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一个人的诗歌史(第三部)
10994900000014

第14章 谁藏在细细的苇杆里,听风在叶子上沙沙地走(1)

这个为你难过的人叫:蓝蓝

她被沙丘带到荒凉深处

头垂在膝盖间,头发又黑又亮

在风中飘。她可以一直哭到

梦开始的地方

——《节节草》(节选)

蓝蓝

原名胡兰兰,1967年生于山东烟台,后随父母迁至河南。1988年毕业于郑州大学新闻系。曾当过工人、编辑。著有诗集《含笑终生》、《情歌》、《内心生活》,散文集《人间情书》等。现居北京。

1982年夏天,一个名叫胡兰兰的十五岁女孩在参加高考时突然晕倒,从而早早地开始了她的酒厂工人生涯。两年后,这个年纪轻轻又才华横溢的工人再度参加高考,幸运的是,这次她没有再晕倒,因而顺理成章地成为一名大学生。

在工厂期间,这个女孩在开吊车、洗瓶子之余开始了她的阅读。从她后来写的随笔《另一种生活》中,我们了解到,她十五岁到十八岁之间阅读了《金蔷薇》、《安徒生童话》等书籍,“这些作品渐渐给予和训练了我看待事物的新的目光。往日熟视无睹的普通人艰辛的生活、他们对命运和痛苦的忍耐和顺从、大自然每一秒钟的细微的变化,都显示出某种我以前从未觉察到的意义”。那四年的阅读影响了她自1981年发表第一篇作品以来的所有写作。她的许多短诗,都可以找到对人们“熟视无睹的普通人艰辛的生活”的关注,对“大自然每一秒钟的细微的变化”伸出的细致触角:“我采集了所有逝者的困倦/所有婴儿们未曾污染的感觉/种植在早晨第一阵微风里/我要走过去,看看/黄昏的收获/一串串眼泪从金色的花朵里滚落/而最早照进夜里的一抹阳光/有多么虚弱啊。”(《春天的一个夜晚》)这是1984年她十七岁时候的作品。“夏天就要来了。晌午/两只鹌鹑追逐着/钻入草棵/看麦娘草在田头/守望午夜孕穗的小麦/如果有谁停下来看看这些/那就是对我的疼爱。”(《在我的村庄》)这是她1992年的作品。“永不休耕的土地里/只有一个女人挎着光辉的篮子/默默地播撒种子。”(《现实》)这是2002年的作品。如果要继续引用下去,这篇文章将永远没有尽头。

如果你熟悉上面这些诗句,你肯定已经知道了:这个女孩就是今天诗坛上广为人知的诗人蓝蓝。

和很多诗人一样,蓝蓝有广泛的阅读量,在回答诗人柏桦、潘维等人的提问时,蓝蓝坦承了自己的“师承”:“古代的作品诸如《诗经》、古诗、杜甫、李白、李商隐等人作品,大量的翻译诗歌和其他书籍,俄罗斯白银时期作品,南欧、北欧、东欧、非洲诗歌,很多文史哲书籍、很多民族神话,等等,都是我汲取甘泉的深井。中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及‘文革’后期、80年代初期的诗歌,亦对我初学写诗影响很大。更重要的是我的亲人、朋友以及认识熟悉的诗人,他们在各个方面对我的影响更大,无可替代。”

我注意到了上面这句话中的“更重要的是我的亲人”几个字。从蓝蓝在一篇散文里,我们可以了解到,五岁之前,蓝蓝跟随姥姥在烟台农村生活,姥姥给她讲述的民间故事开启了她最初对世界的想象力。五岁时,蓝蓝随父母迁至豫西山区,开始在一个牛棚里上学读书。初次离开姥姥,使她懂得了“分离”让一个孩子所感受到的痛苦。蓝蓝开始尝试着用歪歪扭扭的字给远方的姥姥写信。这样的书写一直持续到姥姥去世。1973年,蓝蓝随父母调至宝丰县城,在城关第一小学读书。“学校后面是荒草萋萋的城墙和清澈的静肠河。劳动课,割草喂学校养的山羊,还收割学校试验田上的玉米。”

很多外国诗人的作品影响过蓝蓝。除了俄罗斯白银时期的诗人,法国的雅姆、勒内·夏尔、雅格泰,乌克兰的谢尔古年可夫以及西门内斯、阿莱桑德雷、索德格朗、保罗·策兰、布莱克、帕斯、米沃什、史迪文斯、桑戈尔等诗人都一再“左右”过蓝蓝后来的创作。蓝蓝认为,俄罗斯白银时期的诗歌,“不仅在我学诗初期,至今仍在影响着我。俄罗斯诗歌对我的影响首先是他们对现实的想象力,以及他们的精神担当,其次才是形式。当然,这是不得已的区分。如果真有单纯形式的东西,我相信是可以学到的,但对现实的想象力和感受力却不能。这就是为什么从外在的形式上我或许能做到不和俄罗斯诗歌相似、而俄罗斯诗歌却一直内在地影响着我的原因”。

因为有了对自然的关注,就增添了对小事物的体察,一种发自内心的爱与悲悯由此而生。对美好事物的颂扬和对大自然的感激,成为蓝蓝诗歌的永恒主题。技巧已经退居其次,变得不那么重要。她的很多诗歌不需要过多地阐释,它们简简单单、自然自在,而透过那些轻盈明亮的诗句,人们可以窥视到灵魂的真相:“幸福在一片废墟之上弥漫/在瓦砾间坚定地伸出她的手掌/苦难,我已记不得它是什么/或许曾有这种东西/但我的头脑,这才出生的物质/为新的清晨林间的阳光而欢喜”(《无题》)。这是对大自然的谦恭。这个姿态不同寻常,它是人性的善的体现,需要真和美作底蕴。

同样的意趣出现在《鹤岗的芦苇》里:

谁藏在细细的苇秆里

听风在叶子上沙沙地走

谁用最轻的力量

把我举起举向他自己

假如秋天来临

假如有谁追问我的出身

我看见秋天活在一根芦苇上

呼唤我进去

湮没或者下沉

芦花像一场铺天盖地的大雪

纷纷落满湖泽

我看见几只灰鹤纸鸟一样

斜斜飘过沙岗

消失在远处的沉默里

我是不是可以这样回答

黑暗的拷问

我背负太重而欠得又太多

一片一片飞逝的芦花

伤心的

小小的

这种看似“知足常乐”而又“负债累累”的单纯,直接对接到情感之外的大境界——世间万物与造物主的和谐关系。它是一个标准而精密的仪器,可以检验一个诗人内心的洁净与杂芜,闯过这一关,就可以面对更高的境界——宗教意义上的博爱。“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新约·哥林多前书》)相比之下,技巧只是初级阶段。正如里尔克所说的:“以人去爱人,这也许是给予我们的最艰难、最重大的事,是最后的试验与考试,是最高的工作,别的工作都不过是为此而做的准备。”(里尔克:《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蓝蓝属于这样的诗人。由此,我们也不难想象为什么蓝蓝除了写诗和散文,还创作出版了多部儿童文学著作了。

苏格兰民歌唱道:一粒沙土看世界,一朵野花看天堂。这既可以作为蓝蓝诗歌的解读线索,也可以当作一个普通人对内心的坚守。而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守住内心的一朵小花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有人批评蓝蓝的诗歌太纤弱,没气象,“抒小我之情,少生活气息”,因而“趣味不高,格调低下”。还有一个评论家在天涯论坛认为,蓝蓝是近几年被高估的两个女诗人之一。我对这样的观点不以为然。诗歌有很多种,一个诗人能够写出激情澎湃、大气磅礴的作品,固然是好事,但并不值得其他风格的诗人羡慕。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优秀者只需在自己所熟悉的某一领域展其所长,而不能苛求在所有方面都出类拔萃。蓝蓝不会因为诗歌题材的小而显得小气、局促,相反,她是一个厚重的诗人,因为“爱”是一种大境界、大悲悯,涵括了人性的真、善、美,而真善美是无限大的。然而可悲的是,“在现代商业社会中,人们活得愈来愈匆忙,哪里有工夫去注意草木发芽、树叶飘落这种小事!哪里有闲心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心灵感受!时间就是金钱,生活被简化为尽快地赚钱和花钱”(耿占春:《人间情书·序》)。于是,“重大题材”日益为“有关部门”所提倡,“小花小草”自然只有靠边站了。只是“重大题材”的诗歌要成为精品,靠堆积口号毫无用处,它同样要求诗人的大智慧、大视野。没有深厚的功底,没有锐利的批判能力和良好的艺术素养,写出来的只能是文字垃圾,调门虽高,却毫无感染力。因此我们看到,除了极个别的优秀者,大多数“重大题材”诗人,并没有真正地赢得读者的尊敬。在这样的状况下,部分诗人“不问政治”、远离“火热的生活现场”,移情花草、关心自然,既得到了“采菊东篱下”的闲情,又保持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骨气,虽有些无奈,却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事实上,进入新世纪以后,蓝蓝的诗歌题材也逐步走向开阔,这一点随后会提及。

从1992年在《诗刊》“青春诗会”作品专号上读到蓝蓝的组诗《不真实的野葵花》开始,蓝蓝就成为我的阅读的重要对象。她的《野葵花》也成了我喜欢的诗歌:

野葵花到了秋天就要被

砍下头颅

打她身边走过的人会突然

回来。天色已近黄昏

她的脸,随夕阳化为

金色的烟尘

连同整个无边无际的夏天

穿越谁?穿越荞麦花的天边

为忧伤所掩盖的旧事,我

替谁又死了一次

不真实的野葵花。不真实的

歌声

扎疼我胸膛的秋风的毒刺

对于蓝蓝而言,这是一首很“旧”的诗歌了,但从诗歌的艺术生命力来说,这又是一首“新”诗,即便是当前很多正在流行的作品日益陈旧,它也不会过时。至少对我和我的很多朋友来说,谈起蓝蓝,没有不谈到《野葵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