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不是孩子的错
10991600000012

第12章 总是觉得别家的孩子好

有的父母有一种心理,那就是总是觉得别家的孩子好。这种心理直接反映在语言行动上。常常听到父母跟自己的孩子说,谁谁家的孩子优秀,谁谁家的孩子懂事。父母他们这么说的时候,往往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感受。他们没有想到孩子的自尊心一样强烈。父母其实这种心理是不正确的。“别家的孩子好”的心理一旦产生,它将渐渐辐射至生活的其他方面。你会开始觉得自己的伴侣没有别人的好,自己的父母没有别人的好,自己的上级没有别人的好,自己的员工没有别人的好……凡此种种,你会形成一种偏盲心理。而对孩子来说,也会被你所感染。时间长了,他们也会处处挑剔,特别是挑剔自己身边的人。可想而知,这种心理会给自己的人生带来多大的困扰。

纠正偏盲心理,先要多看身边人的长处,总结身边人的优点,给自己一些良好的心理暗示以愉悦的心理对待身边人。时间久了,你会发现孩子、老公、公司员工原来都挺好。

在我国传统习俗中,谦虚是一种美德。有些父母很喜欢在自己孩子面前随便夸奖别人家的孩子。

有一次,我听到一位妈妈跟人聊天,当着孩子的面很随便地说:“啊!你家的孩子真可爱,真乖,不像我家露露吵吵闹闹,只会淘气,让人心烦。”一旁的露露立刻脸上露出不高兴的样子来,她瞪大眼睛怯生生地说:“妈妈我乖”。不料妈妈却大声说:“乖什么乖,就知道淘气烦人,一边去!”

后来,她的妈妈发现露露发生很大变化。露露更加胆怯而内向,不再喜欢和妈妈在一起,更不喜欢别的小朋友出现在妈妈的面前。究其原因,就是露露的妈妈随口而出的夸奖别家的孩子却伤害自己孩子的几句话。这些话让孩子的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

所有的孩子都认为父母最爱最疼的是自己。一旦听到父母夸奖别人的孩子,就容易误解为父母不爱自己或不是最爱自己了,由此就会产生很强的失落感。

爸爸妈妈总认为孩子很小,什么都不懂,更谈不上什么自尊心。殊不知,自己有口无心的话很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孩子们不仅能听懂,而且还将在心中产生了激烈的反应。他们有很强的自尊心,十分珍视自我。父母必须注意这些“小事”,否则会严重伤害自己的孩子,使孩子失去心理平衡。

当我们觉得别家的孩子好,对着自己的孩子夸别家孩子的时候,为什么不认真想想自己的孩子究竟有哪些长处呢?难道你的孩子真的一无是处吗?如果你能经常适度地夸夸自己的孩子相信你和孩子都会更快乐。我们为什么不把自己心里的话说出来呢?

父母父母常常会犯这样的错误,比如看到别家的孩子时,总能一眼看见别家孩子的优点,但是对于自家的孩子,却往往反应迟钝、熟视无睹。父母不遗余力地夸赞别家孩子的优秀,却从来吝于给自家孩子一句真心的赞美;父母宽容对待别家孩子的不良表现,却对自家孩子要求十分苛刻,容不得一星半点的错误。如果父母父母总是这样做,那么自己孩子的优点就会渐渐消亡。当然,不排除有的父母这样做是为了让孩子戒骄戒躁,为了让孩子早日成材,所以很少赞扬孩子。哪怕是当别人赞扬孩子的时候,我们也很谦虚地说:“哪里哪里,我家孩子哪有那么好,我家的孩子毛病特别多,比如说……”虽然初衷可以理解,但他们似乎忘了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究竟什么才是孩子需要的。

难怪有位教育专家在一次公开课上曾经这样讲过,“在成长过程中,我们会有这样一种经历:在身边有一种人,他不玩游戏,不聊QQ,天天就知道学习,回回年级第一;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家头细务件件能手,从不用父母操心——他就是自己父母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听来好笑,但是却是一个真理。

很多孩子表示,父母父母一提起别人的孩子,自己就会感到压力很大。有的孩子更因此变得讨厌父母。父母总拿自己的孩子与别家的孩子比,容易让孩子腻烦,从而不愿听父母的话,变得逆反,甚至真正成为父母口中所讲的“坏孩子”!

所以,奉劝各位父母父母把孩子的自尊看得重一些。自己的孩子同样需要尊重和赞美,这将是他们奋发的动力源泉。做到这些,其实你已经给了孩子最宝贵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