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不生病的中老年生活
10992500000014

第14章 长寿良方:运动+静养

在我们大家都热情的高呼“生命在于运动”的时候,有人却提出“生命在于静止”。那么究竟是动好还是静好呢?对于这一问题只能说,动有动的好处,静有静的优点,动静结合,亦动亦静,才是最好的运动方式。

养生先养神,魂不守舍是养生的大忌

人的一生中不会一帆风顺,常常会有很多不如意的事情发生,尤其当人慢慢变老,不管是健康状况还是性格情绪都会出现一些变化。这个时候,中老年朋友最需要的就是静养,而养神则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在古医藉《寿世保元》中有这样一句话:“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人要是想长命百岁,首先要敛气保精以养其内在精神。养神是养生的重要内容,只有精神健康,才能真正达到长寿的目的。

养神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可以是闭目养神、睡眠养神,也可以是安心养神、忍气养神,更可以是糊涂养神。

所谓闭目养神,是指双眼微合,让自己想像一种轻松、愉快的画面,努力排除外界的干扰。如果真的做不到,也不要过于强迫,否则可能就会起到相反的效果。睡眠养神则是指通过睡眠使大脑处于休息状态,同时使身体内各部位的神经、关节、肌肉得到放松。有关医学研究表明,如果能够保证6~8小时的睡眠,就可以正常活动16~18小时。安心养神,让心情得到清静安闲,让自己排除杂念,总之,就是不要想太多。忍气养神,并不是说忍气吞声,而是要学会随时调节自己的情绪,不要碰到一点事情就愤怒不平,这样会影响健康的。最后,说一说糊涂养神,这里所说的糊涂,不是浑浑噩噩的过日子,而是对于鸡毛蒜皮的是非不予计较,凡事都要学会退一步,这样才能让自己处于最佳状态。

心宽能容,心静则安,如何让“摆动”的心静下来

可能是生活中的琐碎,可能是由于对待生活的力不从心;也可能是因为寂寞,很多中老年人开始浮躁起来。于是,很多人开始寻求“静”的来源,然而做到真正的“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只有慢慢探索,才能找出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让自己“静”下来。

有人说,选择静坐。当然,这里强调的不是坐的姿势,也不是坐着一动不动,而是坐下来读书、写字,使自己凝聚精神,忘却忧虑。

也可以听听音乐,听音乐是释放自己最好的途径。中老年人不要选择流行的音乐,他们一般要把如泣如诉的“小夜曲”调得很低很低,仿佛在诉说着人生的疲劳和收获、生命中的快乐和忧伤。音乐一打开,就像身体的某个部分被打开了,心中所有的烦恼都随风而去。

很多中老年人都喜欢钓鱼,这也是一种踢走浮躁的方法。其实,大多数人的浮躁是由于用脑过度,或是精神高度紧张造成的。在宁静的环境下钓鱼,人的心脏搏动会变得有规律,血压会变得比较稳定,精神也会慢慢放松,浮躁的心情也就会随之消失。

给中老年人开则“运动处方”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要讲科学,对于中老年人尤为重要。其实,很多中老年朋友都知道,适当的运动可以延缓衰老,可是却不太清楚该练什么、练多少、怎么练以及在锻炼中应该注意什么?

其实,适合中老年人的运动有很多,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宜的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气功等。

对于散步来说,以每分钟80~90步,或是每分钟100步以上的方法进行锻炼,才会达到良好的效果。对于60岁以上的健康老人,步行的速度应尽量达到每分钟100步左右。当然,有的中老年人可能达不到这个标准,只要安步当车,以最快的速度进行,就会达到较好的效果。

慢跑,又称“健身跑”,是近年来风行世界的锻炼项目。跑步时间最好选在每天清晨,应以慢跑为主,量力而行。中老年朋友还应当注意它的姿势:两手微握拳,上臂和前臂弯曲成90°左右,两臂自然前后摆动,上身略向前倾,尽量放松全身肌肉,两脚落地要轻,宜前脚掌先着地,防止身体受到震动。对于刚刚开始慢跑的中老年人来说,可以先采取慢跑与走路交替进行的方法,然后再逐渐增加慢跑距离,千万不要急于求成。

练太极拳时,可根据个人的体力来调节练拳时间、次数、架子高低和动作快慢,最好是每日早、晚各练1次,每次10~15分钟。

打太极拳前要有准备

练拳之前,要做好必要的准备活动。一般来说,练拳以清晨为宜。最好能排空大小便,喝一点豆浆、牛奶之类的饮料,或者是吃几片饼干,但是千万不要吃饭。接着便做准备活动,开始练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