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儿童饮食营养全书
10985600000032

第32章 八 冻疮——严冬季节,吃好穿暖最关键

冻疮是冬天极为常见的皮肤病。它是由于冬季气候寒冷,外露的皮肤受到冷冻的刺激,时间一长,皮下小动脉发生痉挛收缩,产生血液淤滞,使局部组织缺氧,导致组织细胞受到损害而引起的。皮肤比较嫩而又喜欢户外玩耍的儿童最容易得冻疮,因此,父母要做好孩子的防寒工作。

1.冬天孩子为什么会生冻疮

冻疮是一种由寒冷所致的末梢部局限性炎症性皮肤病。

由于寒冷刺激,局部皮肤小动脉痉挛并造成组织缺氧、缺血和细胞损伤;如持续时间较长,细胞内外环境改变,可出现血管麻痹性扩张,静脉淤血,其通透性增加,血浆渗入组织间隙而引起水肿。湿冷环境(特别是气温在10℃以下)、末梢血运微循环异常、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营养不良性贫血和手部多汗均可促使冻疮的发生。

冻疮多见于儿童,且常反复发作。皮损好发于手、足、耳、面等暴露部位。孩子得了冻疮后,表现为肿胀性紫红色斑块,局部温度变低,按压时可褪色,压力除去后,红色逐渐恢复;病情严重时可出现水疱、大疱,后者破溃后形成糜烂、溃疡,预后留有色素沉着或萎缩性瘢痕。

2.孩子冻疮的防治

冻疮是冬季常见皮肤病,其发生主要与气温低有关,此外还与潮湿、风速大、局部保温不好致血液循环障碍,以及饥饿、疲倦、营养不良、外伤出血等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孩子脚部是最容易发生冻疮的部位,而85%的脚部冻伤是由于孩子冬季鞋袜过紧、鞋垫潮湿造成的。因此,预防冻疮的发生,父母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让孩子保暖防寒

孩子的衣服、鞋袜要穿暖和,大小合适,并保持干燥,避免潮湿,过紧。外出时要带好防寒帽、围巾、手套加以防护。面部暴露部位应经常用护肤霜加以保护。

让孩子积极锻炼身体

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耐寒能力。避免饥饿、疲劳、睡眠不足、营养不良等。积极治疗外伤出血、心血管疾病等。在寒冷的环境中要多活动,防止过长时间静止不动,可以进行耐寒训练,如坚持早操、冷水洗脸等。

让孩子经常按摩

让孩子经常搓手,活动手脚,按摩易生冻疮处,以促进血液循环。经常用冷水、热水交替洗手脸,以改善毛细血管舒缩功能,增强局部血液循环。

注意饮食

孩子的冬季饮食中,可增加一些防寒保暖,增进血液循环的食物,如狗肉、羊肉、牛肉、生姜等。

可以给孩子药浴

每晚睡前用温热水泡手脚,可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冻疮,若用中药麻黄或桂枝、花椒、细辛等水煎汁洗浴,效果更佳。

药物治疗

冻疮初起时,可用药物等外搽,使气血流通。对一般较小的水疱可不予处理,稍加以包扎即可,大水疱要用无菌针头刺破抽干疱内液体,然后用消毒敷料包扎。若已溃烂,可用云南白药粉剂治疗,一般不需内服药物。

爱心贴示

外敷的方法对治疗冻疮是最有效的。

患处常规消毒后,取风油精适量涂搽,接着用手轻轻地揉搓,直至局部有发热感。每天3次,连用7~10天。适用于冻疮初起,局部红肿硬痛者。但冻疮破溃者不宜。冬季来到时,每天取风油精少许外搽患处,可预防冻疮。

取辣椒和麦苗按1∶2的比例切碎混合,加水适量煮沸3分钟,去渣,趁热用棉花蘸药水洗患处,每日一次。如脚冻疮,可泡脚10分钟,此法用于冻疮未破者。

棉花焙焦研成细末,外敷患处,每日一次。此法对于冻疮破溃者疗效尤佳。

夏天取新鲜芝麻叶,在以往生过冻疮的皮肤处反复搓搽20分钟,1小时后用水洗净,可达到根治的效果。

鸡蛋一个,煮熟,去掉外皮及蛋清,留下蛋黄,放于铁勺中,文火烤至黄油析出,冷却备用,用时外敷患处即可。

3.饮食调理可预防孩子冻疮

前面说过,孩子除了寒冷导致皮肤血管收缩、血液淤滞,引起冻疮发作之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缺乏运动、缺乏维生素及营养不良等,也是冻疮的常见诱因。

而孩子的手、脚、面颊和耳郭等是冻疮的主要发作部位。

预防孩子冻疮除了要注意防寒保暖,加强锻炼外,还可以从饮食上采取一些措施进行有效预防。

在孩子冬季的饮食中,家长可以适当增加一些维生素和脂肪含量丰富的食物,尤其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D,这有助于增强孩子的体质并增加抗冻能力。生活中常见的这些食物包括牛奶、蛋黄、胡萝卜、猪肉和动物内脏等。

此外,专家研究发现,补充维生素E,如食用瓜子(葵花子)和芝麻等含维生素E量较高的食物,也对预防孩子冻疮有帮助。

爱心贴示

孩子冻疮宜用按摩方法治疗。以揉法、摩法、擦法等在患处的局部进行操作,时间为5~10分钟。要轻快柔和,切忌生硬粗暴。如果局部发生了水疱或溃疡,在操作时要避开局部,先在其四周操作,待局部溃疡愈合、血脉流通后,再在局部进行操作。让孩子仰卧,家长以掌心对准关元穴,逆时针摩动2~5分钟,以温阳散寒。

4.最佳营养方案

平时让孩子多吃营养丰富的饮食,可以增强体质及抵抗寒冷的能力,例如以下我们推荐的食物就有此效用。

胡萝卜羊肉汤

原料:胡萝卜500克,羊肉1000克,川椒、桂皮、小茴、草果各5克,附片10克,调料适量。

做法:将胡萝卜洗净、切块;羊肉洗净,切块、与诸药同放锅中,加清水适量煮沸后。调入葱、姜、辣椒皮等。文火炖至羊肉烂熟后加食盐、味精、料酒等调味,再煮沸两次,饮汤食肉及胡萝卜。

特点:可温阳散寒,活血通络。分6次食完,2日1剂。

当归枣

原料:当归15克,红枣10克,山楂15克。

做法:将红枣泡发洗净与当归、山楂一齐置入沙锅中,加水煮沸,改文火煮1小时,即成,喝汤吃枣。

特点:滋阴益气,养肝补血。主治冻疮。

桂枝苏叶狗肉汤

原料:桂枝、苏叶各10克,狗肉1000克,小茴、干姜、桂皮、川椒各5克,调料适量。

做法:将狗肉洗净,放锅中煮沸后,取出切块。诸药布包,与狗肉另置一锅中,加清水适量,煮沸后,转文火炖至狗肉烂熟后,去药包、葱、姜、椒、盐、味精等调味服食。

特点:温阳通络、消肿止痛。

5.健康忠告

孩子发生冻疮后,父母应该注意:

忌用火烤,热水烫等加热措施复温。禁用冷水浴、雪搓、捶打等方法。

在冻伤的急性期,父母应时常活动孩子指(趾)关节,防止关节僵直,有助于肌张力恢复,保护肌腱和韧带的灵活性。

重症患儿应注射抗破伤风类毒素的药物,预防破伤风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