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怎样让孩子服你
10988700000026

第26章 关注孩子心灵成长

(1)关注孩子心灵的健康

强迫症、自杀轻生、校园暴力、杀害同学、心理年龄低下……无论是打开报纸还是网络,几乎每天都能看到这样的字眼,几乎每天都能看到这样的孩子做着这种或那种的“傻事”。

是孩子天生基因有残缺,还是他们本身素质就低下,才会让诸多“傻事”频频见诸于媒体?根本原因也许不在孩子,而在于我们的教育缺乏心理养分,家庭教育尤为如此,全国知名少年儿童心理健康专家刘伟就曾经指出过:“忽视孩子的心灵成长,是中国家庭教育的最大盲区。”

从古到今,父母们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心愿,然而,这种心愿更多时候被诠释得过于单一,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被理解为“惟有读书高”、“惟有才艺高”。因而,大多父母都只关心孩子的两个方面:学习和身体健康,而忽视了孩子的心灵成长,这是不科学的。当然,这并不是说学习和身体健康不重要,而是说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这些,还需要充足的心理养分。大多数家长感觉心理教育看不见、摸不着,是虚的。但实际上,没有健全的教育如何能培养出心智健全的孩子呢?而且,没有心灵的教育,很多其他教育也是很难有良好效果的。

有心理专家指出,每个“问题孩子”的后面必定都站着一个“问题家长”。这句话不一定是绝对的,但至少也说明家庭教育是影响孩子一生成长的重要因素。父母给孩子的影响在初期是看不出来的,一些负面影响和心理创伤会慢慢沉淀在孩子的心底,长大以后,一些让他们不能适应的因素就会导致问题的积郁爆发。山东高等医学专科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每年帮助三四百名左右的本校和外界大学生处理心理问题,发现“大约70%以上的心理问题源于不当的家庭教育。这些根源于家庭的心理问题往往表现为冷漠、自私、偏执、多疑等等,其背后是人格不健全、扭曲以及人格障碍。由此可见,仅凭学习成绩很难预测孩子的将来。”

对于一些执著于考试成绩的父母,心理学家也讲到,影响考试成绩的要素,排在第一位的是考试时的心理,第二位是考试前的心理,第三是学习方法,第四是基础,记忆力则排在第十七位。这都说明了,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孩子走向成功的一个很重要因素。而好的心理素质,则是从好的心灵教育中得来的。

健康美好的心灵是在和谐美满的家庭中塑造出来的。家长在关注孩子学习和身体健康的同时,必须重视孩子的心灵成长,给孩子提供足够的心理养分,让孩子拥有健全的人格。同时,在家庭中,父母双方还要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格去影响孩子、熏陶孩子。只要家长在生活中变得更有情趣、更民主、更尊重信任孩子、更爱与孩子交流沟通,更爱学习……那么,就可以为孩子打下良好的人格基础,提高孩子的生命质量。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建构与培养研究”课题组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北京、河南、重庆、浙江、新疆5个地区抽样选取的16472名中小学生中,小学生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和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占到了20.6%,初中生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和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占17.1%,高中生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和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17.3%。

调查表明,在中学生中,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很差和较差的比例在人际关系六项调查指标中都排一、二位;小学生的“孤独”、“考试焦虑”、“敌对”以及初中生和高中生的“交往焦虑”、“敏感性”、“考试焦虑”、“敌对”等严重的情绪问题,在情绪状况调查的八项指标中都排前列。

虽然看上去这一比例并不高,但如果乘上全国中小学生庞大的基数,存在心理问题的中小学生数量也足以让人为之捏把汗了。

健康美好的心灵是父母留给孩子最好的财富,经营我们的家庭,给孩子一个健康的心灵。关心孩子的心灵成长和身体的成长一样,需要各种的营养。那么孩子的心灵成长需要五大营养元素:肯定、自由、情感、宽容和梦想。

①肯定

今天的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

今天的孩子最缺少的是什么?

孩子的心灵就像干涸的小树苗,渴望得到灌溉,这种灌溉不是知识的灌溉,而是渴望被肯定,渴望得到积极的评价。

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是现代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父母若期望孩子成人成才成功,最佳的办法就是:永远做孩子的欣赏者,培养孩子的自信,欣赏孩子的才华。

肯定是心灵成长的关键,表扬能使孩子更聪明,要适时欣赏自己的孩子,看到自己孩子的进步,不要总拿自己孩子的不足和别人孩子的长处相比,要看到孩子的长处,经常地鼓励和表扬孩子,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要给孩子以信心,如果孩子没有自信心,将一事无成,对于自己的孩子要多伸出你的大拇指,对孩子发出内心的赏识,说:“你能行,一定能行!”

②自由

一个人的思想在没有禁锢,没有限制的情况下,是自由奔放的,充满活力的。

培养孩子,更得需要一个自由、宽松的发展空间。那些“很棒”的孩子,很有创造力的孩子,身边都有一个善解人意的妈妈,或者有一个本身就很有创造力的爸爸,也或者有一个很赏识他的创造才能,对他的奇思妙想很感兴趣的人,这样的孩子无疑是幸运的。

所以我们的父母要学会给孩子松开翅膀,让他们自由飞翔!

要给孩子足够的自由空间,孩子也是有思维、有主见的,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也需要别人的尊重,我们也要从孩子的角度去分析和思考事情,不要以家长的权威独断专行,强行的安排孩子的生活和学习,而不考虑孩子的兴趣和感受,尤其要给孩子读书的自由,不断激发孩子读书的兴趣,让孩子主动地去学习和阅读,从而进一步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有良好阅读能力的孩子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思想自由奔放,充满生命的活力。但是我们必须做好对孩子阅读的引导,让孩子阅读健康的书籍,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书籍,从而培养孩子有创新能力,有思想,有个性,让他快乐成长。

③情感

情感是人格发展的重要方面,是培养孩子成长的重要环节,也是薄弱环节,现在的孩子情感冷漠,觉得父母为他们做什么都是应该的,天经地义的,对他人没有关爱,没有爱心,自私自利。要对孩子的心灵多一份爱,要让孩子从生活琐事中体会到别人对自己的关爱,体会到家人和社会给自己的温暖,体会到自己得到的温暖是别人用辛勤的付出换来,同时也要让孩子体会到自己是社会一员,别人也有可能需要自己的帮助,自己的帮助也会给别人带来快乐和幸福,体现出自己的价值。从而让孩子有感恩之心,会感恩父母,感谢老师,关心同学,因为善良而被社会所接纳。

④宽容

任何人都难免犯错误,何况一个处在成长中而且涉世未深的孩子呢?因此,我们不要怕孩子犯错识,要谅解孩子犯的错误,常言道:孩子犯错误上帝也会原谅。关键是孩子犯错误有缺点如何正确对待?做为家长既要有接受孩子可能要犯错误的心理准备,也要有承受孩子犯错误的心理素质,要用心灵沟通,要和风细雨的教育,帮其改正错误。慢慢的引导孩子在犯错误后,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鼓励孩子敢于面对错误,正确改正错误,使以后不犯或是少犯同样的错误,这样也教会孩子如何宽容别人,正确地与人交往。

包容能培养孩子的情怀,使他能够不回避错误又能善解人意,在包容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将极富于耐心。

而父母的包容是孩子心灵的港湾,是孩子就可能会犯错误,父母要给他改错的机会。每个孩子都是在不断的犯错、认错、知错、改错中成长的。孩子犯了错误,要给他改正的机会。

当一个人绝望的时候,最需要的就是亲人的包容。爸爸妈妈永远是孩子心中最后的底线,家庭永远是浪迹天涯的游子最后的归宿。

我们提倡包容孩子,是给孩子一个自省的机会,这对孩子人格的培养大有好处。这会使孩子拥有健康的心态和面对挫折与失败时采取积极的人生态度。

⑤梦想

孩子天生都有梦想,而童年和少年时期则是梦想的故乡。

梦想是鸟儿飞翔的翅膀,不展开翅膀,你永远不会知道你究竟能飞多远?一个人心中拥有了梦想,就会在生活中充满希望,就会在生活中不断地创造生命的奇迹。

所以当孩子告诉你他的梦想的时候,不管是否切合实际,鼓励他。

多彩的梦想是人生的宝贵的财富。人的一生能走多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在童年的梦想有多宽。梦的天地越宽,他能走得就越远!很多成功都是通过梦想实现的,只有梦想才能给我们锁定奋斗目标和方向,只有想飞的人才能真正的飞起来,心中有美好梦想的人未来才会充满希望,因此我们要激发和开发孩子丰富的想象力,拓宽孩子思维空间,在祝福声中让我们的孩子走向世界,记住梦想是孩子成长的动力。

⑥尊严

一个人的心灵世界是靠尊严来支撑的。我们要培养孩子从小就要有骨气、有尊严。尊严是人生的丰碑,尊严的丰碑树立起来,人生就会创造辉煌;尊严的丰碑一旦倒塌,心灵就会被践踏。贫困、残疾家庭出生的孩子需要尊严,那些学习差的孩子也需要尊严,有时候这些父母、老师眼中的“差生”需要的不是分数,而正是尊严。所以我们的父母要注意,孩子的表现再不好,也要给他尊严。

⑦宣泄

每个人心中都会产生不满,这种不满情绪要有发泄的渠道。好比气球,只充气不放气,迟早会爆炸。人如果不及时将不满情绪宣泄,同样会爆发。不良情绪在人的体内会产生毒素,还会助长癌细胞。

发泄不良情绪的办法有三个:一是运动,运动可以消除心理疲劳,也可以疏解心中的不快。所以父母们不要过多限制孩子们运动的时间。二是释放,找个知心朋友谈心,聊一聊就可以把心中的不满和抑郁释放出来。所以有时候孩子上网交流或者打电话未必是坏事,只是时间要有节制。三是忍耐,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中国有些话说得很好:“难管之理宜停,难为之人宜厚,难处之事宜缓,难成之功宜智。”这就是劝人们不要过于钻牛角尖。

那么我们的父母需要做什么呢?成年人有很多烦恼,想说给人听;孤独的孩子也一样,想把心事说出来,但找不到倾诉对象。所以父母们要学会耐心地听孩子诉说心灵。

⑧磨难

人不经磨难难成大器,孩子心灵的成长也需要磨难。

没有经历过饥饿的人,不知道什么叫温饱;没有经历过寒冷的人,不知道什么叫温暖;没有经历过苦难的人,不知道什么叫幸福。

“自古英雄多磨难”,世界上成绩卓著的人,都是身经磨砺,百炼成钢的。

所以我们的父母要给孩子以经历磨难的机会。

(2)心灵环保佳句,关注孩子心灵成长

将心比心,多替别人想一想。

心中充满着绿意。

时刻心中有爱,常保惜物之心。

时时保有敬人、爱人的赤子之心。

常怀喜悦、感恩、慈悲、施舍、不让心灵物化。

给枯黄的心灵植上一片绿。

把自已的欲望降到最低点,把自已的理性升到最高点。

常常清理心中不必要的垃圾,在心中不堆积任何垃圾。

不是外表做环保,而是要打从心里做环保。

以良知和爱在心中植出大自然。

心灵深处,常存善念。

心存环保,身体力行。

心田保有一片净土。

做任何事情,第一要从心做起。

多付出些耐心、爱心。

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使烦恼是非消失于山水之间。

从自省的功夫做起,凡事反求诸己,做到“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保有一颗无私的心,时时去帮助别人。

给心灵一个无污染的空间。

一颗虚心向别人学习的心。

不断的回收有用的精神食粮,让我们的心灵不虞匮乏。

保持平常心。

以开明宽阔的胸襟,去接受包容各种不同的思想观念。

遇到挫折,检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