及其同属多种植物的成熟果实之果皮。

59.首乌大枣粥

原料:何首乌50克,粳米90克,大枣4枚。

制作:将何首乌加水煎汤,去渣取汁,再与粳米、大枣共同煮粥,粥成时调入冰糖。

功效:养血补肝,健脾益气。

事隔几日,华夫人血崩腹痛,用药无效。她瞒着丈夫,挖起芍药根煎水喝了。不过半日,腹痛渐止。她把此事告诉了丈夫,华佗才知道他确实委屈了芍药。后来,华佗对芍药做了细致的试验,发现它不但可以止血、活血,而且有镇痛、滋补、调经的效果。营养分析:何首乌具有抗衰老、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降血脂、抗菌、通便等多种作用。

60.天麻钩藤羹

原料:天麻9克,钩藤12克,石决明15克,藕粉20克。

制作:前三味用布包加水适量,煎取汁液,用煮沸的药液冲藕粉,加入白糖调味。

功效:平肝潜阳,熄风止眩。

营养分析天麻可强身健体,抵御风寒,还可以治疗头晕目眩、偏正头疼、高血压等多种疾病。

61.梅花绿豆粥

原料:腊梅花15克,绿豆30克,粳米50克。

制作:先将腊梅花水煎取汁,绿豆和粳米煮粥,粥将成时,入药汁和匀,再加冰糖调味。

功效:清热养阴解毒。

营养分析绿豆性味甘、凉,入心、胃经,有清热解暑,利尿通淋,解毒消肿之功,适用于热病烦渴、疮痈肿毒及各种中毒等,为夏日解暑除烦,清热生津佳品

62.银花薏米粥

原料:金银花15克,薰米30克,冰糖适量。

制作:将金银花水煎3次,去渣取汁;薏米加水煮粥,至八成熟时,入药汁共煎至粥成,入冰糖调味。

功效:疏风清热除湿。

相传东汉末年的一天,名医华佗在一家酒店里小饮,巧遇一群青年正在比赛吃螃蟹,吃空的蟹壳堆了一大堆。华佗上前劝他们说:吃多了会闹肚子,还可能有生命危险。这群青年不但不听他的劝告,反而大吃不止。营养分析银花营养丰富,质地嫩脆,有辛辣味,色泽鲜绿,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营养。

63.龙牡山萸粥

原料:龙骨30克,牡蛎30克,山茱萸10克,粳米100克。

制作:将龙骨、牡蛎打碎煮约1小时,再加山茱萸煎半小时,用纱布过滤出药汁,后再如法煎煮提取2次,把3次药汁合在一起,加入粳米,加适量的水煮粥。

功效:美白养颜。

营养分析牡蛎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等营养成份,素有“海底牛奶”之美称。

64.补虚正气粥

原料:炙黄芪60克,人参5克,粳米150克,白糖10克。

制作:将黄芪、人参切片,用冷开水浸泡半小时,入锅煎沸后改用文火煎成浓汁,取汁后再加冷水如上法煎取二汁去渣,将两次药汁合并,用药汁与粳米一起煮粥,粥成加白糖,稍煮即成。

功效:益气健脾。

营养分析:人参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

65.黄芪阿胶粥

原料:黄芪15克,阿胶10克,粳米30克。

制作:黄芪水煎取汁,用药汁煮粳米为粥,烊化阿胶,兑入粥中。

功效:补气养血。

当天,这群青年和华佗都投宿在这家酒店里。半夜里,吃螃蟹的几位青年大喊肚子痛,有的痛得在地上打滚。由于当时还没有治疗这种病的良药,华佗非常着急。忽然,华佗想起一次他在采药时,见到一只小水獭吞吃了一条鱼,肚子撑得像鼓一样。它一会儿下水,一会儿上岸,显得很难受。后来,它爬到岸上,吃了些紫色的草叶,不久便没事了。营养分析:黄芪为补气诸药之首,能益元气、壮脾胃、疗虚损、抗衰老。

营养分析黄芪含有蔗糖、葡萄糖醛酸、粘液质和多种氨基酸。

66.薏米杏仁粥

原料:薏苡米15克,杏仁5克。

制作:将薏米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改用文火煮至半熟,放杏仁,继续用文火煮至熟,放入冰糖即可。

功效:益气健脾,润肺止咳。

营养分析:薏仁含有醣类、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维生素、钾、钙、铁等营养素。

67.生芦根粥

原料:鲜芦根50克,竹茹8克,粳米30克,生姜2片。

制作:将芦根与竹茹加适量清水同煮,去渣取汁,加入粳米煮粥,粥将成时加生姜,稍煮片刻即可。

功效:清解肺热。

营养分析: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用于痰热咳嗽、胆火挟痰、烦热呕吐、惊悸失眠、中风痰迷、舌强不语、胃热呕吐、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68.牛蒡粥

原料:牛蒡子20克,粳米60克,白糖适量。

制作:将牛蒡子打碎,水煎取汁100毫升,粳米煮粥,待粥将成时兑入牛蒡子汁,调匀,加白糖调味。

功效:疏风散热,解毒消肿。

华佗想,那种紫色的草叶能解鱼毒,一定也能解蟹毒。于是他立即唤醒徒弟到郊外去采了些那种紫色的草,又立即煎汤给几个青年服下。过了一会儿,几个青年的肚子果然不痛了。青年们这才知道他就是名医华佗,个个对他的医术赞不绝口,并拱手称谢。营养分析:蒡为菊科草本直根类植物,性温、味甘、无毒。别名大力子、东洋参、牛鞭菜等。牛蒡子和牛蒡根既可入药也可食用。

69.赤豆薏米

原料:赤小豆30克,生薏米30克。

制作:以上二味加适量水煮至薏米熟烂。

功效:清热利湿。

营养分析:赤小豆有利水除湿,消肿解毒的功效,它入汤能补脾而不留邪,利水而不伤正气。以它为主配上利水通淋的薏米须煲生鱼则能健脾开胃,利水祛湿。

70.莲子粉粥

原料:莲子粉20克,粳米100克。

制作:粳米与莲子粉同入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煮沸,再用文火熬至粥成。

功效:益气健脾。

营养分析:莲子可养心、益肾、补脾、涩肠,治疗夜寐多梦、淋浊、久痢、虚泻等症。莲子也能止呕开胃,常用于治疗噤口痢等。

71.人参粥

原料:人参10克,粳米100克。

制作:将粳米加水用武火煮沸,改用文火,同时放入人参片,熬煮至粥成。

功效:补益脾肺。

营养分析:人参含有二十种皂甙活性物质、十七种氨基酸、十一种微量元素、三种抗癌活性硒及粗蛋白等。具有益气活血,调节内分泌,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

72.麻雀粥

原料:麻雀5只,白酒少许,葱白3根,粳米60克。

制作:先将麻雀用水淹死,洗净后炒熟,放少许白酒,用文火煮5分钟,再加粳米和适量水同煮,待粥将成时,加入葱白,再稍煮即成。

功效:温补肾气。

营养分析:麻雀肉营养价值颇高,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的营养补品,麻雀肉甘温无毒,有壮阳益精、补肾强腰的作用。

73.鸡内金粥

原料:鸡内金6个,干橘皮3克,砂仁2克,粳米50克。

制作:鸡内金、橘皮、砂仁研末备用;粳米加水适量煮粥,粥将成时入药粉,加白糖适量调味。

功效:消食化滞,理气和胃。

营养分析:干橘皮有化痰止咳之功效,其味清香可口,有开胃、通气、提神的功效。

.车前薏米粥

原料:车前子12克(布包),薏米50克。

制作:将车前子加水煮,去渣取汁,入薏米煮粥。

功效:清热利湿。

营养分析:车前子被誉称为中国“国老”的什草、补气药材之最。

77.薯蓣粥

原料:淮山药100克,白面粉100~150克。

制作:将山药洗净,去外皮,捣烂,同面粉调入冷水中,煮熬成粥糊,将熟时加葱花、姜末和红糖稍煮即成。

功效:健脾益气。

营养分析:山药的别名,性平、味甘,能长志安神,补中益气、助五脏、强筋骨。现代化学分析,淮山含丰富淀粉、蛋白质、无机盐和

78.麻雀虾仁汤

原料:麻雀5只,鲜虾仁50克,姜3片。

制作:麻雀、虾仁共放炖盅内,加姜片、盐、酱油少许,放开水适量,加盖,隔水炖30分钟,再入白酒、味精少许调味。

功效:补肾阳,填精髓。

营养分析:麻雀肉营养价值颇高,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的营养补品,麻雀肉甘温无毒,有壮阳益精、补肾强腰的作用。

79.苁蓉羊肉粥

原料:肉苁蓉10克,精羊肉200克,大米200克。

制作:将肉苁蓉、精羊肉切细。肉苁蓉加水用砂锅煮,去渣取汁,入羊肉、粳米同煮,待粥将成,加盐、姜末、葱花煮至粥稠。

功效:温肾助阳。

营养分析:肉苁蓉属较名贵中草药,具有滋阴壮阳、通便活血、养气。

80.陈皮茯苓粥

原料:陈皮、茯苓各10克,梗米100克。

制作:将陈皮、茯苓先加水煮,去渣取汁,与梗米同煮为粥。

功效:健脾燥湿,化痰祛脂。

营养分析:陈皮为芸香科常绿小乔木植物橘及其同属多种植物的成熟果实之果皮。

81.莱菔粥

原料:莱菔子15克,粳米50克。

制作:用粳米煮粥,待粥将成,放入莱菔子,煮至粥成,用白糖调味。

功效:下气化痰。

营养分析:莱菔子有祛痰、止泻、利尿等功效。其维生素A的含量是同量绿菜花的三倍以上;钙的含量是菠菜的四倍。

82.香附粥

原料:香附10克,粳米100克。

制作:香附加水煮,去渣取汁,用药汁与梗米同煮为粥。

功效:舒肝解郁。

营养分析:香附疏肝理气,适于肝郁气滞,胁肋胀满;肝气犯胃,脘痛呕吐;寒疝腹痛等。

83.百合地黄粥

原料:百合30克,生地15克,枣仁10克,粳米100克。

制作:前三味加水煎,去渣取药汁,把粳米加入药汁中煮粥。

功效:滋补肝肾,养心安神。

营养分析:百合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用于肺燥或阴虚之咳嗽、咯血,常配川贝。用于热性病后余热不清、虚烦不眠、神志恍惚。

84.银花绿豆粥

原料:金银花20克,绿豆50克,粳米100克。

制作:金银花加水煎取汁,加绿豆、粳米共煮成粥,白糖调味。

功效:清热解毒,除湿止带。

营养分析:金银花有清热泻水,润肠通便的功效。

85.茯苓车前粥

原料:茯苓粉、车前子各30克,粳米60克。

制作:车前子用纱布包好,水煎半小时,去渣取汁,加粳米煮粥,粥成时加茯苓粉、白糖适量稍煮即可。

功效:利水渗湿,清热解毒。

营养分析:车前子被誉称为中国“国老”的什草、补气药材之最。

86.马齿苋粥

原料:马齿苋30克,粳米60克。

制作:将马齿苋切成长段,与粳米土起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煮粥。

功效:清热利湿,解毒止带。

营养分析:马齿苋清淡鲜香,风味独特,具有清热解毒,健脾养胃的功效。适用于肠炎,痢疾,泌尿系统感染,疮痈肿毒等病症。

87.芡实核桃粥

原料:芡实粉30克,核桃肉15克,红枣7枚。

制作:将核桃肉打碎,红枣去核,芡实粉用凉开水打成糊状,放入滚开水中搅拌,再入核桃肉、红枣,煮成粥,加糖食用。

功效:益气温肾,止带。

营养分析:红枣有生津止渴、祛痰治痢、通便利水、祛风解表、降血压、强心、抗衰老之功效。

88.韭菜粥

原料:韭菜50克,粳米50克。

制作:韭菜切碎,同粳米共入锅中,加水煮至粥成即可。

功效:补肾壮阳,固精止带。

营养分析:韭菜能入肝、肾经,具有温中行气、健胃提神、散瘀解毒、固精止遗等功效,是一味温补肾阳的良药。

89.山药羊肉粥

原料:羊肉500克,山药50克,生姜15克,葱30克,胡椒6克,绍酒20克,食盐3克。

制作:把精羊肉入沸水中氽去血水,将山药清水焖透后切片,与羊肉同煮,投入葱、姜和调料,武火烧沸后去浮沫,再以文火炖至酥烂。羊肉捞出切片,放入碗中,把原汤连山药一同倒入羊肉碗中。

功效:补脾益肾,温中暖下。

营养分析:山药能消肉积。

90.三味薏米羹

原料:薏米、山药、莲子各30克。

制作:以上三味洗净,加水适量,用文火熬成粥。

功效:健脾益气,化湿止带。

营养分析:山药能消肉积。莲子可养心、益肾、补脾、涩肠,治疗夜寐多梦、淋浊、久痢、虚泻等症。莲子也能止呕开胃,常用于治疗噤口痢等。

91.海带佛手浆粥

原料:豆浆300克,海带60克,佛手10克。

制作:海带、佛手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再入豆浆煮30分钟。

功效:行气解郁,散结通乳。

营养分析:海带性凉,能消炎退热,补血润脾和降低血压。

92.枸杞桑椹粥

原料:枸杞子5克,桑葚子5克,山药5克,红枣5个,粳米100克。

制作:将上述原料熬成粥食用。

功效:视力疲劳者如能每日早晚两餐,较长时间服用,既能消除眼疲劳症状,又能增强体质。

营养分析:枸杞子、桑葚子能补肝肾,山药、红枣健脾胃。

93.猪肝绿豆粥

原料:新鲜猪肝100克,绿豆60克,大米100克,食盐、味精各适量。

制作:先将绿豆、大米洗净同煮,大火煮沸后再改用小火慢熬,煮至八成熟之后,再将切成片或条状的猪肝放入锅中同煮,熟后再加调味品。

功效:此粥补肝养血、清热明目、美容润肤,可使人容光焕发,特别适合那些面色蜡黄、视力减退、视物模糊的体弱者。

营养分析:猪肝,性味甘苦,维生素的含量远远超过奶、蛋、肉、鱼等。

94.桑葚粥

原料:桑葚30g(鲜桑葚60g),糯米60g,冰糖适量。

制作:将桑葚洗干净,与糯米同煮,待煮熟后加入冰糖。

功效:该粥可以滋补肝阴,养血明目。适合于肝肾亏虚引起的头晕眼花、失眠多梦、耳鸣腰酸、须发早白等症。

营养分析:桑椹:补虚益气,去水气。桑叶降血压,清肝明目。嫩桑枝去风湿,治臂痛。桑根白皮利尿、止咳、治浮肿。

95.首乌猪脑粥

原料:首乌10g,猪脑1具,大米100g,调料适量。

制作:先将首乌水煎取汁,加大米煮沸后,调入捣碎之猪脑及调味品,煮至粥熟服食。功效:可益肾宁心,健脑安神。

功效:养血益肝,补脑养神。

营养分析:首乌可养血益肝,固精益寿;猪脑可以脑补脑;核桃聪脑益智,煮粥服食,对学生用脑过度,记忆下降,心悸失眠等有良效。

96.枸杞粥

原料:枸杞子30克,粳米60克。

制作:枸杞子与粳米同煮,每日一剂。

功效:补肾、养阴、明目,用于肝肾阴虚型近视眼。

营养分析:枸杞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钙、铁等眼睛必需的营养。可滋补肝肾,润肺明目。

97.羊肝粥

原料:羊肝一具,葱子20克,粳米100克。

制作:羊肝洗净去筋膜,切碎,葱子炒后研末,二味于砂锅里煮熟,取汁,与粳米煮粥食用。冬季服用尤宜。

功效:温补肝肾,明目,适宜肝肾气虚型近视眼。

营养分析:羊肝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具有防癌,抗癌作用?羊肝不仅供食用,也可焙干入药用?具有补肝,明目之功效。

98.梅花粥

原料:粳米120克,新鲜梅花10克。

制作:粳米洗净,加入新鲜梅花,煮成梅花粥。每日食2次,每次1小碗。

功效:适用于开角性青光眼视物模糊伴胸闷腹胀者。

营养分析:梅花能开郁和中,化痰,解毒。用于郁闷心烦、肝胃气痛、梅核气、瘰疬疮毒。

99.银耳粥

原料:银耳25克,白米50克,糖少许。

制作:银耳用水泡发,用手掰开,白米用水淘洗后煮成粥,粥煮至八成熟时加入银耳同煮至烂熟。作早餐食用。

功效:有润肤,并有祛除脸部黄褐斑、雀斑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