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著名谋略家成才故事(世界名人成才故事)
10991100000029

第29章 弗迪南·福煦

弗迪南·福煦(1851~1929年),法国元帅,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协约国军队西线总司令,着名军事家、谋略家。

1851年10月2日,福煦出生于上比利牛斯的塔贝斯的一个文职人员家庭。青少年时代,他常常听在大革命和帝国时期当过军官的外祖父讲拿破仑的故事,对军事问题产生了极大的兴趣。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他报名参加了步兵,开始投入军事生涯。后被征召当了炮兵,在雷恩炮团服役。1885年,进参谋学院,两年后,以名列前茅的优异成绩毕业。1894年被派到参谋学院任教。1912年起先后任军长、第九集团军司令、“北方”集团军群司令。1918年晋升到他的最高职位,任协约国联军总司令、法国元帅。法国议会一致赞扬他是“国家的功臣”。

福煦在战场上是一个目光坚定的指挥员,一个能够吸收战术教训并能使自己的打法与可能相结合的将军。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军制定的对法、俄作战计划,把突破没有设防的法国北部边境,速战速决,在四至六周内击败法国,作为其西线的战略重点。由于法军统帅部制定的《第十七号计划》没有估计到德军会从法比边境突入法国,使战争初期阶段节节失利。法国边境被德军突破,德军直抵马恩河,距离巴黎只有几十公里的路程。巴黎处于危险之中。在法国面临垂危之际,以福煦为首的一支部队(后来成为第九集团军)与德军在马恩河一带长达二百多公里的战线上,进行了大会战。双方投入兵力一百五十余万,轻重火炮六、七千门。9月6日,法军越过乌尔克河,攻击德军侧翼。法国第五集团军也在6日掉过头来,向一直追赶它的德军第一集团军进行反击,其右翼同时与德军第二集团军交上了火。福煦在战争失利的情况下,不气馁,不灰心,信心十足地指挥第九集团军把德国第二集团军的左翼和第三集团军截住,经过奋力战斗,使德国第一、第二集团军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9月10日,德军总参谋长小毛奇见大势已去,即下令第一、第二、第三集团军撤到努瓦荣至凡尔登一线。马恩河战役,双方皆无重大伤亡,但它却使德军的速决战破了产。福煦在马恩河战役中成功地阻止了德军的进攻,赢得了法国人民的好评。当时的舆论界,甚至把他推崇为欧战第一军事家。

马恩河战役之后,决定性的战场又进一步西移,双方都展开了迂回包围。德军乘联军立足未稳,于10月发动了伊普尔战役,企图占领法国北海岸,切断英国与法国的联系。联军在这里的兵力单薄,防线面临被突破的危险。10月4日,福煦被任命为副总司令,派到那里负责指挥法国的北部方面军和协调英法联军。福煦赶到那里后,敏捷地抓住了新问题的症结所在。他的目的是在法军的左侧建立一道薄弱的防线,以防德军迂回包围。另外,福煦协调英军与其他部队的行动,在两天时间里,从瓦兹到海边形成了一道防线。10月19日,英军在伊普尔及其以南地区部署完毕,法军也在这一带组建了一个新的集团军。并在紧急情况下,扒开伊塞尔河堤坝,利用伊塞尔河的洪水,终于把德军阻挡在伊塞尔河一带。由此,德军集中主力猛攻英军在迪克斯姆德一带的防线,英军防线形势非常严重。在福煦的劝阻下,英军推迟了下达撤退的命令,法军第十六军团和第三十二军团在二十四小时内开赴前线增援,经过一个星期的激战,德军终于精疲力竭,11月15日战斗结束,德军被挡住了。这是一次决定性的胜利。福煦虽没有足够的人力和物力打垮敌人来赢得绝对的胜利,但德军既未能从左边将联军包围,也未能从正面突破防线,这一巨大的成绩,一举决定了马恩河之战的大局。

福煦是1918年法兰西战争当之无愧的胜利者。在这一战争中,充分显示了福煦出色的谋略才能。1918年,法德大战进入最后阶段。4月14日,福煦被指定为西线联军总司令,由他对联军实施统一指挥。联军统一指挥的形成,为协约国击溃德军最后几次进攻,也为后来的大反攻准备了条件。开始的防御阶段是惊心动魄的。德军发动了一系列进攻,每次进攻,都能在一天之内突破被视为坚不可摧的防线。但是,福煦并没有被吓倒,他像1914年一样,命令各路守军处处设防,灵活使用后备队。哪里需要,就把后备队调往哪里。另外,再成立一支后备队。这种防御打法非常成功。尽管德军的进攻开始时势不可当,几天之后,便精疲力尽了,因此,德军的突破只能形成个别突破。7月,鲁登道夫最后一次向香巴尼发动进攻,法军已在纵深地区作了准备,所以德军未能突破防线。这时,福煦决定拿起他早已准备好的反击部队进行反击。这次反击大获全胜。这时局势大转,福煦组织了一系列猛烈进攻。不过在实施进攻时,他极力避免长久拖延或过于纵深,因那样会把人力和物力消耗在不可能实现的行动中去。在德军受到严重挫折的情况下,福煦把矛头对准了德军防线的三个突出地带:马恩河、亚眠和圣米耶尔。他认为,拔下这三颗钉子,德军防线就会崩溃,对联军的最后威胁也就消除了。同时,还为大反攻扫清了道路。于是,福煦指挥英法联军于1918年8月对德军发起了最后一次战役,即亚眠战役。在这次战役中,福煦恰当地选择了突破地段,出其不意地向德军发起突击,并大量集中地使用了坦克,发挥联军在兵力上所占有的巨大优势;当福煦赢得主动后,他只是发起有限的进攻,这样可以充分利用进攻开始阶段的炮火优势,置防御者于劣势地位,使防御者比进攻者的消耗更大。福煦对战术的熟练运用加速了德军的崩溃。8月8日,英法联军发起冲击的当天,即向德军防御纵深推进了十一公里,使德军伤亡达二万八千人,损失火炮四百余门,德国人悲伤地称这一天“是世界大战历史上德军最黑暗的日子”。至8月13日,英法联军在七十五公里的正面上向前推进十至十八公里,德军损失约四万八千人。9月3日,德军被迫撤到兴登堡防线,亚眠突出地带失守。9月28日,在联军的攻击下,兴登堡防线全面崩溃,德军再也无力反抗,败局已定。11月11日,德军总参谋部认输,在停战协议上签了字,法兰西之战终于胜利结束。福煦也成了战争的英雄。英国和波兰都授予他元帅称号,他还被选进法兰西科学院。福煦的胜利无疑是意志、韧力的胜利,即拿破仑所说的“精神力量”的胜利。同时,它也是“智慧”的胜利,“智谋”的胜利,一个爱思考的头脑,一个能吸取经验教训和时刻不脱离实际的现实主义的头脑的胜利。利德尔·哈特在他的《荣誉》一书中把福煦说成是与进攻战结下了不解之缘的幻想家。的确,福煦对于军事谋略,他既是一个探索者,又是一个创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