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不是孩子的错
10991600000016

第16章 面对孩子的错误一味指责

看过《卡尔·威特的教育》这部著作的人或许知道威特教育儿子的一些故事。每当儿子犯了错误,处于痛苦和失落之时,威特会对他说:“你一定行的,我相信你。”威特从来不认为孩子的错误需要不断指责与批评,在这位伟大的父亲眼中,孩子毕竟是孩子,弱小的他很多的时候会犯一些无心的错误。此时,父母应尽可能地帮助和支持他,帮他分析犯错的根源,然后教他改正的方法。只有让孩子充满信心,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他才能在勇敢应对未来的挑战,才会拥有幸福的人生。

小威特在童年时期经常犯错误。每当他犯了错误之后,他都会战战兢兢地等待父亲的惩罚。有一次,小威特把他的第一篇文章递给自己的父亲威特的时候,父亲扫了他一眼,发现儿子精神紧张,两只手不停地搓来搓去。父亲感到很奇怪,于是他打开了儿子的练习本,认真地看他写的作文。儿子的作文简直可以用一塌糊涂来形容,不仅句子不完整,而且还有很多的错别字。如何来评价它呢?父亲显然很为难,一味谴责肯定会让儿子不开心,说不定还从此让他失去信心。在儿子极为不安地眼神里,威特考虑许久,终于打破沉默。他很诚恳地说:“非常不错,这是你第一次写作,爸爸刚开始写作的时候比你差远了。”这时,儿子的眼光中闪烁出兴奋的光芒。这句话让儿子感到,自己没有尽全力都可以写得这么好,如果尽全力了,那么将会更好。于是,他第二次把作文交给父亲的时候,所写的文章水平已经有很大进步。这就是鼓励和夸奖的功效。“自信”是信心的基础。没有自信,谈不上信心。通过有效的夸奖比较容易培养孩子的自信,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有益。反之,大人对孩子一味指责,那么无论他是否知错,都可能被父母的冷言冷语打击得没了自信心。卡尔·威特在对儿子的教育中深深地感到:最重要的教育方法就是要用语言鼓励孩子,使孩子自己相信自己。

有位朋友曾向我讲过这样一件事情。他说,有一天下午放学很久了,孩子去还没有回家。他很着急,于是到学校找老师询问。结果,老师告诉他,孩子在补作业呢!

啊!被老师留下了?同事觉得很奇怪,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因为孩子没有完成作业吗?但是朋友想起来,儿子的作业是他自己一项一项检查的,不应该出问题的呀?想来想去,他感到非常不安。等儿子出来后,他开口询问孩子。

孩子低声诉说了事情的原委。周末,儿子跟着他到父母家探望老人。奶奶拿了三块巧克力给了儿子。儿子先吃了两块,剩下的一块便放进了衣服口袋里。第二天上学的时候,他忘了掏出来。恰巧被同桌发现他口袋里的糖,同学将此事告诉了老师。因为学校有禁止学生带糖到校的规定,所以老师非常生气,罚他抄十遍生字以示惩罚。

吃晚饭时,儿子一点儿也不想动筷子。他突然哭出了声。朋友很认真地告诉孩子,我已经了解清楚这件事不是你故意犯的错。但是以后你做事要更仔细些。别担心,在爸爸的眼里,你依旧是个优秀的孩子。闻听此言,孩子止住哭泣,开始吃饭。先前的不痛快一扫而光,第二天继续信心百倍地去上学了。

有位教育家曾说过,无论是好孩子还是坏孩子,都诞生在父母的语言中。这句话非常有道理。父母的话,对于孩子的成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孩子还小,不能明辨是非,因此不免犯一些小错误。父母一定要注意,面对孩子的错误,千万不要一味指责。

有的父母有时还无事生非,把自己的一些不良情绪强加到孩子的头上。比如指责自己的孩子笨,犯错屡教不改,但是他却没看到孩子的优点和进步。总是打击孩子的积极性,会使他丧失自尊和自信,至于改错误的勇气,更是无从提起。

孩子极为看重父母的话。如果孩子犯错时父母不断训斥,会让孩子的情绪低落,从而丧失信心和勇气。

日常生活中,要尝试给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父母要告诉他们,生活中处处都可能会遇到挫折,最重要的是应当有战胜挫折的决心。父母犯错或是失败后,要马上振作起来,想法弥补并总结经验教训,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亡羊补牢,犹未为晚。要用沟通代替责骂,帮助孩子正确理解失败的意义,教孩子如何勇敢地面对挫折,用坚强、勇敢、乐观、向上的心面对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