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一个人的诗歌史(第三部)
10994900000004

第4章 第一百遍落木了,我看不到岁月另一面的温柔(4)

这首诗被置于《王寅诗选》的开篇,可见作者对它的珍视。如同诗歌所写,曾经,生活将我们打磨得圆滑光亮,对很多事物失去了关心和耐心,因为害怕,因为有心事,所以对痛苦习以为常。但最卑微者也会成为最有勇气的人,诗人在承受了这一切之后,深刻地意识到,“流亡已成命运,内心的放逐和躯体的流亡融为一体”,不可分离。于是他挺身而出,正视现实,对痛苦、折磨与泪水“直截了当”地“直呼其名”。

诗歌激愤而自省,激情洋溢,呈现出一种担当气质。虽然表现手法和《想起一部捷克电影但想不起片名》截然不同,但其中的坚决和无畏却一脉相承。

相比之下,王寅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末、直到新世纪才发表的短诗《情人》却展现了诗人难得一见的柔情:

我们到海上了,亲爱的

岸上的灯火已经熄灭

海马的笛声婉转悠扬

我们到海上了

我打开你的盒子

把你撒下去

小块的你

比粉末更慢更慢地

在水面上斜斜地落下去

我把你全都撒下去了

你使海水微微发红

你使海洋平静了

如同你活着时

午夜的雪降落在

展开的手上

我把天空给你了

把海洋也给你了

都给你了都给你了

我把装你的盒子

藏入怀中

我把我装入你的盒中

我在你的梦里了

诗歌写的是“我”把情人的骨灰撒到海里的过程,并由这一过程产生一种倾诉与想象。王寅把撒骨灰的细节描述得缓慢而细腻,这种缓慢,与当事人痛苦的心情相一致;这种细腻,则是诗歌技巧的需要。

越痛苦的时候就越节制,就能在最大程度上感染读者的心情。当我从《星星》2008年第4期读到这首诗时,禁不住长叹几声,不仅因为诗中刻骨铭心的温情,还为王寅的笔力。有了《直呼其名吧,泪水》、《情人》这样的作品,王寅在新世纪前十年可以称得上“丰收”了,加上20世纪80年代的那批力作,王寅作为诗人的形象就开始厚重和丰富,不仅仅是一个天才诗人,还是一个具有普通人的亲和力的诗人。

张宇光在《诗人王寅》中曾这样写道:“在俗称的‘第三代诗人’中,王寅属于‘沉默者’——成名后即归于沉寂,再没有制造过什么‘诗歌事件’,也没有发表过什么‘诗歌宣言’。在闲谈中,他从未提及这些,仿佛那一切都与他无关。”而作为有二十年友谊的好友,王寅和张宇光真正与诗有关的交谈,竟然只有四句。一次是张宇光在电话里问王寅是否还在写诗,王寅回答:“写呀!”另一次是两人在寺院里喝茶,王寅说他每年写诗的时间只有两三周,写完就丢到一边,甚至忘了。

也许正因为如此,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王寅一度被人们忽略甚至遗忘,现在看来,这种忽略和遗忘恰好表现出当今社会的冷漠与功利,人们已经没有耐心等待那些精心打磨的艺术品,他们更注重喧嚣和热闹,“赶场子”。

即使王寅新世纪以来没有写出《直呼其名吧,泪水》这样的作品——更何况他写出了——他仍然值得尊敬。文坛永远不缺乏这样的现象:某些曾经“著名”过的诗人,因为在创作上没有突破,写不出作品,又怕被读者遗忘,便用上了文学之外的因素,丢了“架子”,改了以往的冷漠,或上网,或电话,或书信,或托人写评论,四处找朋友,称兄道弟。“找呀找,找呀找,找到一个朋友,敬个礼来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于是又开始热闹,好像仍然辉煌着,好像很有味道,实际上把锅盖一揭,仍然是二十年前那道剩菜。因此,每当我看到初入文坛者写文章说谁谁谁“和蔼可亲,没有名家的架子”,心里就忍不住好笑:他还有摆架子的勇气吗?对于你的采访他求之不得呢!这样的状况下,耐得住寂寞而冷眼观潮者值得尊敬。是啊,我们曾经“红火”过,也得有容许别人“红火”的雅量。王寅无疑是有雅量的诗人,20世纪90年代,他的作品大幅度减少,身上的光环也今不如昔,百晓生在《诗坛英雄座次排行榜》中说王寅“不会打家劫舍,又不懂风花雪月,渐隐于无形”,他仍淡然处之,不以为意。“打家劫舍”是登不上大雅之堂的混子干的事,“风花雪月”是小资们的喜好,一个真正的诗人不会为这类面上的东西迷惑,不会为了虚名与俗众勾肩搭背、“打成一片”。

尽管近几年王寅重新回到人们的眼前,但我们仍然可以将他列入“隐逸者”的行列。——他一直在场,而在各种争吵论辩中,我们看不到他的身影,他只是悄悄地写,偶尔抛出几首,真正关心他的创作的朋友于是知道了他的坚持。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大写的人不是为“声望”、“名利”活着的,而是为或隐或现的知己存在。有人说“王寅陆忆敏的隐逸既是对诗歌的虔敬,又是对诗坛的厌恶和对诗歌权力机制的藐视”,很有道理。

其实,即使排除这些因素,王寅“渐隐于无形”本身也是一种正常现象,它体现了一个诗人发自内心的坚定不移的自信。对于一个曾经成熟的诗人来说,自信太重要了,有了它,即使在“冬天”,有心的读者“仍然爱一个诗人”。

闪耀的夜晚,我怎样把信札传递给黎明/

闪耀的夜晚,我怎样把信札传递给黎明

病中一座花园,香樟高于古柏

忧郁的护士仿佛天鹅

从水到桥,从浓阴到禁药

在午睡的氛围里梦见了飞翔

——那滞留的太阳

已经为八月安排下大雨

——《病中》(节选)

陈东东

1961年10月10日生于上海。1984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著有诗集《即景与杂说》、《海神的一夜》、《解禁书》、《明净的部分》,随笔集《一份准自传》、《词的变奏》等。现居上海。

在我初习写诗时,陈东东就是我最喜欢的诗人之一,他的那些华美得近乎透明的诗篇陪伴我度过了成长中的迷惘岁月。后来我才知道,当时喜欢甚至崇拜陈东东的读者数量不少,而且还有人利用陈东东的名气及读者对诗人的热爱四处骗财骗色。据西川介绍,关于陈东东背黑锅的故事曾在诗坛流传甚广——有一天,陈东东收到一封信,信上说:“东东,你还记得那天下着大雨我在火车站送你的情景吗?”这是内蒙古某市一个女孩写来的信,而陈东东从来没去过内蒙古。毫无疑问,这个骗子假冒陈东东的名字,跑到这个女崇拜者那儿混吃混喝,顺便还跟人家谈恋爱,然后溜了。陈东东得知此事后,十分无辜地说:“你看,我什么好事儿都没捞着,还要背黑锅!”

尽管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读到他的新作了,但直到现在,提起陈东东的名字,我仍然充满好感。他的《雨中的马》我几乎能背诵:

黑暗里顺手拿起一件乐器。黑暗里稳坐

马的声音自尽头而来

雨中的马

这乐器陈旧,点点闪亮

像马鼻子上的红色雀斑,闪亮

像树的尽头

木芙蓉初放,惊起了几只灰知更雀

雨中的马也注定要奔出我的记忆

像乐器在手

像木芙蓉开放在温馨的夜晚

走廊尽头

我稳坐有如雨下了一天

我稳坐有如花开了一夜

雨中的马。雨中的马也注定要奔出我的记忆

我拿过乐器

顺手奏出了想唱的歌

多年以来,我向大量朋友推荐过这首诗歌。它的语言飘忽而华丽,又带有几分神秘感,但我一直无法解释它的具体含义,于是自顾自地认为它无需解释,只要自己喜欢就行。而在具有追求“中心思想”习惯的中国,这一姿态很有些不合时宜,因此面对朋友们诸如“《雨中的马》到底写的是什么”之类的追问,我常常心生愧意。于是拿顾城的《解释》来搪塞:“有人要诗人解释/他那不幸的诗//诗人回答:你可以到广交会去/那里所有的产品/都配有解说员。”

虽说搬出了顾城,但仍有些心虚。直到前两年,我读到柏桦的一篇文章,才感到有挺直腰杆的必要。在那篇题为《江南诗人的吴声之美》的论文里,柏桦这样写道:“陈东东的诗首先是词语(即意象),然后才是声音(即音乐性),而最后的意义必须服从声音,并在服从的前提下才允许与之建立或维持一种联系。如果二者(声音与意义)非得牺牲一个,那毫不犹豫牺牲意义,最终哪怕在整首诗中只剩下作为能指的词语,也在所不辞(当然最理想的状态是声音与意义的完美合一)。又比如陈东东非常早期的作品《雨中的马》,此诗除了音乐还是音乐,我们又何必非要去要求意义呢?只要它能愉悦我们的耳朵,就够了。”而当代汉语诗人中,能够达到仅凭语言的音乐性就能征服读者,让读者不再追究内涵的,可能也只有陈东东等少数几个人具有这个能力。

我没见过陈东东,但凭直觉,他应该是一个沉静、不喜欢张扬的人,关于他的生活资料,我接触到的也不多,只能从他的几篇随笔和访谈里零零星星地了解一些,比如他的随笔《杂志80年代》和接受蔡逍的采访《它们只是诗歌,现代汉语的诗歌》。以下“简历”式的文字,就综合自这两篇文章。

陈东东的阅读起步时间很早,早在三四岁时,他的父亲就开始给他讲读《西游记》。进入少年时代,陈东东就读完了《红楼梦》,尽管有很多地方弄不懂。

1980年,陈东东考入上海师范学院。大学一年级上学期,他在《世界文学》1980年第一期上读到了李野光翻译的埃利蒂斯的作品《俊杰》之后,决心做一个诗人。在此后的好几年时间里,埃利蒂斯深深地影响了陈东东的诗歌写作,1984年,陈东东专门写了长诗《赞颂》献给这个异国前辈。

大学一年级下学期,陈东东开始写诗,二年级时,陈东东和同班同学王寅等人开始密切交流诗歌创作,并创办了一份油印的诗歌刊物,这份简陋的刊物一直持续出版到1984年大学毕业,其间发表了后来被认为是20世纪80年代经典诗歌的《想起一部捷克电影但想不起片名》、《与诗人勃莱一夕谈》、《朗诵》(王寅),《美国妇女杂志》(陆忆敏),《诗篇》、《语言》(陈东东)等。

1984年,陈东东大学毕业,分配到上海市第十一中学当老师。在那个年代,写诗是一件十分热门的事情,二十三岁的陈东东已经积累了不少的写作经验,创作欲望也极其强烈,他已经预感到诗歌于自己生命之重要,他希望自己能够全力以赴,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然而,作为一个中学教师,他必须对学生怀有职业责任感。要做好一个教师,同样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因此,对于当时的陈东东而言,爱好和职业是相冲突的。陈东东在反复掂量之后,最终偏向了诗歌。于是,两年后的1986年,陈东东离开了学校,成为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史料室的一名工作人员。

陈东东在工商联的日常工作是整理工商史料,诸如摘抄《申报》,帮年老的工商业者修订甚至代写回忆录。这份工作没有定量的任务,非常清闲,一个月的公事在三小时内就可以做完。于是,多余的时间便用于写诗、读书、逛街,到外滩散步和跟朋友喝茶。有时候同事看到他认真地伏案“办公”,殊不知他是在写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