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医学破译百科(科学探索百科)
10996000000040

第40章 为什么有的人会被吓死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1985年春的一天晚上,在江苏的一个农村里,有几位农民围在一起讲鬼怪故事。到了深夜,其中一位姑娘听完故事,满怀恐惧地往家赶。当她走到一条小河边时,突然窜出一个白乎乎的东西,舞动着向姑娘扑来,姑娘顿时吓得昏死过去。待有人发现她时,把她送进医院抢救,已回天乏术。事后查明,这个白乎乎的东西,是另一个青年农民为了吓吓姑娘,故意开的玩笑。原来他身披一件白衣,守在河边吓她,没想到造成他人死亡。这个农民也因此被捕判刑。

人没有直接受到伤害,为什么会被吓死呢?科学工作者通过解剖吓死者的尸体查明:当一个人突然意外地遭受外界惊吓时,大脑会指令人体肾上腺分泌大量肾上腺素,它是人体应急的“勇士”,能使心跳加快、血液循环加速,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血液供应,促使肌肉快速伸缩,以作出逃避危险的行动。但若分泌的肾上腺素太多,过快的血液循环则会如洪水泛滥一般冲击心脏,使心肌纤维撕裂,心脏出血,导致心跳骤停而死亡。若抢救及时,一部分人有可能生还;抢救不及时,便一命呜呼,从此告别人世。幼儿和老人心脏功能低,尤其经不起恐吓;妇女一般胆子比较小,也较难承受惊吓;尤其有高血压和冠心病的人,会因恐吓而造成心肌梗塞。

据国外专家对吓死的14具尸体的解剖研究,都发现死者的心肌细胞受到损伤,心肌中还夹杂着许多红玫瑰色的血斑,说明他们出血过多,损及心脏功能。还有人用动物进行试验,故意使之受吓死亡,解剖后证明情况亦大同小异。

在国外,科研人员做过一个实验,证实不仅突然惊吓可以使人致死,而且逐步恐吓,亦可让人致死。研究结果表明:在不断地恐吓下,人体分泌的肾上腺素将逐渐积累,当积累到一定量时,同样可以损害心肌细胞,出现玫瑰色红斑,导致死亡。

不过,经过有意识的恐吓训练的人,越恐吓胆子越大,是不会轻易被吓死的。因此,在生活中人们应经常锻炼自己的胆量,这样才能更好地应付突发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