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儿童饮食营养全书
10985600000030

第30章 六 肝炎——食物为孩子穿上“保护衣”

病毒性肝炎,尤其是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是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疾病。由于孩子肝脏与成人相比相对较大,血供丰富,肝细胞再生能力强,但免疫系统不成熟,对入侵的肝炎病毒容易产生免疫耐受,因此,小儿感染肝炎病毒后容易成为慢性患者,其后果比成人感染更为严重,危害也大得多。

1.孩子小小年纪,为何会得肝炎病

儿童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地危害着儿童的健康成长,也牵动着无数家长的心。有的家长不明白,孩子小小年纪,怎么会得上肝炎呢?

这是因为,儿童的免疫机制尚不完善,对入侵的肝炎病毒不能进行有效抵抗。因此,每到春夏之季,病原微生物特别活跃的时候,传染性极强的肝炎病毒就会侵入毫无防备和抵抗力较弱的孩子的身体,这样,肝炎便发生了。

儿童肝炎以急性甲型肝炎为主,多为黄疸型,常伴有发热、畏寒、全身乏力。在消化道症状中,有恶心、呕吐、上腹胀满、腹泻等,一半以上的孩子会表现为腹痛。因此,容易被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肠胃炎、阑尾炎、肠蛔虫症,甚至急腹症等。

由于儿童的肝脏相对比成人大,血液供应也比成人丰富,有利于肝脏疾病的恢复。所以,儿童肝炎总的来说,具有病程短,恢复快,易转成慢性肝炎等特点。

也有专家指出,由于儿童的免疫功能尚未完全成熟,肝细胞的分化代谢还不很成熟,肝炎病毒一旦入侵,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就能整合到肝细胞染色体基因中去。整合后的含病毒肝细胞,非但不受细胞和体液免疫的攻击,而且还能继续增殖,形成“克隆细胞”,并向肝癌方向分化。

因此,家长们一定要重视肝炎这种疾病,务必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这样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2.孩子得肝炎,提前有征兆

在我国,儿童乙型肝炎占大多数,巨细胞病毒、EB病毒,柯萨奇病毒引起的肝炎在儿童肝炎中也有一定比例。虽然引起肝炎的病毒不同,但临床表现却都很相似。那么,家长怎样才能判断孩子是否得了肝炎呢?

其实,儿童得肝炎是有一些征兆的,家长只要细心就能够及早发现。

孩子精神不佳

多留意孩子的精神状况是否良好。如果原先一直顽皮、活泼、好动,突然变得懒得活动,经常疲倦,想睡觉,这就要引起重视了。

孩子食欲缺乏

观察孩子的食欲是否正常。需要和过去进行比较,看他最近吃饭香不香,饭量是否下降了,如果一见到肉或闻到油腻味就呕吐,那就要特别当心了。

孩子面色发黄

家长留意孩子的面部是否发黄,特别是巩膜和结膜(白眼球)是否发黄,如果是,那么接着就要看孩子是否有周身皮肤发黄,一旦发现黄疸体征,就应及时带孩子去做相关的检查。

大小便不正常

孩子时常腹泻,大便不成形,颜色变浅,变得像白陶土一样;或者小便呈深黄色,看上去像浓茶水一样,有时尿液沾在衣服上,会留有黄色的痕迹,这些都是黄疸型肝炎的早期症状。

其他前期表现

有些孩子没有吃可能导致过敏的食物,也没有服用什么药物,身上却突然出现皮疹,发痒,用药也不见效,还感觉身上发冷,体温升高,像是得了感冒。这也是急性黄疸型肝炎的黄疸前期表现,这类孩子一般经过半个月后,巩膜开始发黄,接着会出现全身皮肤发黄等症状。

孩子上腹部疼痛

孩子患有肝炎,肝脏发生肿大时,会表现出右上腹有隐痛或连续性胀痛感,疼痛感在夜间尤为严重。个别肝炎患儿会表现为脾脏肿大,并伴有脾区疼痛,常用手自觉不自觉地按抚上腹部。发现孩子有捂肚子的动作,细心的父母就要详细问问孩子“哪里疼”,还要亲自动手摸摸,确定疼痛的部位。

若孩子出现上述症状,家长千万不可掉以轻心,这很有可能是得了肝炎,要尽快带孩子到传染病专科医院做肝功能等项目检查,以免延误病情。

3.杜绝孩子得肝炎,预防才是上上策

不想孩子得肝炎,做足预防措施最关键。

首先,就是要对孩子进行肝炎疫苗免疫。

在此我们特别提醒:儿童可经垂直传播被肝炎病毒感染,如果母亲是肝炎病毒携带者,其新生儿的感染率为85%左右。因此,为了下一代的健康,妈妈在受孕前要检查身体,如果发现得了乙型肝炎必须待痊愈后才能怀孕。而身为肝炎病毒携带者的孕妇,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和乙型肝炎疫苗,用于母婴传播的阻断。

其次,需要全社会,特别是学校、幼儿园以及家庭的共同努力,互相配合,切断每一条病毒可能传播的途径。

要教育孩子做好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

教育孩子不喝生水,不买小摊小贩的零食吃,不共用茶杯、餐具、牙刷等,不咬手指和手指甲,以免病从口入。

学校、幼儿园要定期消毒门窗、墙壁、地面以及孩子容易接触到的地方,孩子用的餐具要经常煮沸消毒。甲肝病毒在100℃、持续5分钟的环境下不能生存。所以,经常沸煮碗筷是家庭消灭甲肝病毒的好办法。

如果孩子周围发现肝炎患儿,家长应马上报告有关防疫部门,并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对孩子所在的教室进行消毒,并对孩子做医学观察。

家长带孩子去公共场所,要避免用手乱摸,包括地铁、商场的自动扶梯。在外用餐的话,最好是去卫生条件较好的饭店。

平时要让孩子加强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并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尽量避免给孩子使用血制品,打针、输液(血)要到正规的医院。

4.家有肝炎儿,护理很重要

如果孩子已经患上了肝炎,那么,家长就要精心地进行护理,要注意患儿的病情变化,如患儿精神很差、黄疸不断加深、食欲锐减、鼻出血以及时而烦躁不安、时而嗜睡或出现不易控制的狂躁情绪,很可能是进入肝性脑病前期,应及早送医院治疗。

平时,家长应该做好以下事情:

病孩的房间要定时开窗,保持空气流通

如果孩子得的是传染性肝炎,最好让他独住一室,无条件的可用床单把房间隔离成污染区和清洁区。患儿只能在污染区活动,他的一切用品必须消毒处理后才能进入清洁区。隔离的时间从发病日起,一般为30天,如果肝功能仍未恢复正常,可适当延长。

急性肝炎须卧床休息

因为急性期肝细胞肿胀、部分坏死,充分休息可以减轻肝脏负担,有利于肝细胞修复,待黄疸消退、症状减轻后,可逐渐起床活动。如隔离期满,症状逐步消失,肝功能正常后1个月,病情稳定的话,学龄儿童可以回学校学习,但半年内不应参加剧烈的体育活动。

喂药要耐心

肝炎没有特效药,可常用中草药作为辅助治疗。但孩子服中药较困难,而且味苦易引起呕吐,喂药时间最好安排在饭前或饭后2小时。中药可煎浓,量少些;也可少量分多次喂服,以免引起呕吐。

每两周或1个月复查肝功能

家长要注意患儿的病情变化,如患儿精神很差、黄疸不断加深、食欲锐减、鼻出血以及时而烦躁不安、时而嗜睡或出现不易控制的狂躁情绪,很可能是进入肝性脑病前期,应及早送医院治疗。

5.饮食合理,肝病好得快

饮食的调理在治疗护理肝炎患儿的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饮食调理得好,有利于改善症状,促进肝脏的恢复。调理不当则不仅会加重肝脏的负担,还会影响肝脏的恢复。

肝炎孩子的饮食总原则是:

饮食要营养丰富,避免偏食、单调,也不能过分强调“三高一低”,即高蛋白、高糖、高维生素、低脂肪。

患儿饮食要易于消化吸收,避免厚味黏腻。肝炎急性期,要以流食或半流食为主,易于消化和吸收。要避免煎炸食物、油腻食物、不易消化的食物。

食物冷热要适度,避免冷饮冷食。

进食量适度,避免暴饮暴食。儿童肝炎恢复期食欲好转后,应注意进食要适度。因为此时孩子食欲虽然恢复了,但胃肠的吸收消化能力还没有完全恢复。

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肠道感染,患儿一旦发生肠道感染就会使病情加重,增加肝脏负担,造成肝脏进一步损伤。

具体做法是:

急性期应给以适量的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食物。如米汤、绿豆汤、牛奶、豆浆、新鲜的蔬菜、水果汁、糖水,以补充热量。

病情好转即可食高蛋白、适量碳水化合物和脂肪,足够热量的饮食。如鲜鱼、肝、瘦肉、蛋、奶、豆腐及制品,主食粥、面片。

少食多餐,三餐之间加点心、蛋糕、饼干、藕粉、麦乳精、以补充热量。

保证充足的水分和维生素。每日保证1000~1500毫升的水摄入量,以利小便,促进有害物质的代谢。多食果汁、蔬菜汁,补充维生素、无机盐。

保证糖的摄入量,除主食外,饮料可加糖或另食果糖。如胀气,可暂时少喝牛奶、豆浆及少吃产气类食物如山芋、白薯等。糖不可过量,否则易引起肥胖。

爱心贴示

按摩可以有效缓解孩子的症状。

食、中指点按中脘穴并按揉1分钟。以拇、食、中三指捏拿背部肝俞、脾俞、胃俞穴处肌肉各15~20次。按揉足三里穴,点按丰隆穴各1~3分钟。顺、逆时针摩腹部各3分钟。

6.最佳营养方案

肝炎儿童的饮食原则也宜“三高一低”,即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和低脂肪,这个原则应根据孩子的消化功能和食欲作均衡调配。碳水化合物以米面食为主;蛋白质类可食瘦肉、奶类、蛋类和豆制品等;维生素宜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及维生素丸。急性期应多补充水分,以利保护肝脏和排泄毒素。以下我们选择了几则效果较好的营养食品,建议肝炎孩子食用。

山栀蛋肉鸡骨草汤

原料:鸡蛋1~2个,瘦猪肉25克,鸡骨草、山栀根各15克。

做法:将鸡蛋、猪肉、鸡骨草、山栀根分别洗净,同入锅加水2碗,煮至七八成熟时,拍碎蛋壳(但不能将整体鸡蛋拍碎),持续加热煨之。煎汤剩1碗时,滤掉药渣,留汁及蛋、肉。吃肉、蛋,喝汤。

特点:本方有补虚安神,凉血解毒,利湿热,退黄疸的功效。适合于儿童肝炎久病未愈,尿少色黄,双眼多血丝。每日1剂,分2次服食。5~7日为1个疗程。

五味木瓜汤

原料:五味子6克、木瓜12克。

做法:煎汤代茶饮。每日1剂。

特点:五味子对轻度转氨酶升高患者有一定降酶作用。五味子味酸性温,归肺、肾、心经,有敛肺滋阴、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的作用,特别对阴虚的患者效佳。木瓜可增强机体免疫能力,抗病毒,对食少、纳呆、食欲缺乏、消化不良等症状效果较好。如果既有转氨酶升高,又有食欲缺乏者,两药配伍代茶饮,疗效甚佳。

绿豆粳米粥

原料:绿豆、粳米各25克,葡萄糖1匙。

做法:将绿豆、粳米洗净,一同下锅,加水2碗,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煮至豆烂粥稠时,加葡萄糖1匙,即可食用。

特点:本粥有补脾和胃,清热解毒,保肝的效用,适合于儿童肝炎恢复期。

7.健康忠告

有相当一部分孩子患上肝炎后平常没有异常表现,但在入托或入学体检中被检查出肝功能异常而发现患了肝炎。此外,小儿感染肝炎病毒以后,发生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的比例也较高。

可以说,小儿肝炎是其成人期出现肝硬化、肝癌的前期阶段。因此,小儿病毒性肝炎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并予以及时、科学的治疗。