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麻烦就是机会
10992600000049

第49章 学会从容面对得失与浮沉

人的一生,不免要去经历很多的事情,得与失,浮与沉皆在其中。如何学会从失去中获取经验,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问题。我认为只有学会从容去面对得失浮沉,才有可能在遭遇荣辱的时候保持镇定,处变不惊。每个人都要勇于接受不公平的事实,只有做到平和地迎接不幸才是大幸;经得起“沉”的人,“浮”起来后生命力才会变强。

我曾经听说一个这样的故事:一位旅客去三峡旅游,当时他和大家一起站在船尾观赏两岸景色时。结果,一不小心将手提包掉落在江中,包中装了很多钱。他连想也没有想,然后直接往前一跃,向水中扑去,虽然他把包抓在了自己的手中,可人再也没有出来。

这位旅客如果学会失去,能够从容地面对得失与浮觉,那么他就不至于连生命也赔进去。相反,有的人却因为不计较功名得失,从容面对浮与觉,对自己的人生之路时刻保持理智的心态,从而做到了豁达与镇定,取了更大的人生成就。

2008年8月14日,在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中国体操队队员杨威以领先对手3分的优势,以近乎完美的发挥毫无悬念地夺得了期待已久的奥运会男子体操全能冠军。

其实,人们只是在这一刻看到他得到了荣耀,却并不知晓他为此付出了23年的努力。为了实现奥运全能梦,他等待了整整9年,经历了无数的辛酸与眼泪,还有无尽的挫折与酸楚,所幸的是,他坚强地挺过来了。

杨威5岁的时候,就被招进了湖北省仙桃市业余体校。那时候,刚开始当体操教练的彭友平到幼儿园挑小孩儿,一下子就看中了小杨威。

杨威腿型不好,长得跟马腿一样膝关节突出,非常不好看。体操运动是讲究力与美结合的运动,小杨威的这一天然瑕疵,让人们对他是否适合继续练体操都产生了怀疑。

为了改善他的腿型。杨威每天比别人多了一个训练任务,那就是让彭友平坐在自己的腿上练习压腿——一个5、6岁的孩子,双腿间承受着一百多斤的成人体重,其耐力和艰辛可想而知。起初,小杨威还有点抵触情绪,他没想到教练对自己这么狠心,但是当他知道教练是为了自己的体操前程考虑时,也能慢慢接受了。一年后,他得到的回报就是,他的一双“马腿”逐渐有了改善。

由于体形得到了改善,在他9岁那年,被挑进了武汉市体育学院体操班。第二年,他被选进湖北省省队,6年后,他正式进入国家队,成为我国体操队伍中的种子选手。

本来,他以为自己是非常幸运而且优秀的。但是谁料,事情并没有像他想的那样顺利。1999年秋天,杨威参加了天津世锦赛。在体操全能比赛中,他居然出现了严重的失误,与奖牌无缘。那时候的杨威才19岁,得到了自己人生的重大失败,然而,他并没有气馁,杨威重新振作起来,在悉尼奥运会体操男团决赛中,杨威领队的中国男子体操队终于赛出了气势,顶住巨大的压力,历尽了千辛万苦,但最终还是稍逊俄罗斯沙皇涅莫夫一筹,只拿到了银牌。很多人为他惋惜,更有很多的人感到失望。但是杨威却以自己坚强的意志,重新振作起来,为下次的比赛作准备。

2003年的世锦赛上,杨威是带着必胜的信心去的,来自外界和内心的压力,感冒、脚伤带来的困难,艰苦的比赛过程,他非常完美地完成了自己的全能比赛。但是美国的保罗·汉姆稳稳落地的一瞬间,杨威心里的全能梦再次遭遇彻底的粉碎。

到了2004年的雅典之战,杨威遭遇了个人运动生涯的滑铁卢。杨威自己也说不清楚,为什么一向顺畅的体操之路会突然间变得坎坷起来,或许是内向的他背负了太多人的希望,忽然间有些承受不起……2006年,杨威的春天再度来到。这一年,他终于获得世锦赛全能冠军,并于2007年蝉联冠军。

接下来,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杨威如愿实现了他的“全能王之梦”。

纵观杨威的事迹,我们不难发现。他的经历非常坎坷,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却能做到无比从容镇定,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失败,他并没有放弃希望。从容面对得失与荣辱,最后终于给自己的运动员生涯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其实,人的一生不可能永久地拥有什么。无论是荣誉还是失败,不会永远跟在你的身边。当一个人获得生命后,都会要经过童年、壮年、老年这三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名誉与地位都在不断地得到与失去。你在得到什么的同时,也在失去什么。

面对声誉与高贵的权力,面对事业成功的满足,面对不期而遇的失败,面对奋斗目标的实现……这些得失发生的时候,每个人都应该认真地进行思考,认真考虑自己的得失。

整个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地得而复失的过程。一个不懂得什么时候该失去什么的人,就是愚蠢可悲的人。而学会懂得失去,才能从失去中获得,多遇到一些挫折,才会有更大的收获。人也会在这个过程中,人渐渐地学会幼稚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